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加热装置和包括该电极加热装置的二次电池的制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0533发布日期:2019-05-22 02:4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电极加热装置和包括该电极加热装置的二次电池的制造系统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8月1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103995号、于2017年8月1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103996号、和于2018年6月2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075224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上述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作为整体并入于此。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加热装置和包括该电极加热装置的二次电池的制造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直接加热和干燥电极的表面以去除残留在电极上的水分的电极加热装置和包括该电极加热装置的二次电池的制造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与不可充电的原电池不同,二次电池(secondarybattery)是指可充电和可放电的电池。二次电池广泛应用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摄像机之类的高科技电子领域。

这种二次电池包括其中电极和隔膜交替层压的电极组件和容纳电极组件的壳体。制造二次电池的工序包括:制造电极的工序;将制造的电极与隔膜交替地层压以制造电极组件的工序;将电极组件热结合的层压工序;将电极组件容纳到壳体中以制造未完成的二次电池的工序;以及对未完成的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的激活工序。

通过混合工序、涂覆工序、压制工序和切割工序来制造电极。在此,涂覆工序包括将电极活性材料施加至集流体表面的涂覆工序和将施加至集流体的电极活性材料进行干燥的干燥工序。干燥工序通过使用热空气来干燥施加至集流体的电极活性材料。

然而,由于干燥工序使用热空气,因此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干燥施加至集流体的电极活性材料。因此,电极的生产率可能会显著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接加热和干燥电极的表面以快速去除残留在电极上的水分,从而显著减少工作时间并由此显著提高电极的生产率的电极加热装置和包括该电极加热装置的二次电池的制造系统。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干燥电极的电极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主体,所述加热主体具有干燥空间,所述电极通过所述干燥空间;和加热构件,所述加热构件直接加热和干燥通过所述干燥空间的所述电极的表面,以去除残留在电极上的水分。

所述加热构件可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干燥空间中;和多个加热灯,所述多个加热灯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并且靠近所述电极的所述表面设置,以直接加热和干燥所述电极的表面,从而去除残留在所述电极上的水分。

所述安装部可包括:设置在所述干燥空间中的固定板;和可滑动地耦接至所述固定板的引导板,并且所述多个加热灯安装在所述引导板上。

所述加热主体可包括:入口,所述入口设置在左表面中并且所述电极通过所述入口被引入;出口,所述出口设置在右表面中并且引入所述干燥空间中的所述电极通过所述出口被排出;以及盖,所述盖耦接至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的一个表面,其中所述盖可以打开并且在与所述加热主体分离,使得所述干燥空间与外部连通,并且所述引导板可以耦接至所述固定板以便朝向所述盖滑动,并且所述引导板在所述盖打开时被从所述干燥空间中取出。

可以在所述加热主体中进一步设置了传送引入所述干燥空间中的所述电极的传送辊,所述传送辊可包括设置在所述干燥空间的入口侧的第一传送辊、设置在所述干燥空间的所述左表面的上部的第二传送辊、设置在所述干燥空间的所述右表面的上部的第三传送辊、以及设置在所述干燥空间的出口侧的第四传送辊,所述加热构件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辊与所述第二传送辊之间、所述第二传送辊与所述第三传送辊之间、以及所述第三传送辊与所述第四传送辊之间的至少一个位置或多个位置,并且引入所述干燥空间中的所述电极可以沿所述第一传送辊至所述第四传送辊被传送并且被所述加热构件干燥。

所述加热构件可设置为对应于电极的两个表面中的每一个,以同时直接加热和干燥所述电极的两个表面。

加热所述电极的面向所述干燥空间的壁的一个表面的加热构件可以安装在所述干燥空间的所述壁上,并且干燥所述电极的另一个表面的加热构件可以安装在设置在所述干燥空间中的辅助框架上。

