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8708发布日期:2019-07-03 04:4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无线充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但不限于一种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小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电磁感应式:初级线圈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手机等移动终端使用的Qi标准,即采用电磁感应方式,由于无线充电器与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例如手机等)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二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无线充电器及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因而可以提升安全性以及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的美观,相对于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其充电操作也更为简单、便捷,因此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也深受用户的青睐。

但经研究分析发现,相关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例如手机、IPad、播放器等),其内部的无线充电线圈一般都是直接设置在电池上或通过散热的石墨片设置在电池上,在使用无线充电系统进行充电时,无线充电线圈会产生较大的热量,这部分热量会传递至电池上,导致电池升温加剧,易造成电池性能下降、损坏甚至爆炸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设备内的无线充电线圈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设备电池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设置于设备本体内的电池、充电线圈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内的隔热层;

隔热层设置于充电线圈本体与电池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在设备本体内除了设置有电池和充电线圈本体外,还设置有位于电池和充电线圈本体之间的隔热层;在某些实施过程中,设备通过充电线圈本体与外部无线充电座配合为电池充电时,充电线圈本体所产生的热量被隔热层阻挡,从而避免充电线圈本体产生的热量直接或通过石墨片等导热层传递给电池,避免电池因接收到充电线圈本体所产生的热量而温度上升的情况,能更好的保持电池性能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无线充电设备的隔热层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线圈导热层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线圈导热层散热部设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线圈导热层散热部设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二线圈导热层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无线充电设备的第一线圈导热层和第二线圈导热层同时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无电池导热层的无线充电设备散热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无线充电设备具有第一线圈导热层和第一电池导热层的散热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无线充电设备具有第二线圈导热层和第一电池导热层的散热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无线充电设备具有第一线圈导热层和第二电池导热层的散热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无线充电设备具有第一线圈导热层和第二电池导热层的散热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无线充电设备具有第一线圈导热层和第一电池导热层的散热结构示意图二;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无线充电设备具有第一线圈导热层和第二线圈导热层的散热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针对现有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手机、IPad、播放器等移动终端)内部的无线充电线圈直接设置在电池上或通过散热的石墨片设置在电池上,导致无线充电过程中无线充电线圈会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电池上,导致电池升温加剧,性能下降、损坏甚至爆炸等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无线充电散热结构的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参见图1所示,包括设备本体(图中未示出),设置于设备本体内的电池11、充电线圈本体12以及隔热层13;可选地,充电线圈本体12与电池11之间可通过无线充电芯片或电路等连接。隔热层13设置于充电线圈本体12与电池11之间,用于阻挡充电线圈本体12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电池11,当然,其同时也能起到阻挡电池1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充电线圈本体12。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隔热层13可以采用任意能实现隔热功能且适用于无线充电场景的材质或结构。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可选择导热率低的材质制作隔热层,例如隔热层13可采用导热率小于预设导热率阈值的薄膜层;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隔热层也可以为内部为空腔的中空隔热层;当然也可为整体为实心结构的隔热层,具体都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等因素灵活设定。

且应当理解的是,当设备内空间允许,充电线圈本体12与电池11之间设置的间隔距离大于一定的值,使得充电线圈本体12产生的热量不能通过线圈本体12与电池11之间间隔的空气层传递至电池11或仅有少部分热量传递至电池11时,此时充电线圈本体12与电池11之间间隔区域的空气层则可作为本实施例中的隔热层13。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隔热层13与充电线圈本体12相对的一面在充电线圈本体12上的投影覆盖充电线圈本体12,以将充电线圈本体12与电池11完全隔离,从而进一步增强热阻挡隔离的效果。也即在一些示例中,可以设置隔热层13与充电线圈本体12相对的一面的面积,大于充电线圈本体12与隔热层13相对的那一面的面积。

另外,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充电线圈本体12具体的形状、结构等也都可灵活设置,例如其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多种规则形状的组合,也可为不规则形状。可选地,在一些示例中,充电线圈本体12可包括线圈以及其屏蔽层,可选地,该屏蔽层至少可用于屏蔽电池或其他金属部件对线圈产生的影响。本实施例中用于无线充电的线圈的材质、尺寸可灵活设定。本实施例中线圈屏蔽层与线圈之间具体的配合方式也可灵活设定,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可设置线圈整体或部分位于线圈屏蔽层内。

