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绕线电感器件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6980发布日期:2019-03-27 12:4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布式绕线电感器件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路设计和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绕线电感器件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感作为基本的电子元器件,广泛应用于现代的电路系统中,包括集成电路/mems/pcb等领域。电感的绕线设计对电感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关联,是决定电感性能参数的重要因素。

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的电感线圈通过过孔使得绕线完毕的电流离开电感器件;传统的绕线方法由于线圈只分布于其中一层,各种寄生效应无法控制,对于各种不同的周边环境没有针对性的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分布式绕线电感器件及装置,通过改变绕线线圈在层间的分布,增加了绕线电感的某些电气特性,从而提升对应性能参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布式绕线电感器件,包括多个线圈层,所述的多个线圈层之间通过多个过孔连接进行层间绕线线圈排布。

优选地,所述的多个线圈层,包括:第一绕线线圈层和第二绕线线圈层。

优选地,所述的层间线圈排布,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多个线圈层可为集成电路中的层结构、封装或pcb中的层结构。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所述的分布式绕线电感器件。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布式绕线电感器件,通过改变绕线线圈在层间的分布,使得总的绕线电感分布在第一绕线线圈层和第二绕线线圈层,避免了电感线圈集中于某一层。这种分布式的结构可以提高绕线电感的某些性能,如q值或一致性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传统绕线电感主视图;

图2为传统绕线电感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分布式绕线电感器件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分布式绕线电感器件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l1'为传统绕线电感第一层,l2'为传统绕线电感第一层,l1为第一绕线线圈层,l2为第二绕线线圈层;v1、v2、v3、v4和v5均表示过孔;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布式绕线电感器件;

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第一绕线线圈层l1和第二绕线线圈层l2,所述的第一绕线线圈层l1和第二绕线线圈层l2之间通过过孔连接进行层间线圈排布,第一绕线线圈层l1和第二绕线线圈层l2的绕线包围面积可以调节,第一绕线线圈层l1和第二绕线线圈层l2可为集成电路中的层结构、封装或pcb中的层结构;

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层间线圈排布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图3和图4所示,设置包括5个过孔,过孔是标准的半导体或pcb工艺,分别为过孔v1、过孔v2、过孔v3、过孔v4和过孔v5,过孔v2与过孔v3之间对第二层进行绕线,过孔v4与过孔v5之间对第二层进行绕线;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装置;

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内部设置有上述的分布式绕线电感器件,分布式绕线电感器件具体的细节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已经阐述,此处不再复述;

综上所述,传统的绕线电感,由l1'和l2'两层组成,线圈在其中一层,如l1'层绕线构成,绕线结束后必须通过过孔转到l2'层,并返回电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分布式绕线电感设计,与传统绕线电感只在一层绕线不同,通过第一绕线线圈层l1和第二绕线线圈层l2之间的过孔,可以实现放置相当一部分的绕线线圈在第二层,使得总的绕线电感分布在第一层和第二层,避免了电感线圈集中于某一层。这种分布式的结构可以提高绕线电感的某些性能,如q值和/或一致性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布式绕线电感器件及装置,涉及电路设计和器件技术领域,包括多个线圈层,所述的多个线圈层之间通过多个过孔连接进行层间绕线线圈排布;所述的多个线圈层,包括:第一绕线线圈层和第二绕线线圈层;通过改变绕线线圈在层间的分布,使得总的绕线电感分布在第一绕线线圈层和第二绕线线圈层,避免了电感线圈集中于某一层。这种分布式的结构可以提高绕线电感的某些性能,如Q值或一致性等。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赖之安;王克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芯百特微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10
技术公布日:2019.03.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