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续航能力强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2594发布日期:2019-05-21 20:3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续航能力强的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续航能力强的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组分串联和并联,并联的电池组要求每个电池电压相同,输出的电压等于一个电池的电压,并联电池组能提供更强的电流。串联电池组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保证电池的容量差不多即可,串联电池组可以提供较高的电压。

电池组在我们的生活中用的十分广泛,电视遥控器,电子玩具,手电筒中都有串联电池组。

电池组的寿命和续航能力受很多因素影响,例如电池组的串并联形式,单体电芯的差异性,以及电池组的发热等,以单体电芯的容量为例,其差异性永不会趋于消失,而是逐步恶化,组中流过同样电流,相对而言,容量大者总是处于小电流浅充浅放、趋于容量衰减缓慢、寿命延长,而容量小者总是处于大电流过充过放、趋于容量衰减加快、寿命缩短,两者之间性能参数差异越来越大,形成正反馈特性,小容量提前失效,组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续航能力强的电池。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续航能力强的电池,包括壳体、充电接口、放电接口、电池组、充放电保护板和防尘金属网;

所述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设于壳体的表面,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均通过充放电保护板连接电池组;

所述电池组、防尘金属网纵向固定于壳体内,防尘金属网包围电池组,壳体的表面设有多个散热孔,防尘金属网与散热孔的位置对应,充放电保护板横向固定于壳体内;

所述电池组包括多条并联的支路,每条支路上均设有多个相互串联的单体电芯。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串联和并联的单体电芯组成的电池组提高电池续航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充放电保护板对电池组进行充放电保护,通过散热孔散热延长电池寿命,同时还设置防尘金属网防止灰尘进入电池组,进一步延长电池寿命。

作为优选地,所述电池组还包括第一导电片、第一支撑板、第二导电片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互平行且均均匀设有多个位置对应的安装槽,第一导电片覆盖在第一支撑板的安装槽上,第二导电片覆盖在第二支撑板的安装槽上,单体电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插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安装槽内并分别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电连接,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均电连接充放电保护板。

通过第一导电片、第一支撑板、第二导电片和第二支撑板的设置,使电池组的结构和性能稳定。

作为优选地,所述电池组包括4条并联的支路,每条支路上均设有13个相互串联的单体电芯。组成48V 10Ah大容量电池。

作为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具有空腔且空腔一端开口的外壳和可拆卸连接于外壳开口处的壳盖,外壳的空腔用于放置电池组、防尘金属网和充放电保护板。

通过可拆卸的外壳和壳盖,使电池组、防尘金属网和充放电保护板的安装和维护提供保障。

外壳和壳盖的连接方式为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方便安装和拆卸。外壳的开口端端壁设有多个螺纹孔,相应地,壳盖设有多个与螺纹孔位置对应的螺钉孔,螺钉穿过壳盖的螺钉孔直至外壳的螺纹孔中,实现可拆卸连接。

说明:从外壳的开口处沿进深方向直至空腔底壁方向为纵向。

作为优选地,所述充放电保护板横向固定于外壳的空腔底壁内,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设于外壳的空腔底壁表面,电池组设于充放电保护板和壳盖之间。

防尘金属网、充放电保护板和电池组的固定方式为卡接或通过螺钉连接。

上述安装方式,进一步使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结构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地,所述散热孔设于外壳的侧壁。

作为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外侧壁还设有滑槽。滑槽可用于电池的安装。

作为优选地,所述充放电保护板还连接有LED显示灯板,LED显示灯板与充放电保护板平行并横向固定于外壳的空腔底壁内,LED灯设于壳盖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串联和并联的单体电芯组成的电池组提高电池续航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充放电保护板对电池组进行充放电保护,通过散热孔散热延长电池寿命,同时还设置防尘金属网防止灰尘进入电池组,进一步延长电池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导电片、第一支撑板、第二导电片和第二支撑板的设置,使电池组的结构和性能稳定。

3、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卸的外壳和壳盖,使电池组、防尘金属网和充放电保护板的安装和维护提供保障。

4、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性能稳定,续航能力强,非常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01-壳体;1011-外壳;1011a-滑槽;1011b-散热孔;1012-壳盖;1021-第一导电片;1022-第一支撑板;1023-第二导电片;1024-第二支撑板;1025-单体电芯;103-防尘金属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续航能力强的电池,包括壳体101、充电接口、放电接口、电池组、充放电保护板和防尘金属网103。

壳体101包括具有空腔且空腔一端开口的外壳1011和设于外壳1011开口处的壳盖1012。

本实施例中,外壳1011和壳盖1012的连接方式为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方便安装和拆卸。

外壳1011的开口端端壁设有多个螺纹孔,相应地,壳盖1012设有多个与螺纹孔位置对应的螺钉孔,螺钉穿过壳盖1012的螺钉孔直至外壳1011的螺纹孔中,实现可拆卸连接。

外壳1011的外侧壁还设有用于安装的滑槽1011a,本实施例中,外壳1011为长方体,外壳1011的一外侧壁设置两条滑槽1011a。

外壳1011的表面还设有多个散热孔1011b。本实施例中,散热孔1011b设于外壳1011的四个侧壁上。

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设于外壳1011的表面,电池组、充放电保护板和防尘金属网103设于外壳1011的空腔内,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均通过充放电保护板连接电池组。

电池组包括第一导电片1021、第一支撑板1022、第二导电片1023、第二支撑板1024和多个单体电芯1025,第一支撑板1022和第二支撑板1024相互平行且均均匀设有多个位置对应的安装槽,第一导电片1021覆盖在第一支撑板1022的安装槽上,第二导电片1023覆盖在第二支撑板1024的安装槽上。

多个单体电芯1025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插入第一支撑板1022和第二支撑板1024的安装槽内并分别与第一导电片1021和第二导电片1023电连接,第一导电片1021和第二导电片1023均电连接充放电保护板。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组由4并13串单体电芯组合而成,为48V 10Ah大容量电池。单体电芯采用松下或三星的动力电芯,工作续航长达120Min。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设于外壳1011的空腔底壁表面,为了方便安装充放电保护板,充放电保护板横向固定于外壳1011的空腔底壁内,说明:从外壳1011的开口处沿进深方向直至空腔底壁方向为纵向。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组纵向固定于外壳1011内。

充放电保护板和电池组的固定方式为卡接或通过螺钉连接。

防尘金属网103纵向设于外壳1011内并包围电池组,防尘金属网103与外壳1011表面的散热孔1011b位置对应,防尘金属网10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壳1011内,固定方式为卡接或通过螺钉连接。

本实施例中,防尘金属网103为四个并分别设于外壳1011的四个侧壁内。

本实施例中,充放电保护板还连接有LED显示灯板,该LED显示灯板与充放电保护板平行并横向固定于外壳1011的空腔底壁内,LED灯设于壳盖1012的表面。

对图4作如下说明:

1、B+表示电池总正;B-表示电池总负;P+表示输出正极/充电正极;P-表示输出负极/充电负极。

2、充放电保护板通过采集单体电芯电压能实现电池组内任意一节单体电芯过压、欠压保护。

3、充放电保护板通过采集电池组温度能实现电池组过温保护。

4、LED显示灯板可实现电量显示、温度故障指示、欠压告警指示。

5、充放电保护板具有放电过流、短路保护功能及预充电功能。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施例的充放电保护板包括充放电IC、单体电芯电压采集电路、温度采集电路、充放电保护电路、用于实现电池组各个单体电芯电压均衡的电压均衡支路、电池组总电压检测电路、开关电路等,由于充放电保护板的电路功能是较成熟的技术,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