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电路用快捷临时分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0512发布日期:2019-09-24 23:40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三线电路用快捷临时分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线电路用快捷临时分线器,应用于实验线路或者民用临时接线场景。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设计竣工验收中,必须对通信系统、收费系统及监控系统设计的电路进行功能测试,以验证系统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另外,在城市轨道交通弱电系统设计中,主要包括信号系统、通信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及综合监控系统设计等,在进行竣工验收过程中,也必须对各系统电路进行功能测试,模拟各种故障,以验证各系统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而验收测试过程中时间紧、任务重,多电路的临时转换连接频繁,一些需要将线路一份为二的地方更加繁琐,尤其是一些由火线、地线、零线组成的线束的分线连接则繁琐程度更甚,现有的方式都是先将线束中的火线、地线、零线分离,然后对线束中的每根单线与对应的分线都分别一一进行手动先璇拧后捆扎,过程繁琐且手动璇拧捆扎也无法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因为捆扎松了,就有可能造成电路接触不良甚至直接断掉,影响测试效果,甚至有可能因为接触不良出现打火的现象,也不利于安全。而这种方式因为电线过多甚至都会出现接错的现象,因此,这种多线连接的形式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安全性差且不利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线电路用快捷临时分线器,其目的是解决以往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三线电路用快捷临时分线器,其特征在于:该分线器包括主手柄(1)、连接部(2)、分线端(3)和压柄(4);连接部(2)设置在主手柄(1)和分线端(3)之间;

主手柄(1)的中心设置有供主线(A)穿过的主手柄通孔(1-1),主手柄通孔(1-1)分为三条,三条主手柄通孔(1-1)轴向之间相互平行;

主手柄(1)的上下两侧各设置一个能够容纳压柄(4)的容纳槽(1-2),容纳槽(1-2)的长度方向与主手柄通孔(1-1)的轴向平行;主手柄(1)的前端与连接部(2)连接,主手柄(1)的后端设置有能够(刚好)扣在主手柄(1)后端的扣盖(1-3);扣盖(1-3)为能沿着主手柄通孔(1-1)的轴向移动的结构;(以便实现扣上和取下,扣盖(1-3)为能刚好扣在主手柄(1)后端的结构,也就是说缝隙要尽量小,以保证扣紧!这个属于加工领域的精密加工,属于现有技术,不赘述!)扣盖(1-3)上设置有与主手柄通孔(1-1)对应的三个通孔(1-3-3);(扣盖(1-3)为使用时将压柄(4)限制在容纳槽内的结构。)

连接部(2)的中部设置有与主手柄通孔(1-1)连通的且同轴的三个连接部通孔(2-1),连接部通孔(2-1)的直径大于等于主手柄通孔(1-1)的直径(直径大于主手柄通孔时,方便主线被折弯夹紧!保证夹紧度!);

连接部(2)内还设置有六个压紧孔(2-2),六个压紧孔(2-2)之间轴向平行,每两个压紧孔(2-2)与一个连接部通孔(2-1)组成一组压紧组,在每个压紧组中,两个压紧孔(2-2)对应穿过连接部通孔(2-1)设置,压紧孔(2-2)的轴向与连接部通孔(2-1)的轴向垂直;

在每个压紧组中,两个导电杆(2-2-1)分别从连接部(2)的上下两侧伸进两个压紧孔(2-2)内,两个导电杆(2-2-1)的顶端均设置有直径大于压紧孔(2-2)直径的导电帽(2-2-2),导电帽(2-2-2)始终留在连接部(2)外部;两个导电杆(2-2-1)为能相对于压紧孔(2-2)做轴向伸缩动作的结构,使用时两个导电杆(2-2-1)之间做相向或相分离运动;(如图1所示,其中一个导电帽(2-2-2)处在连接部(2)的上侧,另一个导电帽(2-2-2)处在连接部(2)的下侧。)连接部(2)的高度(L)小于主手柄(1)的高度(H);