所述加热灯可以与所述电极的表面间隔2mm至10mm的距离。

所述电极加热装置可进一步包括排气构件,所述排气构件将所述干燥空间中的含有水分的空气排放到外部。

排气构件可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加热主体的外表面上,以将所述干燥空间内的空气排放到外部;以及排气泵,所述排气泵产生吸力以将所述干燥空间内的空气通过所述排气管强制排放到外部。

所述加热灯可以是红外灯或氙灯(zenonlight)。

引导槽可形成在所述固定板中,并且可滑动地耦接至所述引导槽的引导突起可形成在所述引导板上。

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引导板中的每一个可由散热材料制成,所述散热材料吸收从所述多个加热灯产生的热量,以将所述热量释放到外部。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制造系统包括:供应电极的供应装置;电极加热装置,所述电极加热装置直接加热和干燥从所述供应装置供应的所述电极的表面,以去除残留在所述电极上的水分;和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收集被所述电极加热装置从其中去除了所述水分的所述电极,其中所述电极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主体,所述加热主体具有干燥空间,从所述供应装置供应的所述电极通过所述干燥空间;和加热构件,所述加热构件直接加热和干燥通过所述干燥空间的所述电极的表面,以去除残留在所述电极上的水分。

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制造系统包括:制造电极的制造装置;电极加热装置,所述电极加热装置直接加热和干燥由所述制造装置制造的所述电极的表面,以去除残留在所述电极上的水分;和层压装置,所述层压装置利用热量和压力交替地层压被所述电极加热装置从其中去除水分的所述电极与隔膜,以使所述电极与所述隔膜彼此结合,其中所述电极加热装置包括:具有干燥空间的加热主体,由所述制造装置制造的所述电极通过所述干燥空间;和加热构件,所述加热构件直接加热和干燥通过所述干燥空间的所述电极的表面,以去除残留在所述电极上的水分。

有益效果

1.根据本发明的电极加热装置可包括加热主体和加热构件。因此,可以直接加热和干燥电极的表面,以快速去除残留在电极上的水分。结果,可以显著减少工作时间,从而显著提高生产率。

2.根据本发明的加热构件可包括安装部和多个加热灯。因此,利用从多个加热灯发出的热量直接加热和干燥电极的表面,可以更快地去除残留在电极上的水分。

3.根据本发明的安装部可包括固定板和引导板,引导板可滑动地耦接至固定板,并且多个加热灯安装在引导板上。因此,引导板可以从加热主体中取出以容易地更换多个加热灯,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4.根据本发明的加热主体可包括:引入电极的入口;电极通过其排出的出口;和盖。因此,安装在加热主体内部的加热构件可以从加热主体中取出,以便于维修。特别地,引导板可以朝向盖滑动,以更容易地更换安装在引导板上的多个加热灯。

5.本发明可包括传送引入加热主体中的电极的传送辊。因此,电极可以从加热主体的入口被稳定地引导到加热主体的出口。因此,加热构件可以稳定地直接加热电极的表面。

6.根据本发明的传送辊可包括安装在加热主体的每个顶点处的第一传送辊至第四传送辊。因此,引入加热主体中的电极可以最大程度地进行流转以增加停留时间,从而提高电极的干燥速率。

7.根据本发明的加热单元可以分别安装在第一传送辊与第二传送辊之间、第二传送辊与第三传送辊之间、以及第三传送辊和第四传送辊之间。因此,可以有效地干燥沿第一传送辊至第四传送辊传送的电极,从而提高电极的干燥速率。

8.根据本发明的加热装置可以设置在电极的两个表面中的每一个上。因此,可以同时干燥电极的两个表面,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工作时间。

