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扭转式的接地引下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5576发布日期:2019-06-05 22:37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扭转式的接地引下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厂、变电站的主接地网,具体地指一种用于发电厂、变电站内,与主接地网导体相连的螺旋扭转式的接地引下线。



背景技术:

主接地网是发电厂、变电站接地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埋入地中与大地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构成,这里我们所指的接地网指的是由水平接地体焊接成的网状结构接地体。一般地,为了焊接方便,接地网的导体为立式放置(窄面朝下,宽面向侧面)。

接地引下线是指:电气设备、杆塔的接地端子与接地网导体连接用的在正常情况下不载流的金属导体。

接地装置的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及人身与设备的安全。它包括接地体与接地体、接地线与接地线、接地体与接地线之间的焊接连接。《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验收规范》明确规定:接地体(线)(下文把接地体、接地线统称为接地导体)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对于此项要求,在相互搭接的二者轴线平行时比较容易实现,但二者轴线垂直时,扁钢接地导体由于容易撕裂故不能平面转弯,实现起来较困难。

在实际操作上,为了实现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如图1所示,往往先将引下线1垂直焊接在地网导体2上,地网导体 2为长条扁钢(地网导体2截面有宽面和窄面,根据施工规范,一般是窄面朝下,宽面向侧面,称为立放),然后再在两侧焊接几根辅助接地导体3,以增强导电截面,使总焊接面的等效长度至少是截面宽度B的两倍,即图1中阴影部分的等效长度≥2B,既不美观,又不规范。

公开号为CN20225974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接地导体之间的连接装置,实现了二者在同一平面轴线垂直时的连接。但是需将额外生产标准件,连接装置两端还需分别与引下线、地网导体进行焊接,工艺复杂,费时费力。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结构简单、直接与地网导体焊接的螺旋扭转式的接地引下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直接与地网导体焊接的螺旋扭转式的接地引下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螺旋扭转式的接地引下线,所述接地引下线包括一端的地面设备连接部以及另一端的地网导体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设备连接部、地网导体连接部间设有螺旋弯型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使地面设备连接部位于地网导体连接部所在平面外;

所述地网导体连接部上设有轴线与地网导体轴线平行、与地网导体搭接焊的第一焊接段,所述第一焊接段的宽度不小于地网导体的宽度B,所述第一焊接段的长度≥2B。

优选的,所述地面设备连接部包括竖直部以及连接于竖直部下方的水平部,所述竖直部、水平部所在平面相互垂直,所述竖直部上设有螺孔或第二焊接段。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部、水平部间设有弯折角为90°的弧形过渡部。

进一步的,所述地网导体连接部、水平部通过过渡段连接,所述地网导体连接部、水平部所在平面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焊接段的宽度不小于地网导体的宽度B,所述第二焊接段的长度≥2B。

优选的,所述接地引下线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无需额外连接部件,直接与地网导体搭接焊,并且满足第一焊接段的长度≥2B。

2.接地引下线一体成型,利用接地扁钢易于沿宽面垂直弯曲的特点,扭转形成螺旋弯型的过渡段,将竖直异面的地面设备连接部、地网导体连接部连接。由于过渡段可任意扭转,因此第一焊接段可在垂直于水平部的竖直平面内任意转动,在平面内实现0°~360°自由搭接。

3.结构简单、灵活性强,根据接地导体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搭接方向和弯曲角度,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大大简化了搭接工艺,提高了搭接质量,缩短施工周期,节约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引下线、地网导体的连接结构

图2为实施例1中的接地引下线结构示意图(竖直方向)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左视图

图5为实施例2中的接地引下线结构示意图

其中:1-引下线 2-地网导体 3-辅助接地导体 4-地面设备连接部 5-地网导体连接部 6-过渡段 7-第一焊接段 8-竖直部 9-水平部 10-弧形过渡部 11-螺孔 12-第二焊接段 13-接地引下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现有的引下线、地网导体的连接结构,已在背景技术中作了详细说明,于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1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螺旋扭转式的接地引下线,接地引下线13包括一端的地面设备连接部4以及另一端的地网导体连接部5,地面设备连接部4、地网导体连接部5间设有螺旋弯型的过渡段6;地网导体连接部5上设有轴线与地网导体2轴线平行、与地网导体2搭接焊的第一焊接段7,第一焊接段7的宽度不小于地网导体2的宽度B,第一焊接段7的长度≥2B。地面设备连接部4位于地网导体连接部5所在平面外。本实施例中地网导体2 宽度为B,地网导体2立放于竖直平面内,且轴线为沿水平方向;接地引下线13为宽度为B的长条扁钢形变得到。

地面设备连接部4包括竖直部8以及连接于竖直部8下方的水平部9,竖直部8、水平部9所在平面相互垂直,竖直部8上设有螺孔11。竖直部8、水平部9间设有弯折角为90°的弧形过渡部 10。地网导体连接部5、水平部9通过过渡段6连接,地网导体连接部5、水平部9所在平面相互垂直。

第一焊接段7、竖直部8所在平面均与水平部9所在平面垂直,第一焊接段7、竖直部8间所在竖直平面可为平行或相交,本实施例中第一焊接段7、竖直部8间所在竖直平面平行。螺旋形的过渡段6可使第一焊接段7在竖直面内任意角度设置,以灵活对应任何地网导体2。

本实施例中,接地引下线13一体成型,过渡段6为沿轴线扭转螺旋弯曲形成,弧形过渡部10为直接沿宽度方向90°弯折形成。

本实施例中,接地引下线13通过螺孔11连接接地端子,通过第一焊接段7连接地网导体2。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除竖直部8上用设置第二焊接段12代替螺孔11 用于连接接地端子外,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其中第二焊接段12的宽度不小于地网导体2的宽度B,第二焊接段12的长度≥2B。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