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速传输的鱼眼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6675发布日期:2019-10-19 03:14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速传输的鱼眼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速传输的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鱼眼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车辆电路中电线连接数量会越来越多,种类和结构也会变得复杂,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在车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用于高速传输的连接器技术也越来越被需要。对大多数电子通讯设备而言,在应用中需保证通信系统传输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同时也应保证产品的内部结构在使用时具有足够的寿命。

鱼眼端子结构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插装结构,在对鱼眼端子的插装过程中需要稳定可靠的插入PCB板中,尽可能的是鱼眼端子减少四周的摆动,现有的鱼眼端子结构压接部一般为等厚度的中空扁平曲边状体,插脚部各面为斜矩面,当与PCB板进行插接时,插脚部会对PCB板的内孔产生磨损,其弹性部与PCB板内孔挤压产生弹性变形,降低连接的可靠性,影响信号传递,其基部与PCB板摩擦力不足,鱼眼端子易发生侧滑、摆动,无法定位,不能保证信号传递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连接不可靠、插接时损坏PCB板内孔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保证连接可靠性、避免印制板损坏的鱼眼端子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速传输的鱼眼端子结构,依次包括连接部、肩部与压接部,其中压接部包括插脚部、弹性部和基部。所述的鱼眼端子与PCB板插接,构成连接器以传递电信号,所述的压接部前后两个表面为弹性部凸出的曲面,即从插脚部和基部越接近弹性部则横截面越大。

所述压接部的弹性部凸出的高度为压接部两端高度的约1/10至 2/10。

所述压接部的插脚部左右两个侧面交接处为曲面连接,弹性部侧面为圆弧曲面,

所述在压接部的弹性部到基部的过渡的两侧面分别设为粗糙表面。

所述粗糙面位于弹性部与基部过渡区中部,面积为弹性部与基部总面积的1/4至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高速传输的鱼眼端子结构中压接部的鱼眼孔为椭圆形状,当压接部与PCB板插接时,椭圆状内孔具有良好的变形和恢复能力,插入时可以轻松省力同时减小了弹性部所产生的变形。

在鱼眼端子与PCB板的连接中,鱼眼端子的弹性部受到PCB板内孔的挤压力最大,压接部的前后两个表面设为弹性部凸出的曲面,可使其不易从PCB板中退出、发生形变,保证了压接部与PCB板的可靠连接,信号之间充分接触传递。

压接部的插脚部左右两个侧面交接处设为曲面连接,在插入PCB板的内孔时,避免了插脚部对PCB板内孔的损坏,保证了信号之间传递的可靠性,同时延长了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压接部的弹性部到基部的过渡区两侧面分别设为粗糙表面,与PCB 板的内孔实现了点面接触,鱼眼端子在PCB板内孔不易发生侧滑、摆动,起到了与印制板的定位作用,从而保证了信号之间传递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鱼眼端子结构通过与PCB板插接的形式构成一个连接器,其组装简便,不用通过其他工艺步骤进行操作,插入时省力,不易发生退出、侧滑等现象,保证了信号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且减少了插入时对内孔的磨损,延长了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鱼眼端子结构的正向侧视图;

图3为PCB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鱼眼端子结构插入PCB板受挤压变形剖视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鱼眼端子;2-PCB板;3-插脚部;4-弹性部;5-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4,一种鱼眼端子结构,通过鱼眼端子1与 PCB板2进行插接,形成连接器,实现电信号之间的传递,鱼眼端子1的鱼眼孔设为椭圆形状,鱼眼端子1的压接部前后两个表面为弹性部4凸出的曲面,即从插脚部3和基部5越接近弹性部4则横截面越大。压接部中弹性部4凸两个侧面交接处为曲面连接,弹性部4侧面为圆弧曲面,在弹性部4到基部5 过渡的两侧面分别设粗糙表面,粗糙表面位于弹性部4与基部5的过渡区中部,面积为弹性部4与基部5总面积的1/4至1/3。

鱼眼端子1的鱼眼孔为椭圆形状,在插入时具有良好的变形和恢复能力,鱼眼端子1的压接部前后两个表面设为弹性部4凸出的曲面,即从插脚部3和基部5越接近弹性部4则横截面越大,这样在插入PCB板2时,插脚部3相对厚度较小,插入时较轻松省力,压接部的弹性部4是凸出曲面,插接时弹性变形量小,不易退出PCB板2,插脚部3的左右两个侧面交接处设为曲面连接,插入过程中避免了对PCB板2内孔的磨损,延长了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在弹性部4与基部5过渡区表面设为粗糙面,实现与PCB板2的点面接触,避免鱼眼端子1发生侧滑移动,起到定位作用,从而保证了信号之间可靠连接。

鱼眼结构是高速连接器和PCB板互连的关键接触件,鱼眼结构通过插入PCB板过孔的方式形成一个连接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经过焊接等其他工艺步骤,即可紧密连接来传递电信号,具有简单、方便、稳定、快捷等优点。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