9.根据本发明的加热主体可包括用于安装加热构件的辅助框架。因此,可以稳定地安装未安装在加热主体的壁上的加热构件。

10.根据本发明的电极加热装置可包括将加热主体内的空气排放到外部的排气构件。因此,可以将加热主体内的含有水分的空气排放到外部,从而显著提高电极的干燥速率。

11.根据本发明的排气构件可设置在加热主体的外表面上。因此,可以防止在加热主体与排气构件之间的边界线上产生液滴。

12.根据本发明的排气构件可包括排气管和排气泵。因此,可以将加热主体内的空气更快地排放到外部。

13.根据本发明的加热灯可以是红外灯或氙灯。红外灯可以是远红外灯。也就是说,远红外灯可以发射具有25μm或以上的波长的红外线,该波长大于可见光的波长。因此,红外线可以是肉眼不可见的并且具有高热效应和强穿透力,从而实现优异的干燥效率。此外,氙灯可以比灯丝更亮并且还可以从灯泡发射光,而不是从灯丝发射光,以更广泛和更快速地干燥电极的表面。特别是,氙灯的寿命可比灯丝的寿命长,从而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极加热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极加热装置的盖打开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极加热装置的盖打开的状态的前视图。

图4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制造系统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制造系统的盖打开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制造系统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以使得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将省略对于描述本发明任何不必要的内容,并且附图中相似的参考数字表示相似的元件。

[电极]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电极10包括集流体和施加至集流体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的电极活性材料。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将电极活性材料施加至集流体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来制造电极10。

在此,在如上所述的制造电极10的工序中,尽管电极活性材料被干燥,但是可能残留一部分水分。因此,可以执行干燥电极的干燥工序。在此,可以使用电极加热装置。

[电极加热装置]

如图1至图3中所示,加热装置200包括加热主体210和加热构件220,电极10通过加热主体210,加热构件220直接加热和干燥通过加热主体210的电极,以去除残留在电极10上的水分。

加热主体210具有矩形盒形状并且包括干燥空间211、入口212、出口213和盖214,电极10通过干燥空间211,入口212设置在左表面(当在图1中观察时的加热主体的左表面)中,并且通过入口212引入所供应的电极10,出口213设置在右表面(当在图1中观察时的加热主体的右表面)中,并且被引入干燥空间211中的电极10通过出口213排出,盖214耦接至入口212与出口213之间的一个表面(当在图1中观察时的加热主体的前表面)。在此,盖214可以与加热主体210分离以打开干燥空间211,从而使干燥空间211与外部连通。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加热主体210中,电极10被通过入口212引入干燥空间211中,然后,被引入干燥空间211中的电极10通过出口213排出。在此,盖214可被附接和拆卸以打开和关闭干燥空间211。

盖214可以由透明或半透明的耐热材料制成。因此,可以容易地从外部识别干燥空间211。

加热构件220可配置为直接干燥被引入加热主体的干燥空间211中的电极。加热构件220包括设置在干燥空间211中的安装部221以及安装在安装部221中并靠近电极10的表面设置的多个加热灯222,以直接加热和干燥电极10的表面,从而去除残留在电极10上的水分。

安装部221可以具有其中更容易更换设置在干燥空间211中的多个加热灯222的结构。例如,安装部221包括设置在干燥空间211中的固定板221a以及可滑动地耦接至固定板221a的引导板221b,并且多个加热灯222安装在引导板221b上。也就是说,参照图4,引导槽221a-1形成在固定板221a中,并且可滑动地耦接至引导槽221a-1的引导突起221b-1形成在引导板221b上。

因此,在安装部221中,引导板221b可以通过引导槽221a-1和引导突起221b-1容易地从干燥空间211中取出。结果,可以容易地在干燥空间211外部更换安装在引导板221b上的多个加热灯222,以便于维护。

在此,引导板221b可被耦接至固定板221a,以便朝向盖214滑动。因此,安装在引导板221b上的多个加热灯222可以仅通过引导板221b的较小移动而从干燥空间211中取出。

在安装部221中,当设置在引导板221b上的多个加热灯222与电极10的表面彼此不匹配时,引导板221b可以沿固定板221a的引导槽221a-1滑动,以允许多个加热灯222与电极10的表面彼此匹配。

