一种防拽免工具网络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2418发布日期:2018-12-11 21:2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拽免工具网络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网线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拽免工具网络模块。



背景技术:

网络模块在企业网络中是普遍应用的,它属于一个中间连接器,可以安装在墙面或桌面上,需要使用时只需用一条直通双绞线即可与信息模块另一端通过双绞线网线所连接的设备连接,非常灵活。另一个方面,也美化了整个网络布线环境。但现有的网络模块安装连接结构不够稳固,容易在使用中被拽开,且其安装和拆卸需要使用外部工具,较为不便。

中国专利一种网络模块(申请号:CN201621385819.5),所述的网络模块本体与安装壳活动扣接,所述的网络模块本体包括基体、芯子和压盖,所述的芯子通过加工机械一体成型,所述的压盖一端通过转轴与基体转动配合,所述的基体包括压线端和接线端,所述的压盖设置在基体位于压线端的部位,所述的安装壳安装在基体位于接线端的部位。该装置虽然增加了一个安装壳,但其仍然无法快捷便利的实现拆装且保障其防拽,因此需要做出改进。

因此急需要一种结构稳定性强、操作灵活便捷的防拽免工具网络模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拽免工具网络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结构不够灵活、结构不够稳定无法实现防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拽免工具网络模块,包括相互配合的固定体和防拽连接体;所述固定体包括相互卡接的模块本体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对称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分别设有一卡槽;所述防拽连接体包括连接座以及设于所述连接座上且镂空的环形座,所述环形座配合连接有一环扣,所述环扣两侧设有固定于所述连接座上且用于对所述环扣旋转限位的第一限位体和第二限位体;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区,所述连接区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体以及所述第二限位体连通的两个与所述第一固定柱配合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环扣侧壁还设有螺纹状的导向棱,所述导向棱与所述卡槽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体下方设有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导向棱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体包括一与所述连接座连接的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侧壁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设有与所述连接座连接的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环扣侧壁对称连接有第一导块和第二导块,所述第一导块还设有与所述固定块配合的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柱一侧还设有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二固定柱,所述连接区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柱配合的第二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区内还连接有若干立柱。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侧壁还连接有与所述模块本体配合的若干卡钩。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端面还设有加强筋,且所述加强筋一侧的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设有一防呆槽。

优选的,所述模块本体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一侧连接有一竖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相互配合的模块本体、安装座以及防拽连接体,在防拽连接体上设置连接座以及环扣,环扣上设置第一导块和第二导块,环扣的侧壁设有螺纹状的导向棱,有利于在网线连接时通过旋转第一导块和第二导块经由导向棱旋转进而导向安装座上的第一固定柱的卡槽,从而使得连接座向安装座移动,最终实现卡接,操作方便且灵活,并且环扣经由固定块固定连接,进一步保障结构的稳定性,实现防拽的功能;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可靠,操作灵活,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模块本体底部示意图;

图4是防拽连接体示意图;

图5是防拽连接体底部示意图;

图中:1.模块本体,101.安装槽,2.安装座,3.竖钩,4.防呆槽,5.卡钩,6.第一固定柱,601.卡槽,7.第二固定柱,8.防拽连接体,801.连接座,802.环扣,8021.导向棱,803.第一导块,8031.连接槽,804.第二导块,805.第一限位体,8051.限位槽,806.固定条,807.固定块,808.限位板,809.环形座,810.连接区,811.第二固定孔,812.第一固定孔,813.立柱,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防拽免工具网络模块,包括相互配合的固定体和防拽连接体8;固定体包括相互卡接的模块本体1和安装座2,安装座2对称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柱6,第一固定柱6分别设有一卡槽601;防拽连接体8包括连接座801以及设于连接座801上且镂空的环形座809,环形座809配合连接有一环扣802,环扣802两侧设有固定于连接座801上且用于对环扣802旋转限位的第一限位体805和第二限位体;安装座2侧壁还连接有与模块本体1配合的若干卡钩5。安装座2端面还设有加强筋9,且加强筋9一侧的安装座2的侧壁上设有一防呆槽4。模块本体1底部设有安装槽101,安装槽101一侧连接有一竖钩3。

如图4至图5所示,连接座801包括连接区810,连接区810设有与第一限位体805以及第二限位体连通的两个与第一固定柱6配合的第一固定孔812;环扣802侧壁还设有螺纹状的导向棱8021,导向棱8021与卡槽601相配合。第一限位体805下方设有一限位槽8051,限位槽8051与导向棱8021相配合。第二限位体包括一与连接座801连接的固定条806,固定条806侧壁连接有固定块807,固定块807一侧设有与连接座801连接的限位板808。环扣802侧壁对称连接有第一导块803和第二导块804,第一导块803还设有与固定块807配合的连接槽8031。第一固定柱6一侧还设有与安装座2连接的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二固定柱7,连接区810内还设有与第二固定柱7配合的第二固定孔811。连接区810内还连接有若干立柱813。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通过旋转第一导块803和第二导块804经由导向棱8021旋转进而导向安装座2上的第一固定柱6的卡槽601,从而使得连接座801向安装座2移动,最终实现卡接,操作方便且灵活,并且环扣802经由固定块807固定连接,进一步保障结构的稳定性,而网线被分线呈90°通过连接座801两侧伸出,实现便捷拆装、且防拽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