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壳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7088发布日期:2019-03-15 19:17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壳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铝壳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锂电池因其质量轻、电压高、体积小、循环寿命长以及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使得锂电池开始在各领域普及。其中,铝壳电池因其具有散热性好、能量密度高以及成组方便等特点而在动力领域以及储能领域应用广泛,但是普通铝壳电池的极柱与连接片之间通过铆钉相连,电流输出后,电流通过连接片、铆钉再传导至极柱,该种传导方式导致电流传导效率低,进而导致电池卷芯以及极耳的温度高,造成铝壳电池安全系数低的问题。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各电池生产厂家对动力电池的相应结构进行改进,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方形铝壳动力电池盖板[专利号:201621230959.5;申请公布号:CN206332100U],包括盖板、支撑盖板的极柱下隔圈、固连盖板的极柱以及输出电流的极耳,极柱与极耳之间设有极柱连接片,极柱连接片与极耳以及极柱均相固连,使得由极耳输送的电流通过极柱连接片能够输出至极柱。

该方形铝壳动力电池盖板能够提高电流的传导效率。当该铝壳动力电池短路时,电池内部温度持续升高,连接极耳以及极柱的连接片高温熔断将连接片分成两部分,但是,连接片高温熔断存在分离不彻底的情况,而导电柱以及极耳仍固连在连接片上,导致由极耳输出的电流仍会输送至极柱,进而导致铝壳动力电池仍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铝壳电池,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铝壳电池的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铝壳电池,包括盖板以及连接盖板的绝缘座,所述盖板中以及绝缘座中穿设有用于输送电流的导电柱,所述导电柱与盖板固连,铝壳电池还包括用于传递电流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与连接片固连,所述导电柱贴靠在连接片上,所述绝缘座与盖板之间设有能够沿导电柱轴向膨胀使得导电柱与连接片分离开的膨胀层。

本申请是将导电柱贴靠在连接片上,且在绝缘座与盖板之间设置膨胀层,本铝壳电池的原理是:当铝壳动力电池短路时,电池内部温度持续升高,即便连接片存在高温熔断不彻底的情况,膨胀层会沿导电柱轴向膨胀使得导电柱与连接片分离开,以避免由极耳输出的电流通过连接片输送至导电柱,从而提高铝壳电池的安全系数。

在上述的一种铝壳电池中,所述绝缘座包括连接盖板的绝缘板,所述盖板底部开设有供绝缘板嵌入的连接槽,所述膨胀层位于绝缘板与盖板之间。连接槽以及绝缘板使得绝缘座与盖板连接方便,膨胀层则能够布置在绝缘板与盖板之间,避免另外在绝缘板与盖板之间设置用于布置膨胀层的部件,且膨胀层的布置位置加快导电柱与连接片的分离速度,从而提高铝壳电池的安全系数。

在上述的一种铝壳电池中,所述膨胀层位于绝缘板上表面与连接槽槽底之间,所述膨胀层的厚度为0.1-2mm。将连接槽的槽深设置成大于绝缘板的厚度,当绝缘板嵌入连接槽后,连接槽内还具有用于布置膨胀层的空间,当铝壳电池短路时,电池内部温度持续升高,膨胀层膨胀直接作用在连接槽槽底以及盖板上表面上,进一步加快导电柱与连接片的分离速度,且合理设置膨胀层厚度,缩短连接槽开设长度,同时使得导电柱与连接片充分分离,从而提高铝壳电池的安全系数。

在上述的一种铝壳电池中,所述绝缘板上表面开设有用于设置膨胀层的容纳槽,所述膨胀层的厚度为0.1-2mm。将膨胀层布置在容纳槽中一方面通过容纳槽槽壁限定膨胀层的布置范围,另一方面使得膨胀层布置方便,同时,合理设置膨胀层厚度,缩短容纳槽开设长度的同时使得导电柱与连接片充分分离,从而提高铝壳电池的安全系数。

在上述的一种铝壳电池中,所述绝缘板呈长条状,所述绝缘板两端端面均设有卡接部,所述连接槽槽壁开设有供卡接部嵌入的卡接槽,所述卡接部上表面与绝缘板上表面平齐。绝缘板的形状与盖板的形状相适配,卡接部上表面与绝缘板上表面平齐使得卡接部能够方便地嵌入卡接槽内,卡接部嵌入卡接槽内使得绝缘座与盖板固定牢靠,从而提高铝壳电池的安全系数。

在上述的一种铝壳电池中,所述盖板开设有自顶面延伸至连接槽槽底的第一穿设孔,所述绝缘板上开设有连通第一穿设孔的第二穿设孔,所述连接片覆盖第二穿设孔孔口,所述导电柱依次穿过第一穿设孔以及第二穿设孔且与连接片贴靠。第一穿设孔以及第二穿设孔使得导电柱能够方便的穿过盖板以及绝缘座,连接片覆盖第二穿设孔口一方面使得导电柱穿过第二穿设孔即可抵靠在连接片上,另一方面使得导电柱能够与连接片充分接触,进而由连接片输出的电流稳定输送至导电柱,从而提高铝壳电池的安全系数。

在上述的一种铝壳电池中,所述绝缘座还包括连接绝缘板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位于绝缘板下表面,所述支撑脚的高度大于连接片的厚度。支撑脚一方面能够对绝缘板进行支撑,增大绝缘座强度,另一方面避免盖板以及连接片与铝壳电池内部的其他部件接触,从而提高铝壳电池的安全系数。

