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生产的粘底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6054发布日期:2019-03-15 19:1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感生产的粘底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感生产的粘底座设备。



背景技术:

电感在生产前要将底座和磁芯粘着起来。而现有的电感生产中,底座和磁芯的粘合工作主要是人工来完成,需要的人工多,工作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且现阶段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无法满足产能不断增加的需求。

因此,急需发现出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以满足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感生产的粘底座设备。该设备能够实现电感生产中磁芯粘底座的自动化,节省人力,满足生产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感生产的粘底座设备,包括主控制箱、设置在主控制箱上的分割器、磁芯进料机构、刮胶机构、底座进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以及入口端与下料机构的出料端连接的烘烤机构;所述分割器、磁芯进料机构、刮胶机构、底座进料机构、下料机构和烘烤机构均与PLC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割器为四位度分割器,通过定位转盘安装在主控制箱的工作台面上。

优选的,所述四位度分割器的四个方位均设置有用于放置磁芯的磁芯定位棒。

采用定位棒,使磁芯定位更加准确,不会出现磁芯偏移的情况。

更优选的,所述磁芯定位棒上设置有与PLC控制器连接的第一物料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分割器的四个方位按照工作旋转顺序,依次分别对应磁芯进料机构、刮胶机构、底座进料机构和下料机构。

优选的,所述磁芯进料机构包括磁芯进料排列棒以及气缸驱动的磁芯进料吸料棒;

所述磁芯进料机构工作时,所述磁芯进料吸料棒通过气缸驱动将由圆振筛盘自动上料并装载排列在磁芯进料排列棒的磁芯吸取转移放置在分割器的对应于磁芯进料机构的一个方位的磁芯定位棒上。

更优选的,所述磁芯进料吸料棒上安装有能够吸取磁芯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通过线路与安装在主控制箱内的第一继电器连接。

更优选的,所述磁芯进料排列棒上设置有第二物料感应器。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二物料感应器和驱动磁芯进料吸料棒的气缸均与安装在主控制箱内的PLC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刮胶机构包括均由丝杆驱动的刮胶片,以及均由气缸驱动的刮胶槽和刮胶吸料棒;

所述刮胶机构工作时,所述刮胶吸料棒通过气缸驱动从底部吸取固定位于分割器的对应于刮胶机构的一个方位的磁芯定位棒上的磁芯,同时所述刮胶槽通过气缸驱动接触在磁芯顶部,刮胶片通过丝杆驱动在刮胶槽内进行刮胶。

通过刮胶的方式,能有效控制胶量的多少及覆盖面积,底座粘接性更好,同时避免出现溢胶的情况。

更优选的,所述刮胶吸料棒上安装有磁铁。

更优选的,所述刮胶槽底部具有网孔。

更优选的,对所述刮胶片进行丝杆驱动的丝杆马达,以及驱动所述刮胶槽和刮胶吸料棒的气缸均与安装在主控制箱内的PLC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进料机构包括底座进料排列棒以及气缸驱动的底座进料吸料棒;

所述底座进料机构工作时,所述底座进料吸料棒通过气缸驱动将由圆振筛盘自动上料并装载排列在底座进料排列棒的底座吸取转移并压在分割器的对应于底座进料机构的一个方位的磁芯定位棒装载的磁芯上。

更优选的,所述底座进料排列棒上设置有第三物料感应器。

更优选的,所述底座进料吸料棒两头通孔,中间对应的底部位置上安装有吸嘴,且两头通孔上设置有与电磁阀连接的真空发生器,所述电磁阀安装在主控制箱内。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物料感应器、电磁阀和驱动底座进料吸料棒的气缸均与安装在主控制箱内的PLC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由丝杆驱动的下料吸料棒、设置有放料棒的翻转支架以及由气缸驱动的放料支架;

所述下料机构工作时,所述下料吸料棒通过丝杆驱动,将分割器的对应于下料机构的一个方位的磁芯定位棒上的粘好底座的磁芯吸取,并转移至翻转支架的放料棒上,同时设置在翻转支架的同步轮在放料旋转马达通过同步皮带传动下,带动翻转支架上的放料棒与翻转支架一同旋转至靠近烘烤机构的入口,再由放料支架通过气缸驱动将放料棒上粘好底座的磁芯推送至烘烤机构的入口。

