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推杆实现锁扣与解锁功能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8432发布日期:2019-01-04 23:1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利用推杆实现锁扣与解锁功能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利用推杆实现锁扣与解锁功能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常在两个对接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上均会设置锁扣装置,以防止两个电连接器在对接之后因受到外力而松脱,从而确保二者机械连接的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

常见的锁扣方式是通过在插头连接器上设置弹性臂,就像以前的网络接口(RJ45)的设计,在插入插座连接器的过程中,通过硬挤压弹性臂使其屈服,并扣入插座连接器中,从而完成对插动作。但是这种现有的锁扣方式存在有很多缺点,已经很少再采用。例如:此锁扣方式插入力大;结构不够稳定,容易对插不到位且不易发现;解锁时弹性臂按压困难,甚至需要借助辅助工具才能按压到位,从而给解锁操作造成困难。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采用新式的锁扣与解锁方式,安全有效便捷,还能够提高产品结构的稳定度,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推杆实现锁扣与解锁功能的电连接器,其不但能够安全有效地被锁扣至对接连接器上,还能够在需要断开时,快速地将电连接器拔出,从而提高电连接器在对接时的操作便利性和结构稳定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推杆实现锁扣与解锁功能的电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壳体、以及若干个安装于该绝缘壳体中的导电端子。该电连接器还包括有一设置于该绝缘壳体顶面上的锁扣装置、以及一可活动地安装于该绝缘壳体的顶面上能够启动该锁扣装置的推杆。该锁扣装置包括有一位于该绝缘壳体的顶面上并沿着该绝缘壳体前后方向延伸的悬臂、至少一形成于该悬臂顶面上的凸台、两个位于该绝缘壳体的顶面上并对称设置于该悬臂两侧的限位结构、以及两个形成于该悬臂与这两个限位结构之间并沿该绝缘壳体前后方向延伸的推杆通道;其中该悬臂具有一固定至该绝缘壳体前方的固定端、以及一朝着该绝缘壳体后方延伸的自由端;该悬臂的自由端为一向上倾斜的翘曲结构。该推杆能够沿该绝缘壳体的前后方向移动;该推杆具有一可供使用者操作的操作板、两个对称设置于该操作板的前表面上并向前延伸的定位臂、以及一设置于该操作板的前表面上位于这两个定位臂之间的推块;其中每一定位臂的后端均固定连接至该操作板上,而其前端则为自由端;每一定位臂均具有一位于其前端并向外凸出的导引爪、一位于该导引爪后方并向外凸出的扣爪、以及一位于该扣爪后方并向内凸伸的抵压台。该推杆处于初始状态时,该推杆的定位臂插入相对应的推杆通道中,其扣爪与导引爪均卡入相对应的限位结构中,而其推块则与该悬臂的自由端的底面相隔一定距离。向前推动该推杆的操作板,该定位臂与该推块同时向前移动;其中该推块前行至该悬臂的自由端下方并与该自由端的底面接触,向上顶起该悬臂,迫使该悬臂上升,并带着该凸台上升至一锁扣位置;这两个定位臂的导引爪被迫向内挤压并带动扣爪向内收缩脱离相对应的限位结构,共同向前移动一定距离后,再次卡扣于相对应的限位结构中,以固定该推杆。向后拉动该推杆的操作板,该定位臂与该推块同时向后移动;其中这两个定位臂的抵压台后移,并逐渐下压该悬臂的自由端的顶面,迫使该悬臂下降,并带着该凸台下降至一解锁位置;这两个定位臂的导引爪被迫向内挤压并带动扣爪向内收缩脱离相对应的限位结构,共同向后移动一定距离后,再次卡扣于相对应的限位结构中,该推杆恢复至初始状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这两个限位结构用来限定该推杆的位置,每一限位结构均具有一位于该悬臂一侧的第一限位块、一位于该第一限位块前方的第二限位块、一位于该第二限位块前方的第三限位块、一位于该第一限位块与该第二限位块之间的第一空位、一位于该第二限位块与该第三限位块之间的第二空位、以及一位于该第三限位块前方的第三空位;当该推杆处于初始状态时,其扣爪进入相对应的第一空位中,其导引爪进入相对应的第二空位中;当该推杆处于锁扣位置时,其导引爪退出相对应的第二空位,越过相对应的第三限位块而进入相对应的第三空位;其扣爪脱离相对应的第一空位,并越过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块进入相对应的第二空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第二限位块与该第三限位块均具有朝向该悬臂的倾斜导引面;该导引爪的两相对侧面均设置为斜面或者是斜面与弧面的结合;该扣爪的前侧面呈斜形,而其后侧面则为一垂直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悬臂的自由端的顶面为一向上延伸的第一斜面,该自由端的底面为一向上延伸的第二斜面;该推块具有一倾斜的推动面,能够在前移时与该自由端的底面相接触,并迫使该悬臂上升;该抵压台的底面为一斜面,能够在后退时与该自由端的顶面贴靠在一起;并迫使该悬臂下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每一定位臂均大致呈直线状,该操作板为一直立状平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凸台具有一位于前方的倾斜面、以及一位于后方的竖直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悬臂具有一个长条状的中间槽,该中间槽的前端贯穿该悬臂的固定端,后端截止于该悬臂的自由端;该悬臂以该中间槽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结构,并且该中间槽将该凸台分成左右两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绝缘壳体呈扁状长方体构造,其具有若干个贯穿该绝缘壳体前后表面的端子孔;这些导电端子的对接头水平伸入相对应的端子孔中,而其尾端则水平伸出绝缘壳体之外。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电连接器还包括有一安装于该绝缘壳体上的固定座,用来固定这些导电端子的尾端,并且这些导电端子的尾端水平伸出该固定座的后表面。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向前推动该推杆而启动该锁扣装置,迫使该悬臂带着该凸扣上升,从而将电连接器安全地锁扣至对接连接器。而在需要断开时,也能够向后拉动该推杆,迫使该悬臂带着该凸扣下降,使得该锁扣装置恢复原位,从而快速地将电连接器拔出。因此,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利用推杆进行锁扣与解锁的方式安全有效,不但便于操作,还能够提高产品结构的稳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推杆处于初始位置或解锁位置。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推杆处于锁扣位置。

