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弹出机构与插销二者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3642发布日期:2019-05-21 20:39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插头弹出机构与插销二者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头,尤其涉及一种插头弹出机构与插销二者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插头是用于同插座配合引人电源给电器的部件。插头的基本结构包括插头外壳和连接在插头外壳的插片(又称插销),使用时通过插片插入插座的插孔内后同插套连接在一起而引出电源。为了保证插套和插片之间的可靠连接,会将插套设计为以较大的夹持力夹持在插片上,为了拔出插头时不导致插座损坏,需要一只手按住插座、另一只手抓住插头的方式进行拔出,导致拔出时不便,尤其是插头插在移动插座上时、必须两只手才能够拔出;如果夹持力十分大或使用者力气较小时,使用者需要一边用力向外拔、一边向两边晃动插头才能够将插头拔出,这样将会导致插座的插套夹持力非正常下降和墙壁插座的脱落。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0137132.2的专利文件中设计出了具有插头弹出机构的弹出插头。为了使得弹出插头能够制作为注塑插头则插头弹出机构为模块化设计,则设置内壳,使得构成插头弹出机构的顶销、顶销控制机构和驱动顶销从插片所在侧伸出插头外壳的第一弹簧都位于内壳内,顶销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顶销的卡接部、同卡接部配合使顶销保持在收缩状态的卡头、驱动卡头卡到卡接部上的第二弹簧和驱动卡头同卡接部分离的按钮。现有的弹出插头内壳和插销为沿上下方向错开的方式进行避让的,故导致插头沿上下方向的距离较大;由于插头外壳为注塑结构时,所用的塑料都为软的,故容易产生插头的插销内缩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部件紧凑的插头弹出机构与插销二者的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弹出插头布局不紧凑而导致的高度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旨在进一步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注塑弹出插头产生插销内缩现象的插头弹出机构与插销二者的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注塑弹出插头使用时容易产生插销内缩现象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插头弹出机构与插销二者的连接结构,包括插头弹出机构和两根插销,所述两根插销为L极插销和N极插销,所述插头弹出机构包括内壳、按钮和顶销,所述顶销能够伸缩地穿设在所述内壳的下端上,所述按钮能够伸缩地穿设在所述内壳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的上端设有接线结构,所述内壳的下端设有两个避让凹坑,所述两根插销的接线机构一一对应地位于所述两个避让凹坑内。通过设置避让凹坑对插销进行避让,从而能够缩短上下方向的距离而实现紧凑布局,使得插头外观高度较小。如果为三级插座则也设置避让凹坑进行避让。

作为优选,所述插销的上端设有支撑部,所述避让凹坑内设有位于支撑部上方配合所述支撑部而阻止所述插销朝上移动的限位筋。能够避免插销产生内缩现象,实现了第二个发明目的。如果有E极插销,也对E极插销进行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接线结构为一体成型在插销上的抱箍,所述支撑部为所述抱箍和插销端部之间形成的台阶。接线方便,形成支撑部时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绝缘板,所述插销的上端同所述绝缘板固定在一起,所述接线结构都位于所述绝缘板的上方,所述内壳设有挂钩,所述挂钩钩接在所述绝缘板上将内壳和绝缘板固定在一起。进行注塑时对插销和插头弹出机构进行固定时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插销为扁平结构,所述插销上设有沿插销方向贯通插销的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绝缘板内,所述绝缘板设有注塑成型于通孔内的卡头。能够提高插销连接时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插销为扁平结构,所述插销上端宽度方向的两侧上设有若干沿上下方向分布的齿,所述插销和绝缘板注塑在一起,所述齿位于所述绝缘板内。能够提高插销连接时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插销为扁平结构,所述插销上端宽度方向的两侧上设有凸块,所述插销和绝缘板注塑在一起,所述凸块位于所述绝缘板内。能够提高插销连接时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插头分离机构还包括顶销控制机构和驱动顶销从插销所在侧伸出插头外壳的顶销弹出弹簧,所述顶销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顶销的卡接部、同卡接部配合使顶销保持在收缩状态的卡头、驱动卡头卡到卡接部上的卡头驱动弹簧和所述按钮,所述按钮驱动卡头同卡接部分离。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能够降低插头的外观体积;插销不容易产生收缩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为插销的示意图。

图中:内壳11、避让凹坑111、挂钩112、限位筋113、顶销12、按钮14、插销2、L极插销2-1、N极插销2-2、E极插销2-3、通孔21、齿22、凸块23、接线结构24、支撑部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插头弹出机构与插销二者的连接结构,包括插头弹出机构。插头弹出机构包括内壳11、顶销12、顶销控制机构和驱动顶销从插头的插片所在侧伸出插头外壳的顶销弹出弹簧。顶销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顶销的卡接部、同卡接部配合使顶销保持在收缩状态的卡头、驱动卡头卡到卡接部上的卡头驱动弹簧和驱动卡头同卡接部分离的按钮14。顶销控制机构有两个,两个所述顶销控制机构的按钮分布在顶销的两侧,两个顶销控制机构共用卡头驱动弹簧。两根插销2为L极插销2-1和N极插销2-2。顶销能够伸缩地穿设在内壳的下端上,按钮能够伸缩地穿设在所述内壳上。以上为现有技术,其具体连接动作关系的一种可以参见背景技术中指出的对比专利文件。

本实施例的改进点为:

两根插销的上端都设有接线结构24。内壳的下端设有两个避让凹坑111。两根插销的接线结构一一对应地位于两个避让凹坑内。插销的上端设有支撑部25。避让凹坑内设有位于支撑部上方配合支撑部而阻止极插销朝上移动的限位筋113。接线结构为一体成型在插销上的抱箍,支撑部为所述抱箍和插销端部之间形成的台阶。插销为扁平结构。

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2和图3,插头为三极插头。故增加了E极插销2-3即插销有三根。E极插销上设置了同N极一样的接线结构和支撑部。对应的内壳11上设有避让E极上的接线结构的避让凹坑内,比如E极上的接线结构的避让凹坑内设有位于E极上的支撑部上方配合E极上的支撑部而阻止E极插销朝上移动的限位筋。还设有绝缘板。三根插销注塑在绝缘板上。

插销上设有沿插销方向贯通插销的通孔21。通孔位于绝缘板内。绝缘板设有注塑成型于通孔内的卡头。插销上端宽度方向的两侧上设有若干沿上下方向分布的齿22。插销和绝缘板注塑在一起。齿位于绝缘板内。插销上端宽度方向的两侧上设有凸块23。插销和绝缘板注塑在一起。凸块位于所述绝缘板内。N极接线结构、L极接线结构和E极接线结构都位于绝缘板的上方。内壳设有挂钩112。挂钩钩接在绝缘板上将内壳和绝缘板固定在一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