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洗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8240发布日期:2019-06-18 23:49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电镀洗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具体属于一种电镀洗边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对晶圆进行电镀铜工艺之后,需要将硅晶圆边缘的铜薄膜进行去除处理(edge bevel remove,简称EBR),如图1所示,从而避免硅晶圆边缘的这部分铜在后续工艺中产生脱落,导致产品的不良率提升。

然而,随着半导体产品的尺寸越来越小,芯片连线所需的铜线线宽也越来越窄,沉积在晶圆边缘的铜薄膜厚度也越来越薄,电镀工艺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在节点为28nm及以下的电镀设备中,洗边工艺所花费的时间无法随着电镀工艺相应地成比例减少,这就限制了电镀工艺的生产效率,成为整个电镀设备产能提高的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镀洗边结构,可以解决洗边工艺效率低耗时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镀洗边结构,包括至少两条洗边管路,每一条洗边管路的前端装有喷嘴,后端连接化学药液补给管路,所述喷嘴呈360°圆周均匀分布在晶圆的边缘。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喷嘴到晶圆中心的距离相等。

较佳的,所述洗边管路的数量为2-10条。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洗边管路共同连接一条化学药液补给管路。

或者在上述结构中,每条洗边管路连接一条独立的化学药液补给管路。

在上述结构中,每条洗边管路上均设有开关,可以分别控制每条洗边管路的打开和关闭。

其中,所述化学药液补给管路输送的是硫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液。

本实用新型在洗边工艺中采用多条洗边管路清洗晶圆的边缘,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参与清洗的洗边管路的数量,从而加快洗边进程,减少洗边工艺所耗费的时间,提高电镀机台的单位产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电镀洗边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镀洗边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位本实用新型的电镀洗边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为晶圆;2为洗边管路;3为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电镀洗边结构,包括至少两条洗边管路2,每一条洗边管路2的前端装有喷嘴3,后端连接化学药液补给管路,所述喷嘴3呈360°圆周均匀分布在晶圆1的边缘。

第一实施例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镀洗边结构包括两条洗边管路2,这两条洗边管路2关于晶圆1的中心均匀分布在晶圆1的边缘,即两喷嘴3之间的夹角为180°且两个喷嘴3到晶圆中心的距离相等。

第二实施例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镀洗边结构包括四条洗边管路2,这四条洗边管路2呈360°圆周均匀分布在晶圆1的边缘,即两喷嘴3之间的夹角为90°且两个喷嘴3到晶圆中心的距离相等。

虽然上述实施例中,以两条洗边管路和四条洗边管路为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举一反三,视具体的洗边工艺和对象设置洗边管路的数量,通常所述洗边管路的数量为2-10条。

在上述结构中,所有的洗边管路2可以共同连接一条化学药液补给管路,当然也可以每条洗边管路连接一条独立的化学药液补给管路,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的。

为了适用于不同晶圆的洗边工艺,每条洗边管路2上均设有开关(图中未示出),可以通过开关分别控制每条洗边管路的打开和关闭,从而控制洗边工艺的效率。

其中,所述化学药液补给管路输送的是硫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液。

除了上述结构,所述喷嘴3到晶圆中心的距离也可以设置为不等模式,这样可以保证晶圆边缘的所有位置都被彻底清洗。

本实用新型在洗边工艺中采用多条洗边管路清洗晶圆的边缘,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参与清洗的洗边管路的数量,从而加快洗边进程,减少洗边工艺所耗费的时间,提高电镀机台的单位产出。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该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洗边管路的数量、分布形式及连接关系做出的等效置换和改进,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