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合分闸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5926发布日期:2019-08-23 22:12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合分闸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合分闸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合闸、分闸状态的控制装置是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中一个重要的部件机构。现有的合闸、分闸状态的控制装置通常是由两部分独立的机构以及相对应的连杆机构、线圈组合而成,两部分独立机构即专门负责自动转换开关进行合闸的合闸机构以及专门负责自动转换开关进行分闸的分闸机构,当合闸机构中的合闸线圈得电时,线圈吸合带动合闸连杆机构进行合闸操作;当分闸机构中分闸线圈得电时,线圈吸合带动分闸连杆机构进行分闸操作,从而达到合闸、分闸状态的控制。然而上述合闸、分闸状态的控制装置存在如下问题: 1、在该控制装置中,由于合闸、分闸机构是两个机构,所以要使用两个线圈,这势必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2、合闸、分闸状态的控制装置结构变得复杂,从而导致装配变得较为复杂繁琐;3、结构复杂导致不便于维修及维护;4、由于零件结构较多,其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摩擦力也一定较大,这样就大大影响了自动转换开关的动作。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7397973 U,公告日:2018.05.22)公开了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合分闸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夹板,所述安装夹板上表面边缘处固定有支撑夹板,第一连杆一端铰接与支撑夹板上,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一端铰接连接,第一连杆的杆体中部连接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五连接轴,所述第五连接轴从安装夹板及静铁芯的通孔中穿出,静铁芯的顶面贴合于安装夹板的下表面,第五连接轴下端与动铁芯固定连接。但是此种控制装置结构还是较为复杂,控制不方便容易出现连接错误,不利于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合分闸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合分闸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和滑动装置。所述的壳体的内底部两端固定有竖直的立柱,立柱嵌套在水平的横板的两端,横板可以在立柱上自由滑动。横板下方的立柱上嵌套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对横板有支撑作用。所述的壳体内底部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二电磁铁,横板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二磁铁,第二电磁铁通电状态下产生磁场吸附第二磁铁,使横板向下移动。当第二电磁铁电路断开时磁场消失,横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上升。所述的横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电极。

所述的立柱的顶端固定有水平的安装块,左端的安装块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铁。安装块上方在壳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水平的横杆。横杆上通过滑动装置连接有电极架,电极架通过滑动装置可以在横杆上水平滑动。所述的滑动装置左侧在横杆上嵌套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使电极架向右滑动。所述的电极架的左侧面固定有第一磁铁。第一电磁铁通电状态下产生磁场吸附第一磁铁,使电极架向左移动,当第一电磁铁电路断开,在第二弹簧作用下,电极架向右移动。

所述的电极架的左内侧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绝缘块和第三电极,电极架的右内侧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二电极和第一电极。当电极架向右移动,横板向上移动,连接电极与绝缘块接触,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当电极架向左移动,横板向上移动,连接电极与第二电极接触,常用电源合闸。当电极架向右移动,横板向下移动,连接电极与第三电极接触,则备用电源合闸。当电极架向左移动,横板向下移动,连接电极与第一电极接触,其他电源合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横杆为方形柱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滑动装置包括移动壳体,移动壳体内设置有T字型的凹槽,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轮,转动轮可以在凹槽内自由转动。所述的转动轮为哑铃状结构,转动轮卡在横杆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横板上方的立柱上固定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有限制横板向上滑动的作用,避免横板超范围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电极架右侧的横杆上固定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有限制滑动装置向右移动的作用,避免电极架向右超范围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两组电磁铁和磁铁配合,使定位更加准确,避免了定位不准造成的连接错误。使用滑动装置传动,减小了横杆与电极架之间的摩擦力,使电极架移动更加方便。采用电极架连接各个电极,可以实现多方式控制。本实用新型优点: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定位准确,便于维修,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合分闸控制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合分闸控制装置实施例1中滑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合分闸控制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第一弹簧2,横板3,立柱4,安装块5,横杆6,第一电极7,电极架8,第二电极9,连接电极10,绝缘块11,第三电极12,滑动装置13,第一磁铁14,第一电磁铁15,第二弹簧16,第二磁铁17,第二电磁铁18,移动壳体19,转动轮20,第一限位块21,第二限位块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合分闸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和滑动装置13。所述的壳体1的内底部两端固定有竖直的立柱4,立柱4嵌套在水平的横板3的两端,横板3可以在立柱4上自由滑动。横板3下方的立柱4上嵌套有第一弹簧2,第一弹簧2对横板3有支撑作用。所述的壳体1内底部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二电磁铁18,横板3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二磁铁17,第二电磁铁18通电状态下产生磁场吸附第二磁铁17,使横板3向下移动。当第二电磁铁18电路断开时磁场消失,横板3在第一弹簧2的作用下上升。所述的横板3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电极10。

所述的立柱4的顶端固定有水平的安装块5,左端的安装块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铁15。安装块5上方在壳体1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水平的横杆6,横杆6为方形柱状结构。横杆6上通过滑动装置13连接有电极架8,电极架8通过滑动装置13可以在横杆6上水平滑动。所述的滑动装置13左侧在横杆6上嵌套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使电极架8向右滑动。所述的电极架8的左侧面固定有第一磁铁14。第一电磁铁15通电状态下产生磁场吸附第一磁铁14,使电极架8向左移动,当第一电磁铁15电路断开,在第二弹簧16作用下,电极架8向右移动。所述的滑动装置13包括移动壳体19,移动壳体19内设置有T字型的凹槽,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轮20,转动轮20 可以在凹槽内自由转动。所述的转动轮20为哑铃状结构,转动轮20卡在横杆6的上表面。

所述的电极架8的左内侧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绝缘块11和第三电极 12,电极架8的右内侧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二电极9和第一电极7。当电极架8向右移动,横板3向上移动,连接电极10与绝缘块11接触,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当电极架8向左移动,横板3向上移动,连接电极10与第二电极9接触,常用电源合闸。当电极架8向右移动,横板3向下移动,连接电极10与第三电极12接触,则备用电源合闸。当电极架8向左移动,横板3 向下移动,连接电极10与第一电极17接触,其他种类电源合闸。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设备连接电源,第一电磁铁15电路断开,在第二弹簧16作用下电极架8向右移动,第二电磁铁18电路断开,在第一弹簧2的作用下横板3向上移动,连接电极10与绝缘块11接触,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当第一电磁铁15通电状态下产生磁场吸附第一磁铁14,使电极架 8向左移动,连接电极10与第二电极9接触,常用电源合闸。第一电磁铁15 电路断开,在第二弹簧16作用下电极架8向右移动,第二电磁铁18通电吸附第二磁铁17使横板3向下移动,连接电极10与第三电极12接触,则备用电源合闸。当第一电磁铁15通电状态下产生磁场吸附第一磁铁14,使电极架 8向左移动,连接电极10与第一电极17接触,其他种类电源合闸。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横板3上方的立柱4上固定有第二限位块22,第二限位块22有限制横板3向上滑动的作用,避免横板3超范围滑动。所述的电极架8右侧的横杆6上固定有第一限位块21,第一限位块21有限制滑动装置13向右移动的作用,避免电极架8向右超范围移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