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通道波导旋转关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4428发布日期:2019-02-15 20:04阅读:1030来源:国知局
双通道波导旋转关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波导导电滑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通道波导旋转关节。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各类旋转天线的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为了将高频信号由固定发射机传输到转动的天线上,普遍采用矩形波导和波导旋转关节来传输,高频信号通讯产品对性能要求较高,现有的同轴旋转关节结构多为单路,或者单通道加一路或多路波导,存在以下不足:波导通道的频率范围相对较窄;结构复杂尺寸较大;性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通道波导旋转关节,以达到使旋转关节结构紧凑、尺寸小,提高转动稳定性和降低传输损耗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通道波导旋转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关节包括:底座、转子端半轴、定子端半轴和法兰外壳,所述底座的一侧通过螺钉与转子端半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子端半轴的另一侧外部套接有深沟球轴承,所述定子端半轴套接在深沟球轴承的外部,所述定子端半轴远离转子端半轴的一侧通过螺钉与法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远离转子端半轴的一侧安装有第一SMA-K3射频同轴连接器和第二SMA-K3射频同轴连接器,所述底座上靠近转子端半轴的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CH1外导体组件,所述CH1外导体组件的一侧紧靠底座,所述CH1外导体组件的另一侧穿过定子端延伸至法兰外壳内,所述CH1外导体组件在转子端半轴内的一段外侧套接有CH2摩擦环,所述CH2摩擦环与定子端半轴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和定位销,所述CH1外导体组件与定子端半轴之间设置有弹性接触圈,所述弹性接触圈通过螺钉固定在定子端半轴上,所述法兰外壳内远离定子端半轴的一侧安装有弹性接触头,所述弹性接触头远离定子端半轴的一侧与法兰外壳远离定子端半轴的一侧平齐,所述弹性接触头靠近定子端半轴的一侧设置有CH1摩擦环,所述CH1摩擦环设置在法兰外壳内,所述CH1摩擦环与弹性接触头之间设置有导向柱和第二弹簧,所述弹性接触头上远离定子端半轴的一侧安装有第一SMA-K4射频同轴连接器,所述法兰外壳上远离定子端半轴的一侧安装有第二SMA-K4射频同轴连接器,所述第一SMA-K3射频同轴连接器上靠近转子端半轴的一侧安装有CH1内导体组件,所述CH1内导体组件穿过CH1外导体组件与法兰外壳内的第一SMA-K4射频同轴连接器抵接,所述第二SMA-K3射频同轴连接器上靠近转子端半轴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同轴电缆组件,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组件穿过CH1外导体组件延伸至CH2摩擦环内,所述第二SMA-K4射频同轴连接器上靠近定子端半轴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同轴电缆组件,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组件穿过法兰外壳直至定子端半轴。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端半轴靠近转子端半轴的一侧外部套接有轴承盖,所述轴承盖用于锁紧定子端半轴,所述轴承盖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定子端半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CH1内导体组件包括:连接衬套、介质定位圈和内导体插针,所述连接衬套套接在内导体插针的一端,所述介质定位圈套接在内导体插针的另一端,所述内导体插针的另一端穿过CH1外导体组件延伸至CH1摩擦环内,所述第一SMA-K4射频同轴连接器上靠近定子端半轴的一侧设置有内导体插槽,所述内导体插槽内设置有球面顶柱,所述球面顶柱与所述第一SMA-K4射频同轴连接器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球面顶柱与CH1内导体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组件与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组件之间通过波段耦合进行通讯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深沟球轴承靠近定子端半轴的一侧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通过螺钉固定在转子端半轴外侧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转子端半轴、定子端半轴和法兰外壳将旋转关节整体结构封装,使旋转关节结构紧凑,尺寸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使银石墨材质的CH1内导体与球面顶柱接触,增强转动的稳定性,减小传输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双通道波导旋转关节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底座;2、转子端半轴;3、定子端半轴;4、法兰外壳;5、第一SMA-K3射频同轴连接器;6、第二SMA-K3射频同轴连接器;7、CH1外导体组件;8、CH2摩擦环;9、第一弹簧;10、弹性接触圈;11、CH1内导体组件;12、CH1摩擦环;13、导向柱;14、球面顶柱;15、第三弹簧;16、弹性接触头;17、第一SMA-K4射频同轴连接器;18、第二SMA-K4射频同轴连接器;19、第二弹簧;20、第二同轴电缆组件;21、锁紧螺母;22、定位销;23、介质定位圈;24、轴承盖;25、深沟球轴承;26、第一同轴电缆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通道波导旋转关节,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底座、转子端半轴、定子端半轴和法兰外壳将旋转关节整体结构封装,使旋转关节结构紧凑,通过弹簧使银石墨材质的CH1内导体与球面顶柱接触,以达到使旋转关节结构紧凑、尺寸小,提高转动稳定性和降低传输损耗的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双通道波导旋转关节,所述旋转关节包括:底座1、转子端半轴2、定子端半轴3和法兰外壳4,所述底座1的一侧通过螺钉与转子端半轴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子端半轴2的另一侧外部套接有深沟球轴承25,所述定子端半轴3套接在深沟球轴承25的外部,所述定子端半轴3远离转子端半轴2的一侧通过螺钉与法兰外壳4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上远离转子端半轴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SMA-K3射频同轴连接器5和第二SMA-K3射频同轴连接器6,所述底座1上靠近转子端半轴2的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CH1外导体组件7,所述CH1外导体组件7的一侧紧靠底座1,所述CH1外导体组件7的另一侧穿过定子端延伸至法兰外壳4内,所述CH1外导体组件7在转子端半轴2内的一段外侧套接有CH2摩擦环8,所述CH2摩擦环8与定子端半轴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9和定位销22,所述CH1外导体组件7与定子端半轴3之间设置有弹性接触圈10,所述弹性接触圈10通过螺钉固定在定子端半轴3上,所述法兰外壳4内远离定子端半轴3的一侧安装有弹性接触头16,所述弹性接触头16远离定子端半轴3的一侧与法兰外壳4远离定子端半轴3的一侧平齐,所述弹性接触头16靠近定子端半轴3的一侧设置有CH1摩擦环12,所述CH1摩擦环12设置在法兰外壳4内,所述CH1摩擦环12与弹性接触头16之间设置有导向柱13和第二弹簧19,所述弹性接触头16上远离定子端半轴3的一侧安装有第一SMA-K4射频同轴连接器17,所述法兰外壳4上远离定子端半轴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SMA-K4射频同轴连接器18,所述第一SMA-K3射频同轴连接器5上靠近转子端半轴2的一侧安装有CH1内导体组件11,所述CH1内导体组件11穿过CH1外导体组件7与法兰外壳4内的第一SMA-K4射频同轴连接器17抵接,所述第二SMA-K3射频同轴连接器6上靠近转子端半轴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同轴电缆组件26,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组件26穿过CH1外导体组件7延伸至CH2摩擦环8内,所述第二SMA-K4射频同轴连接器18上靠近定子端半轴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同轴电缆组件20,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组件20穿过法兰外壳4直至定子端半轴3。