图4为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将推杆从绝缘壳体上拆解出来。

图6为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悬臂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悬臂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在对接之前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在对接之前的另一角度位置关系示意图,其中主要表现出对接连接器中的两对称的凸扣。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处于对接初始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凸台还未到达卡合位置,推杆处于初始位置。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已插入至预定的对接位置但未锁扣的中间状态示意图,其中凸台已滑至凸扣下方,推杆仍处于初始状态。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已插入至预定的对接位置且已锁扣的最终状态示意图,其中推杆被向前推动,凸台上升至锁扣位置并与凸扣锁合。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中的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电连接器 1 绝缘壳体 10

端子孔 11 导电端子 20

尾端 21 锁扣装置 30

悬臂 31 自由端 310

第一斜面 3101 第二斜面 3102

固定端 311 中间槽 312

加强筋 313 逃料孔 314

凸台 32 倾斜面 320

竖直面 321 限位结构 33

第一限位块 330 第二限位块 331

第三限位块 332 第一空位 333

第二空位 334 第三空位 335

推杆通道 34 推杆 40

操作板 41 定位臂 42

导引爪 420 扣爪 421

抵压台 422 推块 43

推动面 430 固定座 50

对接连接器 9 空腔 90

凸扣 91 凸肋 9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包括有一绝缘壳体10、若干个安装于该绝缘壳体10中的导电端子20、一设置于该绝缘壳体10顶面上的锁扣装置30、以及一可活动地安装于该绝缘壳体10上能够启动该锁扣装置30的推杆40。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能够利用推杆40触动或启动该锁扣装置30,从而实现锁扣与解锁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还包括有一安装于该绝缘壳体10上的固定座50,用来固定这些导电端子20的尾端21,防止这些导电端子20在电性连接至一电路板上时,尾端21出现垮针的现象。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固定座50并非必要构件,可以根据结构设计的需要而选择存在或消失。在本实施例中,该锁扣装置30直接成形于该绝缘壳体10上,而在其它实施例中,该锁扣装置30可以制作成单独的构件而设法安装至该绝缘壳体10上。

如图1所示,该绝缘壳体10呈扁状长方体构造,具有若干个贯穿该绝缘壳体10前后表面的端子孔11。这些导电端子20的对接头(图中未显示)水平伸入相对应的端子孔11中,而其尾端21则水平伸出绝缘壳体10之外,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导电端子20的尾端21还进一步水平伸出该固定座50的后表面。

请同时参照图5、图6所示,该锁扣装置30包括有一位于该绝缘壳体10的顶面上并沿着该绝缘壳体10前后方向延伸的悬臂31、至少一形成于该悬臂31顶面且位于该悬臂31约中间位置处的凸台32(见图5)、两个位于该绝缘壳体10的顶面上并对称设置于该悬臂31两侧的限位结构33、以及两个形成于该悬臂31与这两个限位结构33之间并沿该绝缘壳体10前后方向延伸的推杆通道34。该悬臂31具有一固定至该绝缘壳体10前方的固定端311、以及一朝着该绝缘壳体10后方延伸的自由端310。

