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微动开关的直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4882发布日期:2019-05-11 00:55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双微动开关的直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流接触器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带双微动开关的直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其配套使用的充电桩也将大面积普及,而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内部都会使用到直流接触器。其中由于充电桩一般带有两枪头,为了达到双枪同时工作或单枪高功率工作,充电桩内部需要使用到高指标分断的无极性直流接触器。因此,能同时实现高指标分断和主回路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尤为重要。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6449273A公开了一种带双微动开关的直流接触器,其将二个微动开关分别装在直流接触器内的二个预设位置,内部推动杆设有二个拨动臂,通过推动杆的二个拨动臂分别与二个微动开关相匹配,当接触器的主触点接触时,所述推动杆通过二个拨动臂使二个微动开关按照预置的方式接通或断开或触点转换,从而实现两绕组的切换。但在该结构中,两微动开关是分开装于接触器两侧,内部推动杆有两个拨动臂,而两个拨动臂会占用接触器内部较大空间,使得接触器整体体积较大,并且由于两拨动臂的受力平衡性会直接影响到接触器的信号检测和切换时刻,因此对零件的加工工艺、安装要求较高,装配费时。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6301748U公开了用于直流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推杆组件,包括设置在动触点推杆上的辅助推杆,所述辅助推杆包括依次连接的卡接部、延长部和推顶部,所述卡接部和推顶部相互平行且位于所述延长部的两侧,所述延长部倾斜连接于所述卡接部和推顶部之间,所述卡接部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卡接部的底面设有卡槽,所述卡接部通过通孔套设在动触点推杆上,且所述卡槽卡设在所述动触点推杆顶部的动触片上。该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用于直流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推杆组件,采用连续弯折结构的辅助推杆,使辅助推杆的推顶部延伸出静触点支架,实现微动开关的触发,使结构更加紧凑,避免了电弧造成的微动开关的误触发,提高了可靠性。但是该推杆组件对装配和安装精度要求较高,容易导致动作传递不可靠,无法有效触发微动开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的直流接触器两微动开关分开装于接触器两侧,内部推动杆有两个拨动臂会占用接触器内部较大空间,使得接触器整体体积较大,同时由于两拨动臂的受力平衡性会直接影响到接触器的信号检测和切换时刻,因此对零件的加工工艺、安装要求较高,装配费时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带双微动开关的直流接触器,占用空间少、质量小、结构简单、方便装配,能同时实现触头状态的监测和双线圈的切换;体积小,符合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的安装要求;增强吸合特性,实现大开距拉弧,提升弧压,从而提高接触器的分断能力,保障使用上的安全性。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带双微动开关的直流接触器,它包括静触头支架,静触头装在所述静触头支架上,其特征在于:微动开关组并排装在所述静触头支架的同一侧,顶杆与轴装在一起能够相对动触头运动,所述顶杆运动过程中能够触发微动开关组。

进一步,所述顶杆包括依次连接的卡接部、延长部和推顶部,所述延长部位于所述卡接部和推顶部之间,所述卡接部上表面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轴固定装在通孔中,动触头套装在轴上,顶杆与轴装在一起形成的整体与动触头能够做相对运动。

进一步,所述卡接部和推顶部相互不平行。

进一步,轴的上端与顶杆装在一起,下端穿过衔铁,动铁芯固定装在轴上位于所述衔铁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微动开关组为2个微动开关,并排装在所述静触头支架的同一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双微动开关的直流接触器,具有以下技术优势:占用空间少、质量小、结构简单、方便装配,能同时实现触头状态的监测和双线圈的切换;体积小,符合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的安装要求;增强吸合特性,实现大开距拉弧,提升弧压,从而提高接触器的分断能力,保障使用上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产品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顶杆与轴为一体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顶杆与轴为一体式的主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顶杆与轴为一体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顶杆与轴为一体式的主视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双微动开关的直流接触器,它包括静触头支架1,静触头2装在所述静触头支架1上,其中,微动开关组3并排装在所述静触头支架1的同一侧,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动开关组3为2个微动开关,并排装在所述静触头支架1的同一侧。顶杆4与轴5固定装在一起能够相对动触头6运动,所述顶杆4运动过程中能够触发微动开关组3。轴5的上端与顶杆4装在一起利用卡簧一9限位,下端穿过衔铁7,动铁芯8固定装在轴5上位于所述衔铁7的下方利用卡簧二10限位。

具体地讲,如附图5所示,所述顶杆4包括依次连接的卡接部一401、延长部一402和推顶部一403,所述延长部一402位于所述卡接部一401和推顶部一403之间,所述卡接部一401上表面的中心设有通孔一401a,如附图3和4所示,所述轴5固定装在通孔一401a中,动触头6套装在轴5上,顶杆4与轴6装在一起形成的整体与动触头6能够做相对运动。

实施例2

如附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双微动开关的直流接触器,包括静触头支架1,静触头2装在所述静触头支架1上,其中,微动开关组3并排装在所述静触头支架1的同一侧,顶杆4与动触头6固定装在一起能够相对轴5运动,所述顶杆4运动过程中能够触发微动开关组3。

具体地讲,如附图9所示,所述顶杆4包括依次连接的卡接部二401’、延长部二402’和推顶部二403’,所述卡接部二401’和推顶部二403’相互不平行且位于所述延长部二402’的两侧,所述延长部二402’位于所述卡接部二401’和推顶部二403’之间,所述卡接部二401’上表面的中心设有通孔二401a’,所述卡接部二401’的顶面上设有卡槽二401b’,如附图7和8所示,所述动触头6固定装在所述卡槽二401b’内,所述卡接部二401’通过通孔二401a’套设在所述轴5上,所述顶杆4与动触头6装在一起形成的整体与轴5能够作相对运动。

上述两个实施例的结构中,双线圈分为吸合线圈和保持线圈,并同向绕制。微动开关1的常闭端口并联接于保持线圈两端,再与吸合线圈串联,也可以将微动开关1的常闭端口与吸合线圈串联后,再并联接于保持线圈两端。当顶杆5向上运动,单臂配合微动开关1使其动作,微动开关1的常闭触点变为常开,使接触器处于保持状态。

顶杆5的单臂形式在保证平衡性的前提下,可同时控制两微动开关动作,实现双线圈的切换,使得结构更为简单,占用内部空间少,质量更小,安装更加方便。此外,双线圈的工作模式不仅能保证产品外形尺寸大小、节省空间,还能提升接触器的吸合特性,实现大开距拉弧,提升弧压,从而提高接触器的分断能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数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顺时针”、“逆时针”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