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体滤波器的电容交叉耦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3856发布日期:2019-05-03 18:40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腔体滤波器的电容交叉耦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腔体滤波器的电容交叉耦合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腔体滤波器以极低的插入损耗,可满足大功率的传输要求的特性,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腔体滤波器的设计过程中,加入交叉耦合产生传输零点,可以使滤波器获得更为陡峭的衰减特性,使滤波器的整体指标更为理想,同时有利于实现滤波器的小型化、轻量化。

现有的腔体滤波器的电容交叉耦合结构在实现时,通常是采用将电容交叉耦合PCB板设在非相邻(即不连通)的两个谐振腔之间,其两端分别向用于耦合的两个相邻(即连通)谐振腔的谐振杆延伸。上述结构中,电容交叉耦合PCB板的中部直接焊接或螺设在隔离壁层的固定槽底部,如此,固定槽上方的调谐螺杆的调谐路径将受限于电容交叉耦合PCB板的固定位置,从而导致交叉耦合的调谐量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腔体滤波器的电容交叉耦合机构,能够增大交叉耦合的调谐量,所述腔体滤波器的电容交叉耦合机构包括:

腔体,所述腔体的上端具有开口,所述腔体内形成至少三个谐振腔,并且每个所述谐振腔内设有一谐振杆;

容性交叉耦合板,所述容性交叉耦合板固设于至少三个所述谐振腔中非相邻的两个之间,所述容性交叉耦合板设有通孔;

盖板,所述盖板封盖所述腔体的所述开口;

调谐部件,所述调谐部件在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处装设于所述盖板,并且所述调谐部件具有沿所述通孔的轴线伸缩的调节自由度。

可选的,在至少三个所述谐振腔中非相邻的两个之间的隔离壁自顶面开设有固定槽;

所述容性交叉耦合板置于所述固定槽中,所述容性交叉耦合板在所述通孔的第一径向方向上的两侧外缘分别具有凸缘,并且所述凸缘固定于所述固定槽的底面。

可选的,所述固定槽的底面形成有下凹部,所述下凹部位于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处,以为所述调谐部件的所述调节自由度提供行程空间。

可选的,所述凸缘设有至少一个接地过孔。

可选的,所述容性交叉耦合板具有与至少三个所述谐振腔中非相邻的两个形成容性交叉耦合的微带线。

可选的,所述微带线表面进一步涂覆有镀银层或沉锡层。

可选的,所述容性交叉耦合板在所述通孔的第二径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伸入在至少三个所述谐振腔中非相邻的两个内,所述第一径向方向和第二径向方向正交。

可选的,所述两个端部中的每一个呈弧形并且环绕对应的所述谐振腔内的所述谐振杆,并且所述弧形与所述谐振杆的谐振盘同心并间隔布置。

可选的,所述微带线布设在所述容性交叉耦合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

所述微带线在所述交叉耦合板的上表面包括封闭环绕所述通孔的环状部分、在所述端部呈圆弧状的弧状部分、以及连接所述环状部分和所述弧状部分的连接部分,所述微带线在所述交叉耦合板的上表面还包括位于所述凸缘处的条形部分;并且,所述条形部分与所述环状部分、所述弧状部分以及所述连接部分绝缘分离;

所述微带线在所述交叉耦合板的下表面包括位于所述凸缘处的条形部分。

可选的,所述调谐部件为调谐螺杆。

如上可见,基于上述的实施例,在电容交叉耦合板上开设通孔,增加了调谐螺杆的调谐路径,从而增大了交叉耦合的调谐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腔体滤波器的电容交叉耦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容性交叉耦合板的上表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容性交叉耦合板的下表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容性交叉耦合板的局部剖视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腔体滤波器的电容交叉耦合机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容性交叉耦合板的上表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容性交叉耦合板的下表面示意图,图4为图1中容性交叉耦合板的局部剖视装配示意图。参见图1~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腔体滤波器电容交叉耦合机构,包括:

腔体11,腔体11的上端具有开口,腔体11内形成至少三个谐振腔(如图1中111、112、113),并且每个所述谐振腔内设有一谐振杆(如图1中1111、1121、1131);

