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套件、按键开关、键盘及活动套件加工装置和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49121发布日期:2019-05-24 20:5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活动套件、按键开关、键盘及活动套件加工装置和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开关中的活动套件及其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特别的,涉及一种采用所述活动套件的按键开关和键盘。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中,各类电子产品,如电话机、手机、笔记本电脑、遥控器等伴随人们的日常生活。按键开关作为上述电子产品主要的输入装置,其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按键开关是否具有较佳的手感极大影响着电子产品的体验效果。

现有技术中一种按键开关的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按键开关40包括上盖41、下盖43、活动套件45、抵压体47及弹簧49。

所述上盖41与所述下盖43配合围成收容空间收容所述活动套件45、抵压体47及弹簧49。

所述活动套件45包括套筒451,所述活动套件45贯穿所述上盖41,一端裸露出所述上盖41,另一端收容于所述上盖41和下盖43围成的收容空间。

请结合参阅图2,是图1所示活动套件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抵压体47一端活动嵌套收容于所述套筒451的端部,并配合所述套筒451围成封闭收容空间,所述弹簧49收容于所述封闭的收容空间内,并弹性抵压所述抵压体47。所述抵压体47的端部外侧壁与所述套筒451的内侧壁通过凸台453活动卡合,使得所述抵压体47收容于所述套筒451端部的同时,且所述抵压体47可以相对所述套筒451上下活动。

请参阅图3,当加工所述凸台453时,提供上模51、下模53及镶针模具50,所述镶针模具50包括依次相接设置的第一直径体501、第二直径体503及第三直径体505。其中所述第二直径体503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直径体501和所述第三直径体505的外径尺寸,所述第二直径体503对应与所述凸台453相抵接,所述凸台453自所述套筒451的侧壁内表面延伸形成。

当注塑完成时,需要将所述第一直径体501自所述套筒451取出时,因为所述第一直径体501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凸台453的中心直径尺寸,所以需要提供强力才能将所述镶针模具50自所述套筒451内拔出,在该过程中,所述第一直径体501会挤压所述凸台453,导致所述凸台453的尺寸变化,甚至变形引起不良。

在上述按键开关40中,在所述套筒451内壁侧面设置凸台453所述抵压体47有效收容于所述套筒451。但是在加工所述套筒451的凸台453时,为了精确加工所述凸台453,需要通过强力拔模的方式来实现,导致活动套件45变形或者不良。

进一步的,诱发采用所述活动套件45的按键开关40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组装、按压精度高且寿命长的按键开关及采用所述按键开关的按键开关。

一种用于按键开关的活动模组,包括活动套件及抵接体,所述活动套件包括本体及设于所述本体表面的套筒,所述本体包括设于其表面的二通孔,所述套筒包括设于内侧表面的滑槽和凸块,所述滑槽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所述凸块设于所述滑槽端部;所述抵接体活动收容于所述套筒内,所述抵接体包括侧壁及卡勾,所述卡勾设于所述侧壁外侧表面,所述卡勾配合所述滑槽形成滑动结构支撑所述抵接体于所述活动套件内沿竖直方向上下活动,且所述卡勾与所述凸块配合限定所述抵接体相对所述活动套件的移动下限,所述卡勾配合所述本体限定所述抵接体相对活动套件的移动上限。

在本发明提供的活动模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套件还包括本体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本体分设于所述本体的两侧表面,且位于同一轴线,所述通孔贯穿所述本体,所述通孔与所述滑槽一一对应,所述通孔裸露于所述支撑架外。

在本发明提供的活动模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凸块高于所述套筒内侧表面或者与所述套筒内侧表面相平齐。

在本发明提供的活动模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卡勾的外轮廓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套筒的内侧表面轮廓径向尺寸。

在本发明提供的活动模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凸块包括相对设置的斜面和直面,所述卡勾包括相对设置的直面和斜面,所述凸块的直面与所述卡勾的直面对应抵接设置。

在本发明提供的活动模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模组还包括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一弹性体夹设于所述活动套件与所述抵接体之间。