其中,连接底座1和转子端半轴2的螺钉与连接法兰外壳4和定子端外壳的螺钉均为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其中,连接CH1外导体组件7和底座1的螺钉与连接弹性接触头16和法兰外壳4的螺钉均为十字槽盘头螺钉。

其中,连接弹性接触圈10和定子端半轴3的螺钉为十字槽沉头螺钉。

其中,所述定子端半轴3靠近转子端半轴2的一侧外部套接有轴承盖24,所述轴承盖24用于锁紧定子端半轴3,所述轴承盖24通过开槽紧定螺钉固定安装在定子端半轴3上。

其中,所述CH1内导体组件11包括:连接衬套、介质定位圈和内导体插针,所述连接衬套套接在内导体插针的一端,所述介质定位圈套接在内导体插针的另一端,所述内导体插针的另一端穿过CH1外导体组件7延伸至CH1摩擦环12内,所述第一SMA-K4射频同轴连接器17上靠近定子端半轴3的一侧设置有内导体插槽,所述内导体插槽内设置有球面顶柱14,所述球面顶柱与所述第一SMA-K4射频同轴连接器17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15,所述球面顶柱14与CH1内导体抵接。

其中,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组件26与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组20件之间通过波段耦合进行通讯传输。

其中,所述深沟球轴承25靠近定子端半轴3的一侧设置有锁紧螺母21,所述锁紧螺母21通过开槽紧定螺钉固定在转子端半轴2外侧侧壁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双通道波导旋转关节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