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传输效率的网络连体双绞八类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9071发布日期:2019-04-05 19:4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传输效率的网络连体双绞八类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领域,尤其是一种高传输效率的网络连体双绞八类线。



背景技术:

所述八类数字通信电缆广泛应用于互联网数据中心、电信接入网、局域网、智能楼宇、安防系统等领域。

八类布线系统要求铜缆的传输频率达到2GHz,速率达到40Gbps。如何改善高频传输带来衰减、不平衡衰减、回波损耗、电磁兼容性以及外部串扰问题,一直是困扰电缆设计和制造的产业难点问题。

按传统方法设计生产,采用两个独立的导体相绞而成,难以解决高频传输带来衰减、不平衡衰减、回波损耗、电磁兼容性以及外部串扰问题,能够生产出合格产品的企业极少,且合格的传输效率及生产速度极低,效率低下,成本极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传输效率、省成本的网络连体双绞八类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传输效率的网络连体双绞八类线,包括四组对绞线及设置于对绞线外层的总屏蔽层,四组对绞线之间呈对绞分布设置;每组所述的对绞线包括一对铜线及包覆于铜线外层的绝缘体;两根所述铜线外层的绝缘体相互接触,为一体式结构,绝缘体中部形成连接桥;每组所述对绞线外层设置有对间屏蔽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总屏蔽层外层设置有电缆外护套。

作为优选,所述的绝缘体外侧设置有识别色条。

作为优选,所述的绝缘体为聚烯烃绝缘体。

其中,对绞线之间的两条铜线是在同一外部条件下同时生产的,所以两线的一致性较传统的双绞线好很多,且两线的中心距的波动消除比较明显,这对拓展双绞线的传输带宽和传输速率至关重要。另外,这种对绞线可以不必再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用以识不同铜线对序号的色母,这也降低了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使得对绞线具有更小的衰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高传输效率的网络连体双绞八类线,其结构合理、简单,改善回波损耗、衰减、不平衡衰减等传输性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适用于40G BASE-T网络。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绞八类线,将对称芯线的铜线设计成“8字”式连体。两根铜线不再整体着色,本色的高分子绝缘材料不需要添加色母粒;用连续的单色条定义线对序号和线对的铜线。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绞八类线具有如下优点:

1.简化了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

2.降低了绝缘介质损耗。

3.节省原材料和生产过程的能耗,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的提高生产效率。

4.提高了双绞线之间的一致性,以及绞合结构的稳定性。双绞线采用了连体式结构,取代了传统的两个独立导体相绞而成的双绞线,避免电缆因弯折扭曲而导致的结构破坏,从而引起阻抗和回波的性能下降。

5.有克服免因电缆端头线对松散而造成的端头负效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传输效率的网络连体双绞八类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传输效率的网络连体双绞八类线,包括四组对绞线及设置于对绞线外层的总屏蔽层10,四组对绞线之间呈对绞分布设置;每组所述的对绞线包括一对铜线11及包覆于铜线11外层的绝缘体12;两根所述铜线11外层的绝缘体12相互接触,为一体式结构,绝缘体12中部形成连接桥13;每组所述对绞线外层设置有对间屏蔽层11。其中的对间屏蔽层11为PE材质。

所述的总屏蔽层10外层设置有电缆外护套14。

所述的绝缘体12外侧设置有识别色条15。

所述的绝缘体12为聚烯烃绝缘体。

其中,对绞线之间的两条铜线是在同一外部条件下同时生产的,所以两线的一致性较传统的双绞线好很多,且两线的中心距的波动消除比较明显,这对拓展双绞线的传输带宽和传输速率至关重要。另外,这种对绞线可以不必再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用以识不同铜线对序号的色母,这也降低了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使得对绞线具有更小的衰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传输效率的网络连体双绞八类线,其结构合理、简单,改善回波损耗、衰减、不平衡衰减等传输性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适用于40G BASE-T网络。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绞八类线,将对称芯线的铜线计成“8字”式连体。两根铜线不再整体着色,本色的高分子绝缘材料不需要添加色母粒;用连续的单色条定义线对序号和线对的铜线。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绞八类线具有如下优点:

1.简化了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

2.降低了绝缘介质损耗。

3.节省原材料和生产过程的能耗,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的提高生产效率。

4.提高了双绞线之间的一致性,以及绞合结构的稳定性。双绞线采用了连体式结构,取代了传统的两个独立导体相绞而成的双绞线,避免电缆因弯折扭曲而导致的结构破坏,从而引起阻抗和回波的性能下降。

5.有克服免因电缆端头线对松散而造成的端头负效应。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