一种按键开关,包括具开口收容空间的壳体、活动模组、第二弹性体及开关层,所述活动模组贯穿所述开口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二弹性体夹设于所述壳体于所述活动模组之间,所述活动模组包括活动套件及抵接体,所述活动套件包括本体及设于所述本体一侧表面的套筒,所述本体包括设于其表面的二通孔,所述套筒包括设于内侧表面的滑槽和凸块,所述滑槽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所述凸块设于所述滑槽端部;所述抵接体活动收容于所述套筒内,所述抵接体包括侧壁及卡勾,所述卡勾设于所述侧壁外侧表面,所述卡勾配合所述滑槽形成滑动结构支撑所述抵接体于所述活动套件内沿竖直方向上下活动,且所述卡勾与所述凸块配合限定所述抵接体相对所述活动套件的移动下限,所述卡勾配合所述本体限定所述抵接体相对活动套件的移动上限。

一种活动套件加工装置,所述活动套件包括本体、支撑架、侧壁及套筒,所述加工装置包括上模、与所述上模配合围成形成所述侧壁收容空间的下模、滑槽模具及凸块模具,所述滑槽模具收容于所述第一空腔,所述滑槽模具配合所述上模围成本体、支撑架的收容空间,所述凸块模具套设于所述下模,并配合所述下模及所述滑槽模具对应围成凸块的收容空间。

一种活动套件的加工方法,所述活动套件包括本体、支撑架、侧壁及套筒,所述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上模、下模、滑槽模具及凸块模具;

注塑成型,所述滑槽模具与所述上模配合围成所述本体及所述支撑架的收容空间,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本体一侧,所述本体包括二通孔,所述滑槽模具与所述凸块模具及所述下模配合围成所述套筒及所述凸台的收容空间,所述套筒设于所述本体另一侧表面,所述凸块形成于所述套筒内侧表面;

脱模:自所述上模侧抽出所述滑槽模具,于所述本体上形成所述通孔,于所述套筒内侧表面形成滑槽,自所述下模侧抽出所述凸块模具,对应形成所述凸块;

获得所述活动套件,所述活动套件的本体具有通孔,所述套筒内侧表面设置有滑槽和凸块,所述凸块位于所述滑槽端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的按键开关中,利用所述活动套件与所述抵接体之间的凸块与卡勾的相互配合固定组装,简化结构,方便组装。所述滑槽收容所述卡勾,保证所述抵接体在所述套筒内眼设定方向滑动,免于转动,提高产品可靠度。当加工所述活动套件时,增加设置滑槽模具和凸块模具,配合所述上模和下模共同形成具有滑槽和凸块的活动套件,于所述活动套件的本体设置通孔,方便滑槽模具的脱模,方便加工且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按键开关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按键开关的活动套件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活动套件加工模具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按键开关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按键开关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按键开关的剖视图;

图7是图5所示活动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7所述活动模组的侧面剖视图;

图9是图7所示活动套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图9所示活动套件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侧面剖视图及局部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12是图7所示抵接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抵接体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a及14b是活动套件与抵接体组装的装配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15a是本发明一种活动套件的加工装置侧面示意图;

图15b是图15a注塑加工活动套件的加工构造结构示意图;及

图16是采用图4所示按键开关的键盘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4、图5及图6,其中图3是本发明一种按键开关立体组装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按键开关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按键开关的剖视图。所述按键开关10是一实现物理按压输入信号转换为电输入信号的开关转换元件。当用户施加一定外力作用于所述按键开关10时,所述按键开关10对应触发开关层60,使所述按键开关10导通,开启输入信号;当用户取消按压所述按键开关10的外力时,则所述按键开关10关闭,所述开关层60对应停止产生输入信号。

所述按键开关10包括壳体11、活动模组20及第二弹性体19。所述壳体11围成收容空间收容所述活动模组20及第二弹性体19于其内。其中所述活动模组20在所述第二弹性体19的作用下,能够相对所述壳体11上下在设定行程内往返活动。

所述壳体11包括上盖111及下盖113。所述上盖111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开口112。所述下盖113包括导程管114,所述导程管114设于所述下盖113的中心位置。所述上盖111与所述下盖113通过设于侧壁的卡合结构组装在一起,并围成具开口的收容空间。所述开口112与所述导程管114的中心在竖直方向相对应。所述活动模组20对应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第二弹性体19夹设于所述活动模组20与所述下盖113之间,并弹性支撑所述活动模组20。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11不局限于采用上盖111与下盖113相互组配的方式形成,其还可以是单一组件,即:所述上盖111与所述下盖113一体结构。

