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变压器散热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7070发布日期:2019-05-07 19:37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变压器散热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散热箱。



背景技术:

海上风力发电因其具有环保的优点,近些年在国内外发展迅速,在海上风力发电系统中必然需要使用变压器,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包括:升高电压把电能送到用电地区,把电压降低为各级使用电压,以满足用电的需要,由于电力变压器在使用中会产生铁心损耗和绕组损耗,这些损耗将导致铁心和绕组温度升高,在电力系统传送电能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电压和功率两部分损耗,产生的损耗转变为了热量,因此变压器在工作时会散发大量热量,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使用安全需要给变压器进行及时散热。

目前,海上风电采用的变压器多为干式变压器,主要通过主动式风冷或者水冷的方式进行散热。随着风电产品机组越来越大,对散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散热设备在满足散热能力的前提下,对产品紧凑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散热箱对热风的吸入速度,通常将箱体的进风口与吸风部的间距设置的较小,然而,散热风道的面积却也会随之减小,增大了风阻以及吸风部的能源消耗。但是,只是简单的增大散热风道的面积又会使得变压器散热箱的局部体积过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内部风阻小且结构紧凑的新型变压器散热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变压器散热箱,包括进风口、吸风部、散热风道、出风口和箱体,所述吸风部和散热风道依次连接,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上,所述散热风道沿着所述吸风部的出风流向设置,所述散热风道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进风部的箱体的内径尺寸,所述吸风部包括离心叶轮和用于驱动离心叶轮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离心叶轮相连接,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箱体侧壁上因而,本发明的变压器散热箱在对变压器周围的热空气进行降温时,由于散热风道的内径尺寸大于进风部的箱体的内径尺寸因而箱体内散热风道的风阻低,但同时又保证了进风口与吸风部的设置间距,提高了热风吸入效率,在吸风部吸入的热空气量一定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吸风部克服的阻力并进而降低了能源消耗,将散热风道沿着吸风部的出风流向设置进一步降低了散热时箱体内的风阻和能源消耗。

更进一步的,所述离心叶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叶轮板和第二叶轮板以及设置于第一叶轮板和第二叶轮板中间的叶轮,所述离心叶轮的第一叶轮板为环形,所述叶轮的旋转轨迹不超过所述第一叶轮板的环形区域,所述叶轮与所述第二叶轮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叶轮板连接。因而,叶轮被第一叶轮板和第二叶轮板遮挡,可有效防止散热过程中吸入离心叶轮处的杂物撞击损伤叶轮。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叶轮板和所述第二叶轮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叶轮的设置方向呈与所述第一叶轮板和所述第二叶轮板垂直的方向设置。因而,在叶轮旋转时可以将吸风部的热风在第一叶轮板和第二叶轮板中间朝向散热风道的方向流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设置于靠近第一叶轮板一侧并对应于所述离心叶轮设置。因而,经进风口吸入的热风能够快速进入吸风部。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风室盖板和第二风室盖板,所述第一风室盖板环绕于所述进风口设置并与所述进风口连接,所述第一风室盖板设置有朝向远离所述离心叶轮的方向延伸的连接部,所述第一风室盖板的连接部在靠近所述散热风道一侧的边缘处与所述第二风室盖板连接,所述第二风室盖板设置于所述散热风道外侧。因而,确保了进风口与离心叶轮的轴向距离较短,使得热风被快速吸入离心叶轮处,通过第一风室盖板的连接部与第二风室盖板连接,使得散热风道与吸风部相靠近处的内部尺寸较大,有效降低了散热风道的风阻。

更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设置于与所述离心叶轮的旋转平面相平行的散热箱体的侧壁下部,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散热风道的下方。因而,避免了风排出时散热箱箱体的晃动。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散热风道内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上边缘沿着所述第二风室盖板的下边缘设置,所述导风板朝向所述变压器散热箱体内部倾斜,所述导风板的下边缘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方。在导风板的导向下,使得热风首先向箱体后侧壁方向聚集后经出风口排出,使得热风排放彻底,且能降低风噪。

本发明的新型变压器散热箱还包括与所述进风口相固定连接的导风圈,所述导风圈的另一端与所述吸风部相连接。因而热空气经过进风口、导风圈后直接进入吸风部内,使得热空气的流经结构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因而热风排放处理效率更高。