容性交叉耦合板12,容性交叉耦合板12固设于至少三个所述谐振腔中非相邻的两个之间,容性交叉耦合板12设有通孔121;

盖板(图中未示出),所述盖板封盖腔体11的所述开口;

调谐部件14,所述调谐部件在对应通孔121的位置处装设于所述盖板,并且所述调谐部件具有沿所述通孔的轴线伸缩的调节自由度。

上述腔体滤波器的电容交叉耦合机构中,通过在容性交叉耦合板12开设通孔121,可以利用利用容性交叉耦合板12底部的避让,扩大容性交叉耦合调谐部件的调谐行程空间,从而可以增加调谐量。

在实际应用中,容性交叉耦合板12具体可以为布设有微带线的PCB板。

较佳地,容性交叉耦合板12可以设置在非相邻的两个谐振腔之间的隔离壁上,为了方便装配,并增加固设强度,具体实现如下:

腔体滤波器电容交叉耦合机构可以进一步在设于至少三个所述谐振腔中非相邻的两个之间的隔离壁13(如图1中谐振腔111和113之间)开设有固定槽131;

容性交叉耦合板12置于固定槽131中,容性交叉耦合板12在通孔121的第一径向方向上的两侧(即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外缘分别具有凸缘122和123,凸缘122和123固定于固定槽131的底面。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凸缘122和123底部的PCB板涂抹锡膏焊接于固定槽131的底面,这样,相比于现有的在容性交叉耦合板中心处利用绝缘镙钉固定的方式,利用两侧的凸缘122和123进行固定,增加了固定面积,进而提高了固定强度。

较佳地,在固定槽131的底面可以形成有下凹部1311,下凹部1311位于与通孔121对应的位置处,以为所述调谐部件的所述调节自由度提供行程空间。如此,利用固定槽131底部的避让,可以进一步扩大调谐部件的调谐行程空间,从而可以获得更大的调谐量。

较佳地,凸缘122和123上各自设有至少一个接地过孔,如本实施例中凸缘122上设有两个接地过孔1221和1222,凸缘123上设有两个接地过孔1231和1232。

较佳地,容性交叉耦合板12具有与至少三个所述谐振腔中非相邻的两个形成容性交叉耦合的微带线124。

较佳地,所述微带线124表面进一步涂覆有镀银层或沉锡层。

较佳地,所述容性交叉耦合板12在所述通孔的第二径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125和126(即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伸入在至少三个所述谐振腔中非相邻的两个内,所述第一径向方向和第二径向方向正交。如此,可以确保微带线124与所述谐振腔中非相邻的两个谐振腔中的谐振杆的谐振盘和侧壁之间可以形成容性交叉耦合。

较佳地,为了增加调谐量,所述两个端部125和126中的每一个呈弧形并且环绕对应的所述谐振腔内的所述谐振杆,并且所述弧形与所述谐振杆的谐振盘同心并间隔布置。

较佳地,所述微带线124布设在所述容性交叉耦合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

所述微带线在所述交叉耦合板的上表面包括封闭环绕所述通孔121的环状部分1241、在所述端部呈圆弧状的弧状部分1242、以及连接所述环状部分和所述弧状部分的连接部分1243,所述微带线在所述交叉耦合板的上表面还包括位于所述凸缘处的条形部分1244。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为了增加调谐量,上述环状部分1241呈封闭环绕所述通孔121的方式布设。

并且,为了避免短路,所述条形部分1244与上表面的其他部分(即所述环状部分1241、所述弧状部分1242以及所述连接部分1243)绝缘分离。

所述微带线124在所述交叉耦合板12的下表面包括位于所述凸缘处的条形部分1245。

在实际应用中,较佳地,调谐部件14可以为调谐螺杆。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现的腔体滤波器电容交叉耦合机构,在交叉耦合板12上开设了通孔,扩大了容性交叉耦合调谐部件的调谐行程空间,从而可以确保腔体滤波器电容交叉耦合机构能够获得更大的调谐量。通过实验验证,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将腔体滤波器交叉耦合调谐量增加两倍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