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类屏蔽数据线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9868发布日期:2019-05-21 21:1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超六类屏蔽数据线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六类屏蔽数据线缆



背景技术:

现有通信中用于4G网络应用的屏蔽型数据缆为超五类缆(CAT5e)传输带宽为100MHZ,百兆传输时的衰减为19.1dB,电缆一般采用一层铝箔屏蔽的结构,但随着5G网络的启用,电缆的传输带宽要求达到500MHZ以上,500MHZ传输时的衰减为45.3dB,这就意味着对通信电缆的抗电磁干扰性能要求更高,所以现有技术中的一层铝箔屏蔽已经无法满足屏蔽要求。

为提高电缆的传输速率与传输带宽,减少信号传输延时,降低线缆互相之间的串扰,在超五类缆基础上研发出超六类缆:采用的发泡绝缘及对对屏蔽的结构,现有的对对屏蔽是将多组发泡芯线用骨架隔离,如中国专利CN201720762007.6一种超六类屏蔽数据线缆公开了用“十”字形屏蔽骨架将对对绞线隔离的方法,但是此种“十”字形屏蔽骨架存在缺陷:所述“十”字形屏蔽骨架分隔区域内部空间较大,无法保证绞合在一起的对对绞线在空间区域的位置固定,从而影响屏蔽骨架对绞合在一起的对对绞线的屏蔽效果,且如果空间过大,导致对对绞线在“十”字形屏蔽骨架内弯曲可能会导致对对绞线的余长过大。

且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超六类屏蔽型双绞线,大多都是铝箔单独屏蔽或编织层加铝箔的双层屏蔽,铝箔单独屏蔽型双绞线只对射频干扰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外加编织层的双层屏蔽型双绞线对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有屏蔽作用,但是会产生过量的电磁辐射,影响整体布线系统的质量。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高度发展,千兆网络甚至万兆网络的普及应用,对信息的及时性和安全有了很大的要求,现有的屏蔽手段不足以应对恶劣的布线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背景技术中现有的超六类屏蔽数据线缆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超六类屏蔽数据线缆,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对绞线在屏蔽骨架内无法固定,造成的屏蔽效果差和余长过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包括缆芯,依次包覆在缆芯外的屏蔽层和外护套,所述缆芯内设置有屏蔽骨架和对对绞线,所述屏蔽骨架上设置有绞线固定部,所述绞线固定部包括至少一组弹性卡槽,所述对对绞线能够卡入到弹性卡槽中。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多组所述弹性卡槽的尺寸大小不同,所述卡槽沿径向方向尺寸依次减小,能够匹配多种尺寸规格的对对绞线。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屏蔽骨架为“十”字形屏蔽骨架,所述“十”字形屏蔽骨架将缆芯分为四个绞线固定部,每个绞线固定部内有固定安装有一组对对绞线,缆芯内共有四组对对绞线。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屏蔽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包覆的内铝箔屏蔽层、金属网编织层、外铝箔屏蔽层,构成了三层屏蔽结构,所述金属网编织层包括铜丝和纤维,所述铜丝经向密布,与纬向疏布的纤维或铜丝相互交织,形成纺织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金属网编织层外设置有排流线。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对对绞线包括绞合在一起的两对铜导线,所述铜导线包括铜芯,铜芯外依次包覆有内皮层、发泡层、外皮层。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十”字形屏蔽骨架采用发泡骨架,所述发泡骨架的发泡度为15%~25%。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外护套采用PVC外护套。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屏蔽层外设置有撕裂绳。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缆芯外侧还包覆有聚酯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十字骨架内部设置弹性卡槽,保证放入在十字骨架内部的对对绞线位置固定。

