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顶灯档位销旋转开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6102发布日期:2019-08-23 22:13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车用顶灯档位销旋转开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车内的旋转开关。



背景技术:

汽车驾驶室内使用的汽车操作开关,用于对汽车的广播、导航、照明等车载设备进行控制。其主要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上安装有多个按钮组件和中间旋钮组件,中间旋钮组件包括有旋钮和旋钮联动支架,旋钮罩设在旋钮支架上联动配合。传统的中间旋钮较轻,存在操作手感差,旋转和拨动中间旋钮操作时稳定性差。为解决上述问题,对在旋钮内加入配重结构,以提高操作手感。

但现有的汽车操作开关上,由于配重结构加入,使得旋钮内部设计空间受到限制,存在旋钮结构设计不合理,结构不紧凑,不仅给装配带来不便,而且影响旋钮的操作可靠性,旋钮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操作手感佳的车用顶灯档位销旋转开关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顶灯档位销旋转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内容空间并上端形成有安装端口;

PCB板,设于前述壳体内并具有第一弧形槽,前述第一弧形槽的端部设有贴片开关;

支架,设于前述壳体的安装端口;

档位销,通过弹簧弹性地设于前述支架上;以及

旋钮,能旋转地设于前述支架上并下端具有能在第一弧形槽中来回移动且能触碰贴片开关的挡块,该内侧具有与前述档位销相抵配合的倾斜部。

进一步,所述PCB板上靠近第一弧形槽设置有第二弧形槽,对应地,所述旋钮下端具有能在第二弧形槽内来回移动的导向块。

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座及设于底座上的端盖,所述的安装端口成型于前述的端盖上。

为实现两档控制,所述的贴片开关为两个,分别设于第一弧形槽的两端,对应地,所述旋钮的内侧具有两个间隔布置的倾斜部,初始状态下,所述的档位销位于倾斜部之间的凹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档位销为一对,分别布置于支架的两侧,对应地,所述的倾斜部为两组,分别成型于旋钮内壁两侧。

所述挡块的上端面与支架下端面卡接配合。挡块同时起到连接旋钮与支架的作用。

为使装配更加快速准确,所述壳体的安装端口内壁具有限位槽,对应地,所述支架外侧具有与限位槽限位配合的限位块及与安装端口内圈卡接配合的卡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挡块与贴片开关配合实现开关动作,同时通过弹性设置的档位销与倾斜部的配合实现复位,整体结构紧凑,操作手感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旋钮另一视角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分解图。

图4为实施例初始状态的部分仰视图。

图5为实施例初始状态的部分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中旋钮旋转后状态的部分仰视图。

图7为实施例中旋钮旋转后状态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车用顶灯档位销旋转开关结构包括壳体、PCB板4、支架2、档位销6及旋钮1,壳体具有内容空间并上端形成有安装端口31;本实施例中的壳体包括底座5及设于底座5上的端盖3,安装端口31成型于端盖3上。

PCB板4,设于壳体内并具有第一弧形槽41及靠近第一弧形槽41设置的第二弧形槽42,第一弧形槽41的两端均设有贴片开关43。

支架2,设于壳体的安装端口31上,支架2上设有供弹簧61和档位销6设置的安装槽;档位销6为一对,通过弹簧61弹性地设于支架2的两侧上。

旋钮1能旋转地设于支架2上并下端具有能在第一弧形槽41中来回移动且能触碰贴片开关43的挡块11及能在第二弧形槽42内来回移动的导向块12,该旋钮1内侧具有与档位销6相抵配合的倾斜部13,倾斜部13为两组,每组倾斜部13由两个倾斜部13组成,分别成型于旋钮1内壁两侧。挡块11的上端面和导向块2的上端面均与支架2下端面卡接配合。端盖3上的安装端口31内壁具有限位槽32,支架2外侧具有与限位槽32限位配合的限位块23及与安装端口内圈卡接配合的卡脚22。

如图4和图5所示,初始状态下,档位销6位于相邻倾斜部13之间的凹槽14内,这时开关没有被触发。

如图6和图7所示,旋钮1旋转一定角度后,挡块11触碰到贴片开关43,同时档位销6被倾斜部13压缩,开关触发,松开后,旋钮1在弹簧61的作用下,档位销6复位,从而旋转1复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