更优选的,所述下料吸料棒上安装有能够吸取粘好底座的磁芯的电磁铁。

更优选的,所述放料棒上安装有能够吸取固定粘好底座的磁芯的电磁铁。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料吸料棒和放料棒上的电磁铁均通过线路分别与安装在主控制箱内的对应第二继电器及第三继电器连接。

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继电器及第三继电器均与安装在主控制箱内的PLC控制器连接。

更优选的,所述放料旋转马达,以及对所述下料吸料棒进行丝杆驱动的丝杆马达和驱动放料支架的气缸均与安装在主控制箱内的PLC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烘烤机构包括烘烤隧道炉。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粘底座设备减少了人工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磁芯定位更加准确,不会出现磁芯偏移的情况,底座粘接性更好,实现电感生产中磁芯粘底座的自动化,节省人力,满足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生产的粘底座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生产的粘底座设备的磁芯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生产的粘底座设备的刮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生产的粘底座设备的底座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生产的粘底座设备的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感生产的粘底座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主控制箱1、设置在主控制箱1上的分割器2、磁芯进料机构3、刮胶机构4、底座进料机构5和下料机构6,以及入口端与下料机构6的出料端连接的烘烤机构7;分割器2、磁芯进料机构3、刮胶机构4、底座进料机构5、下料机构6和烘烤机构7均与安装在主控制箱1内的PLC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实施例中,分割器2为四位度分割器,通过定位转盘安装在主控制箱1的工作台面上;四位度分割器2的四个方位均设置有用于放置磁芯的磁芯定位棒21;磁芯定位棒21上设置有与PLC控制器连接的第一物料感应器;四位度分割器2的四个方位按照工作旋转顺序,依次分别对应磁芯进料机构3、刮胶机构4、底座进料机构5和下料机构6。

优选的实施例中,磁芯进料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磁芯进料圆振筛盘31、磁芯进料直振动筛32、进料第一气缸底座33、磁芯进料吸料棒34、磁芯进料排列丝杆35、磁芯进料丝杆底座36、磁芯进料第一气缸37、磁芯进料第二气缸38、进料第二气缸底座39以及磁芯进料排列棒310;

磁芯进料圆振筛盘31与磁芯进料直振动筛32的一端连通;磁芯进料排列棒310垂直设置在磁芯进料直振动筛32的另一端;磁芯进料排列棒310安装在磁芯进料排列丝杆35上;磁芯进料排列丝杆35安装在磁芯进料丝杆底座36上,磁芯进料排列丝杆35可带动磁芯进料排列棒310沿垂直于磁芯进料直振动筛32的方向移动;磁芯进料丝杆底座36安装在主控制箱1的工作台面上;磁芯进料第二气缸38安装在进料第二气缸底座39上;磁芯进料第二气缸38的输出端与磁芯进料吸料棒34连接,并由磁芯进料第二气缸38推动磁芯进料吸料棒34可上下移动;进料第二气缸底座39滑动安装在进料第一气缸底座33上,且与磁芯进料第一气缸37的输出端连接,磁芯进料第一气缸37可推动进料第二气缸底座39沿平行于磁芯进料直振动筛32的方向移动;第一气缸底座33安装在主控制箱1的工作台面上;

磁芯进料机构3工作时,磁芯进料圆振筛盘31振筛后的磁芯被输送至磁芯进料直振动筛32;在滑动安装在磁芯进料丝杆底座36上的磁芯进料排列丝杆35的带动下,磁芯进料排列棒310在磁芯直振动筛32的出料端移动并将磁芯装载排列;磁芯进料吸料棒34在安装在进料第二气缸底座39上的磁芯进料第二气缸38的推动下,移动至磁芯进料排列棒310上方并将排列的磁芯吸起;同时,磁芯进料排列棒310在磁芯进料排列丝杆35的带动下回到原位;此时,磁芯进料第一气缸37推动进料第二气缸底座39移动,进而推动吸取有磁芯的磁芯进料吸料棒34移动至分割器2的对应于磁芯进料机构3的一个方位的磁芯定位棒21上;磁芯进料第二气缸38带动磁芯进料吸料棒34回至原位,完成一个磁芯进料循环,分割器2旋转90°进入下一工位。