请结合参阅图7及图8,其中图7是图5所示活动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8是图7所述活动模组的立体剖视图。所述活动模组20相对所述壳体11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活动模组20包括活动套件23、抵接体25及第一弹性体27。所述活动套件23贯穿所述开口112,所述抵接体25一端对应活动收容于所述下盖113的导程管114内,所述第二弹性体19夹设于所述活动套件23与所述下盖113之间,同时,所述第二弹性体19套设于所述抵接体25及所述导程管114的外侧。

所述活动套件23与所述抵接体25嵌套组合在一起,所述抵接体25的一端活动收容于所述活动套件23内,所述抵接体25的另一端活动套设于所述下盖113的导程管114内。所述第一弹性体27压缩收容于所述抵接体25与所述活动套件23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体27处于压缩状态或者自由状态,当所述活动套件23下行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体27时,其产生的弹力抵压所述抵接体25的一端。

当然,所述第一弹性体27不一定处于压缩状态,其还可以是处于自由状态。

请参阅图9、图10及图11,其中图9是图7所示活动套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0图9所示活动套件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剖视图的局部区域放大示意图。所述活动套件23包括支撑架231、本体233、侧壁235及套筒237。所述支撑架231与所述套筒237相对设于所述本体233的二相对侧,且所述支撑架231与所述套筒237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同一中心轴向,分别与所述开口112及所述导程管114相对应。

所述支撑架231设于所述本体233一侧,并自所述本体233的一侧表面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架231与所述本体233一体结构。

所述本体233整体呈矩形平板结构,包括二通孔2330,所述通孔2330贯穿所述本体233,同时其位于所述支撑架231侧的开口裸露于外部空间,也就是说,所述通孔2330并未被所述支撑架231遮挡。

所述侧壁235垂直于所述本体233设置,其具体数量是二侧壁,所述二侧壁235相对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本体233的二相对侧,且包围所述支撑架231与所述套筒237。所述侧壁235与所述本体233一体结构。所述侧壁235对应收容于所述上盖111的开口112处,其外部边缘靠近所述开口112的内侧边缘滑动设置。

所述套筒237是一空心圆柱结构,其一端固定至所述本体233的远离所述支撑架231侧表面,另一端悬置。所述套筒237的侧壁内侧表面设置有滑槽2371、凸块2373及设于远离所述本体133端的收缩缺口2375。

所述滑槽2371自所述本体233的通孔2330朝向远离所述本体233侧延伸。所述滑槽2371的起点自所述通孔2330的开口处开始,延伸至所述凸块237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2371的数量是两个,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滑槽2371的数量不局限于两个,其还可以是多个,相互平行均匀或者不均匀分散设置于所述套筒237的内侧表面。

所述凸块2373临近所述套筒237的悬置端设置,其自所述套筒237的内侧表面延伸形成,其形成所述滑槽2371延伸的终点,且所述凸块2373的外侧表面凸出所述套筒237的内侧表面。

当然,所述凸块2373还可以是沿径向与所述套筒237的内侧表面相平齐。

所述收缩缺口2375是形成于所述套筒237远离所述本体233端的开口处,其均匀分散于所述侧壁235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缩缺口2375的数量是多个,其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收缩缺口2375的存在使得所述套筒237收扩展压力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产生扩展内径径向尺寸的形变,方便抵接体25顺利装配至所述套筒237内。

请参阅图12及图13,其中图12是图7所示抵接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抵接体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所述抵接体25整体呈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状,包括侧壁251、底壁253及卡勾257。所述侧壁251环设围成空心柱状,所述卡勾257设于所述侧壁251的外侧表面,所述底壁253设于所述侧壁251围成的圆柱结构一端,所述圆柱结构的另一端开口设置,如此,所述侧壁251配合所述底壁253围成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结构。所述卡勾257自所述侧壁251的外侧表面径向延伸形成,所述卡勾257与所述滑槽2371相对应。所述卡勾257的外侧轮廓径向尺寸稍大于所述套筒237的内径尺寸,同时所述卡勾257的径向外径小于所述滑槽2371所在圆的径向尺寸。

