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7110发布日期:2019-10-19 03:16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禁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门禁机的发展趋势为越来越小型化和智能化。但是,传统门禁机的电源连接线或数据交换线与门禁机机体间连接头体积过大,从而限制了门禁机机体小型化实施。同时,若单纯缩小连接头,则会导致机体与连接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下降从而影响设备的导电和数据传输。因此,亟需一种具有高稳定导电能力和数据导通能力的门禁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门禁设备,所述门禁设备至少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至少包括转接头和传输头;所述转接头一端与门禁机机体相连,所述转接头的另一端设有转接部,所述转接部至少包括5个转接端子和一个磁体连接件,所述磁体连接件凸出于转接端子所构成平面并呈环状结构设置;所述传输头至少包括保护壳、磁吸组件和5个传输端子,所述保护壳与传输端子间设有与磁体连接件匹配的环形凹槽,所述磁吸组件位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体底部。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保护壳设有凸出于传输端子所构成平面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的开口截面形状与所述磁体连接件壳体截面形状相匹配。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5个传输端子分别为电源传输正极端、第一数据传输端、第一电源负极传输端、第二数据传输端和第二负极传输端,其中,所述电源传输正极端设置于所述开口部内的中心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端和第二数据传输端对称设置于所述电源传输正极端两侧,所述第一电源负极传输端和第二负极传输端对称设置于所述电源传输正极端两端并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端和/或第二数据传输端外侧。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源传输正极端、第一数据传输端、第一电源负极传输端、第二数据传输端和第二负极传输端各传输端子间设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呈板状结构,所述隔离件上设有与传输端子外径匹配的通孔,且所述隔离件套接于传输端子上。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源传输正极端、第一数据传输端、第一电源负极传输端、第二数据传输端和第二负极传输端凸出于所述隔离件所在平面。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5个转接端子位于所述磁体连接件构成的环体内侧,5 个转接端子分别为电源正极转接端、第一数据转接端、第一电源负极转接端、第二数据转接端和第二电源负极转接端;所述电源正极转接端位于转接头的中心处,所述第一数据转接端和第二数据转接端对称设置于所述电源正极转接端两侧,所述第一电源负极转接端和第二电源负极转接端对称设置于所述电源正极转接端两侧并位于第一数据转接端和/或第二数据转接端外侧。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5个传输端子各相邻端子间等间距设置。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5个转接端子各相邻端子间等间距设置,且间隔的距离与相邻传输端子间的间距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装置中转接头与传输头的结构设计,使得转接头在与所述传输头连接时,转接头上凸出的环形的磁体连接件卡接于传输头上保护壳与传输端子间的环形凹槽内,并与环形凹槽底部的磁吸组件相互吸引并连接。完成了转接头与传输头的稳定连接,使得门禁设备在采用小型化连接器的时候仍能保证电源导通与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门禁设备正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门禁设备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壳体,102-补光灯,103-成像探头,104-显示屏,105-控制按钮,200-转接头,201-转接部,202-电源正极转接端,203-第一数据转接端,204-第一电源负极转接端, 205-第二数据转接端,206-第二电源负极转接端,207-磁体连接件,300-传输头,301-电源传输正极端,302-第一数据传输端,303-第一电源负极传输端,304-第二数据传输端,305- 第二负极传输端,306-保护壳,306a-开口部,307-磁吸组件,308-隔离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如未特别写出具体涉及的结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动力来源关系等,则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结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动力来源关系等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可以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可以得知的。

实施例:

一种门禁设备,如图1、2和3所示。所述门禁设备外壳为圆盘状结构。

优选地,门禁设备的正面壳体顶端设有补光灯102和成像探头103,用于门禁设备完成对设备正前方的图像采集。

优选地,门禁设备的正面壳体中心处设置有显示屏104,用于完成对采集图像的实时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104的整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钮105,用于完成门禁设备的唤醒控制。

优选地,所述门禁设备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至少包括转接头200和传输头300。通过所述连接器完成本门禁设备与外接设备间的电源导通以及数据传输线的导通。

优选地,所述转接头200一端与门禁机机体相连,所述转接头200的另一端设有转接部 201。所述转接部201用于实现转接头200与传输头300间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接部201至少包括5个转接端子和一个磁体连接件207。所述磁体连接件207凸出于转接端子所构成平面并呈环状结构设置。所述磁体连接件207用于完成对传输头300的吸附,从而保证传输头300与转接头200件的连接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5个转接端子位于所述磁体连接件207构成的环体内侧,5个转接端子分别为电源正极转接端202、第一数据转接端203、第一电源负极转接端204、第二数据转接端 205和第二电源负极转接端206。

进一步地,电源正极转接端202位于转接头200的中心处。所述第一数据转接端203和第二数据转接端205对称设置于所述电源正极转接端202两侧,所述第一电源负极转接端204 和第二电源负极转接端206对称设置于所述电源正极转接端202两侧并位于第一数据转接端 203和/或第二数据转接端205外侧。

优选地,传输头300包括保护壳306、磁吸组件307和5个传输端子。所述保护壳306 与传输端子间设有与磁体连接件207匹配的环形凹槽,所述磁吸组件307位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体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头200与所述传输头300在连接时,所述转接头200上凸出的环形的磁体连接件207卡接于传输头300上保护壳306与传输端子间的环形凹槽内,并与环形凹槽底部的磁吸组件307相互吸引并连接。从而完成了转接头200与传输头300的稳定连接,使得门禁设备在采用小型化连接器的时候仍能保证电源导通与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保护壳306设有凸出于传输端子所构成平面的开口部306a。所述开口部306a 的开口截面形状与所述磁体连接件207壳体截面形状相匹配。通过开口部306a的开口截面设置,进一步保证了传输头300与转接头200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地,传输头300上5个传输端子分别为电源传输正极端301、第一数据传输端302、第一电源负极传输端303、第二数据传输端304和第二负极传输端305。其中,所述电源传输正极端301设置于所述开口部306a内的中心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端302和第二数据传输端 304对称设置于所述电源传输正极端301两侧。所述第一电源负极传输端303和第二负极传输端305对称设置于所述电源传输正极端301两端并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端302和/或第二数据传输端304外侧。

进一步地,传输头300上5个传输端子各相邻端子间等间距设置。转接头200上5个转接端子各相邻端子间等间距设置,且间隔的距离与相邻传输端子间的间距相等。从而实现了转接头200上转接端子与传输头300上传输端子的传输通道匹配。

优选地,电源传输正极端301、第一数据传输端302、第一电源负极传输端303、第二数据传输端304和第二负极传输端305各传输端子间设有隔离件308。所述隔离件308用于实现各传输端子间的电性隔离。

优选地,所述隔离件308呈板状结构,所述隔离件308上设有与传输端子外径匹配的通孔,且所述隔离件308套接于传输端子上。进一步地,所述隔离件308可以是陶瓷片或塑料片。

优选地,所述电源传输正极端301、第一数据传输端302、第一电源负极传输端303、第二数据传输端304和第二负极传输端305凸出于所述隔离件308所在平面。通过各传输端子的凸出结构设置,有利于保障传输端子与转接端子间的电性导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