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线路拉棒瓷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9546发布日期:2019-05-17 19:38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线路拉棒瓷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子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高压线路拉棒瓷绝缘子。



背景技术:

绝缘子是指安装在不同电位的导体或导体与接地构件之间的能够耐受电压和机械应力作用的器件,绝缘子种类繁多,形状各异,不同类型绝缘子的结构和外形虽有较大差别,但都是由绝缘件和连接金具两大部分组成的,现有的棒式绝缘子包括棒形的瓷杆及固定在瓷杆两端的金属帽,现有金属帽与瓷杆的连接大多为混凝土连接,但是该种连接方式不便拆装,若金属帽或瓷杆损坏后导致整体结构破坏、无法更换使用;且现有的绝缘子大多是瓷杆与伞裙为一体结构,若伞裙损坏,也会导致整体结构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高压线路拉棒瓷绝缘子,其结构新颖,金属帽及瓷杆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瓷杆与裙摆之间也采用开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整体结构的生产、组装及更换,减少浪费。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线路拉棒瓷绝缘子,包括杆体及套设于所述杆体两端的金属帽,所述杆体上设有贯穿所述杆体两端的通孔,所述金属帽包括圆板,所述圆板远离所述杆体的端面上固定设有球冠状的帽头,所述帽头上开设有安装槽及垂直贯穿所述安装槽的安装孔;所述圆板远离所述帽头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圆板轴线重合,所述圆板的外径与所述杆体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壁及所述通孔的内壁均设有螺纹、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所述杆体端部套设有金属套筒,所述金属套筒包括第二管体及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管体一端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内环直径大于所述帽头的直径、小于所述圆板的直径,所述环形板的内壁与所述圆板的端壁抵持,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与所述圆板外壁滑动抵持,所述第二管体内壁及所述杆体端部外壁均设有螺纹、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杆体通过螺纹连接,且所述圆板、所述环形板及所述杆体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杆体上套设有伞裙,所述伞裙包括第三管体及固定设于所述第三管体外壁的裙摆,所述第三管体沿所述杆体外壁滑动,且所述第三管体与所述杆体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杆体的侧壁固定设有凸条,所述第三管体内壁设有与所述凸条对应的滑槽,所述第三管体通过所述滑槽沿所述凸条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圆板靠近所述第一管体的端面上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所述圆板粘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裙摆远离所述第三管体的边缘部朝下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杆体的端面上设有多个绕所述杆体轴线圆周阵列分布的第一盲孔,所述圆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盲孔对应的第一圆孔,所述环形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盲孔对应的第二圆孔,且当所述圆板与所述杆体端面抵持、所述环形板与所述圆板抵持时,所述第一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及所述第一盲孔相互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管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圆孔,所述第三圆孔绕所述第三管体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杆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沿轴向阵列分布盲孔组,各所述盲孔组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三圆孔对应的第二盲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压线路拉棒瓷绝缘子,其结构新颖,金属帽与杆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金属帽与杆体的连接处通过螺纹连接的金属套筒进行加固连接,再由金属帽、金属套筒及杆体之间通过螺钉进行再次加固,提供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同时确保金属帽与杆体的连接强度;而杆体与伞裙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方便伞裙的更换,避免裙摆部分损坏而造成整体瓷件结构的破坏、甚至造成替换整个绝缘子,可有效的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高压线路拉棒瓷绝缘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高压线路拉棒瓷绝缘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伞裙的俯视图。

图中:

