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组件和电源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8099发布日期:2019-03-15 19:22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组件和电源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组件和电源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电源种类繁多,根据欧标(德)生产的电源,其插接部的设计是固定的,即插接部呈圆柱形,且内壁上设有凸起,由于此凸起的限制,线路板无法插入至插接部的端面,因此电源壳体的长度必须大于等于线路板的长度,而电源壳体一般采用高密度塑胶材料制成,而近年来,塑胶材料的成本大幅度增长,使得电源组件的制造成本大大提高,影响企业的营业利润,因此,为了降低电源组件的制造成本,必须减少电源壳体的用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组件和电源模块,以减少现有电源组件的用料,降低电源组件的制备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组件,包括:电源壳体和线路板;其中所述电源壳体的一端向外延伸有中空圆柱状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线路板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匹配的缺口;以及所述线路板从所述电源壳体的另一端插入至插接部的端面时,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缺口内。

进一步,所述插接部的端面设有垂直贯穿该端面的两根插针;所述线路板上对应所述缺口的一端设有两个金属弹片;以及所述线路板从所述电源壳体的另一端插入至插接部的端面时,各所述插针适于插入相应的所述金属弹片内。

进一步,所述电源壳体的相对两侧内壁上设有引导槽,以引导所述线路板从所述电源壳体的另一端插入至插接部的端面。

进一步,所述插接部的外侧面对应第一凸起的位置设有第一凹槽;以及所述第一凹槽相对于插接部的端面的两侧对称设有凹部。

进一步,所述插接部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第二凸起;以及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对设置。

进一步,所述插接部的外侧面对应第二凸起的位置设有第二凹槽;以及所述第二凹槽相对于插接部的端面的两侧也对称设有凹部。

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安装有如前所述的电源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组件中,在线路板上设置一缺口,使线路板能够插入至插接部的端面,从而减少电源壳体的长度,减少电源壳体的用料,进而降低本电源组件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

电源壳体1、引导槽11、线路板2、缺口21、金属弹片22、插接部3、第一凸起31、插针32、第一凹槽33、凹部34、第二凸起35、第二凹槽36。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电源组件,包括:电源壳体1和线路板2;其中所述电源壳体1的一端向外延伸有中空圆柱状的插接部3;所述插接部3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凸起31;所述线路板2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31相匹配的缺口21;以及所述线路板2从所述电源壳体1的另一端插入至插接部3的端面时,所述第一凸起31位于所述缺口21内。

具体的,与现有技术相比,现有的线路板从所述电源壳体的另一端插入,并在所述线路板的插入端抵至第一凸起时,所述第一凸起会限制所述线路板继续朝向插接部的端面插入,为了将线路板全部隐藏在电源壳体内,所述电源壳体的长度不能小于线路板的长度,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2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31相匹配的缺口21,因此,将所述线路板2从所述电源壳体1的另一端插入时,不会受到第一凸起31的限制,使所述线路板2能够插入至插接部3的端面,从而减少所述电源壳体1的长度,减少所述电源壳体1的用料,进而降低本实施例的电源组件的制造成本。

所述插接部3的端面设有垂直贯穿该端面的两根插针32;所述线路板2上对应所述缺口21的一端设有两个金属弹片22;以及所述线路板2从所述电源壳体1的另一端插入至插接部3的端面时,各所述插针32适于插入相应的所述金属弹片22内。

具体的,所述金属弹片22呈喇叭状,所述插针32从所述金属弹片22的大口端插入,并卡在所述金属弹片22的小口端。

所述电源壳体1的相对两侧内壁上设有引导槽11,以引导所述线路板2从所述电源壳体1的另一端插入至插接部3的端面。

具体的,通过所述引导槽11,方便所述线路板2插装,且能够确保所述线路板2在插装过程中整体保持在同一平面,避免插歪、错位等问题。

所述插接部3的外侧面对应第一凸起31的位置设有第一凹槽33;以及所述第一凹槽33相对于插接部3的端面的两侧对称设有凹部34。

具体的,在所述插接部3的端面设置凹部34,可以减少所述插接部3的用料,进一步降低了本实施例的电源组件的制造成本。

所述插接部3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第二凸起35;以及所述第二凸起35与所述第一凸起31相对设置。

所述插接部3的外侧面对应第二凸起35的位置设有第二凹槽36;以及所述第二凹槽36相对于插接部3的端面的两侧也对称设有凹部34。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3的端面设有四个凹部34,在不影响本电源组件使用的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本实施例的电源组件的制造成本。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安装有如实施例1所述的电源组件。

具体的,关于所述电源组件的具体结构,请参见实施例1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