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凉干装置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2913发布日期:2019-04-23 23:5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凉干装置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生产过程中,点胶工序后对变压器进行凉干处理的凉干装置、点胶凉干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灌胶变压器的生产过程中,变压器点胶后需要对密封胶在恒定的温度下进行凉干,现有技术中一般将变压器摆放于一托盘上,再将托盘放置于恒温室内进行凉干。

但是,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托盘数量较多,难以对每一托盘内变压器的凉置时间进行计时,靠人工管理来对每一托盘进行编号和计时容易出现差错,导致凉置时间未达到规定要求就转入下一步工序的情形,影响产品的质量;另外,凉干时,需要工人搬运托盘,托盘满载变压器时重量较大,工人的劳动强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摒弃了现有技术中人工管理变压器凉干的方式,开创性的提出了一种变压器凉干装置、生产线、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对每一托盘内变压器的凉置时间进行计时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凉干装置,用于变压器生产过程中点胶工序后的凉干处理,该凉干装置包括:

凉干架体;

多个且在上下方向上间隔一段距离设置的凉干支撑输送单元,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与所述凉干架体连接;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多个所述支撑输送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运转并对所述支撑输送单元上放置的变压器的凉置时间进行累计。

优选地,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包括:

第一电动机,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凉干输送带,设置于所述凉干架体上,所述第一电动机与所述凉干输送带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还包括:

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的上料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当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盛装有变压器的托盘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第一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累加所述托盘的数量;以及

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的卸料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当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托盘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第二信号,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停止运转。

优选地,所述凉干装置还包括:

上料单元,设置于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的上料端,所述上料单元具有被支撑为可升降状态的上料升降托架,所述上料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所述上料升降托架与一个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对正,用于向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输送托盘;以及

卸料单元,设置于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的卸料端,所述卸料单元具有被支撑为可升降状态的卸料升降托架,所述卸料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所述卸料升降托架与一个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对正,用于承接从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输送来的托盘。

优选地,所述上料单元还包括:

上料架体;和

第一升降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凉干架体上,所述上料升降托架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组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组件包括:

第二电动机;

第一主动轴,与所述上料架体能够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与所述第一主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轴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主动齿轮;

第一从动轴,与所述上料架体能够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轴设有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对应的第一从动齿轮;以及

第一升降带,与所述上料升降托架连接,所述第一升降带分别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卸料单元包括:

卸料架体;和

第二升降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卸料架体上,所述卸料升降托架与所述第二升降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升降驱动组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第二升降驱动组件包括:

第三电动机;

第二主动轴,与所述卸料架体能够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机与所述第二主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轴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主动齿轮;

第二从动轴,与所述卸料架体能够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对应的第二从动齿轮;

第二升降带,与所述卸料升降托架连接,所述第二升降带分别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凉干装置还包括输送小车,所述输送小车底部设有凸起的支撑对正部;所述上料升降托架和/或所述卸料升降托架上设有与所述支撑对正部形状相匹配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上料单元和/或所述卸料单元还包括转运组件,所述转运组件包括:

转运支架;

滑轨,与所述转运支架连接;以及

转运托架,与所述滑轨可滑动连接,所述转运托架上设有第一凹槽;

所述上料升降托架和/或所述卸料升降托架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交错设置;所述输送小车底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一支撑对正部和第二支撑对正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灌胶凉干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

至少一抽真空装置;

至少一点胶机,所述点胶机与所述抽真空装置通过输送组件连接;以及

凉干装置,所述点胶机与所述凉干装置通过输送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生产线包括:

第一抽真空装置;

第一点胶机,通过输送组件与所述第一抽真空装置连接;

第二抽真空装置;通过输送组件与所述第一点胶机连接;以及

第二点胶机,通过输送组件与所述第二抽真空装置连接,所述第二点胶机通过输送组件与所述凉干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凉干支撑输送单元能够对托盘起到支撑作用,凉干支撑输送单元上能够放置多个托盘,并且控制单元能够分别对每一托盘内变压器的凉置时间进行监控,当上述凉置时间到达设定值时,凉干装置能够将该托盘自动卸出或者控制单元通过报警设备发出声光报警提示操作者,有效保证了托盘内变压器的凉置时间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满足了先入先出的存储原则,也就是说,先装载的托盘先卸出,后装载的托盘后卸出,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多层设置减小了对恒温室空间的占用,降低了生产制造的成本;