更优选的实施例中,磁芯进料吸料棒34上安装有能够吸取磁芯的电磁铁,并通过线路与安装在主控制箱1内的第一继电器连接;磁芯进料排列棒310上具有与磁芯对应的卡口;磁芯进料排列棒310上安装有第二进料感应器;第一继电器、第二进料感应器、磁芯进料排列丝杆35、第一气缸37及磁芯进料第二气缸38均与安装在主控制箱1内的PLC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实施例中,刮胶机构4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刮胶支座41、刮胶底座43、刮胶丝杆44、胶片固定块45、刮胶片46、刮胶槽47、刮胶吸料棒48、刮胶吸料棒气缸49以及刮胶气缸410;

刮胶支座41安装在主控制箱1的工作台面上;刮胶底座43通过导轨42上下滑动安装在刮胶支座41上;刮胶底座43与刮胶气缸410的输出端连接,可由刮胶气缸410推动进行上下移动,刮胶气缸410安装在刮胶支架41的内侧;刮胶片46通过胶片固定块45安装在刮胶丝杆44上,可随刮胶丝杆44沿平行于刮胶槽47的方向移动;刮胶丝杆44安装在刮胶底座43上并与安装在刮胶底座43上的第一丝杆马达连接;刮胶槽47安装在刮胶底座43上,并位于刮胶丝杆44一侧,且刮胶片46的刮胶部位位于槽内;刮胶吸料棒48位于刮胶槽47正下方,且与刮胶吸料棒气缸49的输出端连接;

刮胶机构4工作时,刮胶气缸410推动滑动安装在刮胶支座41上的刮胶底座43,推动安装在刮胶底座43上的刮胶槽47靠近并底部接触在磁芯定位棒21上的磁芯顶部;位于分割器2的对应于刮胶机构4的一个方位的磁芯定位棒21下方的刮胶吸料棒48在刮胶吸料棒气缸49推动下,向上移动并将磁芯定位棒21上的磁芯吸取固定;安装在刮胶底座43上的第一丝杆马达驱动刮胶丝杆44,并进而推动通过胶片固定块45安装在刮胶丝杆44上的刮胶片46,在刮胶槽47内进行刮胶;刮胶完毕,刮胶气缸410向上推动,刮胶槽47与磁芯脱离,刮胶吸料棒气缸49向下移动,刮胶吸料棒48离开磁芯定位棒21,回到原点,完成一个刮胶循环,分割器2旋转90°进入下一工位。

更优选的实施例中,刮胶吸料棒48上安装磁铁;刮胶槽47底部具有网孔;刮胶底座气缸410与安装在主控制箱1内的PLC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实施例中,底座进料机构5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第二进料丝杆底座52、底座进料排列丝杆51、底座进料支座53、底座进料圆振筛盘54、底座进料直振动筛55、底座进料第一气缸56、底座进料排列棒57、底座进料第二气缸58、底座进料吸料棒59以及进料第三气缸底座510;

底座进料排列丝杆51安装在第二进料丝杆底座52上;底座进料排列棒57安装在底座进料排列丝杆51上,底座进料排列棒57可由进料排列丝杆51带动沿垂直于底座进料直振动筛55的方向移动;底座进料排列棒57设置在底座进料直振动筛55的一端,底座进料直振动筛55的另一端与底座进料圆振筛盘54连通;底座进料吸料棒59与底座进料第二气缸58的输出端连接,可由底座进料第二气缸58推动进行上下移动;底座进料第二气缸58安装在进料第三气缸底座510上;进料第三气缸底座510滑动安装在底座进料支座53上,且与底座进料第一气缸56的输出端连接,进料第三气缸底座510可由底座进料第一气缸56推动沿平行于底座进料直振动筛55的方向移动;底座进料支座53安装在主控制箱1的工作台面上;

底座进料机构5工作时,底座进料圆振筛盘54振筛后的底座被输送至底座进料直振动筛55;在滑动安装在第二进料丝杆底座52上的底座进料排列丝杆51的带动下,底座进料排列棒57在底座直振动筛55的出料端移动并将底座装载排列;底座进料吸料棒59在安装在进料第三气缸底座510上的底座进料第二气缸58的推动下,移动至底座进料排列棒57上方并将排列的底座吸起;同时,底座进料第一气缸56推动进料第三气缸底座510移动,进而推动吸取有底座的底座进料吸料棒59移动至分割器2的对应于底座进料机构5的一个方位的磁芯定位棒21上;此时,底座进料第二气缸58向下运动,将底座压合到粘有胶水的磁芯上;底座进料吸料棒59释放磁芯,底座进料第二气缸58向上运动回到原位,底座进料第一气缸56向后移动,回到原位,完成一个底座进料循环,分割器2旋转90°,进入到下一工位。

