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BD连接线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6670发布日期:2019-02-12 21:09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一种OBD连接线插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头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OBD连接线插头。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插头长期使用后容易导致插头发热引发安全隐患,现有的插头内部往往由PINS针进行导电,但现有的PINS针往往用的是铜材镀镍或者镀锌容易过热且导电性能不够强,容易磨损且耐热性不足,且传统的连接方式都是破坏原有车辆的线路,在连接时需要专业的修车师傅安装,费时费力,造成安装时周期长,费用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点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OBD连接线插头,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OBD连接线插头,包括有插头主体和PIN针,所述插头主体包括有接线端子和插接部,该接线端子与插接部一体成型,所述插接部呈中空结构,且其上方设置有卡扣,所述接线端子延伸设置有定位芯,该定位芯设置于插接部的内部,所述定位芯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PIN针,且该PIN针穿设有接线端子,并延伸设置在接线端子的一侧,所述接线端子内部采用黄铜构成,所述PIN针的表面镀层为镀金。

所述PIN针分别为PIN长针和PIN短针,所述PIN长针设置于定位芯的左侧,所述PIN短针设置于定位芯的右侧。

所述接线端子为双排四针的结构,所述PIN针设置有四根。

所述插接部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

所述插头主体采用ABS塑料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接线端子与插接部一体成型,能够更好地安装拆卸而不破坏原有车辆的线路,省时省力,且接线端子内部采用黄铜构成,PIN针的表面镀层为镀金,有效提高耐热性和耐磨性导致的磨损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接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PIN针示意图;

包括:插头主体10、PIN针11、接线端子12、插接部13、卡扣14、定位芯15、PIN长针16、PIN短针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详细如下:

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OBD连接线插头,包括有插头主体10和PIN针11,该插头主体10采用ABS塑料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插头主体10包括有接线端子12和插接部13,该接线端子12与插接部13一体成型,通过接线端子12与插接部13一体成型,能够更好地安装拆卸而不破坏原有车辆的线路,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插接部13呈中空结构,且其上方设置有卡扣14,接线端子12延伸设置有定位芯15,该定位芯15设置于插接部13的内部,定位芯15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PIN针11,且该PIN针11穿设有接线端子12,并延伸设置在接线端子12的一侧,接线端子12为双排四针的结构,PIN针11设置有四根,接线端子12内部采用黄铜构成,PIN针11的表面镀层为镀金,能够有效提高耐热性和耐磨性,防止长期使用接头导致磨损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PIN针11分别为PIN长针16和PIN短针17,PIN长针16设置于定位芯15的左侧,PIN短针17设置于定位芯15的右侧,插接部13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插头在插接时更准确,有效避免插头反插,避免插接不到位而造成的数据错误和仪器损伤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极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