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铆接大电流双极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6002发布日期:2019-02-01 19:5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铆接大电流双极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用途铆接大电流双极温控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储热式电热水器或小厨宝等电器会安装有双极温控器,一般安装在储水缸体或发热管加热处,当电子温控器仪表失效后,用于保护电器。双极温控器属于双刀单掷温控器,当碟片感温后达到动作温度时由正向弧形突跳为反向弧形,推动动作杆,而动作杆推动动簧片,动簧片上的触头分离,达到断电的目的。复位时需要人工按复位按键,温控器再次接通电路,实现重启。

目前行业内产品过大电流时,由于铆接松动,导致通电后电阻发热,端子发热最后壳体松动致使整个结构松动。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更好的双极温控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铆接强度,稳固安装,即使独立导电部件也能够完好通电的多用途铆接大电流双极温控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用途铆接大电流双极温控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上方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本体之间设有碟片,所述碟片的周缘抵接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内设有陶瓷杆,所述陶瓷杆位于所述碟片的下方,可选择的碰触所述碟片,所述陶瓷杆的底部设有动作杆,所述动作杆穿设于所述本体,所述动作杆设有两个侧翼,所述本体内还设有两组接触组件,分别与所述侧翼接触,每组所述接触组件包括定接触组件和动接触组件,所述定接触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本体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固定有第一铆钉,所述第一铆钉的顶部固定有定触头,所述动接触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本体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固定有第二铆钉,所述第二铆钉的顶部固定有动弹片,所述动弹片的末端设有动触头与所述定触头相接触或断开,所述侧翼可选择的抵触于所述动弹片,所述第一安装部或/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中部具有拐角部。

进一步,两组所述接触组件呈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所述拐角部形成的角度成钝角,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呈八字设置。

进一步,所述本体内设有安装孔供所述第一铆钉或/和所述第二铆钉安装,所述本体的底面于所述安装孔的两侧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安装部或/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对应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卡入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部或/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供所述第一铆钉或/和所述第二铆钉铆接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两侧一体的撕裂形成所述凸台。

进一步,所述凸台撕裂部位形成圆角,所述第一铆钉或/和所述第二铆钉铆接时于所述圆角处挤料形成凸出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铆钉或/和所述第二铆钉的顶部和底部在铆接前相对于其中部具有2度的倾斜角,该倾斜角相对于所述第一铆钉或/和所述第二铆钉的中心线向内倾斜。

进一步,所述第一铆钉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供所述定触头和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且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铆钉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供所述动弹片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安装且过盈配合,安装完成后所述第一铆钉或/和所述第二铆钉的两端铆接于所述定接触组件和所述动接触组件上,形成铆接部。

进一步,所述动作杆的顶部设有用于装设所述陶瓷杆的凹孔,所述动作杆与所述侧翼垂直的方向上凸设有定位块。

进一步,所述定位块形成直角三角形,其中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设置于所述侧翼的侧面上,直角向外凸出,与所述本体内的直角槽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碟片受热变形后由正向弧形突跳为反向弧形,推动陶瓷杆,陶瓷杆推动动作杆向下移动,则动作杆的两侧翼推动两组接触组件的动弹片,使动触头与定触头分离,实现温控器的保护作用,第一安装部或/和第二安装部的中部具有拐角部,既可以解决同极间隙小,安装部安装受限制的问题,又能够加强安装部与本体的强度,保证安装稳固,第一铆钉与定接触组件铆接,第二铆钉与动接触组件铆接,提高铆接强度,即使独立导电部件也能够完好通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铆接大电流双极温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铆接大电流双极温控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铆接大电流双极温控器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铆接大电流双极温控器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铆接大电流双极温控器中本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铆接大电流双极温控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铆接大电流双极温控器中第一铆钉或第二铆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11-中心孔、12-凹陷部、13-直角槽、14-安装孔、15-凹槽、16-缺口、2-盖体、3-碟片、4-陶瓷杆、5-动作杆、51-凹孔、52-侧翼、53-定位块、6-定接触组件、61-第一安装部、611-拐角部、612-凸台、613-通孔、62-第一插接部、63-第一铆钉、631-凸出部、632-铆接部、64-定触头、7-动接触组件、71-第二安装部、72-第二插接部、73-第二铆钉、74-动弹片、75-动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种多用途铆接大电流双极温控器,包括绝缘的本体1,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为电木。本体1的上方设有盖体2,盖体2为感温盖体,在本实施例中,盖体2材料为铝或不锈钢或铜或其它感温金属。盖体2与本体1之间设有碟片3,碟片3的周缘抵接于本体1上。本体1顶部设有四个缺口16,通过相邻两缺口16之间的部位来定位碟片3,有效隔离碟片3与本体1的接触,提升碟片3的受热效率40%以上。碟片3无需导向架来定位,可以解决多零件精度差,和配杆不稳定的问题。本体1内设有陶瓷杆4,陶瓷杆4位于碟片3的下方,可选择的碰触碟片3。陶瓷杆4的底部设有动作杆5,动作杆5材质为电木。本体1中心设有中心孔11,动作杆5穿设于中心孔11并露出本体1的底面,用于供按动而复位。动作杆5设有两个侧翼52,本体1内还设有两组接触组件,分别与侧翼52接触。