更优选的实施例中,底座进料排列棒57上设置有与安装在主控制箱1内的PLC控制器连接的第三物料感应器;底座进料吸料棒59两头通孔,中间对应的底部位置上安装有吸嘴;底座进料吸料棒59的两头通孔上设置有与电磁阀连接的真空发生器;电磁阀设置在主控制箱1内,并与安装在主控制箱1内的PLC控制器连接;底座进料第二气缸58与安装在主控制箱1内的PLC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实施例中,下料机构6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下料支座614、底板64、吸料气缸底座62、吸料丝杆61、吸料气缸63、下料吸料棒615、放料底座65、第一放料气缸66、第二放料气缸67、放料支架68、放料旋转马达69、同步皮带610、同步轮611、翻转支架612以及放料棒613;

吸料丝杆61安装在底板64上,并与安装在底板64上的第二丝杆马达连接;底板64安装在下料支座614的内部;下料支座614的底部固定在主控制箱1的工作台面上;吸料气缸63安装在吸料气缸底座62上;吸料气缸底座62安装在吸料丝杆61上,可由吸料丝杆61带动沿平行于下料机构6至烘烤机构7的方向移动;下料吸料棒615与吸料气缸63的输出端连接,下料吸料棒615可由吸料气缸63驱动进行上下移动;同步轮611设置在翻转支架612的一端,放料棒613设置在翻转支架612的另一端;同步轮611通过同步皮带610与放料旋转马达69连接;放料旋转马达69可通过同步皮带610传动带动翻转支架612旋转;放料旋转马达69固定在放料支架68上;放料支架68通过直线导轨滑动安装在放料底座65上;放料支架68与第二放料气缸67的输出端连接,可由第二放料气缸67的驱动靠近或远离烘烤机构7入口处的传送带;放料底座65通过直线导轨滑动安装在底板64上;放料底座65与第一放料气缸66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放料气缸66安装在底板64的顶部;

下料机构6工作时,安装吸料气缸底座62上的下料吸料棒615在吸料气缸63的推动下移动至分割器2的对应于下料机构6的一个方位的磁芯定位棒21上,并将粘好底座的磁芯吸起,再由吸料丝杆61带动移动至放料棒613上方,将粘好底座的磁芯放入放料棒613;放料旋转马达69启动,通过同步皮带610传动至同步轮611,从而带动翻转支架612旋转180°,设置在翻转支架612的放料棒613与翻转支架612一同旋转;同时,第一放料气缸66启动,推动放料底座65在底板64上移动,带动放料棒613移动至烘烤机构7的入口上方;第二放料气缸67启动,推动放料支架68将放料棒613上的粘好底座的磁芯推向靠近烘烤机构7的隧道炉的传送带;此时,第二放料气缸67提起放料支架68,放料旋转马达69回转180°,回到原位,第一放料气缸66推动放料底座65移动,回到原位,完成一个下料循环,分割器2旋转90°进入下一工位。

更优选的实施例中,下料吸料棒615上安装有能够吸取粘好底座的磁芯的电磁铁;放料棒613上安装有能够吸取固定粘好底座的磁芯的电磁铁;下料吸料棒615和放料棒613上的电磁铁均通过线路分别与安装在主控制箱1内的对应第二继电器及第三继电器连接;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二丝杆马达、吸料气缸63、第一放料气缸66、第二放料气缸67以及放料旋转马达69均与安装在主控制箱1内的PLC控制器连接。

该下料机构直接将粘好底座的磁芯传送至烘烤机构的传送带并上进行烘烤,不采用上压棒,减少了工治具的制作费用。

优选的实施例中,烘烤机构7为烘烤隧道炉。

上述实施例的电感生产的粘底座设备中,设置包括物料感应器、磁芯定位棒、PLC控制器等实现自动化,可以准确计数,避免出现数量不准的问题,采用圆振筛盘进料,可以自动识别和筛选物料,无需人工进料,将以前需要四个人工才能完成的工作变成了全自动作业,生产效率由以前的800PCS/H 提高到4500PCS/H,减少了人工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磁芯定位更加准确,不会出现磁芯偏移的情况,底座粘接性更好,实现电感生产中磁芯粘底座的自动化,节省人力,满足生产需求。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变更、组合、删除、修改或替换等均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