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钒电池用密封圈的贴胶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3586发布日期:2019-04-30 18:2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钒电池用密封圈的贴胶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钒电池部件的加工工装领域,具体为一种钒电池用密封圈的贴胶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钒电池的全称为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活性物质呈循环流动液态的氧化还原电池。它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存储装置,与市场中的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相比,具有大功率、长寿命、支持频繁大电流充放电、绿色无污染等明显技术优势,在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城市电网储能、远程供电、UPS系统、海岛应用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对钒电池的研发尚处于起步阶段。

钒电池的电堆主要由单体电池串联构成,单体电池由正电池单元、负电池单元和夹装在正电池单元与负电池单元之间的等离子交换膜组成,正电池单元和负电池单元均设有液流框,液流框上粘贴有密封圈,位于等离子交换膜上下两侧的密封圈上均设有凸筋,上下两侧的凸筋互相压合实现密封。图1为一种结构的密封圈1,密封圈1的正面沿内圈11、外圈12和溢流孔13的周向均设有凸筋。向液流框上粘贴密封圈之前,需要在密封圈的反面上贴双面胶,但由于密封圈通常由硅橡胶制成,很软,不容易被支撑固定,且密封圈通常规格较大(如长0.8m*宽0.6m),导致双面胶很难贴好贴平整,容易存在气泡,最终影响钒电池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钒电池中的密封圈不容易被支撑固定,双面胶很难贴好贴平整,容易存在气泡,最终影响钒电池的质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钒电池用密封圈的贴胶定位工装,其能将密封圈整体平整定位且定位稳定,便于贴胶。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钒电池用密封圈的贴胶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表面上设有与密封圈形状相配合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上开设有与所述密封圈上的溢流孔一一对应的通孔和与所述密封圈上的凸筋相对应的让位槽,所述定位凸台上还开设有气道,所述气道用于连通所述让位槽,所述基板内部对应所述定位凸台安装有气嘴,所述气嘴沿所述定位凸台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气嘴的前端与所述气道连通,所述气嘴的后端并联后与真空泵连接。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让位槽包括内圈让位槽、外圈让位槽和溢流孔让位槽,所述内圈让位槽、所述外圈让位槽和所述溢流孔让位槽分别与所述密封圈上的内圈凸筋、外圈凸筋和溢流孔凸筋相对应,所述气道包括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用于连通所述内圈让位槽和所述外圈让位槽,所述第二气道用于连通所述外圈让位槽和所述溢流孔让位槽。

所述气道为矩形凹槽结构,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互相垂直。

所述气嘴的前端开口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气道的宽度,所述气嘴的前端开口与所述气道正对。

所述气道的深度小于所述让位槽的深度。

所述基板的底部对应所述定位凸台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气嘴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气嘴螺纹配合安装于所述螺纹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贴胶定位工装,在基板上开设了定位凸台用于对密封圈整体形状进行限位,又在定位凸台内开设了让位槽用于对密封圈上的凸筋进行限位,同时在定位凸台内还开设了用于连通让位槽的气道,气道与气嘴连通,从而当真空泵抽气时,气道以及定位凸台内的空气均被抽离,使得密封圈整体得到稳定的定位且能保持平整,非常便于对密封圈进行贴胶,避免了贴胶后出现气泡,本工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工容易且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钒电池用密封圈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密封圈;11-内圈;12-外圈;13-溢流孔;2-基板;21-定位凸台;22-通孔;23-气道;231-第一气道;232-第二气道;24-气嘴;25-内圈让位槽;26-外圈让位槽;27-溢流孔让位槽;28-让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钒电池用密封圈的贴胶定位工装,其包括基板2,基板2的表面上设有与密封圈1形状相配合的定位凸台21,定位凸台21上开设有与密封圈1上的溢流孔13一一对应的通孔22和与密封圈1上的凸筋相对应的让位槽28,定位凸台21上还开设有气道23,气道23的深度小于让位槽的深度,气道23用于连通让位槽28,基板2内部对应定位凸台21安装有气嘴24,气嘴24沿定位凸台21的周向间隔分布,气嘴24的前端与气道23连通,气嘴24的后端并联后与真空泵(图2至图4中未示出)连接。

见图1至图4,让位槽28包括内圈让位槽25、外圈让位槽26和溢流孔让位槽27,内圈让位槽25、外圈让位槽26和溢流孔让位槽27分别与密封圈1上的内圈凸筋、外圈凸筋和溢流孔凸筋相对应,气道23为矩形凹槽结构,气道23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一气道231和第二气道232,第一气道231用于连通内圈让位槽25和外圈让位槽26,第二气道232用于连通外圈让位槽26和溢流孔让位槽27,如此设计,气道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气嘴24的前端开口直径小于或等于气道23的宽度,优选的,气嘴24的前端开口直径等于气道23的宽度,气嘴24的前端开口与气道23正对,如此能够更好、更快的将气道和让位槽内的空气抽离。

为了便于气嘴的安装和拆卸,基板2的底部对应定位凸台21开设有螺纹孔,气嘴24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气嘴24螺纹配合安装于螺纹孔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