如图7所示,该悬臂31具有一个长条状的中间槽312,该悬臂31以该中间槽312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结构。该中间槽312的前端贯穿该悬臂31的固定端311,其后端截止于该悬臂31的自由端310,并且该中间槽312将该凸台32分成左右两半。需要说明的是,该锁扣装置30可以在该悬臂31上设置两个凸台32,也可以是通过该中间槽312将该凸台32分成左右两半,又或者是根据对接连接器9(标号见图9)的需要在相应位置设置相应数量的凸台32。也就是说,位于该悬臂31上的凸台32的位置和数量并不能仅局限于本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

如图7、图8所示,该悬臂31的自由端310为一略微向上倾斜的翘曲结构。更详细地,该自由端310的顶面是一向上延伸的第一斜面3101,该自由端310的底面是一向上延伸的第二斜面3102。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斜面3101与该第二斜面3102均为向上倾斜的平面,而且斜度不同。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斜面3101与该第二斜面3102可以是向上延伸的曲面或弧形面等表面。此外,该第一斜面3101与该第二斜面3102的斜度可以根据该推杆40的形状而变,只要该第二斜面3102能够被该推杆40顺利向上推动,并带动整个悬臂31上升使得凸台32到达锁定位置即可;而在解锁时,该第一斜面3101能够被该推杆40向下挤压,以带动该凸台32下降并脱离锁扣位置即可。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悬臂31的固定端311的底面为一水平面,该水平面与该第二斜面3102相连共同构成该悬臂31的底面。

在本实施例中,该悬臂31还具有位于其两侧的加强筋313(见图7)、以及两个位于其底面的逃料孔314(见图8)。

如图7所示,该凸台32具有一位于前方的倾斜面320、以及一位于后方的竖直面321。其中该倾斜面320能够使得该电连接器1顺利插入对应连接器中,并让该凸台32顺利到达锁扣位置。而该竖直面321则可以确保该凸台32能与对应连接器的凸扣91互相扣持。

如图5所示,该限位结构33用来限定该推杆40的位置。每一限位结构33均具有一位于该悬臂31一侧的第一限位块330、一位于该第一限位块330前方的第二限位块331、一位于该第二限位块331前方的第三限位块332、一位于该第一限位块330与该第二限位块331之间的第一空位333、一位于该第二限位块331与该第三限位块332之间的第二空位334、以及一位于该第三限位块332前方的第三空位335。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限位块331与该第三限位块332均具有朝向该悬臂31的倾斜导引面,以有利于该推杆40进退。这几个限位块可以是独立的块体、竖直墙或立柱,也可以是非独立的能形成有直立面的结构。该第三空位335的前方可以是完全开放或者在其前方设置其他的限位块而形成封闭状。

如图5所示,该推杆40呈屉状,具有一操作板41、两个对称设置于该操作板41的前表面上向前延伸的定位臂42、以及一设置于该操作板41的前表面上并位于这两个定位臂42之间的推块43。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操作板41为一直立状平板,可供使用者操作,例如向前推或向后拉。这两个定位臂42能够插入相对应的推杆通道34中,并与相对应的限位结构33进行配合。该推块43具有一倾斜的推动面430,即斜坡,其能够向前移至该悬臂31的自由端310下方,以迫使该悬臂31上升。

更详细地,如图5所示,每一定位臂42均大致呈直线状,其后端连接至该操作板41上,而其前端则均为自由端。每一定位臂42均具有一位于其前端并向外凸出的导引爪420、一位于该导引爪420后方并向外凸出的扣爪421、以及一位于该扣爪421后方并向内凸伸的抵压台422。其中该导引爪420的前侧面与后侧面均设置为斜面或者是斜面与弧面的结合,以利于前进或后退;该扣爪421的前侧面呈斜形,以有利于前进,而其后侧面则为一垂直面,以有利于与相对应的限位结构33锁扣。该抵压台422的顶面为一水平面,其底面为一斜面,从而能够与该悬臂31的自由端310的顶面(即第一斜面3101,标号见图6)贴靠在一起,并在解锁时通过该抵压台422的底面下压该悬臂31的自由端31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两个导引爪420对称地向外凸出,两扣爪421也是对称地向外凸出,而两抵压台422则对称地向内凸伸。所谓的向外是指远离另一定位臂的方向,而所谓的向内是指朝向另一定位臂的方向。而前方与后方是指沿着该绝缘壳体10的前后方向。

下面将详细介绍在对接时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利用推杆40触动该锁扣装置30的过程。