再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第一传感器能够检测托盘,所述控制单元能够对当前层的凉干支撑输送单元上的托盘数量进行累计,当托盘数量达到设定值时,上料单元向其它层上输送托盘;当托盘内变压器的凉置时间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单元能够控制凉干支撑输送单元向卸料单元输送该托盘,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或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当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托盘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当前层凉干支撑输送单元已满的信号,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上料单元向其他空置的凉干支撑输送单元输送托盘,本方案与累计托盘数量的技术方案同时实行能够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又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料单元能够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与凉干支撑输送单元对正,向凉干支撑输送单元上输送托盘,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又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卸料单元能够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与凉干支撑输送单元对正,从凉干支撑输送单元上接下凉干处理后的托盘,也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又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运组件和输送小车的组合,输送小车上搭载托盘,转运组件将载有托盘的输送小车转运至上料升降托架上或者从卸料升降托架上卸下。转运过程中输送小车底部的第一支撑对正部能够与转运托架上的第一凹槽自动对正,而输送小车底部的第二支撑对正部能够与上料升降托架或者卸料升降托架上的第二凹槽自动对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变压器凉干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实施例的变压器凉干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变压器凉干装置的一个视角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所示实施例的变压器凉干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变压器凉干装置中的上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搭载有托盘;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变压器凉干装置中的上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出了托盘;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变压器凉干装置中的卸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变压器凉干装置中的输送小车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变压器凉干装置中的输送小车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变压器生产线的俯视图;以及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变压器生产线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凉干装置,110-凉干架体,111-底板,112-支撑框体,120-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1-第一电动机,122-第一齿轮,123-第一传动带,124-凉干输送带,125-第一传感器,126-第二传感器;

200-上料单元,210-上料架体,211-竖向支架,2111-立板,220-第一升降驱动组件,221-第二电动机,222-第一主动轴,223-第一主动齿轮,224-第一从动轴,225-第一从动齿轮,226-第一升降带;230-转运组件,231-转运支架,232-滑轨,234-转运托架,2341-第一凹槽,2342-第一阻挡部,235-第五电动机,236-第三齿轮,237-第四齿轮,238-转运传动带,239-第三传感器,240-上料升降托架,241-第二凹槽,242-第二阻挡部,243-滚轮;

300-卸料单元,310-卸料架体,320-第二升降驱动组件,321-第三电动机,322-第二主动轴,323-第二主动齿轮,324-第二从动轴,325-第二从动齿轮,326-第二升降带,330-卸料升降托架;

400-托盘;

500-输送小车,510-第四电动机,520-第二传动带,530-第二齿轮,540-第三主动轴,550-第三从动轴,560-转运传送带,570-第一支撑对正部,580-第二支撑对正部,590-第四传感器;

600-输送组件;

700-第一抽真空装置;

800-第一点胶机;

900-第二抽真空装置;

1000-第二点胶机;

1100-第三点胶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首先,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变压器凉干装置100进行说明。

参考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变压器凉干装置100,用于变压器生产过程中点胶工序后的凉干处理,该凉干装置100包括凉干架体110、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和控制单元。

上述凉干架体110可以包括底板111和支撑框体112,底板111固定设置于支撑框体112的底部,通过底板111上的孔能够将凉干架体110与地面固定;支撑框体112可以为多个且相互间隔一定距离构成,凉干架体110能够对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起到支撑作用;此外,凉干架体110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的形状,只要能够对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起到支撑作用即可。

上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可以为多个且在上下方向上间隔一段距离设置,该距离能够容纳托盘400穿过即可,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与所述凉干架体110连接。

上述控制单元分别与多个所述支撑输送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运转并对所述支撑输送单元上放置的变压器的凉置时间进行累计。上述控制单元可以选择为PLC、工控机等。