在本实施例中,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还可包括将电池、充电线圈本体、及隔热层封装在设备本体内的外壳体,该外壳体可包括设备后壳、设备侧面部分的壳体、前面部分的壳体中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由于一般设备后壳面积较大,此处的外壳体包括设备后壳体。

在一些示例中,可直接将充电线圈本体12设置为与外壳体接触或靠近外壳体设置,使得充电线圈本体12所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至外壳体上从而通过外壳体散发出去。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保证和提升充电线圈本体12的散热效果,也可为充电线圈本体12设置线圈导热层以用于对充电线圈本体12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可选地,本实施例中为充电线圈本体12设置的线圈导热层包括但不限于:设置于充电线圈本体与隔热层之间的第一线圈导热层,设置于充电线圈本体12与外壳体之间的第二线圈导热层中的至少一个。

例如,参见图2,在充电线圈本体12与隔热层13之间设置有第一线圈导热层14,第一线圈导热层14的设置可将充电线圈本体12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和散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圈导热层14的形状可以灵活设定。例如其可以设置为一个大的片状形状,将充电线圈本体12吸收到自身身上通过自身的大散热面积在设备本体内部散热。第一线圈导热层14也可与壳体或设备本体内的中框本体连接,以将从充电线圈本体12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壳体或中框本体进行散热。

例如,在一种示例中,第一线圈导热层14可包括线圈导热部,与线圈导热部连接的第一线圈散热部、第二线圈散热部中至少一个,线圈导热部与充电线圈本体12配合,将从充电线圈本体12传递过来的热量传递至第一线圈散热部和/或第二线圈散热部以散发出去。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线圈散热部、第二线圈散热部可分别设置在线圈导热部不同的侧,例如设置在相对的两侧或相邻两侧,且应当理解的是,第一线圈散热部可与中框本体或外壳体连接;第二线圈散热部也可与中框本体或外壳体连接。

例如,参见图3所示,第一线圈导热层14包括线圈导热部141,与线圈导热部141左侧连接的第一线圈散热部142,第一线圈散热部142与外壳体15连接,线圈导热部141与充电线圈本体12配合,将充电线圈本体12传递过来的热量传递至第一线圈散热部142,通过第一线圈散热部142传递至外壳体15上,通过外壳体15传递到终端外。当然,应当理解的是,第一线圈散热部142也可与中框本体连接,或者第一线圈散热部142同时与中框本体和外壳体连接,以将热量传递到中框本体和外壳体上。

又例如,参见图4所示,第一线圈导热层14包括线圈导热部141,与线圈导热部141右侧连接的第二线圈散热部143,第二线圈散热部143与中框本体17连接,线圈导热部141与充电线圈本体12配合,将充电线圈本体12传递过来的热量传递至第二线圈散热部143,通过第二线圈散热部143传递至中框本体17上,通过中框本体17传递到终端外。当然,应当理解的是,第二线圈散热部143也可与外壳体连接,或者第二线圈散热部143同时与中框本体和外壳体连接,以将热量传递到中框本体和外壳体上。

又例如,参见图5所示,在充电线圈本体12与外壳体15之间设置有第二线圈导热层16,第二线圈导热层16的设置可将充电线圈本体12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外壳体15上,通过外壳体15散发出去。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二线圈导热层16时,可选择,第二线圈导热层16所采用的材质和/或结构选择对充电线圈本体12的充电效率无负面影响或较小负面影响的材质和/或结构。

另外,应当理解的是,根据需求,可同时设置第一线圈导热层14和第二线圈导热层16,例如参见图6所示,第一线圈导热层14和第二线圈导热层16的同时设置可从充电线圈本体12的两面对充电线圈本体12发出的热量导出,以提升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在充电线圈本体与电池之间设置隔热层,以避免充电线圈本体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到电池上,避免电池温度升高影响电池性能和安全性;同时本实施例还针对充电线圈本体设置线圈导热层,以将充电线圈本体产生的热量导出,以满足充电线圈本体的散热需求。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下面对于电池模块的散热结构进行示例说明。

