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绝缘户内环网柜接地开关的接触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9613发布日期:2019-08-07 01:3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绝缘户内环网柜接地开关的接触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配合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全绝缘户内环网柜接地开关的接触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环网供电技术的日益成熟,环网柜以其小巧的体积、紧凑的结构、安装方便、运行可靠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国外环网柜技术发展很快,且性能逐步提高,主要体现在技术参数和寿命的逐步提高,体积减小,故障率低,近年来,国内企业不断的加大技改投入,采用了多种开发方式,相继推出了不同规格的国产化环网柜,取得了长足的技术进步。

负荷开关和接地开关为环网柜的主要元件,在环网柜中应用广泛;负荷开关设于主回路中,用于分断额定电流及关合短路电流,接地开关用于主回路的可靠接地,两者的操作机构设置有联锁装置,用于防止负荷开关与接地开关的误操作;负荷开关与接地开关的误操作危害很大,容易造成供电线路的短路故障,破坏供电系统稳定性,并且对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危害;因此环网柜机构负荷开关与接地开关联锁装置必须具有动作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现有的接地开关触刀与触头接触配合结构是触头上有凸起,触刀为平面结构,在触刀和触头合闸接触时,压簧从两边压紧触刀,使触刀和触头的凸起接触。这种接触配合结构不能保证触刀与触头的接触完好性,严重时会引起配电系统的事故,甚至导致工作人员伤亡。结构设计复杂、耗材大、加工工艺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全绝缘户内环网柜接地开关的接触配合结构,操作简单,提高了安全性能。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绝缘户内环网柜接地开关的接触配合结构,包括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

动触头组件包括多个动触刀,动触刀包括动触刀垫板和两个动触刀压板,两个动触刀压板通过螺栓和螺帽锁紧固定在动触刀垫板的两侧,多个动触刀的动触刀垫板套设固定在旋转主轴上;

静触头组件包括底板,底板上与动触刀对应的设有多个压接结构;

压接结构包括压接座,压接座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压接槽、使压接座整体呈u形结构,压接槽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压块;

底座上还设有推板,推板上与压接槽对应的设有多个触头,推板通过操作机构控制移动;

动触刀在旋转主轴的带动下旋转压入压接座中,触头在操作机构的作用下移入相对应的两个动触刀压板之间,实现合闸。

进一步的,动触刀压板的内壁上设有压接端子。

进一步的,操作机构包括两个凸轮,两个凸轮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底座上,位于推板固定触头相反的一侧,每个凸轮的第一转轴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齿轮,两个第一齿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加以连接,其中一个凸轮的第一转轴上还设有一个第二齿轮,第二齿轮通过第二链条与固定在电机上的第三齿轮相连接,电机固定在底座上;

底座上还设有两个限位拉板,限位拉板与凸轮相同设置在推板的同一侧,限位拉板与推板之间设有弹簧。

进一步的,压块为四棱台结构。

进一步的,压接槽的底部设有限位支承块,限位支承块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操作方法为:动触刀在旋转主轴的带动下旋转压入压接座中,两个动触刀压板在压块的作用下相互合拢,触头在操作机构的作用下移入相对应的两个动触刀压板之间、与压接端子相接触,实现合闸;

需要分闸时,反向操作即可;

操作机构的作用原理为:电机带动两个凸轮同步旋转,凸轮在旋转过程中,突出部分顶起推板进行移动,使触头与动触刀合闸,此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分闸时,凸轮旋转180°,推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触头与动触刀分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将合闸和分闸的过程分步操作,大幅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合闸状态俯视图。

图2为静触头组件分闸状态俯视图。

图3为压接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动触刀1、动触刀垫板2、动触刀压板3、旋转主轴4、底板5、压接结构6、压接座7、压接槽8、压块9、推板10、触头11、压接端子12、凸轮13、第一齿轮14、第一链条15、第二齿轮16、第二链条17、电机18、第三齿轮19、限位拉板20、弹簧21、限位支承块22。

如图所示一种全绝缘户内环网柜接地开关的接触配合结构,包括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

动触头组件包括多个动触刀1,动触刀包括动触刀垫板2和两个动触刀压板3,两个动触刀压板通过螺栓和螺帽锁紧固定在动触刀垫板的两侧,多个动触刀的动触刀垫板套设固定在旋转主轴4上;

静触头组件包括底板5,底板上与动触刀对应的设有多个压接结构6;

压接结构包括压接座7,压接座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压接槽8、使压接座整体呈u形结构,压接槽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压块9;

底座上还设有推板10,推板上与压接槽对应的设有多个触头11,推板通过操作机构控制移动;

动触刀在旋转主轴的带动下旋转压入压接座中,触头在操作机构的作用下移入相对应的两个动触刀压板之间,实现合闸。

进一步的,动触刀压板的内壁上设有压接端子12。

进一步的,操作机构包括两个凸轮13,两个凸轮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底座上,位于推板固定触头相反的一侧,每个凸轮的第一转轴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齿轮14,两个第一齿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15加以连接,其中一个凸轮的第一转轴上还设有一个第二齿轮16,第二齿轮通过第二链条17与固定在电机18上的第三齿轮19相连接,电机固定在底座上;

底座上还设有两个限位拉板20,限位拉板与凸轮相同设置在推板的同一侧,限位拉板与推板之间设有弹簧21。

进一步的,压块为四棱台结构。

进一步的,压接槽的底部设有限位支承块22,限位支承块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操作方法为:动触刀在旋转主轴的带动下旋转压入压接座中,两个动触刀压板在压块的作用下相互合拢,触头在操作机构的作用下移入相对应的两个动触刀压板之间、与压接端子相接触,实现合闸;

需要分闸时,反向操作即可;

操作机构的作用原理为:电机带动两个凸轮同步旋转,凸轮在旋转过程中,突出部分顶起推板进行移动,使触头与动触刀合闸,此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分闸时,凸轮旋转180°,推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触头与动触刀分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将合闸和分闸的过程分步操作,大幅提高了安全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