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电用的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2364发布日期:2019-05-31 21:1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电用的线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家电用的线束。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以下简称“家电”)一般使用多芯铜线,接线时将绝缘皮剥开漏出铜线,将铜线插入相应的插口中再拧紧螺丝。然而,无论操作如何熟练,总不可避免地发生铜线松散。家电使用过程如果存在震动,则随着螺丝的抖动、松动,会发生铜线接触不良甚至彻底松脱,从而导致家电无法正常使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家电用的线束,使得家电的接线更加方便快捷,且家电使用过程中连接处不易松开。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电用的线束,目的在于便于家电的导线连线以及连接的稳定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家电用的线束,包括外被,所述外被邻近其左端处设置有一个线卡位,外被的右端连接有一根热缩套管;外被内穿过若干根芯线,每根芯线均穿过所述热缩套管;每根芯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金属端子,各个金属端子均设置在绝缘的胶壳中。

所述的家电用的线束中,所述外被上的左端从线卡位中向外伸出0~2mm。

所述的家电用的线束中,所述线卡位包括整体呈圆形的大径段和小径段,其中大径段对应外被的左端。

所述的家电用的线束中,各个端子均为镀锡铜端子。

所述的家电用的线束中,外被中共穿过16根芯线。

所述的家电用的线束中,所述家电用的线束的左端端设置第一胶壳和第二胶壳;其中7根芯线的左端连接的金属端子设置在第一胶壳中,9根芯线的左端连接的金属端子设置在第二胶壳中;所述家电用的线束的右端设置第三胶壳,每根芯线右端连接的金属端子均设置在第三胶壳中。

所述的家电用的线束中,第一胶壳以及第二胶壳的右端与外被的左端的距离为40~50mm;第三胶壳的左端与热缩套管的右端的距离为5~15m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电用的线束,相比现有技术,通过将多根芯线从外被中穿过,并在外被的左端注塑成型有线卡位,在外被的右端连接热缩套管,保证外被的两端也不易破损,从而使得每根芯线被有条理地收束起来。而每根芯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金属端子,各个金属端子均设置在绝缘的胶壳中,使得接线时更加方便、快速,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避免了家电运行过程中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电用的线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电用的线束,第三胶壳的端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电用的线束,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电用的线束。本文所述的“左端”、“右端”等方位词是以图1的视角进行阐述的,但实际使用时,并不限定家电用的线束安放的方向。附图仅用于解释家电用的线束的结构原理,不用于限定实际产品的比例关系。

所述家电用的线束包括外被1,所述外被邻近其左端处设置有一个线卡位2,外被的右端连接有一根热缩套管3;外被内穿过若干根芯线100,每根芯线均穿过所述热缩套管3;每根芯线10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金属端子(图中未画出),各个金属端子均设置在绝缘的胶壳中。每根芯线均包括铜芯(图中未画出)以及设置在铜芯外侧的绝缘皮(图中未画出)。通过设置线卡位,对外被的左端起到防护作用,避免折断或者破损。所述热缩套管具有较好的绝缘、防水密封、防蚀、耐磨等特性,对芯线起到保护作用。实际使用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来实现胶壳和金属端子的作用,将芯线与对应的连接器中的端子连接。

实际加工时,线卡位一般为注塑成型。由图1可以观察到,热缩套管的左端套在外被的右端外侧,通过加热使得热缩管的左端收缩固定,从而与外被的右端之间具有一定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外被上的左端(如图1中11所示的位置)从线卡位中向外伸出0~2mm。当伸出0mm时,即:外被的左端与线卡位的左端平齐。该设置使得使用过程中线卡位不易从外被的左端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线卡位2包括整体呈圆形的大径段21和小径段22,其中大径段对应外被的左端。

优选地,各个端子均为镀锡铜端子。

优选地,外被1中共穿过16根芯线。通过设置16根芯线,能够满足大部分家电的接线要求。如图2所示,第三胶壳共有16个插孔,分别对应16根芯线。为了便于理解,图1和图2中示意性标出了1#、2#、7#、8#、15#和16#芯线对应的位置。但可以理解的,实际使用时,具体哪根线(及对应的金属端子)的编号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改变的。

优选地,所述家电用的线束的左端端设置第一胶壳41和第二胶壳42;其中7根芯线的左端连接的金属端子设置在第一胶壳中,9根芯线的左端连接的金属端子设置在第二胶壳中;所述家电用的线束的右端设置第三胶壳,每根芯线右端连接的金属端子均设置在第三胶壳中。由于左侧第一胶壳和第二胶壳互不干涉,接线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位置,更加便于实际的接线工作。

如图1所示,优选地,第一胶壳以及第二胶壳的右端与外被的左端的距离L1为40~50mm;第三胶壳的左端与热缩套管的右端的距离L2为5~15mm。换言之,每根芯线的两端分别外露一部分,从而使得第一胶壳、第二胶壳和第三胶壳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以便于接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第一胶壳、第二胶壳和第三胶壳与对应的各个金属端子组合成公头或是母座,因为可以针对具体的接线要求作出具体的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