在上述的一种铝壳电池中,所述连接片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电柱连接片以及极耳连接片,所述导电柱连接片与绝缘板之间通过热熔连接,所述导电柱连接片与导电柱之间通过焊接连接,铝壳电池还包括用于引出电流的极耳,所述极耳连接片与极耳之间通过焊接连接。连接片连接时,将导电柱连接片与导电柱相连,将极耳连接片与极耳相连,该种结构使得连接片与导电柱之间以及连接片与极耳之间的连接方便,同时,热熔连接以及焊接连接使得连接片与导电柱之间以及连接片与极耳之间的固定牢靠,进一步使得由极耳输出的电流能够稳定输送至导电柱上,从而提高铝壳电池的安全系数。

在上述的一种铝壳电池中,所述连接片还包括分隔片,所述极耳连接片通过分隔片与导电柱连接片相连,所述极耳连接片以及导电柱连接片均为双层结构,所述分隔片为双层软连接结构。双层结构进一步使得极耳连接片与极耳连接牢靠,导电柱连接片与导电柱连接牢靠,进而使得由极耳至导电柱之间的电流输送稳定,同时,极耳连接片与导电柱连接片之间通过分隔片隔离开,双层软连接结构使得分隔片弯折方便,减小连接片在装配过程中因弯折而损坏,以保证电流输送稳定,从而提高铝壳电池的安全系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壳电池具有以下优点:

1、将导电柱贴靠在连接片上,且在绝缘座与盖板之间设置膨胀层,当铝壳动力电池短路时,电池内部温度持续升高,膨胀层会沿导电柱轴向膨胀使得导电柱与连接片分离开,以避免由极耳输出的电流通过连接片输送至导电柱,从而提高铝壳电池的安全系数。

2、绝缘板嵌入在连接槽内且卡接部嵌入在容纳槽内使得绝缘座与盖板连接方便且牢靠,同时避免另外在绝缘板与盖板之间设置用于布置膨胀层的部件,且膨胀层的布置位置加快导电柱与连接片的分离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铝壳电池的安全系数。

3、极耳连接片与导电柱连接片之间通过分隔片隔离开,分隔片弯折方便,减小连接片在装配过程中因弯折而损坏,以保证电流输送稳定,从而提高铝壳电池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铝壳电池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连接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二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盖板;11、连接槽;111、卡接槽;12、容纳槽;13、第一穿设孔;2、绝缘座;21、绝缘板;211、第二穿设孔;22、支撑脚;23、卡接部;3、极耳;4、导电柱;5、连接片;51、极耳连接片;52、导电柱连接片;53、分隔片;6、膨胀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铝壳电池包括盖板1以及连接盖板1的绝缘座2。

如图2所示,盖板1中以及绝缘座2中穿设有用于输送电流的导电柱4,导电柱4与盖板1固连,铝壳电池还包括用于传递电流的连接片5,绝缘座2与连接片5固连,导电柱4贴靠在连接片5上,绝缘座2与盖板1之间设有能够沿导电柱4轴向膨胀使得导电柱4与连接片5分离开的膨胀层6,绝缘座2包括连接盖板1的绝缘板21,膨胀层6位于绝缘板21上表面与连接槽11槽底之间,膨胀层6的厚度为0.1-2mm,绝缘板21呈长条状,绝缘板21两端端面均设有卡接部23,盖板1底部开设有供绝缘板21嵌入的连接槽11,连接槽11槽壁开设有供卡接部23嵌入的卡接槽111,卡接部23上表面与绝缘板21上表面平齐,盖板1开设有自顶面延伸至容纳槽12槽底的第一穿设孔13,绝缘板21上开设有连通第一穿设孔13的第二穿设孔211,连接片5覆盖第二穿设孔211孔口,导电柱4依次穿过第一穿设孔13以及第二穿设孔211且与连接片5贴靠,绝缘座2还包括连接绝缘板21的支撑脚22,支撑脚22位于绝缘板21下表面,支撑脚22的高度大于连接片5的厚度。

如图3所示,连接片5包括导电柱连接片52、极耳连接片51以及分隔片53,极耳连接片51通过分隔片53与导电柱连接片52相连,极耳连接片51以及导电柱连接片52均为双层结构,分隔片53均为多层软连接结构,导电柱连接片52与绝缘板21之间通过热熔连接,导电柱连接片52与导电柱4之间通过焊接连接,铝壳电池还包括用于引出电流的极耳3极耳连接片51与极耳3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将绝缘板21嵌入连接槽11内且卡接部23嵌入容纳槽12内,同时,将膨胀层6设于连接槽11槽底与绝缘板21上表面之间,导电柱4穿过第一穿设孔13以及第二穿设孔211且抵靠在导电柱连接片52上,当铝壳动力电池短路时,电池内部温度持续升高,膨胀层6会沿导电柱4轴向膨胀使得导电柱4与连接片5分离开,以避免由极耳3输出的电流通过连接片5输送至导电柱4,从而提高铝壳电池的安全系数。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绝缘板21上表面开设有用于设置膨胀层6的容纳槽12。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盖板1、连接槽11、卡接槽111、容纳槽12、第一穿设孔13、绝缘座2、绝缘板21、第二穿设孔211、支撑脚22、卡接部23、极耳3、导电柱4、连接片5、极耳连接片51、导电柱连接片52、分隔片53、膨胀层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