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7122发布日期:2019-05-07 20:4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弧防雷装置的功能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



背景技术:

雷电是影响输电线安全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占据线路故障跳闸的首位,是大气活动的自然过程,迄今还不可控制。雷击会造成过电压,可能对绝缘子、输电线造成损伤;引起绝缘子闪络放电。对此电力部门一般采用在架空线路加装线路防雷器来实现保护。目前架空线路上使用的线路避雷器主要有:氧化锌型避雷器、保护间隙避雷器和新型的多间隙避雷器。氧化锌型避雷器易受潮、易老化、故障率高且检修维护困难;保护间隙避雷器在雷击保护动作后不能灭弧,不能有效解决因雷击引起的跳闸断线事故;新型的多间隙避雷器多采用单一金属球形电极,将金属球形电极埋设于绝缘材料内,形成多个放电间隙和灭弧腔室构成灭弧防雷装置。结构复杂、生产困难,电极间间隙大小一致性差,工频放电、冲击放电不稳定,经工频电弧多次烧蚀易融化变化造成金属电极间的短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线路避雷器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T型陶瓷管、石墨半球电极和金属半球电极;

在T型陶瓷管的上下空腔内分别设置有石墨半球电极和金属半球电极;

所述的T型陶瓷管包括左右连通的空心圆筒和半球形空腔,半球形空腔的直径15-19mm,厚度9-13mm;空心圆筒的内外直径分别是2.4-5mm,5.6-9mm;

所述的石墨半球电极的半径为4~6mmm;

所述的金属半球电极的半径为4~6m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将雷电流拉长拉细并喷出,使电弧熄灭,避免相间短路故障的发生,降低因雷击避雷线造成的反击概率;

②耐受雷击浪涌能力强,通流容量大,安全性高;

③放电间隙大小一致性好,冲击放电、工频放电稳定;

④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基于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棒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基于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00—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

01—T型陶瓷管,

011—半球形空腔,012—空心圆筒,

02—石墨半球电极,

03—金属半球电极;

A—基于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棒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

A10—A球形电极;

A20—A绝缘伞盘;

A30—A内绝缘层;

A40—A螺栓电极。

B—基于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

B10—B主间隙球形电极,

11—上球形电极,12—下球形电极;

B30—B外间隙球形电极,

31—左球形电极,32—右球形电极;

B40—B内绝缘层;

B50—B外绝缘层;

a—灭弧间隙串,b—大圆弧间隙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一、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00的结构

1、总体

如图1,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00包括T型陶瓷管01、石墨半球电极02 和金属半球电极03;

在T型陶瓷管01的上下空腔内分别设置有石墨半球电极02和金属半球电极03。

2、功能部件

1)T型陶瓷管01

T型陶瓷管01包括右、左连通的两个半球形空腔011和空心圆筒012。

半球形空腔011的直径15-19mm,厚度9-13mm;

空心圆筒012的内外直径分别是2.4-5mm,5.6-9mm。

2)石墨半球电极02

石墨半球电极02的半径为4~6mmm。

3)金属半球电极03

金属半球电极03的半径为4~6mmm。

工作机理:

雷击时过电压使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00动作,石墨半球电极02和金属半球电极03产生电弧,形成放电通道,由于过电压持续时间极短,一般在几十到几百微秒内被泄放完。同时工频电压会沿着这个放电通道产生工频续流电弧,燃弧期间在T型陶瓷管01形成的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于电弧等离子体,驱使电弧朝空心圆筒012开口方向移动喷出,电弧起始点基本保持不变,电弧被逐渐拉长,加速了电弧等离子体的急剧扩散和冷却,具有显著的近极压降效应,提高了弧道电压和降低了短路电流幅值,降低了T型陶瓷管01内等离子体浓度,使电弧快速熄灭不重燃。

二、应用实例

1、基于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棒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A

如图2,本装置包括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00、球形电极A10、绝缘伞盘A20、A内绝缘层30和A螺栓电极40;

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

A球形电极10、30~40个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00和A螺栓电极50依次连接构成一个棒形整体;

在棒形整体外均匀包裹有A内绝缘层30,在A内绝缘层30外设置有A绝缘伞盘20。

1)A球形电极A10

A球形电极A10是一种不锈钢标准件,球形直径在20-30mm。

2)A绝缘伞盘A20

A绝缘伞盘A20是一种硅橡胶包裹层,呈伞盘状,通过模压或者注塑而成,提高产品耐候性和绝缘水平。

3)A内绝缘层A30

内绝缘层A30是一种耐电弧和高温的增强尼龙包裹层,通过模压或者注塑而成,提高产品强度和刚性。

4)A螺栓电极A40

A螺栓电极A40是一种标准件,是一种耐腐蚀、载流能力强和耐候性强的外六角螺栓;螺纹直径14-18mm。

2、基于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B

如图3,本装置包括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00、B主间隙球形电极B10、B 外间隙球形电极B30、B内绝缘层B40和B外绝缘层B50;

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

由6-10个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00串接组成灭弧间隙串a,呈小段弧形;

由6-8个灭弧间隙串a和5-7个B外间隙球形电极B30依次交错串接组成一大圆弧间隙b,在大圆弧间隙b首尾分别连接有B主间隙球形电极B10的B 上球形电极11和B下球形电极12;

在大圆弧间隙b外均匀包裹有B内绝缘层B40;

在B内绝缘层B40外包裹有B外绝缘层B50。

1)B主间隙球形电极B10

如图3,B主间隙球形电极10包括上球形电极11和下球形电极12;

均是一种由不锈钢加工而成的球形导体,球形直径在15~25mm。

上球形电极11和下球形电极12分别连接于大圆弧间隙B首尾端,其作用是放电的输入、输出端。

3)B外间隙球形电极B30

如图3,外间隙球形电极30包括左球形电极31和右球形电极32;

均是一种不锈钢加工而成的球形导体,球形直径在15~25mm。

B外间隙球形电极B30在两个灭弧间隙串a之间,其作用是帮助灭弧和在电弧熄灭后提高介质绝缘恢复速度,使电弧不重燃。

4)B内绝缘层B40

B内绝缘层B40是一种耐电弧和高温的增强尼龙包裹层,通过模压或者注塑而成,提高产品强度和刚性。

5)B外绝缘层B50

B外绝缘层B50是一种硅橡胶包裹层,呈轮毂状,通过模压或者注塑而成,提高产品耐候性和绝缘水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