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接式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9376发布日期:2019-06-13 10:13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短接式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短接式耦合器。



背景技术:

耦合器在微波通讯、电子对抗和雷达等技术领域大量应用。耦合器一般包括有两个能够相互插接的子耦合器,两个子耦合器分别与不同线路的两端连接,两个子耦合器在相互插接时能够使两个线路连接导通。当耦合器用于传输电流信号时,由于子耦合器和线路之间、以及两个子耦合器连接处存在着多个电连接点,容易导致接触不良,致使信号传输不稳定,尤其是用于传输弱电流信号时,这种影响更为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短接式耦合器,结构简单,信号传输更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短接式耦合器,包括插座和短接插头,插座包括两个相互隔离的腔体,两个腔体中均设置有电接触片,插座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两个腔体分别对应连通的插孔,插座外侧设置有两个与所述两个电接触片分别一体连接的接线端子,所述短接插头包括两个相互电连的插针,两个插针能够沿插孔插入到插座腔体中并分别与两个电接触片形成导电接触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使用时将两个接线端子串接在两个线路之间,当需要对线路进行接通时,通过将短接插头的两个插针沿插孔插入到插座腔体中,使两个插针能够分别与两个电接触片形成导电接触配合,由于两个插针相互电连,因而能够使线路接通;当需要断开线路时,拔出短接插头即可迅速切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较现有耦合器而言,与线路之间电连接点更少,因而对于弱电流信号的传输更加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座包括壳体和内嵌件,壳体底端设置有供内嵌件插入定位的插槽,内嵌件一侧包括有两个用于容置电接触片的凹坑,所述腔体由凹坑与插槽内壁所限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插座采用上述这种“抽屉式”结构,便于电接触片的拆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孔包括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两个第一插孔位于壳体上端并与插槽连通,所述两个第二插孔位于内嵌件上端对应两个第一插孔位置,且两个第二插孔分别与两个凹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插孔的上端形成有与第一插孔配合插接的孔柱,孔柱上套设有插装在第一插孔中的橡胶帽,橡胶帽对应第二插孔处设置有瓣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由于孔柱上套设有插装在第一插孔中的橡胶帽,其能够对第一插孔和孔柱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起到一定防尘、防水的作用;由于橡胶帽对应第二插孔处设置有瓣膜,当插针插入插孔时能够促使瓣膜打开,方便插针插入到腔体中;当插针拔出时,瓣膜能够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复位,形成对第二插孔的封闭,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了插座的防尘、防水的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坑在靠近其底端处设置有U形插口,所述电接触片包括有位于下端的插接部以及由插接部两侧向上弯曲延伸形成的延伸部,两个延伸部能够配合对插针两侧进行夹持,所述插接部插设在U形插口的下端,两个延伸部插设在U形插口的两侧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电接触片能够沿U形插口插入到凹坑中,U形插口的设置能够形成对电接触片下端的稳固定位。电接触片其两个延伸部插设在U形插口的两侧处,U形插口的两侧内壁能够对延伸部提供支撑作用,便于其对插针进行夹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形插口下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插接部的下端设置有与滑槽配合滑动的凸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电接触片沿U形插口插入到凹坑中时,其插接部下端的凸起能够与U形插口下端滑槽构成导向滑动配合的作用,便于电接触片的插装。此外,通过滑槽的限位作用,减少了电接触片的晃动,提高了电接触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部内侧设置有与插针表面形状适配的凹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提高了延伸部与插针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电接触导电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短接插头其两个插针的上端之间铆接固定有导电片,所述短接插头包括有注塑形成于两个插针与导电片之间连接处的操作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两个插针的上端通过导电片铆接电连,并通过操作部进行注塑封装,减少外界的干扰,使两个插针之间的电连接更加稳定。操作部还能够方便手部对短接插头进行插拔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短接插头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针和导电片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2;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嵌件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接触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短接式耦合器的实施例如图1至7所示:包括插座1和短接插头2,插座1包括两个相互隔离的腔体,两个腔体中均设置有电接触片3,插座1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两个腔体分别对应连通的插孔11,插座1外侧设置有两个与所述两个电接触片3分别一体连接的接线端子4,接线端子4为卡爪形状,所述短接插头2包括两个相互电连的插针21,两个插针21能够沿插孔11插入到插座1腔体中并分别与两个电接触片3形成导电接触配合。

所述插座1包括壳体12和内嵌件13,壳体12底端设置有供内嵌件13插入定位的插槽121,插槽121侧壁与内嵌件13之间通过卡扣卡接,内嵌件13一侧包括有两个用于容置电接触片3的凹坑131,所述腔体由凹坑131与插槽121内壁所限定。

所述插孔11包括有第一插孔111和第二插孔112,所述两个第一插孔111位于壳体11上端并与插槽121连通,所述两个第二插孔112位于内嵌件13上端对应两个第一插孔111位置,且两个第二插孔112分别与两个凹腔131相连通,所述第二插孔112的上端形成有与第一插孔111配合插接的孔柱113,第一插孔111位于孔柱113的圆心位置,孔柱113上套设有插装在第一插孔111中的橡胶帽5,橡胶帽5对应第二插孔112处设置有瓣膜51,两个孔柱113上的橡胶帽5一体成型在同一橡胶垫片6上,橡胶垫片6夹紧固定在内嵌件13与壳体11之间。

所述凹坑131在靠近其底端处设置有U形插口132,该U形插口132形成于凹坑131靠近其底端处的凸柱133与凹坑131内壁之间,所述电接触片3包括有位于下端的插接部32以及由插接部32两侧向上弯曲延伸形成的延伸部31,插接部32前端与所述接线端子4一体连接,两个延伸部31能够配合对插针21两侧进行夹持,所述插接部32插设在U形插口132的下端,即插设在凸柱133的下方,两个延伸部31插设在U形插口132的两侧处。所述内嵌件13与壳体12插接处的下端留有供接线端子4向前方伸出至壳体12外侧的间隙。

所述U形插口132下端设置有滑槽1321,滑槽1321位于U形插口132的底内壁处,所述插接部31的下端设置有与滑槽1321配合滑动的凸起321,该凸起321由插接部31下端裁切并向下弯折形成。

所述延伸部31内侧设置有与插针21表面形状适配的凹部311。

所述短接插头2其两个插针21的上端之间铆接固定有导电片22,所述短接插头2包括有注塑形成于两个插针21与导电片22之间连接处的操作部22。

以上实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具体实例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