现有技术中,“十”字形屏蔽骨架分隔区域内部空间较大,无法保证绞合在一起的对对绞线在空间区域的位置固定,从而影响屏蔽骨架对绞合在一起的对对绞线的屏蔽效果,且如果空间过大,导致对对绞线在“十”字形屏蔽骨架内弯曲可能会导致对对绞线的余长过大。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十”字形屏蔽骨架相邻的两边内设置至少一组弹性卡槽,所述对对绞线能够卡入到弹性卡槽中,保证了每一组对对绞线在十字骨架内的位置固定,不能够窜动或者弯曲,防止因对对绞线的窜动而造成的相对位置不同,使屏蔽骨架对相邻之间的对对绞线屏蔽效果下降;同时也能防止因对对绞线弯曲而造成的余长过大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缆芯;2、屏蔽层;21、内铝箔屏蔽层;22、金属网编织层;23、外铝箔屏蔽层;3、外护套;4、“十”字形屏蔽骨架;5、对对绞线;6、弹性卡槽;7、排流线;8、撕裂绳;9、聚酯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超六类屏蔽数据电缆的一实施例,一种超六类屏蔽数据线缆,包括缆芯1,依次包覆在缆芯外的屏蔽层2和外护套3,所述缆芯1内设置有“十”字形屏蔽骨架4和四组对对绞线5,所述“十”字形屏蔽骨架上设置有绞线固定部,所述“十”字形屏蔽骨架4将所述缆芯1分隔成四个绞线固定部,四组对对绞线5分别设置在四个绞线固定部内,所述绞线固定部包括至少一组弹性卡槽6,所述对对绞线5能够卡入到弹性卡槽6中,并在弹性卡槽6中固定位置,多组所述弹性卡槽6的尺寸大小不同,所述弹性卡槽6沿径向方向尺寸依次减小,能够匹配多种尺寸规格的对对绞线5。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超六类屏蔽型双绞线,大多都是铝箔单独屏蔽或编织层加铝箔的双层屏蔽,铝箔单独屏蔽型双绞线只对射频干扰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外加编织层的双层屏蔽型双绞线对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有屏蔽作用,但是会产生过量的电磁辐射,影响整体布线系统的质量。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高度发展,千兆网络甚至万兆网络的普及应用,对信息的及时性和安全有了很大的要求,现有的屏蔽手段不足以应对恶劣的布线环境。

本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层2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包覆的内铝箔屏蔽层21、金属网编织层22、外铝箔屏蔽层23,构成了三层屏蔽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不仅具备很好的电磁兼容性,同时保证通过缆芯的高频电流所产生过量的辐射波不会影响相邻电子设备或网络系统,并且线缆本身有很强的保密性,同时三层屏蔽保证了缆芯1不易在施工中造成人为的错位、拉伸、损伤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网编织层22包括铜丝和纤维,所述铜丝经向密布,与纬向疏布的纤维或铜丝相互交织,形成纺织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网编织层22外设置有排流线7,所述排流线7能够避免雷电直接击中电缆,一般来说,如击中排流线7的直击雷电流峰值不高于15KA,对电缆几乎不发生反击,借助排流线7上的流动的雷电流,在电缆上产生了与从雷击点直接泄流至电缆的雷电流方向相反的感应电流,使电缆上总的电流显著减小,从而降低缆芯1上与金属网编织层22之间的过电压。

本实施例中,所述对对绞线5包括绞合在一起的两对铜导线,铜导线采用现有技术中皮-泡-皮工艺包覆制成,所述铜导线包括铜芯,铜芯外依次包覆有内皮层、发泡层、外皮层:1、内皮层:为挤包在铜芯上的实心层,使铜芯和发泡层之间有良好的附着性;2、泡沫层:该层要求高发泡度(减少介电常数,有利于长距离传输),用氮气作为发泡剂,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其以恒定流量注入挤塑机聚合物中;3、外层:可保证整个铜导线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表面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十”字形屏蔽骨架4采用发泡骨架,所述发泡骨架的发泡度为15%~25%,该发泡度能够在对对绞线5之间形成良好的屏蔽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护套3采用PVC外护套,所述PVC外护套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和抗紫外线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层2外设置有撕裂绳8,能够方便施工时将外护套3撕开。

本实施例中,所述缆芯1外侧还包覆有聚酯带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