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防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1651发布日期:2019-05-03 20:58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防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防脱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使用率越来越高,传统的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充电枪与充电桩体的插孔都是通过摩擦配合,充电线通常是散落在充电装置的周围,当有人员不小心误踢误撞到充电线时,就会造成充电枪从充电装置的插孔中脱离出来而造成新能源汽车充电的突然断开,这样不仅会造成充电线的损坏,还会造成新能源汽车内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而且,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全系数不够,不具有防脱落的功能,容易导致触电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防脱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全系数不够,在插拔充电枪时容易脱落,甚至是导致触电事故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电动车上的矩形充电孔,充电孔内有水平的充电枪插头,充电孔内有呈矩形的主体块,插头贯穿主体块,主体块上有多个贯穿主体块左右端面的通槽,多个通槽以插头为中心呈圆周均布,主体块的外圆面上有多个与通槽一一对应的第一矩形孔,第一矩形孔与通槽经通孔贯通,主体块靠近插头的侧壁上有多个与通槽一一对应的第二矩形孔,第二矩形孔与第一矩形孔以通槽为中心对称分布,第二矩形孔与通槽经通孔贯通;

所述的每个通槽内有一个能转动的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上下两端面上固定有相互对称的第一端面凸轮,第一端面凸轮呈圆柱筒状,圆柱筒沿其轴向有多个起伏形成第一端面凸轮,起伏位于圆筒远离第一锥齿轮的一端,第一端面凸轮置于通孔内,第一矩形孔与第二矩形孔内均有一个矩形块,矩形块在矩形孔内能沿通孔的轴向滑动但不能转动,矩形块靠近锥齿轮的一端有第二端面凸轮,第二端面凸轮转动经第一端面凸轮使矩形块靠近或者远离第一锥齿轮;

所述的插头上有能转动且同时与多个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多个第一锥齿轮轮同时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经第一端面凸轮使第二锥齿轮推动矩形块向远离第一锥形块移动,最终实现插头与充电孔固定在一起。

本发明结构巧妙,有效的避免了充电插头在充电过程中被误踢误撞导致充电插头脱落,避免触电事故,适用性广,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没有充电时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没有充电时的侧视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充电过程中的主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没有充电时的侧视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锥齿轮、第一端面凸轮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二锥齿轮、圆筒及卡上的环形凸起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中矩形块、第二端面凸轮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中主体块及其上的通槽、矩形孔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8给出,本发明包括电动车上的矩形充电孔1,充电孔1内有水平的充电枪插头2,充电孔1内有呈矩形的主体块3,插头2贯穿主体块3,主体块3上有多个贯穿主体块3左右端面的通槽4,多个通槽4以插头2为中心呈圆周均布,主体块3的外圆面上有多个与通槽4一一对应的第一矩形孔,第一矩形孔与通槽4经通孔贯通,主体块3靠近插头2的侧壁上有多个与通槽4一一对应的第二矩形孔,第二矩形孔与第一矩形孔以通槽4为中心对称分布,第二矩形孔与通槽4经通孔贯通;

所述的每个通槽4内有一个能转动的第一锥齿轮5,第一锥齿轮5上下两端面上固定有相互对称的第一端面凸轮6,第一端面凸轮6呈圆柱筒状,圆柱筒沿其轴向有多个起伏形成第一端面凸轮6,起伏位于圆筒10远离第一锥齿轮5的一端,第一端面凸轮6置于通孔内,第一矩形孔与第二矩形孔内均有一个矩形块7,矩形块7在矩形孔内能沿通孔的轴向滑动但不能转动,矩形块7靠近锥齿轮的一端有第二端面凸轮8,第二端面凸轮8转动经第一端面凸轮6使矩形块7靠近或者远离第一锥齿轮5;

所述的插头2上有能转动且同时与多个第一锥齿轮5啮合的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多个第一锥齿轮5轮同时转动,第一锥齿轮5转动经第一端面凸轮6使第二锥齿轮推动矩形块7向远离第一锥形块移动,最终实现插头2与充电孔1固定在一起。