在一种示例中,电池11可直接靠近中框本体17设置,例如参见图7所示,电池11产生的热量可直接传递至中框本体17上,通过中框本体17散热。

当然,可选地,也可为电池11设置电池导热层,以快速的将电池产生的热量导出。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电池导热层可包括以下电池导热层中的至少一个:

设置于电池与中框本体之间的第一电池导热层;

设置于隔热层与电池之间的第二电池导热层。

例如,一种示例参见图8所示,在该示例中,在充电线圈本体12与隔热层13之间设置有第一线圈导热层14,在电池11与中框本体17之间设置有第一电池导热层18,电池1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第一电池导热层18快速的导出到中框本体17上。在无线充电时,充电线圈本体12与无线充电座20配合为电池11充电,充电线圈本体12所产生的大部分热量通过图8中虚线所示的路径传输到设备外。

又例如,参见图9所示,在该示例中,在充电线圈本体12与外壳体15之间设置有第二线圈导热层16,在电池11与中框本体17之间设置有第一电池导热层18,电池1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第一电池导热层18快速的导出到中框本体17上。在无线充电时,充电线圈本体12与无线充电座20配合为电池11充电,充电线圈本体12所产生的大部分热量通过第二线圈导热层16传递至外壳体15上,通过外壳体15散发出去。

在本实施例中,当设置第二电池导热层时,第二电池导热层的形状和结构与第一线圈导热层类似可灵活设置。例如,在一种示例中,第二电池导热层包括电池导热部,与电池导热部连接的第一电池散热部和/或第二电池散热部,所述电池导热部将电池传递过来的热量传递至第一电池散热部和/或第二电池散热部,且第一电池散热部与中框本体或所述外壳体连接,第二电池散热部也可与中框本体或所述外壳体连接。

例如,一种示例中,参见图10所示,在充电线圈本体12与隔热层13之间设置有第一线圈导热层14,在电池11与隔热层13之间设置有第二电池导热层19,第二电池导热层19具有电池导热部以及连接于电池导热部右侧的第二电池散热部192,第二电池散热部192与外壳体15(例如可以是后盖)连接(可通过粘接、扣合、焊接等各种方式连接),第一线圈导热层14左侧设置有第一线圈散热部,第一线圈散热部也与外壳体15连接。可选地,为了避免外壳体部分区域热量过高,第一线圈散热部和第二电池散热部之间可尽可能远离设置。

又例如,一种示例中,参见图11所示,在充电线圈本体12与隔热层13之间设置有第一线圈导热层14,在电池11与隔热层13之间设置有第二电池导热层19,第二电池导热层19具有电池导热部以及连接于电池导热部左侧的第一电池散热部191,第一电池散热部191与中框本体17连接,第一线圈导热层14左侧设置有第一线圈散热部142,第一线圈散热部142也与外壳体15连接。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圈散热部142和第一电池散热部191之间可尽可能远离设置。

又例如,一种示例中,参见图12所示,在充电线圈本体12与隔热层13之间设置有第一线圈导热层14,在电池11与中框本体17之间设置有第一电池导热层18,第一线圈导热层14左侧设置有第一线圈散热部,第一线圈散热部也与中框本体17连接。无线充电座20向设备充电时,作用在充电线圈本体12上的交变电流产生热量;而电磁感应过程中损失的能量也会转化为热量,当热量由充电线圈本体12直接或经由第一线圈导热层14向电池11一侧传导时,由于隔热层13的存在,热量无法传导至电池11,而只能由第一线圈导热层14向设备的中框本体17传导,从而实现热量由充电线圈本体12向设备的中框本体17单向传导。避免电池过热引发危险,充电线圈本体12所产生的大部分热量通过图12中所示的虚线路径散发。

又例如,一种示例中,参见图13所示,在充电线圈本体12与隔热层13之间设置有第一线圈导热层14,第一线圈导热层14左侧的第一线圈导热层142与外壳体15直接接触连接;在电池11与中框本体17之间设置有第一电池导热层18,在充电线圈本体12与外壳体15之间设置有第二线圈导热层16。

本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在充电线圈本体与电池之间设置隔热层以阻挡充电线圈本体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电池上,避免电池温度升高影响电池性能和安全性;同时本实施例还针对充电线圈本体设置线圈导热层,以将充电线圈本体产生的热量导出,以满足充电线圈本体的散热需求。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