请参照图9、图10所示,提供一个能够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相对接的对接连接器9,该对接连接器9具有一空腔90、两个位于该空腔90的内顶壁上且向该空腔90凸伸的对称的凸扣91、以及一个位于这两个凸扣91之间的纵长状竖直凸肋92。在需要电性对接时,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的前端能够插入该对接连接器9的空腔90中,该对接连接器9的凸肋92能够进入该电连接器1的中间槽312内以提供左右定位的作用。

请参照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与该对接连接器9处于对接初始状态,此时,该推杆40处于初始位置,而该锁扣装置30的凸台32尚未到达该对接连接器9的凸扣91下方,亦即该凸台32还未到达卡合位置。因此,该推杆40的初始位置就是:如图1,该推杆40的定位臂42插入相对应的推杆通道34中,其扣爪421进入相对应的限位结构33的第一空位333中,其导引爪420卡入相对应的限位结构33的第二空位334(标号见图5)中,其推块43与该悬臂31的自由端310的底面相隔一定距离;该推块43与该自由端310的位置关系已表示于图11中。此时,两抵压台422的底面(即斜面)紧贴靠在该自由端310的顶面(即第一斜面3101)上。该推杆40的操作板41则直立于该电连接器1的后端边缘处。请同时参照如图2所示,该推杆40的抵压台422从两侧包围该悬臂31的自由端310。

请参照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已插入至预定的对接位置,该电连接器1与该对接连接器9已形成电性连接,但二者还未锁定。在此对接位置,该锁扣装置30的凸台32已滑至该对接连接器9的凸扣91下方,而该推杆40仍处于和图11一样的初始位置。

接着,如图13所示,向前推动该推杆40的操作板41,该定位臂42(见图3)与该推块43会同时向前移动。当该推杆40的推块43前行至该悬臂31的自由端310下方时,该推块43的倾斜推动面430能够与该自由端310的底面(即第二斜面3102)相接触,当该推块43继续前进时,该悬臂31的自由端310会被该推块43向上顶起,从而迫使该悬臂31上升,该凸台32也会被带着上升至一如图13所示的锁扣位置,从而与该对接连接器9的凸扣91形成锁合状态。

与此同时,请参照图3所示,当向前推动操作板41时,两定位臂42向前移动,其导引爪420被迫向内挤压从而退出相对应的第二空位334,其越过相对应的第三限位块332进入相对应的第三空位335(标号见图5);在两导引爪420被迫向内挤压时,两扣爪421也会被带着向内移动从而脱离相对应的第一空位333,并越过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块331进入相对应的第二空位334。简单来讲,在向前推动该操作板41的同时,这两个定位臂42也在向前移动,其导引爪420被迫向内挤压并带动这两个扣爪421向内收缩脱离相对应的限位结构33,共同向前移动一定距离后,再次卡扣于相对应的限位结构33中,以固定该推杆40。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已插入至预定的对接位置,且该电连接器1已与该对接连接器9实现锁扣,其中该推杆40被推至锁扣位置,该凸台32上升并与相对应的凸扣91锁合。

当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需要从该对接连接器9中拔出时,利用该推杆40能够实现解锁功能。

请同时参照图3所示,在解锁时,需要先向后拉动该推杆40的操作板41,两导引爪420被迫向内挤压从而退出相对应的第三空位335(标号见图5),其越过相对应的第三限位块332进入相对应的第二空位334;与此同时,在两导引爪420被迫向内挤压时,两扣爪421也会被带着向内移动从而脱离相对应的第二空位334,并越过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块331进入相对应的第一空位333。简单来讲,先向后拉动该操作板41时,这两个定位臂42的导引爪420被迫向内挤压并带动扣爪421向内收缩脱离相对应的限位结构33,共同向后移动一定距离后,再次卡扣于相对应的限位结构33中,该推杆40恢复至初始状态。

与此同时,如图12、图13所示,当向后拉动该推杆40的操作板41时,该推块43的推动面430后退,该悬臂31的自由端310失去向上的挤压力;同时在后退过程中,由于该推杆40的两抵压台422后移,其逐渐向下压迫该悬臂31的自由端310的顶面,迫使该悬臂31下降,而该凸台32也会被带着下降至一如图12所示的解锁位置,从而松开该对接连接器9的凸扣91,此时该电连接器1处于已解锁状态,直接向后拔出整个电连接器1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通过向前推动该推杆40而启动该锁扣装置30,迫使该悬臂31带着该凸扣91上升,从而将电连接器1安全地锁扣至对接连接器9。而在需要断开时,也能够向后拉动该推杆40,迫使该悬臂31带着该凸扣91下降,使得该锁扣装置30恢复原位,从而快速地将电连接器1拔出。因此,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利用推杆40进行锁扣与解锁的方式安全有效,不但便于操作,还能够提高产品结构的稳定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