本发明的新型变压器散热箱在进风口处设置有网状格栅板,在出风口处设置有由格栅条组成的格栅板。因此,有效降低了灰尘杂物等进入散热箱箱体内,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正面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背面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风室盖板、离心叶轮和电机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散热风道、导风板与箱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在去掉上顶盖后的俯视图。

图中,

1-进风口、21-离心叶轮、211-第一叶轮板、212-第二叶轮板、213-叶轮、22-电机、3-散热风道、4-出风口、5-箱体、61-第一风室盖板、611-连接部、62-第二风室盖板、7-安装板、8-支撑筋板、9-导风板、10-导风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新型变压器散热箱包括进风口1、吸风部、散热风道3、出风口4和箱体5,本实施例的箱体5总体呈长方体状,吸风部2设置于散热风道3的上方,进风口1设置于箱体5的前侧壁上。本实施例的新型变压器散热箱还包括第一风室盖板61和第二风室盖板62,第一风室盖板61环绕于进风口1设置并与进风口1连接,第一风室盖板61设置有朝向远离箱体5的后侧壁的方向延伸的连接部611,第一风室盖板的连接部611在靠近散热风道3一侧的边缘处与第二风室盖板62连接,第二风室盖板62设置于散热风道3的外侧,因此,进风口1与吸风部的间距小于散热风道3处所对应的箱体5的前后侧壁的间距,既能保证热风经过进风口1进入吸风部后被快速带动至散热风道3,也使得热风进入散热风道3时的风阻力较小,因而在吸风部的吸入热空气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吸风部在将热风排入散热风道3内需要克服的阻力更小,电机余量更大,电机更安全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吸风部包括离心叶轮21和用于驱动离心叶轮的电机22,如图4所示,离心叶轮21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叶轮板211和第二叶轮板212以及设置于第一叶轮板211和第二叶轮板212中间的叶轮213,叶轮213分别与第一叶轮板211和第二叶轮板212相垂直,离心叶轮21的第一叶轮板211为环形,叶轮213的旋转轨迹不超过第一叶轮板211的环形区域,因而第一叶轮板211和第二叶轮板能够对叶轮213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灰尘等杂物碰撞损伤叶轮213,叶轮213与第二叶轮板212固定连接。电机22固定于安装板7上,电机22的输出轴依次穿过安装板7和第二叶轮板212后与第一叶轮板211相连接,因而,第二叶轮板212在电机22的带动下旋转,并进一步带动叶轮213旋转。进风口1对准离心叶轮21所在的位置,因而便于进入散热箱的热风经离心叶轮21运送至散热风道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在电机22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撑筋板8,通过支撑筋板8使得电机22固定效果良好,并进一步确保了传动的平稳性。

本实施例的离心叶轮2的第一叶轮板211和第二叶轮板212相互平行设置,叶轮213的设置方向呈与第一叶轮板211和第二叶轮板212垂直的方向设置,叶轮213呈类似于矩形,也即本实施例的叶轮213呈与箱体5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垂直的方向设置,因而在叶轮213旋转时能够带动箱体5内的热空气朝向箱体5的底部吹出。

本实施例的变压器散热箱的出风口4设置于离心叶轮21下方的散热箱箱体5的前侧壁下部,因而,热空气在经离心叶轮21的带动下被移动至箱体5的底部,并经过出风口4被快速排出,将出风口4设置于箱体5的侧壁还可减少雨水、灰尘等进入箱体5内。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散热风道3内设置有导风板9,如图5所示,导风板9的上边缘沿着第二风室盖板62的下边缘设置,导风板9朝向变压器散热箱的箱体5内部倾斜,导风板9的下边缘设置于出风口4的上方,因而在导风板9的导向下,使得热风首先向箱体5后侧壁方向聚集后经出风口4排出,使得热风排放彻底,且能降低风噪。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变压器散热箱还包括与进风口1相固定连接的导风圈10,导风圈10的另一端与吸风部的第一叶轮板211相连接,因而热风的流动通路经过进风口1、导风圈后直接进入吸风部内,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结构,因而热风处理排放效率更高。

为了防止异物从进风口1和出风口4处进入箱体5内,本实施例的变压器散热箱在进风口1处设置有网状格栅板,在出风口4处设置有由格栅条组成的格栅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