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加NFC二合一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1869发布日期:2019-01-18 19:28阅读:9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率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加NFC二合一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率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加NFC二合一天线。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系统主要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线圈进行能量耦合实现能量的传递。

NFC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使用了NFC技术的设备(比如手机)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连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通过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通信的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移动支付、电子票务、门禁、移动身份识别、防伪等应用。

近年来,低功率的无线充电技术和移动支付在手持终端和穿戴设备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三星、iPhone、LG、华为等众多国际知名手机厂商都很支持这两种技术。随着无线充电技术和移动支付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对天线的性能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目前市面上这种无线充电加NFC二合一天线,都只适用于5W无线充电加NFC功能。而且因为两个天线结合在一起导致天线尺寸过大,从而降低了NFC天线的场强,导致NFC读卡距离变短,用户体验效果变差。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持终端和穿戴设备厂商对空间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天线越来越薄,性能也是要求越来越高且无线充电必须是10W级别的。这就导致了目前常规的无线充电加NFC二合一天线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目前市面上无线充电加NFC二合一天线都只适用于5W无线充电加NFC功能;而且两个天线结合在一起导致天线尺寸过大,从而降低了NFC天线的场强,导致NFC读卡距离变短,用户体验效果变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加NFC二合一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率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加NFC二合一天线,它包括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外圈NFC线路、内圈NFC线路、走线体、高磁导铁氧体、无线充电线路、外加强圈;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的正面布置有外圈NFC线路与内圈NFC线路,外圈NFC线路与内圈NFC线路之间布置有无线充电线路,外圈NFC线路和内圈NFC线路通过布置在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背面的走线体连接在一起;无线充电线路在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的正面与背面设置,且无线充电线路正反两面线路通过1盎司厚度的铜材走线连接,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的背面贴合有高磁导铁氧体,且高磁导铁氧体与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固定连接,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上设置有贯穿的数个散热孔,且数个散热孔分别设置在无线充电线路的外侧与内侧,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的外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外加强圈,外加强圈的厚度等于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的厚度,外加强圈的外侧壁中部设置有内凹的散热槽体。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孔为长行散热孔。

作为优选,所述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的厚度为0.1-0.25mm。

作为优选,所述外加强圈为软性加强圈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使用软性电路板来设计,降低产品厚度;

二、线圈线路设计思路,通过线路的设计,降低无线充电产品的内阻;

三、NFC线路改为内外层设计,加大NFC天线的感应区域;

四、通过应用高磁导的铁氧体,提高线圈天线的电感量,提高天线的整体辐射效率;

五、同时通过散热孔的设计来提高散热性,并通过外加强圈来提高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加强圈的侧视图。

图中:1-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2-外圈NFC线路;3-内圈NFC线路;4-走线体;5-高磁导铁氧体;6-无线充电线路;7-外加强圈;1-1-散热孔;7-1-散热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1、外圈NFC线路2、内圈NFC线路3、走线体4、高磁导铁氧体5、无线充电线路6、外加强圈7;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1的正面布置有外圈NFC线路2与内圈NFC线路3,外圈NFC线路2与内圈NFC线路3之间布置有无线充电线路6,外圈NFC线路2和内圈NFC线路3通过布置在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1背面的走线体4连接在一起;外圈NFC线路2和内圈NFC线路3加大NFC天线的感应区域;无线充电线路6在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1的正面与背面设置,且无线充电线路正反两面线路通过1盎司厚度的铜材走线连接,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1的背面贴合有高磁导铁氧体5,且高磁导铁氧体5与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1固定连接,高磁导铁氧体提高线圈天线的电感量,提高天线的整体辐射效率;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1上设置有贯穿的数个散热孔1-1,且数个散热孔1-1分别设置在无线充电线路6的外侧与内侧,散热孔1-1能提高散热性,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1的外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外加强圈7,外加强圈7的厚度等于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1的厚度,外加强圈7的外侧壁中部设置有内凹的散热槽体7-1,外加强圈7能加强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的强度,防止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出现边缘开裂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孔1-1为长行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1的厚度为0.1-0.25mm。

进一步的,所述外加强圈7为软性加强圈体。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通过线路的设计改善,提高NFC天线的辐射面积,采用更厚一些的软性电路板材质及高磁导的铁氧体组合在一起来解决10W无线充电的技术问题;此方案采用双NFC线圈线路,加上材质更厚的无线充电软性电路板,满足无线充电和NFC性能的双重要求。具体方案如下:在无线充电和NFC线路设计的时候,整体结构为外圈NFC线路、中间的无线充电线路、内圈NFC线路,且外圈NFC线路和内圈NFC线路通过背面走线的形式连接在一起。中间无线充电线路正反两面线路都用1盎司厚度的铜材走线,同时正反两面的线路多点过孔导通,以加大单位面积的电流导通量。同时在软性电路板背面贴合高磁导铁氧体,以加大线圈天线的电感量。这样设计的软性电路板接收线圈天线加上高磁导的铁氧体,在性能上就可以10W的要求,且产品总厚度0.4mm以内,内阻可以控制在0.25左右,这样无线充电天线的整体效率就可以达到80%以上。而NFC天线因为内外圈都有线路,从而加大了NFC感应区域,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最终满足大部分客户对性能的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