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上能够放置多个托盘400,对托盘400起到支撑作用,并且分别对每一托盘400内变压器的凉置时间进行监管,当上述凉置时间到达规定值设定值时,将该托盘400自动卸出或者通过报警设备发出声光报警提示操作者,有效保证了托盘400内变压器的凉置时间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满足先入先出的原则,先装载的托盘400先卸出,后装载的托盘400后卸出,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参考图3和图4所示,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包括第一电动机121和凉干输送带124,第一电动机121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凉干输送带124设置于所述凉干架体110上,所述第一电动机121与所述凉干输送带124传动连接。

具体地,第一电动机121的外壳与一支撑框体112连接,例如可以通过板状的固定结构件连接,第一电动机121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122,第一齿轮122与凉干输送带124通过第一传动带123传动连接;当第一电动机121的输出轴转动时,凉干输送带124能够运转从而移动托盘400的位置。

参考图2所示,为了能够检测托盘400的位置,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还包括第一传感器125和第二传感器126,其中,第一传感器125设置于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的上料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当所述第一传感器125检测到盛装有变压器的托盘400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第一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累加所述托盘400的数量。第二传感器126设置于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的卸料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当所述第二传感器126检测到所述托盘400时,表明当前层的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上托盘400数量已满,此时,第二传感器126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第二信号,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停止运转。

此外,控制单元还可以通过对当前层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上的托盘400数量进行累计的技术手段来判断当前层的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是否满载托盘400。上述两种技术手段结合使用能够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参考图2所示,所述凉干装置100还包括上料单元200和卸料单元300,其中,上料单元200设置于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的上料端,所述上料单元200具有被支撑为可升降状态的上料升降托架240,所述上料单元200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所述上料升降托架240与一个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对正,用于向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输送托盘400;卸料单元300设置于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的卸料端,所述卸料单元300具有被支撑为可升降状态的卸料升降托架330,所述卸料单元300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所述卸料升降托架330与一个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对正,用于承接从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输送来的托盘400。

具体地,参考图5所示,上料单元200还包括上料架体210和第一升降驱动组件220,第一升降驱动组件220,设置于所述凉干架体110上,所述上料升降托架240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组件220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组件220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组件220包括第二电动机221、第一主动轴222、第一从动轴224和第一升降带226。其中,第一主动轴222与所述上料架体210能够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221与所述第一主动轴22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轴22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主动齿轮223。

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参考图5所示,第二电动机221设置于上料架体210的顶端,第二电动机221的壳体与上料架体210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机221的输出轴与第一主动轴222传动连接。第一主动轴222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与上料架体210可转动连接,第一主动轴22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主动齿轮223。第一从动轴224设置于上料架体210的底端,第一从动轴224的中间位置与上料架体210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第一从动轴224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从动齿轮225。第一主动齿轮223和第一从动齿轮225通过第一升降带226连接,第一升降带226优选为链条。

上料升降托架240与上料架体210可上下滑动连接,例如,参考图5所示,上料升降托架240上设置有多个滚轮243,上料架体210包括竖向支架211,该竖向支架211上设有竖向的立板2111,立板2111夹设于滚轮243之间。此外,上料升降托架240与上料架体210之间还可以通过直线导轨实现可上下滑动连接。

上料升降托架240与上述第一传动带123连接,当第二电动机221的输出轴转动时,输出轴带动第一主动轴222转动,第一主动轴222通过第一主动齿轮223驱动第一升降带226转动,第一升降带226带动上料升降托架240上下滑动。

优选地,上述第二电动机221可以选用减速电机,进一步优选为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控制单元能够通过脉冲控制第二电动机221转动,从而能够实现上料升降托架240与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的对正。当上料升降托架240与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对正时,控制单元启动输送小车500上的转运传送带560和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上的第一电动机121,将托盘400输送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上。