引导板221b可以可拆卸地耦接至固定板221a。也就是说,当更换多个加热灯222时,在从固定板221a拆卸引导板221b之后,在干燥空间211外部进行多个加热灯222的更换。然后,当完成加热灯222的更换时,将引导板221b再次耦接至固定板221a。

安装部221的固定板221a和引导板221b中的每一个可以是由散热材料制成的散热器板,吸收在多个加热灯222中产生的热量,以将热量释放到外部。因此,可以抑制加热灯222的温度升高。

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加热灯222包括安装在引导板221b上以从外部接收电流的电源部222a和通过从电源部222a供应的电流发光的光源部222b。

在此,光源部222b可以靠近电极10的表面设置。例如,光源部222b可设置为与电极10的表面间隔图4中示出的距离“α”。也就是说,光源部222b可以设置为距电极10的表面2mm到10mm的距离。也就是说,当光源部222b与电极10的表面间隔2mm或以下的距离时,电极10可能会由于光源部222b与电极10之间的摩擦而损坏。当光源部222b与电极10的表面间隔10mm或以上的距离时,从光源部222b发射的光以扩散状态照射到电极10的表面上,从而使电极10的干燥速率降低。

因此,加热灯222可以设置成与电极10的表面间隔2mm至10mm的距离,以稳定地干燥电极10,从而去除残留在电极10上的水分而不损坏电极10。

加热灯222可以是红外灯或氙灯。此外,红外灯包括近红外灯、中红外灯和远红外灯。在此,优选地,使用远红外灯作为红外灯。

也就是说,远红外灯可以发射具有25μm或以上的波长的红外线,该波长大于可见光的波长。因此,红外线可以是肉眼不可见的并且具有高热效应和强穿透力,从而实现优异的干燥效率。此外,氙灯可以比灯丝更亮并且还可以从灯泡发射光,而不是从灯丝发射光,以更广泛和更快速地干燥电极的表面。特别是,氙灯的寿命可比灯丝的寿命长,从而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多个加热灯222可以规则地或不规则地安装在引导板221b上。具体地,规则地或不规则地安装在引导板221b上的多个加热灯222之间的距离可以是照射到电极10上的光的部分彼此重叠的距离。因此,可以直接加热和干燥电极10的整个表面。

加热装置200可进一步包括传送引入干燥空间211中的电极并持续保持张力的传送辊。具体地,传送辊230可以具有其中引入干燥空间211中的电极10以最大限度长的长度进行流转的结构。加热构件220可以直接加热沿着传送辊230传送的电极10,以更有效地去除残留在电极10上的水分。

例如,传送辊230包括设置在干燥空间211的入口212一侧上的第一传送辊231、设置在干燥空间211的左表面的上部的第二传送辊232、设置在干燥空间211的右表面的上部的第三传送辊233、以及设置在干燥空间211的出口213一侧上的第四传送辊234。

在此,入口212设置在干燥空间211的左表面的下端,出口213设置在干燥空间211的右表面的下端。

因此,传送辊230可沿干燥空间的左表面、顶表面和右表面传送引入干燥空间211中的电极。结果,可以增加引入干燥空间211中的电极的长度和停留时间,因此,可自然增加通过加热构件220的干燥时间。

加热构件220可以设置在第一传送辊231与第二传送辊232之间,第二传送辊232与第三传送辊233之间,以及第三传送辊233与第四传送辊234之间。因此,沿第一至第四传送辊231、232、233和234传送的电极10可以通过加热构件220被直接加热并长时间干燥,以完全去除残留在电极10上的水分。

加热构件220可以同时干燥电极10的两个表面,使得电极10的加热速率增加。也就是说,加热构件220可以设置为对应于电极10的两个表面,以同时干燥电极10的两个表面。

在此,干燥电极10的面向干燥空间211的壁的一个表面(当在图3中观察时的电极的外表面)的加热构件220可以安装在干燥空间211的壁上。干燥电极10的另一个表面(当在图3中观察时的电极的内表面)的加热构件220可以安装在设置在干燥空间211中的辅助框架215上。因此,设置在干燥空间211中的所有加热构件220都可以稳定地安装。

