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局部覆铝复合板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9494发布日期:2019-05-24 21:3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局部覆铝复合板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复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局部覆铝复合板带。



背景技术:

铜局部覆铝复合板带是在铜板的表面局部复合一层铝的复合材料。一方面可以保持铜板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另一方面局部覆铝位置可以为后续加工中铝线的焊接提供一个单金属的焊接区域;使用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电镀表面,在电动汽车IGBT模块上有重要应用,有望形成巨大的产业。

传统的轧制法制备铜局部覆铝复合板带过程中,铝带很容易跑偏,导致定位及尺寸不准确,影响成品质量,是本技术领域存在的一个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铝带相对容易跑偏技术难题并制备出尺寸及定位精准的铜局部覆铝复合板带的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局部覆铝复合板带,包括对合的铜板和铝带,所述铜板的表面设有燕尾状凹槽,铝带的横截面呈相应的燕尾状;铜板与铝带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整根铝带都装配在铜板的燕尾状凹槽内。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整根铝带都装配在铜板的燕尾状凹槽内后,其上表面与铜板的表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上述方案中,铝带与铜板上的燕尾状凹槽的配合公差为±0.05-0.1mm。

上述方案中,铜板的一个表面上设有燕尾状凹槽。

上述方案中,铜板的2个表面上均设有燕尾状凹槽。

上述方案中,所述铜板的厚度是10至20毫米,铝带的厚度是1至2毫米。

上述方案中,燕尾槽底角为30-75度。作为优选方案,燕尾槽底角为45至60度。

在本发明技术开发过程中,还尝试了直接采用直角凹槽的方案,但所得产品在后续轧制过程中还是存在跑偏的概率。同时所得产品的精度还是低于本发明所设计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铜板和铝带的对合方式,从而有效解决轧制过程中铜板和铝带相对跑偏的技术难题;(2)制备出铝带尺寸及定位精准的铜局部覆铝复合板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铜板1,2为铝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系列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系列中是一种铜局部覆铝复合板带,见图1所示,一种铜局部覆铝复合板带,包括对合的铜板和铝带,铝带装配在铜板的燕尾状凹槽内。铝带2与铜板1紧密配合。

本实施系列中铜板的厚度依次选用10毫米、15毫米、20毫米,铝带的厚度依次1毫米、1.5毫米、2毫米,燕尾槽底角选用45度、50度、60度进行组合实验;得到27组实验。

上述实验组通过改进铜板和铝带的对合方式,均能有效解决轧制过程中铜板和铝带相对跑偏的技术难题。同时,所做的实验组中含有效果较佳的方案。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举例。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