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较好的低压瓷片电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0249发布日期:2019-06-26 01:1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性较好的低压瓷片电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瓷片电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性较好的低压瓷片电容。



背景技术:

电容器简称电容,是组成电子电路的主要元件。它可以储存电能,具有充电、放电及通交流、隔直流的特性。电容器是由两个电极及其间的介电材料构成,介电材料是一种电介质,当被置于两块带有等量异性电荷的平行极板间的电场中时,由于极化而在介质表面产生极化电荷,遂使束缚在极板上的电荷相应增加,维持极板间的电位差不变。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瓷片电容的引线结构是将陶瓷芯片夹于两引线夹角中心位置。由于两引线间的夹角角度较小,使得两引线与陶瓷片正负极边缘的距离太短,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电容器的绝缘电阻急剧下降。这样容易造成引线和电极之间拉弧,导致电容器耐压击穿。同时可能存在包封层与陶瓷体之间脱壳的问题,产生气隙,从而降低耐电压水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性较好的低压瓷片电容,通过设置的吸附层,用于吸附电解液中所含的溶剂,在瓷片电容经过长时间使用后,抑制电容器的电特性的下降,抗压能力强,耐磨损,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使用溶剂气体透气性较低的树脂和橡胶,使得外壳内部收纳的芯体在正常工作中产生的溶剂气体不易于透过外壳而排出外部空气中,即使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使用,也能保证瓷片电容特性长时间稳定,能够降低瓷片电容产生气隙的概率,且瓷片电容不易断裂,抗拉压能力强,耐磨损,起到抑制瓷片电容的电容特性下降的作用。

一种稳定性较好的低压瓷片电容,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下端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连接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弯折部,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通过引线电连接有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所述外壳的内部下端填涂有一层吸附层,所述吸附层的正上方覆盖有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所述外壳的内部收纳有芯体,所述芯体与所述外壳的空隙中填充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为石墨,所述芯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电极、第二内电极以及电极片,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设置于所述芯体内部的两侧,所述电极片连接在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通过引线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所述芯体内部浸渍有电解液。

优选地,所述电极片包括外层电极片及内层电极片,所述外层电极片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上的四个,所述内层电极片包括三个,每个所述内层电极片设置于沿水平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外层电极片之间。

优选地,所述外层电极片对齐设置,且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层为丁基橡胶、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和脂环族环氧树脂中的一种,且紧密接触于所述吸附层和所述第二密封层,所述第一密封层和所述第二密封层的体积占所述吸附层的 10%-35%。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呈数字7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吸附层,用于吸附电解液中所含的溶剂,在瓷片电容经过长时间使用后,抑制电容器的电特性的下降,抗压能力强,耐磨损,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使用溶剂气体透气性较低的树脂和橡胶,使得外壳内部收纳的芯体在正常工作中产生的溶剂气体不易于透过外壳而排出外部空气中,即使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使用,也能保证瓷片电容特性长时间稳定,能够降低瓷片电容产生气隙的概率,且瓷片电容不易断裂,抗拉压能力强,耐磨损,起到抑制瓷片电容的电容特性下降的作用,散热层由石墨组成,瓷片电容能够在电压突变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散热,保证瓷片电容的稳定运行,并防止芯体被击穿,有效的提高瓷片电容的使用寿命,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上设置有弯折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极之间的有效距离,提高了瓷片电容的耐电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性较好的低压瓷片电容的内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性较好的低压瓷片电容的外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性较好的低压瓷片电容的芯体局部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弯折部;3-第一外电极;4-第二外电极;5- 吸附层;6-第一密封层;7-第二密封层;8-散热层;9-芯体;10-引线;11-第一内电极;12-电极片;13-第二内电极;14-电解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稳定性较好的低压瓷片电容,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下端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外电极3和第二外电极4,所述第一外电极3和第二外电极4连接外壳1的一端设有弯折部2,从而使所述第一外电极3和第二外电极4之间的有效距离增加,起到避免电极拉弧现象的发生,所述外壳1的内部下端填涂有一层吸附层5,所述吸附层5的正上方覆盖有第一密封层6和第二密封层7,所述外壳1的内部收纳有芯体9,所述芯体9与外壳1的空隙中填充有散热层8,所述散热层8为石墨,起到散热绝缘和降低瓷片电容磨损漏电的作用,所述芯体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电极11、第二内电极13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内电极11和第二内电极13上的电极片12,所述第一内电极11和所述第二内电极13设置于所述芯体9内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外电极3和所述第二外电极4通过引线10分别电连接第一内电极11和第二内电极13,所述芯体9内部浸渍有电解液14。

所述电极片12包括外层电极片及内层电极片,所述外层电极片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内电极11和第二内电极13上的四个,所述内层电极片包括三个,每个所述内层电极片设置于沿水平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外层电极片之间。所述吸附层5上由吸附剂和树脂组成,吸附剂是活性炭、沸石和硅胶中的任意一种,树脂是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中的任意一种,通过使吸附剂分散于树脂中而形成的吸附层5,所述外层电极片对齐设置,且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内电极11和第二内电极13,所述第一密封层6为丁基橡胶、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和脂环族环氧树脂中的一种,且紧密接触于所述吸附层5和所述第二密封层7,所述第一密封层6和第二密封层7的体积占所述吸附层5的10%-35%,所述第一外电极3和第二外电极4呈数字7的形状,使得两电极之间的有效距离增加,起到避免电极拉弧现象的发生。

具体工作原理: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吸附层5,用于吸附电解液中所含的溶剂,在瓷片电容经过长时间使用,抑制电容器的电特性的下降,抗压能力强,耐磨损,第一密封层6和第二密封层7使用溶剂气体透气性较低的树脂和橡胶,使得外壳1内部收纳的芯体9在正常工作中产生的溶剂气体不易于透过外壳1而排出外部空气中,即使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使用,也能保证瓷片电容特性长时间稳定,能够降低瓷片电容产生气隙的概率,且瓷片电容不易断裂,抗拉压能力强,耐磨损,起到抑制瓷片电容的电容特性下降的作用,散热层8由石墨组成,瓷片电容能够在电压突变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散热,保证瓷片电容的稳定运行,并防止芯体9被击穿,有效的提高瓷片电容的使用寿命,第一外电极3和第二外电极4上设置有弯折部2,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极之间的有效距离,提高了瓷片电容的耐电弧性,第一内电极11和第二内电极13分别设置在芯体9的两端,且电极片12均匀分布,这使得内部结构上更为对称,且引线 10的位置相隔尽可能远,有效避免电极拉弧现象的产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