加热装置200可进一步包括将干燥空间211中的含有水分的空气排放到外部的排气构件240。加热装置200可以通过排气构件240快速地排出从电极10的表面蒸发的水分,以提高电极10的干燥速率。

具体地,排气构件240设置在加热主体210的外表面上,更优选地,当在图2中观察时,排气构件240设置在加热主体210的后表面的上部。也就是说,当排气构件240设置在加热主体210的顶表面上时,干燥空间211中的热空气与排气构件240外部的冷空气可彼此接触而在加热主体210与排气构件240之间的边界线上产生液滴。为了防止这一现象,排气构件240可以安装在加热主体210的后表面的上部,使得干燥空间211中的热空气被旁路到干燥空间211的下部以降低温度,然后,干燥空间211中的热空气被排出,从而防止在加热主体210与排气构件240之间的边界线上产生液滴。

如上所述,排气构件240包括排气管241和排气泵242,排气管241设置在加热主体210的外表面上以将干燥空间211内的空气排放到外部,排气泵242产生吸力以将干燥空间211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管241强制排放到外部。因此,干燥空间211内的含有水分的空气可以更快地被强制排放到外部,从而可以提高干燥速率。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包括上述构件的电极加热装置200可以直接加热和干燥电极10的表面,以快速去除残留在电极10上的水分。因此,可以显著减少工作时间,从而显著提高生产率。

在下文中,在对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描述中,具有与根据前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构造和功能相同的构造和功能的构件在附图中被赋予相同的参考数字,因此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制造系统]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制造系统包括:供应电极10的供应装置100;干燥从供应装置100供应的电极10的电极加热装置200;以及收集被电极加热装置200干燥的电极10的收集装置300。

供应装置

参照图5和图6,供应装置100包括供应体110、供应辊120、供应电机130和供应引导辊140,供应体110配置为供应电极10并且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的两侧中的每一侧上的支撑板,供应辊120可旋转地设置在供应体110的支撑板之间以供应卷绕的电极10,供应电机130使供应辊120旋转以将卷绕的电极10供应至供应辊120,供应引导辊140引导从供应辊120供应的电极10并调整张力。

在供应装置100中,供应辊120通过供应电机130的驱动力在供应体110内旋转。因此,卷绕的电极10在供应辊120旋转的同时逐渐展开,然后被供应到电极加热装置200。在此,从供应辊120供应的电极10在被供应引导辊140引导的同时具有均匀的张力。

电极加热装置

参照图1和图2,电极加热装置200包括加热主体210和加热构件220,从供应装置100供应的电极10通过加热主体210,加热构件220直接加热和干燥通过加热主体210的电极的表面,以去除残留在电极10上的水分。

电极加热装置可具有与根据前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极加热装置相同的构件,因此,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收集装置

参照图5和图6,收集装置300配置为收集通过电极加热装置200的干燥的电极10,并且包括收集主体310、收集辊320、收集电机330和收集引导辊340,收集主体310包括底板和设置成与底板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对应的支撑板,收集辊320可旋转地设置在收集主体310的支撑板之间以卷绕和收集从电极加热装置200排出的电极10,收集电机330使收集辊320旋转以卷绕电极10,收集引导辊340引导从收集辊120收集的电极10并调整张力。

收集装置可以在保持张力的同时稳定地收集从电极加热装置200排出的电极10。

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包含上述构件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制造系统中,可以直接加热和干燥电极的表面以快速去除残留在电极上的水分,从而减少干燥时间并提高生产率。

在下文中,将描述使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制造系统的干燥方法。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首先,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制造系统中,将电极10通过形成在电极加热装置200的加热主体210中的入口212引入干燥空间211,并且将引入干燥空间211的电极10沿传送辊230的第一至第四传送辊231、232、233和234传送。然后,沿第一至第四传送辊231、232、233和234传送的电极被分别设置在第一传送辊231与第二传送辊232之间、第二传送辊232与第三传送辊233之间、以及第三传送辊233与第四传送辊234之间的加热构件220连续干燥。