分线端(3)的高度与主手柄(1)的高度相同,分线端(3)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压柄活动槽(3-1),在分线端(3)内靠近两个压柄活动槽(3-1)的位置各设置一组容纳分线(B)的分线通孔(3-2),每组分线通孔(3-2)为三个,两组中的分线通孔(3-2)直径相同且轴线之间平行,两组分线通孔(3-2)与主手柄通孔(1-1)的轴线也平行;

两个压柄(4)的前端通过转轴设置在两个压柄活动槽(3-1)内,且压柄(4)能与该转轴为轴旋转,(转轴的轴向与分线通孔(3-2)的轴向垂直!)压柄(4)的内侧设置有压柄块(4-1);压柄(4)使用时能够压进容纳槽(1-2)内且压柄(4)的外侧不凸出于容纳槽(1-2);

分线端(3)与主手柄(1)之间形成上下两个凹口(5),导电帽(2-2-2)处在该凹口(5)内,两个压柄块(4-1)分别对应上下两个凹口(5)内的三个导电帽(2-2-2),两组分线通孔(3-2)的轴线延长线延伸至凹口(5)内的导电帽(2-2-2)与压柄块(4-1)之间;

使用时,三条主线(火线、地线和零线)穿过三个主手柄通孔(1-1)后伸进三个连接部通孔(2-1)内,两组分线(每组分线均包含一条火线、一条地线和一条零线)分别穿过上下两组分线通孔(3-2)后处在导电帽(2-2-2)与压柄块(4-1)之间,(其中分线中火线、地线和零线的位置对应主线中火线、地线和零线的位置)然后向下压住两个压柄(4),使得压柄块(4-1)将分线压在导电帽(2-2-2)上并进一步压住导电帽(2-2-2)向压紧孔(2-2)内移动(于此同时,分线被折弯,折弯分线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防止分线从分线通孔内脱落)直到两组导电杆(2-2-1)(每组三个!)从(上下)两侧压紧连接部通孔(2-1)内的主线使得两组分线与主线连通,(随着导电杆的压紧,主线也会被一定程度的折弯,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压紧度。)然后退下扣盖(1-3),继续压紧压柄(4)直至压柄(4)进入容纳槽(1-2)内,压柄(4)的外侧与容纳槽(1-2)的槽口平齐(此时,复位弹簧(2-3)被压缩至极限!),然后扣上扣盖(1-3),限制压柄(4)移出容纳槽(1-2)。

导电杆(2-2-1)上套有复位弹簧(2-3),复位弹簧(2-3)套在导电杆(2-2-1)处在连接部(2)外的部分,复位弹簧(2-3)的一端顶触连接部(2),另一端顶触导电帽(2-2-2),当导电杆(2-2-1)被压柄块(4-1)压进压紧孔(2-2)内时,复位弹簧(2-3)被压缩,当压柄块(4-1)解除压紧时,复位弹簧(2-3)复位将导电杆(2-2-1)拉出。

主手柄(1)、连接部(2)、分线端(3)和压柄(4)均为绝缘结构,压柄(4)的末端设置有多个增加摩擦力的胶粒(4-2),扣盖(1-3)内侧、与容纳槽(1-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增加摩擦力的胶层(1-4)。(这样压柄(4)撑住扣盖(1-3)内侧时,因为摩擦力增加,所以扣紧的限位效果更好!扣盖(1-3)不容易脱落!)

在主手柄(1)的侧面设置有一个旋转挂钩(1-3-1),在扣盖(1-3)的侧面与旋转挂钩(1-3-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供旋转挂钩钩住的挂片(1-3-2),使用时旋转挂钩(1-3-1)钩住挂片(1-3-2)。(防止扣盖(1-3)从主手柄(1)后端脱落!,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多种挂钩勾住的方式,都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连接部(2)的上下两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绝缘挡板(2-5),绝缘挡板(2-5)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主手柄(1)和分线端(3)。

