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极化振子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6433发布日期:2019-10-19 03:13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极化振子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单极化振子天线。



背景技术: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现有的天线面积较大,放在室内既不美观,也不方便。同时,现有天线成本较高,功率较大,会对人体产生辐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积小、美观方便同时成本低,功率小的单极化振子天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极化振子天线,包括介质板,所述介质板的正面设有高频振子,所述高频振子一侧通过微带连接馈电接入点,高频振子其余三侧分别设有耦合引向器,所述介质板的背面设有低频振子,所述低频振子通过微带连接电缆网线接入点,介质板正面的馈电接入点位置与背面的电缆网线接入点位置对应。

优选地,所述高频振子与馈电接入点之间设有电阻匹配环。

优选地,所述介质板上设有安装螺丝孔。

优选地,所述介质板为双面覆铜FR板,裸露铜箔部分沉锡处理,介质板反向覆铜处理,介质板背面铺有白油。

优选地,所述耦合引向器为耦合引向金属微带。

有益效果:

天线由非对称半波振子组成,高频振子连接馈电接入点,馈电接入点连接电源正极;低频振子连接电缆网线接入点,电缆网线接入点接电源负极,这样高频振子和低频振子互相产生一个球体磁场信号源,高频振子周围的耦合引向器可以加强信号。上述设计天线面积小、美观方便同时成本低,功率小,不会对人体产生辐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介质板正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介质板背面结构图。

图中标号:1-介质板,2-高频振子,3-馈电接入点,4-耦合引向器,5-低频振子,6-电缆网线接入点,7-电阻匹配环,8-安装螺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单极化振子天线,包括介质板1,所述介质板1的正面设有高频振子2,所述高频振子2一侧通过微带连接馈电接入点3,高频振子2其余三侧分别设有耦合引向器4,所述介质板1的背面设有低频振子5,所述低频振子5通过微带连接电缆网线接入点6,介质板1正面的馈电接入点3位置与背面的电缆网线接入点6位置对应。

天线由非对称半波振子组成,高频振子2为高频辐射半波振子,低频振子5为低频辐射半波振子,高频振子2连接馈电接入点3,馈电接入点3连接电源正极;低频振子5连接电缆网线接入点6,电缆网线接入点6接电源负极,这样高频振子2和低频振子5互相产生一个球体磁场信号源,高频振子1周围的耦合引向器4引导信号实现加强信号的目的。在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改良后,可以实现频率较宽和双频段优势,频段范围1.71-2.7GHz和3.2-3.8GHz。上述设计天线面积小、美观方便同时成本低,功率小,不会对人体产生辐射。

所述高频振子2与馈电接入点3之间设有电阻匹配环7,电阻匹配环7可以通过改变电阻来满足天线的电气性能。

所述介质板1上设有安装螺丝孔8,简单方便,便于天线安装。

所述介质板1为双面覆铜FR4板,裸露铜箔部分沉锡处理,介质板1反向覆铜处理,介质板1背面铺有白油,双面覆铜FR4板电绝缘性能稳定、平整度好、表面光滑、无凹坑、厚度公差标准,适合应用于高性能电子绝缘要求的产品,裸露铜箔部分沉锡处理防止铜箔氧化,反向覆铜处理可以有效的保护零件,背面铺有白油,可以起到绝缘保护并抗干扰的作用。

所述耦合引向器4为耦合引向金属微带,耦合引向金属微带引向作用好,成本低。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