在此,每个加热构件220可以通过多个加热灯222直接加热和干燥电极10的两个表面,以快速去除残留在电极10上的水分,排气构件240可以将干燥空间211内的空气排放到外部,从而提高电极10的干燥速率。

在此,如果多个加热灯222中存在寿命终止的加热灯,则可以通过设置在加热构件220中的安装部221的固定板221a和引导板221b从干燥空间211取出多个加热灯222。因此,可以容易地更换加热灯。

通过第四传送辊234传送的电极10可以通过加热主体210的出口213被排出,并且通过出口213排出的电极10可以在被收集装置300卷绕的同时被收集。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制造系统]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制造系统包括:制造电极10的制造装置400;直接加热和干燥由制造装置400制造的电极10的表面,以去除残留在电极10上的水分的电极加热装置200;以及利用热量和压力将被电极加热装置200去除水分的电极10与隔膜20交替地层压,以使电极10与隔膜20彼此结合的层压装置500。

制造装置

参照图5,制造装置400包括供应集流体11的供应辊410和将电极活性材料施加至由供应辊110供应的集流体11的表面的涂覆构件420。也就是说,在制造装置400中,可以通过涂覆构件420将电极活性材料施加至由供应辊410供应的集流体11的表面,以制造电极10。

电极加热装置

电极加热装置200包括加热主体210和加热构件220,加热主体210具有干燥空间211,由制造装置400制造的电极10通过该干燥空间211,加热构件220直接加热和干燥通过干燥空间211的电极10的表面,以去除残留在电极10上的水分。

电极加热装置可具有与根据前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极加热装置相同的构件,因此,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层压装置

在层压装置500中,利用热量和压力将被加热装置200从其去除水分的电极10和从隔膜供应辊(未示出)供应的隔膜20交替地层压,以使二者彼此结合。在此,由于不存在残留在电极10上的水分,所以电极10与隔膜20可以更稳定地彼此热结合。

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包括上述构件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制造系统中,由制造装置400制造的电极10的表面可以通过电极加热装置200被直接加热和干燥以快速去除残留在电极10上的水分。因此,可以减少干燥时间,并且可以提高生产率。特别地,电极10和隔膜20可以通过层压装置500更稳定地彼此热结合。

在下文中,将描述使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二次电池的制造系统的制造方法。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制造装置400将电极活性材料12施加至集流体11的表面以制造电极10。将制造的电极10通过形成在加热装置200的加热主体210中的入口212引入干燥空间211,并且将引入干燥空间211的电极10沿传送辊230的第一至第四传送辊231、232、233和234传送。

在此,沿第一至第四传送辊231、232、233和234传送的电极10可被分别设置在第一传送辊231与第二传送辊232之间、第二传送辊232与第三传送辊233之间、以及第三传送辊233与第四传送辊234之间的加热构件220连续加热和干燥。由此,可以完全去除残留在电极10上的水分。

具体地,每个加热构件220可以通过多个加热灯222直接加热和干燥电极10的两个表面,以快速去除残留在电极10上的水分,排气构件240可以将干燥空间211内的空气排放到外部,从而提高电极10的干燥速率。

在此,如果多个加热灯222中存在寿命终止的加热灯,则可以通过设置在加热构件220中的安装部221的固定板221a和引导板221b从干燥空间211取出多个加热灯222。因此,可以容易地更换加热灯。

通过第四传送辊234传送的电极10可以通过加热主体210的出口213被排出,然后,通过出口213排出的电极10以及隔膜10可以在电极10和隔膜20层压并彼此热结合的状态下被引入层压装置500中。在此,由于不存在残留在电极10上的水分,所以电极10和隔膜20可以稳定地彼此热结合。

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而不是由前面的描述和其中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限定。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含义范围内的做出的各种修改被认为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