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8500发布日期:2019-04-13 00:19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压力继电器。



背景技术:

压力继电器是利用液体或者气体的压力来启闭电气触点的电气转换元件。当系统压力达到压力继电器的设定值时,发出电信号,使电气元件(如电磁铁、电机、时间继电器、电磁离合器等)动作,而卸压则执行元件实现顺序动作,或关闭电动机使系统停止工作,起安全保护作用等。压力继电器有柱塞式、膜片式、弹簧管式和波纹管式四种结构形式。

现有的膜片压力继电器,如公布号为CN103985595A中所公开的一种膜片式压力继电器,其通过橡胶隔膜的形变推动阀芯位移来触发微动开关的启闭信号,但是由于橡胶膈膜的拉伸系数受温度影响大,导致其在高低温(-50℃~100℃)下性能参数变化大,影响继电器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压力继电器,该压力继电器用活塞式来代替膜片式,以解决现有膜片式压力继电器的精度受温度影响大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压力继电器,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相对的两端上分别具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以及将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连通的阀腔;

推杆,所述推杆位于阀腔内,且具有分别延伸至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活塞,所述活塞位于第一容纳腔内,并且与推杆的第一端部相抵,所述活塞上还设有与第一容纳腔的内周壁密封接触的密封圈;

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固定至阀体上,且微动开关的触头与位于第二容纳腔内的推杆的第二端部相接触;

弹簧复位装置,所述弹簧复位装置位于第二容纳腔内,包括第一弹簧座、第二弹簧座、弹簧和堵头,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座、第二弹簧座相抵,所述第一弹簧座与推杆的第二端部相抵,所述堵头固定在第二容纳腔的开口处且与第二弹簧座相抵;以及,

接头,所述接头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容纳腔的开口处,另一端与外部压力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位于第一容纳腔内的第一端部以及位于第二容纳腔内的第二端部上都设有与阀腔同轴设置的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内都设有一球体,所述活塞与推杆的第一端部相抵的面上具有与球体相匹配且与阀腔同轴设置的第一锥形凹槽,所述第一弹簧座与推杆的第二端部相抵的面上具有与球体相匹配且与阀腔同轴设置的第二锥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与推杆的第一端部相抵的面上具有与阀腔同轴设置的第一锥形凹槽,所述第一弹簧座与推杆的第二端部相抵的面上具有与阀腔同轴设置的第二锥形凹槽,所述推杆位于第一容纳腔内的第一端部以及位于第二容纳腔内的第二端部上分别为与第一锥形凹槽和第二锥形凹槽相匹配的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与推杆的第一端部相抵的面上具有供第一端部延伸至活塞内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弹簧座与推杆的第二端部相抵的面上具有供第二端部延伸至第一弹簧座内的第二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堵头为与第二容纳腔螺纹连接的调节螺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力继电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力继电器使用受温度影响小的活塞与密封圈来替代现有的受温度影响大膜片,使得该压力继电器推杆在温度变化是的线性变化小,可以保证其精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压力继电器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压力继电器的活塞与推杆的第一种配合方式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压力继电器的第一弹簧座与推杆的第一种配合方式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压力继电器的活塞与推杆的第二种配合方式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压力继电器的第一弹簧座与推杆的第二种配合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继电器,该压力继电器包括了,

阀体10,所述阀体10相对的两端上分别具有第一容纳腔100和第二容纳腔110,以及将第一容纳腔100和第二容纳腔110连通的阀腔120。

推杆20,所述推杆20位于阀腔120内,且具有分别延伸至第一容纳腔100和第二容纳腔110内的第一端部200和第二端部210。

活塞30,所述活塞30位于第一容纳腔100内,并且与推杆20的第一端部200相抵,所述活塞30上还设有与第一容纳腔100的内周壁密封接触的密封圈300。

微动开关40,所述微动开关40固定至阀体10上,且微动开关40的触头与位于第二容纳腔110内的推杆20的第二端部210相接触;

弹簧复位装置50,所述弹簧复位装置50位于第二容纳腔110内,包括第一弹簧座502、第二弹簧座504、弹簧506和堵头508,弹簧的506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座502、第二弹簧座504相抵,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弹簧座502、第二弹簧座504上都设有与弹簧506内径向匹配的凸台,以保证第一弹簧座502和第二弹簧座504相向运动时,弹簧506是沿其轴向压缩的。所述第一弹簧座502与推杆20的第二端部210相抵,所述堵头508固定在第二容纳腔110的开口处且与第二弹簧座504相抵;以及,

接头60,所述接头60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容纳腔100的开口处,另一端与外部压力源连接。

上述的压力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外部压力源(例如液压或气压)加压时,活塞30受到压力的作用在第一容纳腔100内沿阀腔120的轴线往第二容纳腔110方向运动,从而推动推杆20运动,当外部压力源施加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推杆20的第二端部210受力运动和微动开关40的触点分离,则微动开关40产生断开的信号;当外部压力源降压时,弹簧复位装置50中的弹簧506复原,推动推杆20复位,当外部压力源施加的压力低于设定值时,推杆20的第二端部210复位和微动开关40的触点接触,则微动开关40产生开启的信号,从而实现该压力继电器的启闭。由于活塞30和密封圈300只需保证与第一容纳腔100的密封以及控制活塞30和密封圈300与第一容纳腔100之间的摩擦阻力,不需要考虑膜片式压力继电器中膜片形变的问题,因此活塞30和密封圈300均可采用受温度影响小的材料制成,例如聚四氟乙烯等,因此该压力继电器相对于现有的膜片式压力继电器具有更好的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推杆上端和下端在受活塞或者弹簧的推力时,保证其受力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本实施例中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

其一,参考图1-图3,所述推杆20位于第一容纳腔100内的第一端部200以及位于第二容纳腔110内的第二端部210上都设有与阀腔120的轴线M同轴设置的第一凹腔202和第二凹腔212,所述第一凹腔202和第二凹腔212内都设有一球体70,所述活塞30与推杆20的第一端部200相抵的面上具有与球体70相匹配且与阀腔120的轴线M同轴设置的第一锥形凹槽302,所述第一弹簧座502与推杆20的第二端部210相抵的面上具有与球体70相匹配且与阀腔120的轴线M同轴设置的第二锥形凹槽5020。位于推杆20两端上的球体70可以对推杆所受的力进行校正,保证其受力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且是在阀腔120的轴线M上。

另一是,参考图4和图5,所述活塞30与推杆20的第一端部200相抵的面上具有与阀腔的轴线M同轴设置的第一锥形凹槽302’,所述第一弹簧座502与推杆20的第二端部210相抵的面上具有与阀腔的轴线M同轴设置的第二锥形凹槽5020’,所述推杆20位于第一容纳腔100内的第一端部200以及位于第二容纳腔110内的第二端部210上分别为与第一锥形凹槽302’和第二锥形凹槽5020’相匹配的第一球体72和第二球体74。位于推杆20两端上的第一球体72和第二球体74可以对推杆20所受的力进行校正,保证其受力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且是在阀腔120的轴线M上。

对上述两种实现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30与推杆20的第一端部200相抵的面上具有供第一端部200延伸至活塞30内的第一凹槽304,所述第一弹簧座502与推杆20的第二端部210相抵的面上具有供第二端部210延伸至第一弹簧座502内的第二凹槽5022,以限制推杆20的第一端部200和第二端部210相对于活塞和第一弹簧座502的偏转。

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堵头508为与第二容纳腔110螺纹连接的调节螺帽,调节螺帽可以调整弹簧506的弹力,即可以调整该压力继电器的压力设定值。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