100、杆体;110、通孔;120、凸条;200、金属帽;210、圆板;220、帽头;221、安装槽;222、安装孔;230、第一管体;240、橡胶垫;300、金属套筒;310、第二管体;320、环形板;400、伞裙;410、第三管体;411、滑槽;420、裙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高压线路拉棒瓷绝缘子,包括杆体100及套设于所述杆体100两端的金属帽200,所述杆体100上设有贯穿所述杆体100两端的通孔110,所述金属帽200包括圆板210,所述圆板210远离所述杆体100的端面上固定设有球冠状的帽头220,所述帽头220上开设有安装槽221及垂直贯穿所述安装槽221的安装孔222;所述圆板210远离所述帽头220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管体230,所述第一管体230与所述圆板210轴线重合,所述圆板210的外径与所述杆体100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管体230的外壁及所述通孔110的内壁均设有螺纹、所述第一管体230与所述通孔110螺纹连接;所述杆体100端部套设有金属套筒300,所述金属套筒300包括第二管体310及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管体310一端的环形板320,所述环形板320的内环直径大于所述帽头220的直径、小于所述圆板210的直径,所述环形板320的内壁与所述圆板210的端壁抵持,所述第二管体310的内壁与所述圆板210外壁滑动抵持,所述第二管体310内壁及所述杆体100端部外壁均设有螺纹、所述第二管体310与所述杆体100通过螺纹连接,且所述圆板210、所述环形板320及所述杆体100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杆体100上套设有伞裙400,所述伞裙400包括第三管体410及固定设于所述第三管体410外壁的裙摆420,所述第三管体410沿所述杆体100外壁滑动,且所述第三管体410与所述杆体100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高压线路拉棒瓷绝缘子,其结构新颖,所述金属帽200与所述杆体10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金属帽200与所述杆体100的连接处通过螺纹连接的所述金属套筒300进行加固连接,再由所述金属帽200、所述金属套筒300及所述杆体100之间通过螺钉进行再次加固,提供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同时确保所述金属帽200与所述杆体100的连接强度;而所述杆体100与所述伞裙400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方便所述伞裙400的更换,避免所述裙摆420部分损坏而造成整体瓷件结构的破坏、甚至造成替换整个绝缘子,可有效的减少浪费。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100的侧壁固定设有凸条120,所述第三管体410内壁设有与所述凸条120对应的滑槽411,所述第三管体410通过所述滑槽411沿所述凸条120滑动;所述凸条120及所述滑槽411的配合可方便所述伞裙400与所述杆体100之间的配合定位、方便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圆板210靠近所述第一管体230的端面上设有橡胶垫240,所述橡胶垫240与所述圆板210粘接固定;所述橡胶垫240的设计可提供一定的缓冲间隙,一方面可防止所述杆体210在高温条件下发生膨胀而造成破裂,另一方面则是可便于所述金属套筒300及所述金属帽200调节紧一点或松一点的配合,以便所述金属帽200、所述金属套筒300及所述杆体100可对齐进行螺钉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裙摆420远离所述第三管体410的边缘部朝下倾斜;该设计可防止所述裙摆420在雨雪天气时堆积雨水或积雪,方便雨水及雪的滑落。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100的端面上设有多个绕所述杆体100轴线圆周阵列分布的第一盲孔,所述圆板2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盲孔对应的第一圆孔,所述环形板32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盲孔对应的第二圆孔,且当所述圆板210与所述杆体100端面抵持、所述环形板320与所述圆板210抵持时,所述第一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及所述第一盲孔相互对应;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圆孔及所述第二圆孔的个数为所述第一盲孔的个数的整数倍,可预防加工误差,确保在安装时所述第一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及所述第一盲孔位置可对应、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管体410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圆孔,所述第三圆孔绕所述第三管体410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杆体100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沿轴向阵列分布盲孔组,各所述盲孔组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三圆孔对应的第二盲孔;该设计可根据工作环境条件更改所述伞裙400的个数或调整所述伞裙400之间的间距,实现多个规格或模式的组合,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组装时,需在所述杆体100的一端安装所述金属帽200,在安装所述金属帽200时,首先将所述金属帽200上的所述第一管体230与所述通孔110进行螺纹连接固定,并使所述圆板210与所述杆体100端面抵持、所述第一圆孔与所述第一盲孔对齐;接着将所述金属套筒300套于所述帽头220处,使所述第二管体310与所述杆体100外壁螺纹连接固定,并使所述环形板320与所述圆板210抵持,所述第二圆孔与所述第一圆孔对齐,最后通过螺钉将所述第一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及所述第一盲孔进行固定;安装完一端的所述金属帽200后,需安装所述伞裙400,将所述第三管体410套入所述杆体100、并使所述滑槽411沿所述凸条120滑动,移动至合适的高度,所述第三圆孔与所述第二盲孔对齐、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待所述伞裙400安装完成后,如上所述金属帽200安装过程将所述杆体100另一端的所述金属帽200安装完成即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