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变电站蓄电池组的布局和信号采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1750发布日期:2019-03-30 08:01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变电站蓄电池组的布局和信号采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领域,尤其涉及变电站中的蓄电池组。



背景技术:

变电站蓄电池组是全站直流与逆变用电等重要设备的备用电源,当因某种原因导致全站交流消失时,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可以持续对全站重要设备继续供电,以防止因电网系统故障而无法跳闸导致越级跳闸的风险。因此为了电网稳定,规程规定任何时候直流系统都不得脱离蓄电池组。

在没有蓄电池跨接装置(一种能在运行的蓄电池组上跨接单体故障电池并提供续流的装置)之前,更换单节故障蓄电池,都必须先并接一组备用蓄电池组,然后退出整组蓄电池后对故障蓄电池进行更换,这样不仅需要人工搬运总重达1吨以上的蓄电池组,并接时备用蓄电池组时还容易产生火花,给实施并接的技术人员增加心理负担,影响并接效果,更有甚者,如若因技术人员的疏忽,备用蓄电池并接进直流系统时发生正负极接反,整个直流系统将会崩溃,人身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

如今,更换单节蓄电池时都是通过蓄电池跨接装置进行,作业时无需退出整组蓄电池,只需将故障电池附近的蓄电池通过跨接装置连接后取下即可,简单高效。但随着蓄电池组的改造与增容,通过招标方式购买的电池不能保证是原厂家生产的蓄电池,不同厂商生产的蓄电池个体差异较大,原本一组103节2V电池固定屏数、固定位置摆放,更换其他厂家电池后,可能需增加一面蓄电池屏柜,但变电站场地有限,常常已无备用位置摆放多余屏柜,有的厂家通过调整蓄电池布局的方式,勉强能够在原屏柜内放置,但蓄电池布局大大改变,同时蓄电池巡检线因布局的变化受长度限制无法按原位接回,改造过程还要面临更换大量蓄电池巡检线的窘境,更换时间将大幅延长。对于维护人员,也因布局的变化,若要更换单节蓄电池却变得极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变电站蓄电池组的布局和信号采集结构,更换单节蓄电池比较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适用于变电站蓄电池组的布局和信号采集结构,所述蓄电池组分为三行阵列排布;每一列中的蓄电池串联连接,并且每一列中的最后一个蓄电池与中下一列的第一个蓄电池串联连接;

所述蓄电池与蓄电池之间通过无头螺丝、单头螺丝的90°铜鼻子、软铜线和外六角内螺纹螺母串联连接;所述无头螺丝为两个,其中一个无头螺丝连接在蓄电池与外六角内螺纹螺母的下端之间,另一个无头螺丝连接在外六角内螺纹螺母的上端与单头螺丝的90°铜鼻子的螺纹孔之间;所述软铜线连接在单头螺丝的90°铜鼻子末端;

所述蓄电池上设置有蓝牙传输装置;所述蓝牙传输装置将蓄电池的电压和温度数据传输至蓄电池监测管理装置;所述电池监测管理装置通过网络线或串口线与后台建立数据连接;所述蓄电池监测管理装置具有至少两个蓝牙接收模块,每一个蓝牙接收模块接收一列中每一个蓄电池的温度和电压数据。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蓝牙传输装置具有电压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AD转换模块、编码模块和蓝牙传输模块;

所述电压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采集蓄电池的电压和温度信息,并通过AD转换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后,经过编码模块后经蓝牙传输模块传输。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蓄电池还具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采集模块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电压采集模块与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变电站蓄电池组的布局和信号采集结构,更换单节蓄电池时,只需跨接前后两节蓄电池后即可取出。更换期间只存在4V压差。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变电站蓄电池组的布局和信号采集结构,将硬铜排更换为软铜排,能使蓄电池排列更为紧密,缩短蓄电池硬铜排所限制的距离。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变电站蓄电池组的布局和信号采集结构,将两个蓄电池串联时,只需拧外六角内螺纹螺母就可自动将无头螺丝、单头螺丝的90度铜鼻子紧固,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适用于变电站蓄电池组的布局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蓄电池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蓄电池数据传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变电站蓄电池组的布局结构,所述蓄电池组分为三行阵列排布;每一列中的蓄电池串联连接,并且每一列中的最后一个蓄电池与中下一列的第一个蓄电池串联连接。

目前蓄电池屏柜均为前后门活动可打开,按照一个屏柜,一层布置12只蓄电池,摆放一组103只蓄电池组需2面屏柜。更换蓄电池时,只需要跨接蓄电池前后级最多两节电池,就可取出中间一节,简单高效。例如需要取出第5节蓄电池,我们只需将蓄电池跨接装置正极接在第3节的负极,跨接装置的负极接在第6节的正极,这样只需要取出第4节蓄电池后方可取下第5节蓄电池,压差控制在4V以内,相对安全可靠。

参考图2,所述蓄电池与蓄电池之间通过无头螺丝1、单头螺丝的90°铜鼻子2、软铜线3和外六角内螺纹螺母4串联连接;所述无头螺丝1为两个,其中一个无头螺丝1连接在蓄电池与外六角内螺纹螺母4的下端之间,另一个无头螺丝1连接在外六角内螺纹螺母4的上端与单头螺丝的90°铜鼻子3的螺纹孔之间;所述软铜线4连接在单头螺丝的90°铜鼻子3末端。将硬铜排更换为软铜排,能使蓄电池排列更为紧密,缩短蓄电池硬铜排所限制的距离。

传统的蓄电池中,为了获取各个蓄电池的电压和温度的数据,蓄电池单体电压及温度采集均采用绝缘软铜线通过熔丝接进采集单元,一组103只蓄电池就需要布置104根蓄电池采集线,一旦更换其他品牌电池,因蓄电池个体不一,采集线可能因不够长需要更换,施工繁琐。为了解决这个过程,所述蓄电池上设置有蓝牙传输装置;所述蓝牙传输装置将蓄电池的电压和温度数据传输至蓄电池监测管理装置;所述电池监测管理装置通过网络线或串口线与后台建立数据连接。

所述蓝牙传输装置具有电压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AD转换模块、编码模块和蓝牙传输模块;所述电压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采集蓄电池的电压和温度信息,并通过AD转换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后,经过编码模块后经蓝牙传输模块传输。所述蓄电池还具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采集模块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电压采集模块与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

针对单体电池12V一组17节蓄电池组,可以按照蓝牙一对一模式传输设计。针对单体电池2V一组103只蓄电池组,为了避免蓝牙数量太多导致的信息干扰,所述蓄电池监测管理装置具有至少两个蓝牙接收模块,每一个蓝牙接收模块接收一行中每一个蓄电池的温度和电压数据,如图3所示。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