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屏蔽性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5644发布日期:2019-03-15 19:0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屏蔽性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屏蔽性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电缆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的导电体,电力电缆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电力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随着计算机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发电、冶金、石化等工矿企业方面集散系统、电子计算机系统、自动化系统的信号传输及检测仪器仪表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电缆信号屏蔽、散热等要求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屏蔽性电缆是在电缆成缆后加上屏蔽层,利用屏蔽层对电磁波的反射、吸收及趋肤效应,实现防止外部电磁干扰进入电缆,同时也阻止内部信号辐射出去干扰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这种电缆的屏蔽层大多采用编织成网状的金属线或采用金属薄膜,有单屏蔽和多屏蔽的多种不同方式,单屏蔽是指单一的屏蔽网或屏蔽膜,其中可包裹一条或多条导线,多屏蔽方式是多个屏蔽网,屏蔽膜共处于一条电缆中,有的用于隔绝导线之间的电磁干扰,有的是为了加强屏蔽效果而采用的双层屏蔽。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缆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不能更好的起到屏蔽作用。因此,提供一种高屏蔽性电缆已经成为了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双层屏蔽结构的高屏蔽性控制电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屏蔽性控制电缆,包括电芯和依次套设于电芯上的绝缘层和外护套层,电芯包括中心加强芯;中心加强芯上依次套设有位于中心加强芯和绝缘层之间的高效弹力管和内屏蔽层;内屏蔽层上均匀固设有位于内屏蔽层和高效弹力管之间的耐火隔板,相邻两个耐火隔板与内屏蔽层、高效弹力管之间形成内腔室;任一内腔室内设有导流线单元,任一导流线单元包括导流线和包覆于导流线外的内套层,内套层与耐火隔板和内屏蔽层均相切;内腔室内且位于内套层外设有填充层;绝缘层上套设有位于绝缘层和外护套层之间的外屏蔽层。

进一步地,任一内腔室为扇环形结构,内腔室中且位于内腔室的对称面上设有散热隔板,散热隔板的一端固设于高效弹力管上,散热隔板的另一端与内屏蔽层内壁的间距大于等于零。

进一步地,任一内腔室中的导流线单元关于该内腔室中的散热隔板对称设置;且内腔室中的散热隔板和该内腔室中的内套层均相切。

进一步地,耐火隔板、散热隔板和导流线单元之间均设有减震条;减震条的横截面为扇环形,且减震条的边分别平行于与减震条接近的耐火隔板、散热隔板。

进一步地,耐火隔板靠近圆柱状结构高效弹力管的一端开设有弧形槽,且弧形槽横截面的半径大于高效弹力管横截面的半径。

进一步地,散热隔板上靠近内屏蔽层的一端均固设有散热头;散热头的横截面为扇环形,且散热头关于固设有散热头的散热隔板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外屏蔽层为镀锡铜丝或裸铜丝或镀锌钢丝编织屏蔽层。

进一步地,中心加强芯的材料为芳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屏蔽层和内屏蔽层,双层屏蔽结构进一步提升该控制电缆的屏蔽性,避免信号干扰,保证了信号传递的稳定性;内屏蔽层上的耐火隔板,增强了该控制电缆的耐火性,有助于提高其安全系数;本实用新型在电芯外设有绝缘层、外屏蔽层和外护套层,有利于提升该控制电缆的屏蔽性和稳定性。

(2)相邻耐火隔板之间设置散热隔板,在隔绝导流线单元的同时还有散热功能,可将电芯内的热量传送到空气中并与空气中的冷气作交换,不仅延长了该控制电缆上材料的使用寿命,节能环保,而且有助于提高安全系数。

(3)内腔室中的散热隔板与该内腔室中的内套层相切,即导流线单元与散热隔板直接接触,提高散热效率。

(4)耐火隔板、散热隔板和导流线单元之间均设有减震条,使该控制电缆具有减震的功能,避免了震动对数据传输产生影响。

(5)散热隔板的一端设有散热头,使得散热面积增大,散热速度提高。

(6)外屏蔽层为镀锡铜丝或裸铜丝或镀锌钢丝等金属屏蔽层,金属屏蔽层有效提高了信号屏蔽的效果。

(7)中心加强芯的材料为芳纶,芳纶加强柱大大提升了该控制电缆的抗拉伸性和整体强度,可有效避免使用过程中电芯断裂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耐火隔板和内屏蔽层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散热隔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散热隔板的示意图。

图中:1、外护套层;2、外屏蔽层;3、绝缘层;4、电芯;5、耐火隔板;6、内屏蔽层;7、弧形槽;8、散热隔板;9、高效弹力管;10、散热头;11、减震条;12、内套层;13、导流线;14、填充层;15、中心加强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高屏蔽性控制电缆,如图1-4所示,包括电芯4和依次套设于电芯4上的绝缘层3和外护套层1;绝缘层3上套设有位于绝缘层3和外护套层1之间的外屏蔽层2;外屏蔽层2为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在电芯4外设有绝缘层3、外屏蔽层2和外护套层1,可以提升该控制电缆的屏蔽性和稳定性;

电芯4包括圆柱状结构的中心加强芯15,中心加强芯15的材料为芳纶;中心加强芯15上依次套设有位于中心加强芯15和绝缘层3之间的高效弹力管9和内屏蔽层6,高效弹力管9和内屏蔽层6均为圆筒状结构;内屏蔽层6上均匀固设有四个位于内屏蔽层6和高效弹力管9之间的耐火隔板5;相邻两个耐火隔板5的夹角为90°,耐火隔板5的一端固定于内屏蔽层6内壁上,另一端与高效弹力管9之间的间距大于零;耐火隔板5靠近高效弹力管9的一端开设有弧形槽7,且弧形槽7横截面的半径大于高效弹力管9横截面的半径;

相邻两个耐火隔板5与内屏蔽层6、高效弹力管9之间形成内腔室;每一内腔室为扇环形结构,且扇环形结构的圆心角为90°,每一内腔室中且位于内腔室的对称面上设有散热隔板8;散热隔板8有4个,且相邻散热隔板8的夹角也为90°散热隔板8和与其相邻的耐火隔板5的夹角为45°;散热隔板8的一端固设于高效弹力管9上,散热隔板8的另一端与内屏蔽层6内壁的间距大于零;

每一内腔室中位于散热隔板8两侧均设有导流线单元,且导流线13单元关于该散热隔板8对称设置;每一导流线单元包括导流线13和包覆于导流线13外的内套层12,内套层12与散热隔板8、耐火隔板5和内屏蔽层6均相切;每一内腔室中耐火隔板5、散热隔板8和内套层12之间均设有减震条11;减震条11的横截面为扇环形,且减震条11的边分别平行于与该减震条最接近的耐火隔板5、散热隔板8;内腔室中且位于内套层12、散热隔板8和减震条11外设有填充层14。

实施例2

一种高屏蔽性控制电缆,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 的不同仅在于,散热隔板8上靠近内屏蔽层6的一端均固设有散热头10;散热头10的横截面为扇环形,且散热头10关于固定有该散热头10的散热隔板8对称设置。

具体实施时,外屏蔽层2和内屏蔽层6,采用双层屏蔽结构提升该控制电缆的屏蔽性,避免信号干扰,保证了信号传递的稳定性;耐火隔板8和散热头10,使得散热面积增大,散热速度提高;内腔室中的散热隔板8与该内腔室中的内套层12相切,即导流线单元与散热隔板8直接接触,提高散热效率;减震条11使该控制电缆具有减震的功能,避免了震动对数据传输产生影响。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