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0186发布日期:2019-09-13 23:02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储能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储能集装箱。
背景技术
: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催发了储能行业的进步,而目前的储能系统大多采用集装箱式的结构,这种结构成本低廉、坚固稳定、易于排布电池组和控制设备,受到了大众的青睐。储能集装箱的结构设计主要为水平方向的前后开设有通道,Y轴两侧紧密排布电池组,中间留一条大于0.75m的消防通道。而采取此种布置的集装箱式的储能系统的空间利用率不高,并且,采取此种布置的集装箱式的消防通道使得检修人员只能检修到靠近消防通道处的电池组,而远离消防通道一侧的电池组却无法检测到,并且,该消防通道无法保证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储能集装箱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储能集装箱中的消防通道布置不合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储能集装箱包括箱体和依次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箱体底板上的控制装置、消防通道、电池仓;所述储能集装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仓中的电池组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池仓和消防通道之间的隔板,所述箱体对应所述电池仓的3个侧板上分别设有第一仓门。优选地,所述箱体对应所述控制装置的侧板上设有第二仓门。优选地,对应于所述消防通道的侧板上设有第三仓门。优选地,所述隔板上设有第四仓门。优选地,所述隔板为L型隔板。优选地,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消防装置,所述消防装置位于所述第一仓门和所述电池组之间。优选地,所述电池组包括四个电池簇,四个所述电池簇呈两行两列布置。优选地,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两个变温装置,两个所述变温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消防装置的两侧。优选地,所述控制设备包括电压变换器、切换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消防通道内的通讯模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箱体的底板上依次设置控制装置、消防通道以及电池仓,且在电池仓和消防通道之间设置有隔板,用于将消防通道与电池仓隔开,从而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在箱体对应电池仓的3个侧板上分别设有第一仓门,多开门的设计使得电池仓能够方便对电池仓内进行检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集装箱的俯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箱体11第一仓门12第二仓门13第三仓门14第四仓门21电压变换器22切换模块23通讯模块30消防通道40隔板50电池簇60消防装置70变温装置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储能集装箱中的消防通道布置不合理的问题。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集装箱包括箱体10和依次设置于箱体10内的箱体10底板上的控制装置、消防通道30、电池仓;储能集装箱还包括设置在电池仓中的电池组以及设置在电池仓和消防通道30之间的隔板40,箱体10对应电池仓的3个侧板上分别设有第一仓门11。在现有的储能集装箱中,消防通道30的两端设置仓门,而在消防通道30的两侧设置电池仓,而此种设置的储能集装箱必然会导致远离消防通道30一侧的电池藏的一侧难以检修维护。因而,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箱体10的底板上设置控制装置(未标示)、消防通道30以及电池仓(未标示),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目前的储能集装箱内的消防通道30的两侧均为电池仓的问题,采取该实施例中的储能集装箱,当需要对电池仓内进行检修时,可以通过开设的多个第一仓门11进入电池仓内进行检修。并且,由于相较现有的储能集装箱该实施例提供的储能集装想增加了第一仓门11的数量,可以有效提高位于电池仓内的维护人员的安全。同时,利用隔板40将消防通道30与电池仓隔开,使得人机分离保证了电池仓在使用时候的使用安全。同时,该储能集装箱可作为备用电源,在停电时可以为家庭、商铺、生产车间等进行供电。另外,箱体10对应控制装置的侧板上设有第二仓门12。该第二仓门12用于工作人员进入控制装置内对进行控制,而第二仓门12的开设能够使得工作人员能够不用通过电池仓进入控制装置内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优选地,对应于消防通道30的侧板上设有第三仓门13。该第三仓门13能够从消防通道30通往外界,当该储能集装箱发生危险事故时,处于该储能集装内内部的工作人员可以快速从消防通道30撤离,有效保障了在发生危险事故时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性能。其中,隔板40上设有第四仓门14。该第四仓门14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在电池仓与消防通道30内进行移动,进一步保证了工作人员在进行检修时的安全。同时,隔板40为L型隔板40。进一步地,电池仓内设置有消防装置60,消防装置60位于第一仓门11和电池组之间。当该储能集装箱内发生火灾事故时,工作人员能够在打开第一仓门11的时候迅速利用消防装置60对电池仓内进行灭火,从而能够迅速的熄灭电池仓内的火焰,以此提高该电池仓的安全性能。同时,电池仓内设置有两个变温装置70,两个变温装置70分别设置于消防装置60的两侧。由于电池仓内的电池在进行运转时,必然会导致电池仓内温度升高,若温度过高,则会导致电池仓内发生火灾,因此,该变温装置70用于在电池仓内的电池在进行使用时,降低电池仓内的温度,防止电池仓内起火。并且,当电池仓内的电池没有进行使用且温度过低时,变温装置70用于提升电池仓内的温度,防止电池仓内的电池因温度过低导致的零件受损。优选地,变温装置70为空调。在上述优选地实施例中,电池组包括四个电池簇50,四个电池簇50呈两行两列布置。而采取这种布置的电池簇50的布局非常合理,电池簇50的排布紧密、整体的能量密度高、能够降低单位电量的制造成本。同时,控制设备包括电压变换器21、切换模块22以及设置在消防通道30内的通讯模块23。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通讯模块23与外界进行沟通并且通过电压变换器21以及切换模块22将电池簇50的可供电压调整。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