绝缘挡板(2-5)的高度与凹口(5)的深度相同。

优点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线电路用快捷临时分线器,其使用时,只需要将主线线束中的火线地线零线以及分线线束中的火线地线零线分别插入对应的孔内,再利用压柄压紧即可实现可靠连接,其操作十分简便快捷,且连接紧密不易出现接触不良或者打火现象;需要接入下一组电路时,松开压柄,再插入下一组分线即可。其使用简洁,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如果需要长期接线也可以使用本装置,例如在分线盒内,将主线A和两条分线B插入对应的孔,再通过压柄压紧,然后将本分线器置入分线盒内即可,也可以在本分线器外围缠绕绝缘胶布和防水胶布,无论怎样操作其使用都是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

综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既快又好的完成验收测试工作,节省大家宝贵时间,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应用在工程施工及维护检修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状态图;

图3为连接部独立示意图;

图4为单个压紧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三线电路用快捷临时分线器,其特征在于:该分线器包括主手柄(1)、连接部(2)、分线端(3)和压柄(4);连接部(2)设置在主手柄(1)和分线端(3)之间,连接部(2)与主手柄(1)和分线端(3)连接在一起;

主手柄(1)的中心设置有供主线(A)穿过的主手柄通孔(1-1),主手柄通孔(1-1)分为三条,三条主手柄通孔(1-1)轴向之间相互平行;

主手柄(1)的上下两侧各设置一个能够容纳压柄(4)的容纳槽(1-2),容纳槽(1-2)的长度方向与主手柄通孔(1-1)的轴向平行;主手柄(1)的前端与连接部(2)连接,主手柄(1)的后端设置有能够(刚好)扣在主手柄(1)后端的扣盖(1-3);扣盖(1-3)为能沿着主手柄通孔(1-1)的轴向移动的结构;(以便实现扣上和取下,扣盖(1-3)为能刚好扣在主手柄(1)后端的结构,也就是说缝隙要尽量小,以保证扣紧!这个属于加工领域的精密加工,属于现有技术,不赘述!)扣盖(1-3)上设置有与主手柄通孔(1-1)对应的三个通孔(1-3-3);(扣盖(1-3)为使用时将压柄(4)限制在容纳槽内的结构。)

连接部(2)的中部设置有与主手柄通孔(1-1)连通的且同轴的三个连接部通孔(2-1),连接部通孔(2-1)的直径大于等于主手柄通孔(1-1)的直径(直径大于主手柄通孔时,方便主线被折弯夹紧!保证夹紧度!);

连接部(2)内还设置有六个压紧孔(2-2),六个压紧孔(2-2)之间轴向平行,每两个压紧孔(2-2)与一个连接部通孔(2-1)组成一组压紧组,在每个压紧组中,两个压紧孔(2-2)对应穿过一个连接部通孔(2-1)设置,压紧孔(2-2)的轴向与连接部通孔(2-1)的轴向垂直;

在每个压紧组中,两个导电杆(2-2-1)分别从连接部(2)的上下两侧伸进两个压紧孔(2-2)内,两个导电杆(2-2-1)的顶端均设置有直径大于压紧孔(2-2)直径的导电帽(2-2-2),导电帽(2-2-2)始终留在连接部(2)外部;两个导电杆(2-2-1)为能相对于压紧孔(2-2)做轴向伸缩动作的结构,使用时两个导电杆(2-2-1)之间做相向或相分离运动;(如图1所示,其中一个导电帽(2-2-2)处在连接部(2)的上侧,另一个导电帽(2-2-2)处在连接部(2)的下侧。)连接部(2)的高度(L)小于主手柄(1)的高度(H);导电杆(2-2-1)和导电帽为导电结构。

分线端(3)的高度与主手柄(1)的高度相同,分线端(3)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压柄活动槽(3-1),在分线端(3)内靠近两个压柄活动槽(3-1)的位置各设置一组容纳分线(B)的分线通孔(3-2),每组分线通孔(3-2)为三个,两组中的分线通孔(3-2)直径相同且轴线之间平行,两组分线通孔(3-2)与主手柄通孔(1-1)的轴线也平行;

