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动车锂电池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4413发布日期:2019-03-19 20:3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动车锂电池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电动车锂电池存储装置,属于电池存储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锂电电动车即锂电池电动车,指搭载锂离子电池的电动汽车,近年来,传统内燃机汽车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和石油资源紧缺使人们将视野投向了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以其能真正实现“零排放”而成为电动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锂离子电池凭借其优良的性能,成为了新一代电动汽车的理想动力源。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720639324.9的一种新型电动车锂电池存储装置,结构包括存储装置外壳、固定块、内置散热风扇、正极连接指示槽、正极连接座、正极连接口、负极连接口、负极连接座、负极连接指示槽、固定螺丝,存储装置外壳上设固定块,内置散热风扇设于存储装置外壳内部,正极连接指示槽设于固定块右侧,正极连接座设于正极连接指示槽右侧,正极连接座上设有正极连接口,负极连接座设于正极连接座上方,负极连接座上设有负极连接口,负极连接指示槽设于负极连接座左侧,固定螺丝固定设于存储装置外壳上,但是该现有技术一般安装在电动车内部,当电动车在进行使用时,会产生振动,使电池存储装置受到冲击力,导致电池存储装置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动车锂电池存储装置,以解决现有的一般安装在电动车内部,当电动车在进行使用时,会产生振动,使电池存储装置受到冲击力,导致电池存储装置受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电动车锂电池存储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块、连接孔、连接槽、正极连接头、防护边条、警示牌、主体、防护装置、第二连接槽,所述固定块底部与主体顶部外表面相贴合,所述连接孔嵌入安装于固定块顶部外表面,所述连接槽左侧面与主体右侧面上端相连接,所述正极连接头底部与主体顶部外表面左端相贴合,所述防护边条下表面与主体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槽位于连接槽正前方,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外壳、弹簧、移动板、齿轮、带动板、受力板、夹板、牵引板、主齿轮、推板、受压板、主弹簧,所述弹簧底部与移动板顶部相连接,所述移动板底部与受力板顶部左端相贴合,所述齿轮位于移动板右侧并相啮合,所述带动板安装于外壳内侧左端,所述受力板设于外壳内侧底部,所述夹板右侧底部与牵引板左侧下端相连接,所述牵引板位于主齿轮左侧方并相啮合,所述主齿轮设于外壳内侧右端,所述推板左侧与主齿轮相啮合,所述受力板底部与受力板顶部右端相连接,所述受力板顶部与推板底部相贴合,所述主弹簧底部与推板顶部相连接,所述带动板位于齿轮右侧并相啮合,所述移动板安装于外壳内侧底部左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槽左侧面与主体右侧面上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警示牌后侧面与主体正前方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装置后侧面与主体正前方下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与主体正前方下端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警示牌由聚苯乙烯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由不锈钢制成使其具有防锈作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动车锂电池存储装置,在结构上设有防护装置,受力板受力,向上移动,带动受压板移动,受压板带动推板向上移动,推板对其主弹簧受压,主弹簧对其所受的力进行分力,然后推板带动主齿轮转动,主齿轮带动牵引板移动,牵引板带动夹板右侧下端移动,然后夹板向左移动,对其弹簧受压,弹簧对其所受的力进行分力,受力板受力时带动移动板向上移动,移动板对其弹簧受压,然后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带动板移动,带动板对弹簧受压,弹簧对其所受的力进行分力,对其受到的力进行分力,防止受到冲击力受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动车锂电池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动车锂电池存储装置的防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块-1、连接孔-2、连接槽-3、正极连接头-4、防护边条-5、警示牌-6、主体-7、防护装置-8、第二连接槽-9、外壳-801、弹簧-802、移动板-803、齿轮-804、带动板-805、受力板-806、夹板-807、牵引板-808、主齿轮-809、推板-810、受压板-811、主弹簧-8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动车锂电池存储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固定块1、连接孔2、连接槽3、正极连接头4、防护边条5、警示牌6、主体7、防护装置8、第二连接槽9,所述固定块1底部与主体7顶部外表面相贴合,所述连接孔2嵌入安装于固定块1顶部外表面,所述连接槽3左侧面与主体7右侧面上端相连接,所述正极连接头4底部与主体7顶部外表面左端相贴合,所述防护边条5下表面与主体7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槽9位于连接槽3正前方,所述防护装置8包括外壳801、弹簧802、移动板803、齿轮804、带动板805、受力板806、夹板807、牵引板808、主齿轮809、推板810、受压板811、主弹簧812,所述弹簧802底部与移动板803顶部相连接,所述移动板803底部与受力板806顶部左端相贴合,所述齿轮804位于移动板803右侧并相啮合,所述带动板805安装于外壳801内侧左端,所述受力板806设于外壳801内侧底部,所述夹板807右侧底部与牵引板808左侧下端相连接,所述牵引板808位于主齿轮809左侧方并相啮合,所述主齿轮809设于外壳801内侧右端,所述推板810左侧与主齿轮809相啮合,所述受力板806底部与受力板806顶部右端相连接,所述受力板806顶部与推板810底部相贴合,所述主弹簧812底部与推板810顶部相连接,所述带动板805位于齿轮804右侧并相啮合,所述移动板803安装于外壳801内侧底部左端,所述第二连接槽9左侧面与主体7右侧面上端相连接,所述警示牌6后侧面与主体7正前方相贴合,所述防护装置8后侧面与主体7正前方下端相连接,所述外壳801与主体7正前方下端相贴合,所述警示牌6由聚苯乙烯制成,所述固定块1由不锈钢制成使其具有防锈作用。

本专利所说的外壳801为物理结构,用支承、连接电动机、传动机构、开关、手柄及附属装置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电动工具实体的最外层结构件,所述弹簧802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弹簧”,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

例如,朱女士把电池存储装置安装在电动车上,然后使用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受力板806受力,向上移动,带动受压板811移动,受压板811带动推板810向上移动,推板810对其主弹簧813受压,主弹簧813对其所受的力进行分力,然后推板810带动主齿轮809转动,主齿轮809带动牵引板808移动,牵引板808带动夹板807右侧下端移动,然后夹板807向左移动,对其弹簧受压,弹簧对其所受的力进行分力,受力板806受力时带动移动板803向上移动,移动板803对其弹簧802受压,然后带动齿轮804转动,齿轮804带动带动板805移动,带动板805对弹簧受压,弹簧对其所受的力进行分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一般安装在电动车内部,当电动车在进行使用时,会产生振动,使电池存储装置受到冲击力,导致电池存储装置受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在结构上设有防护装置,受力板受力,向上移动,带动受压板移动,受压板带动推板向上移动,推板对其主弹簧受压,主弹簧对其所受的力进行分力,然后推板带动主齿轮转动,主齿轮带动牵引板移动,牵引板带动夹板右侧下端移动,然后夹板向左移动,对其弹簧受压,弹簧对其所受的力进行分力,受力板受力时带动移动板向上移动,移动板对其弹簧受压,然后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带动板移动,带动板对弹簧受压,弹簧对其所受的力进行分力,对其受到的力进行分力,防止受到冲击力受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