为了安装第二锥齿轮,所述的充电孔1出口处有与充电孔1配合的矩形板9,矩形板9上贯穿有套装在插头2上的圆筒10,圆筒10右端与第二锥齿轮固定,圆筒10外侧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与第二锥形块使得圆筒10与矩形板9不脱离。

(根据上段)为了使充电过程中第二锥齿轮不转动,以此实现充电过程中插头2牢靠的置于充电孔1内,所述的矩形板9上有贯穿矩形板9的销轴11,销轴11左端置于矩形板9的左侧,销轴11左端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与矩形板9之间连接有拉簧,第二锥齿轮上有与销轴11配合的卡孔,销轴11右端置于卡孔内。

(根据上段)为了在充电结束后第二锥齿轮能自动回复原状,所述的圆筒10的与矩形板9之间有间隔,间隔内安装有发条,发条一端与矩形板9连接,发条另一端与圆通连接。

为了在充电结束后矩形块7能自动回复原状,所述的矩形块7与第一锥齿轮5之间连接有拉簧。

为了增加插头2的防脱落强度,所述的矩形块7远离第二锥形块的端面上有齿牙,插头2的四周与充电孔1的侧壁上均有与矩形块7一一对应的齿条12。

(根据矩形板9)为了实现矩形板9再充电池能牢靠的固定在充电孔1内,所述的充电孔1出口处的侧壁上有凹槽,凹槽内有楔形块13,楔形块13与凹槽底部之间有压簧,楔形块13左端有销钉,销钉伸出凹槽且置于外侧,凹槽侧壁上有与销钉对应的滑槽,销钉能在滑槽内滑动,销钉能带动楔形块13靠近或者远离插头2,楔形块13使得矩形板9只能向右移动。

为了使得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5保持啮合,所述的矩形板9与主体块3之间连接有拉簧。

所述的插头2左端有握柄14。

初始状态下,矩形块7的完全置于矩形孔内,销轴11与卡孔脱离,且销轴11与卡孔有一定的距离。使用时,先将整个主体块3置于矩形孔内,且使得插头2插入到充电孔1的充电座,此时将矩形板9被楔形块13卡住,然后转动圆筒10,圆通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多个第一锥齿轮5同时转动,此时由于矩形块7在矩形孔内不能转动,所以第一锥齿轮5不转,第一锥齿轮5转动经第一端面凸轮6使第二端面凸轮8向远离第一锥齿轮5一侧移动,第二端面凸轮8推动矩形块7使得矩形块7与齿条12紧密贴合,此时第二锥齿轮上的卡孔移动到卡消处,且销轴11卡进卡孔内,松开手后,插头2牢靠的插装在充电孔1内。

充电结束后,需要将插头2拔下,具体操作是:先将销轴11拔出卡孔,此时圆筒10在发条的作用下转动且恢复原状,圆筒10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5转动,第一端面凸轮6与第二端面凸轮8恢复到原状,此时矩形块7在拉簧的作用下与齿条12脱离,此时拨动销钉使得楔形块13与矩形板9脱离,手持圆筒10,将整个装置拔出。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

1.通过多个矩形块7与齿条12的配合使得插头2牢靠的固定在充电孔1内,从而防止充电枪从充电孔1内脱落,在拆卸充电枪时只需要拉开销轴11与销轴11即可,操作简单便捷,增加了本装置抗拉的轻度,且增加充电枪通电的稳定性。

2.通过插端与插孔对准,而后通过推动充电枪使得插端逐渐插进插孔中,当充电枪插头2与充电孔1中的插座连通时,矩形板9能有效防止灰尘、雨水进入充电孔1,大大减少了工人在插拔充电枪时发生的触电事故,增加了本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3.本发明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有效避免了在插拔充电枪时发生触电事故,且通过矩形块7上的齿牙与齿条12配合,使得插头2牢靠的固定在充电孔1中,增加了电动车充电的稳定性,适合推广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