两个压柄(4)的前端通过转轴设置在两个压柄活动槽(3-1)内,且压柄(4)能与该转轴为轴旋转,(转轴的轴向与分线通孔(3-2)的轴向垂直!)压柄(4)的内侧设置有压柄块(4-1);压柄(4)使用时能够压进容纳槽(1-2)内且压柄(4)的外侧不凸出于容纳槽(1-2);

分线端(3)与主手柄(1)之间形成上下两个凹口(5),导电帽(2-2-2)处在该凹口(5)内,两个压柄块(4-1)分别对应上下两个凹口(5)内的三个导电帽(2-2-2),两组分线通孔(3-2)的轴线延长线延伸至凹口(5)内的导电帽(2-2-2)与压柄块(4-1)之间;

使用时,三条主线(火线、地线和零线)穿过三个主手柄通孔(1-1)后伸进三个连接部通孔(2-1)内,两组分线(每组分线均包含一条火线、一条地线和一条零线)分别穿过上下两组分线通孔(3-2)后处在导电帽(2-2-2)与压柄块(4-1)之间,(其中分线中火线、地线和零线的位置对应主线中火线、地线和零线的位置)然后向下压住两个压柄(4),使得压柄块(4-1)将分线压在导电帽(2-2-2)上并进一步压住导电帽(2-2-2)向压紧孔(2-2)内移动(于此同时,分线被折弯,折弯分线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防止分线从分线通孔内脱落)直到两组导电杆(2-2-1)(每组三个!)从(上下)两侧压紧连接部通孔(2-1)内的主线使得两组分线与主线连通,(随着导电杆的压紧,主线也会被一定程度的折弯,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压紧度。)然后退下扣盖(1-3),继续压紧压柄(4)直至压柄(4)进入容纳槽(1-2)内,压柄(4)的外侧与容纳槽(1-2)的槽口平齐(此时,复位弹簧(2-3)被压缩至极限!),然后扣上扣盖(1-3),限制压柄(4)移出容纳槽(1-2)。

导电杆(2-2-1)上套有复位弹簧(2-3),复位弹簧(2-3)套在导电杆(2-2-1)处在连接部(2)外的部分,复位弹簧(2-3)的一端顶触连接部(2),另一端顶触导电帽(2-2-2),当导电杆(2-2-1)被压柄块(4-1)压进压紧孔(2-2)内时,复位弹簧(2-3)被压缩,当压柄块(4-1)解除压紧时,复位弹簧(2-3)复位将导电杆(2-2-1)拉出。

主手柄(1)、连接部(2)、分线端(3)和压柄(4)均为绝缘结构,压柄(4)的末端设置有多个增加摩擦力的胶粒(4-2),扣盖(1-3)内侧、与容纳槽(1-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增加摩擦力的胶层(1-4)。(这样压柄(4)撑住扣盖(1-3)内侧时,因为摩擦力增加,所以扣紧的限位效果更好!扣盖(1-3)不容易脱落!)

在主手柄(1)的侧面设置有一个旋转挂钩(1-3-1),在扣盖(1-3)的侧面与旋转挂钩(1-3-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供旋转挂钩钩住的挂片(1-3-2),使用时旋转挂钩(1-3-1)钩住挂片(1-3-2)。(防止扣盖(1-3)从主手柄(1)后端脱落!,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多种挂钩勾住的方式,都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连接部(2)的上下两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绝缘挡板(2-5),绝缘挡板(2-5)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主手柄(1)和分线端(3)。

绝缘挡板(2-5)的高度与凹口(5)的深度相同。

需要进行下一组临时接线或者使用结束后需要拆卸时,移下扣盖(1-3),拿出两个压柄(4)或者在复位弹簧(2-3)的复位力作用下,两个压柄(4)被弹出,然后抽出分线B即可,此时,虽然分线B被一定程度折弯,但是分线通孔(3-2)的直径大于分线B,且由于电线的可变形性,所以即使电线有一定折弯,只需要用力拉,就可以很轻松的将分线B从分线通孔(3-2)中拉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