如图2至图4,每组接触组件包括定接触组件6和动接触组件7。定接触组件6包括安装于本体1的第一安装部61,第一安装部61的一侧边缘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第一插接部62,第一安装部61上固定有第一铆钉63,第一铆钉63的顶部固定有定触头64。动接触组件7包括安装于本体1的第二安装部71,第二安装部71的一侧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第二插接部72,第二安装部72上固定有第二铆钉73,第二铆钉73的顶部固定有动弹片74,动弹片74的末端设有动触头75与定触头64相接触或断开,侧翼52可选择的抵触于动弹片74。第一安装部61或/和第二安装部71的中部具有拐角部611,通过拐角部611将第一插接部62或/和第二插接部72与第一安装部61或/和第二安装部71的位置错开,解决安装受限的问题,且拐角部611可以加大安装部与本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强第一安装部61或第二安装部71与本体1的强度。

如图3,两组接触组件呈中心对称设置,可以充分利用本体内的空间,合理安排位置。拐角部611形成的角度成钝角,第一安装部61与第二安装部71呈八字设置,即四个拐角部611中相邻两个之间均成八字脚设置,可以解决同极间隙小的问题。

如图2,动作杆5的顶部设有用于装设陶瓷杆4的凹孔51,陶瓷杆4的底部装在凹孔51内。动作杆5的两侧翼52在同一直线上,侧翼52限制在本体1内壁设置的凹陷部12内,动作杆5与侧翼52垂直的方向上凸设有定位块53。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块53形成直角三角形,其中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设置于侧翼52的侧面上,直角向外凸出,与本体1内的直角槽13配合,从而在周向上定位动作杆5,使动作杆5只能在上下方向移动。

如图2、图5至图7,本体1内设有安装孔14供第一铆钉63或/和第二铆钉73安装,本体1的底面于安装孔14的两侧设有凹槽15,第一安装部61或/和第二安装部71对应设有凸台612,凸台612卡入凹槽15内,从而加强第一安装部61或/和第二安装部71与本体1的结合强度。第一安装部61或/和第二安装部71上设有供第一铆钉63或/和第二铆钉73铆接的通孔613,通孔613的两侧一体的撕裂形成凸台612,凸台612撕裂部位形成圆角,第一铆钉63或/和第二铆钉73铆接时于圆角处挤料形成凸出部631。第一铆钉63或/和第二铆钉73铆接时产生挤料到第一安装部61或/和第二安装部71的倒角或圆角处,可以提高两者之间的结合力,保证安装更稳固。

如图2及图7,第一铆钉63或/和第二铆钉73的顶部和底部在铆接前相对于其中部具有2度的倾斜角,该倾斜角相对于第一铆钉63或/和第二铆钉73的中心线向内倾斜。第一铆钉63或/和第二铆钉73直径为2.1mm,第一安装部61或/和第二安装部71上的通孔613直径为2.05mm,两者达到过盈配合,第一铆钉63或/和第二铆钉73顶部和底部的直径为2.0mm,方便将第一安装部61或/和第二安装部71组装进入第一铆钉63或/和第二铆钉73上。第一铆钉6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供定触头64和第一安装部61安装且过盈配合,第二铆钉7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供动弹片74和第二安装部71安装且过盈配合,安装完成后第一铆钉63或/和第二铆钉73的两端铆接于定接触组件6和动接触组件7上,形成铆接部632,通过铆接部632将两端固定起来。

本实用新型多用途铆接大电流双极温控器属于双刀单掷温控器,当碟片3感温并达到动作温度时,碟片3由向上弧形突跳为向下弧形,推动陶瓷杆4向下运动,陶瓷杆4推动动作杆5向下移动,动作杆5的两侧翼52则推动动接触组件7的动弹片74向下移动,则动触头75与定触头64分离,达到断电的目的,保护电器。复位时需要人工按复位按键再次接通电路,达到重启。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安装部61或/和第二安装部71的中部设置拐角部611,既可以解决同极间隙小,安装部安装受限制的问题,又能够加强安装部与本体的强度,保证安装稳固,第一铆钉63与定接触组件6铆接,第二铆钉73与动接触组件7铆接,提高铆接强度,即使独立导电部件也能够完好通电,且第一安装部61或/和第二安装部71上的凸台612卡入本体1底面的凹槽15中,保证了定接触组件6和动接触组件7与本体1的稳固结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