本实施例中的其余电动机也可以优选为减速电机,进一步优选为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其余电动机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参考图7所示,所述卸料单元300包括卸料架体310和第二升降驱动组件320,第二升降驱动组件320设置于所述卸料架体310上,所述卸料升降托架330与所述第二升降驱动组件320连接,所述第二升降驱动组件320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具体地,参考图7所示,所述第二升降驱动组件320包括第三电动机321、第二主动轴322和第二从动轴324,第二主动轴322的中部通过轴承与卸料架体310能够转动连接,第二主动轴32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主动齿轮323。所述第三电动机321固定设置于卸料架体310的上部,且第三电动机32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主动轴322传动连接;第二从动轴324的中部与所述卸料架体310之间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第二从动轴32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从动齿轮325,即,第二主动轴322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323对应的第二从动齿轮325;第二升降带326与所述卸料升降托架330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升降带326分别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323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325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卸料单元300与上料单元200的工作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需要时,本实施例中的上料单元200与卸料单元300可以交换位置使用,也就是说,可以采用图7中所示的装置来作为上料单元200使用;也可以采用图5、图6中的装置作为卸料单元300使用。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图5、图6中所示的装置能够与输送小车500组合使用。具体地,所述输送小车500底部设有凸起的支撑对正部570、580;所述上料升降托架240上设有与所述支撑对正部570、580形状相匹配的凹槽。输送小车500上设有输送带,该输送带能够输送托盘400。上述支撑对正部570、580优选为三角形凸起状,还可以为梯形凸起状。

参考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变压器凉干装置还包括与上述输送小车500组合使用的转运组件230,所述转运组件230包括转运支架231、滑轨232和转运托架234,转运支架231可以与竖向支架211连接,例如通过焊接连接为一体或者通过螺栓连接组合为一体;滑轨232与所述转运支架231连接;转运托架234与所述滑轨232可滑动连接,所述转运托架234上设有第一凹槽2341,转运托架234的端部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阻挡部2342,第一阻挡部2342能够对输送小车500起到限位作用,避免输送小车500沿着第一凹槽2341滑出。所述上料升降托架240上设有第二凹槽241,上料升降托架240的自由端部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阻挡部242,第二阻挡部242也可以起到避免输送小车500从第二凹槽241中脱出的作用。所述第一凹槽2341与所述第二凹槽241交错设置;所述输送小车500底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2341相对应的第一支撑对正部570和第二支撑对正部580。也就是说,转运托架234和上料升降托架240交错设置。例如可以如图6所示,上料升降托架240为两个,转运托架234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上料升降托架240的间距大于转运托架234的间距,转运托架234能够置于两个上料升降托架240之间的间隙中。

需要说明的是,当图5和图6中所示的装置用于卸料时,上述第二凹槽241设置于卸料升降托架330上。

转运组件230和输送小车500的组合,输送小车500上搭载托盘400,转运组件230将载有托盘400的输送小车500转运至上料升降托架240上或者从卸料升降托架330上卸下。转运过程中输送小车500底部的第一支撑对正部570能够与转运托架234上的第一凹槽2341自动对正,而输送小车500底部的第二支撑对正部580能够与上料升降托架240或者卸料升降托架330上的第二凹槽241自动对正。

具体地,参考图5所示,上述转运组件230还包括第五电动机235、第三齿轮236、第四齿轮237和转运传动带238。第五电动机235的壳体与转运支架231连接,第五电动机235的输出轴与第三齿轮236连接,第三齿轮236设置于转运支架231的一端,第四齿轮237可转动地设置于转运支架231的另一端;第三齿轮236和第四齿轮237通过转运传动带238连接;转运传动带238与转运托架234连接。第五电动机235的输出轴转动时,能够驱动转运托架234沿着滑轨232往复移动。另外,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传感器239,该第三传感器239设置于转运支架231上,第三传感器239与控制单元连接,当第三传感器239检测到转运托架234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信号,控制单元能够控制第五电动机235停止转动或者反转。

