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型低压转换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7510发布日期:2019-04-20 03:3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线型低压转换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直线型低压转换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源车和旁路作业车的使用数量增多,低压电缆使用越来越多,现在低压电缆上一般都装有低压快速插拔式插头,耦合器及铜端子形式,低压连接器插头与耦合器是可以相连的,但是低压连接器插头与低压电缆铜端子是无法相连的,这样在安装接头和选用电缆接头时要按要求选择,容易发生错误使得现在作业变得复杂,从而亟需一种新型低压转换连接器解决该连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直线型低压转换连接器,解决现有技术中低压连接器插头与低压电缆铜端子无法相连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直线型低压转换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管、第二绝缘管、连接杆及第一触子,所述连接杆包括接线柱及接线片,所述接线柱的一端同轴内置于所述第一绝缘管,并与所述第一绝缘管的轴向固定,所述接线柱的另一端延伸出的所述第一绝缘管,所述接线柱内置于所述第一绝缘管的一端设置有一与其同轴布置的对接槽;所述接线片固定于所述接线柱上延伸出所述第一绝缘管的一端,所述接线片上设置有与低压电缆铜端子相连接的对接孔;所述第一触子是具有弹性的表带型触子,所述第一触子同轴内置于所述对接槽的内壁上设置的环形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绝缘管同轴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管,且其滑动方向为其轴向,并且所述第二绝缘管向所述接线片的方向滑动后,套设于所述接线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该直线型低压转换连接器上的对接槽可与低压插头快速连接,所述接线片上设置的对接孔可与外部低压电缆铜端子快速连接,从而实现两种不同接头的快速对接,解决中了现有技术中低压连接器插头与低压电缆铜端子相连时,两种不同的接头无法对接的技术问题,同时对接完成后,用户可将所述第二绝缘管向所述连接片的方向滑动,使得所述第二绝缘管套设于所述连接片与所述低压电缆铜端子相连接的部位,隔离外部其它电路,避免出现短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第二绝缘管向接线片的方向滑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低压插头与所述对接槽完成对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直线型低压转换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管1、第二绝缘管2、连接杆3及第一触子4,所述第一绝缘管1、第二绝缘管2均为绝缘塑胶材料制成;所述连接杆3为铜制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触子4为一具有弹性的铜制表带型触子。

所述连接杆3包括接线柱31及接线片32,所述接线柱31的一端同轴内置于所述第一绝缘管1,并与所述第一绝缘管1的轴向固定,所述接线柱31的另一端延伸出的所述第一绝缘管1,所述接线柱31内置于所述第一绝缘管1的一端设置有一与其同轴布置的对接槽31a;所述接线片32固定于所述接线柱31上延伸出所述第一绝缘管1的一端,所述接线片32上设置有与低压电缆铜端子相连接的对接孔32a。

所述第一触子4同轴内置于所述对接槽31a的内壁上设置的环形第一凹槽内,具体的,所述第一触子4的内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变大,且其最小内径小于所述对接槽31a的内径,从而便于卡接外部低压插头,同时具有弹性的第一触子4可增大外部低压插头与所述对接槽31a的电接触面积,提高其通流能力。

所述第二绝缘管2同轴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管1,且其滑动方向为其轴向,并且所述第二绝缘管2向所述接线片32的方向滑动后,套设于所述接线片32。

该直线型低压转换连接器上的对接槽31a可与低压插头快速连接,所述接线片32上设置的对接孔32a可与外部低压电缆铜端子(图中未示出)快速连接,从而实现两种不同接头的快速对接,解决中了现有技术中低压连接器插头与低压电缆铜端子相连时,两种不同的接头无法对接的技术问题,同时对接完成后,用户可将所述第二绝缘管2向所述连接片32的方向滑动,使得所述第二绝缘管2套设于所述连接片32与所述低压电缆铜端子相连接的部位,隔离外部其它电路,避免出现短路。

具体的,所述第一绝缘管1的外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环形限位挡板1a,两个所述限位挡板1a均与所述第一绝缘管1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绝缘管2的内周面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滑块2a,所述第一滑块2a在两个所述限位挡板1a之间滑动;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2a为环形,所述第一滑块2a与所述第二绝缘管2的同轴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滑块2a的内周面紧密抵接于所述第一绝缘管1的外周面,提高其密封效果;所述第二绝缘管2的内周面上远离所述第一滑块2a的一端固定有一环形连接头2b,所述连接头2b的内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头2b的内周面设置的内螺纹可与低压电缆上的防水接头相连接,从而便于密封固定。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对接槽31a包括成阶梯型布置的第一对接槽31a1及第二对接槽31a2,所述第一对接槽31a1同轴固定于所述第二对接槽31a2的槽底,且所述第一对接槽31a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对接槽31a2的直径;所述第一对接槽31a1的槽底设置有一与其同轴固定连接的导电柱31b;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对接槽31a2的内周面上;所述的直线型低压转换连接器还包括低压插头5,所述低压插头5包括第三绝缘管51及插头本体52,所述插头本体52包括第一对接柱521及第二对接柱522,所述第一对接柱521同轴固定于所述第二对接柱522的一端,所述第一对接柱521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对接槽31a1的直径,所述第二对接柱522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对接槽31a2的直径;所述第一对接柱521远离所述第二对接柱522的一端设置有一与其同轴布置的第三对接槽521a,所述第三对接槽521a的直径等于所述导电柱31b的直径;所述第三绝缘管51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二对接柱522远离所述第一对接柱521的一端,且所述第三绝缘管51与所述第二对接柱522固定连接;所述的直线型低压转换连接器还包括第二触子6,所述第二触子6是具有弹性的铜制表带型触子,所述第二触子6同轴卡接于所述导电柱31b的外周面上设置的环形第二凹槽内;具体的,所述第二触子6的外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变小,所述第二触子6的最大外径略大于所述第三对接槽521a的直径,此时具有弹性的第二触子6可增大所述导电柱31b与所述第三对接槽521a的电接触面积,提高其通流能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对接柱521远离所述第二对接柱52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倒角,起到导向作用,便于所述第一连接柱521插入所述第一对接槽31a1内;所述导电柱31b相对所述第二对接槽31a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倒角,起到导向作用,便于所述导电柱31b插入所述第三对接槽521a内。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