具体地,参考图8和图9所示,输送小车500还设置有第四电动机510、第二传动带520、第二齿轮530、第三主动轴540和第三从动轴550,其中,第三主动轴540和第三从动轴550分别设于输送小车500的两端,并且与输送小车500的主体可转动连接,第三主动轴540和第三从动轴550上设有轮体,轮体与转运传送带560连接。第三主动轴530上设有第二齿轮530,第二齿轮530与第四电动机510输出端部的齿轮通过第二传动带520连接。参考图2的放大图所示,输送小车500上还设置有第四传感器590,第四传感器590用于检测输送小车500上是否有托盘400,第四传感器590与控制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变压器凉干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时,输送小车500置于转运托架234上,输送小车500上的第四传感器590检测到托盘400;控制单元与第四电动机510连接,控制单元控制第四电动机510运转,第四电动机510通过转运传送带560拉动输送小车500向上料架体210的方向移动;第三传感器239与控制单元连接,第三传感器239检测到上料升降托架240时,控制单元控制第四电动机510停止运转;控制单元控制第二电动机221转动,第二电动机221通过第一升降带226拉动上料升降托架240上升,上料升降托架240带动输送小车500向上升起,至输送小车500上的转运传送带560与某一层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的上表面对齐,控制单元控制输送小车500上的第四电动机510转动,第四电动机510通过转运传送带560向该层的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上输送托盘400,同时,控制单元驱动该层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上的第一电动机121运转,第一电动机121驱动凉干输送带124承接来自于输送小车500上的托盘400。当第一传感器125检测到托盘400时,控制单元开始为该托盘上的变压器计时;同时,控制单元控制上料单元200中的第一升降驱动组件220和转运组件230将输送小车500恢复原位,用于承接下一托盘400。

当上述层的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上的托盘400占满空间后,最前端的托盘400能够被第二传感器126检测到,控制单元与第二传感器126连接,控制单元控制上料单元200向其他空置的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上输送托盘。

当某一层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上最前端的托盘400内的变压器的凉置时间达到设定时间后,控制单元可以通过卸料单元300将该托盘400内输送出凉干装置100或者控制单元也可以通过报警装置向操作人员发出报警信号,提示操作人员将该托盘400转出。卸料单元300的工作原理与上料单元200类似,不再赘述。

其次,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灌胶晾干生产线进行说明。

一种变压器灌胶凉干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至少一抽真空装置700、900,至少一点胶机800、1000以及上述的凉干装置100,所述点胶机与所述抽真空装置通过输送组件600连接;所述点胶机800、1000与所述凉干装置100通过输送组件600连接。

参考图10所示,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生产线包括第一抽真空装置700、第一点胶机800、第二抽真空装置900和第二点胶机1000,第一抽真空装置700通过输送组件600与第一点胶机800连接,第一点胶机800通过输送组件600与第二抽真空装置900连接,第二抽真空装置900通过输送组件600与第二点胶机1000连接。

本实施例中,变压器灌胶凉干生产线呈“C”字形布置,将盛装有变压器壳体的托盘400置于第三点胶机1100上灌注底胶,该托盘400依次经过第一抽真空装置700、第一点胶机800、第二抽真空装置900、第二点胶机1000至上料单元200的输送小车500上,转运组件230将托盘400转送至第一升降托架上,第一升降驱动组件220将托盘400提升至第一升降驱动组件220与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平齐并且将托盘400输送至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上对托盘400进行凉置处理。

再次,对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灌胶晾干生产线进行说明。

参考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灌胶晾干生产线呈直线排列,本实施例中的上料单元200的结构可以采用图7所示的装置。

又次,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变压器进行凉干处理的生产方法进行说明,该生产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将盛装有变压器的托盘400置入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上;

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向卸料端运转一段距离,同时,所述控制单元对该托盘400内变压器的凉置时间进行累计。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向卸料端运转一段距离,同时,所述控制单元对该托盘400内变压器的凉置时间进行累计的步骤之前,该生产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累计当前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上托盘400的数量,当所述托盘400的数量到达设定数量时,上料单元200向其他层的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上输送所述托盘400。

进一步地,该生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托盘400内变压器的凉置时间达到设定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向所述卸料单元300输送该托盘400。

再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凉干支撑输送单元120向所述卸料单元300输送该托盘400的同时,所述控制单元向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