所述第一弹性体27是一弹簧,所述第一弹性体收容于所述抵接体25与所述活动套件23之间。

请再次结合参阅图7及图8,当组装所述活动模组20时,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提供活动套件23,所述活动套件23包括套筒237,所述套筒237包括滑槽2371、凸块2373和收缩缺口2375。

步骤s02,提供第一弹性体27,所述第一弹性体27收容于所述套筒237内;

步骤s03,提供抵接体25,所述抵接体25的一端对应按压入所述套筒237的端部,同时所述抵接体25挤压所述套筒237的侧壁使得所述收缩缺口2375存在的前提下,扩大其直径,通过外力将所述抵接体25的端部顺利压入所述套筒237内。

当所述抵接体25收容于所述套筒237内时,所述卡勾257收容于所述滑槽2371内,在所述抵接体25沿所述滑槽2371上下滑动时,直至其抵接所述凸块2373,所述抵接体25相对所述套筒237滑动至最大行程。

为方便所述抵接体25与所述活动套件23的组装,所述凸块2373与所述卡勾257组装的装配结构如图14a、14b所示。当所述抵接体25对应收容于所述套筒237时,所述凸块2373的两侧端面分别设置为直面2372和斜面2374,所述卡勾257同样设置为直面2572和斜面2574。在所述抵接体25安装入所述套筒237时,所述卡勾257的斜面2574与所述凸块2373的斜面2374相对滑动,导引所述抵接体25方便滑入所述套筒237内;当所述抵接体25的端部收容于所述套筒237内后,所述卡勾257的直面2572与所述凸块2373的直面2372对应抵接卡合,有效固定所述抵接体25于所述套筒237上,实现所述抵接体25与所述活动套件23之间的相对活动组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套件23的本体233端部设置的通孔2330数量不局限于二个,其还可以是设置为多个,且所述通孔2330不被所述支撑架231遮挡。

对应的,所述套筒237内侧表面的滑槽2371的数量与所述通孔2330一一对应,所述滑槽2371的端部与所述通孔2330相互贯通。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2373的数量与所述滑槽2371一一对应,所述凸块2373设于所述滑槽2371的另一端,以阻挡所述抵接体25与所述活动套件23的分离。

再者,因为所述抵接体25与所述活动套件23是通过凸块2373与卡勾257的相互配合实现对抵接体25于所述滑槽2371内滑动的最大行程限制,所以所述卡勾257与所述凸块2373分别一一对应。

如此,当所述抵接体25收容于所述活动套件23内时,在竖直方向,所述抵接体25沿所述套筒237延伸方向上下滑动,最大行程介于所述本体233至所述凸块2373之间;在截面方向上,所述抵接体25的卡勾257对应收容于所述滑槽2371内,避免所述抵接体25在所述套筒237内旋转,使得所述抵接体25免于晃动带来的产品可靠性降低。另一方面,所述卡勾257与所述凸块2373组合,方便组装,单一元件的加工方便。

相较于现有技术,在本按键开关10中,设置凸块2373与卡勾257配合的方式将所述抵接体25与活动套件23组装在一起,方便组装,提高产品可靠度。

请参阅图15,是对所述活动套件23进行加工的模具及加工构造侧面示意图。当需要加工所述活动套件23时,其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加工而成。所述加工磨具30包括上模31、下模33、滑槽模具35及凸块模具37。所述上模31配合所述下模围成第一空腔32,所述第一空腔32对应形成所述活动套件23的支撑架233、侧壁235及套筒237。

所述滑槽模具35是二整体呈细长状的镶针,所述镶针嵌套于所述第一空腔32,其贯穿所述本体233所在位置,于所述本体233临近支撑架231侧形成通孔2330。所述滑槽模具35与下模33配合围成的空腔注塑成型后形成所述套筒235的侧壁。所述滑槽模具35所在位置于所述套筒237的内侧表面形成滑槽2371。

所述凸块模具37是整体呈圆柱状结构,其贯穿所述下模33,于所述下模33与所述凸块模具37之间的空腔注塑形成所述凸块2373。

当注塑成型后,所述滑槽模具35自所述活动套件23的通孔2330抽出,获得所述滑槽2371。

同时,所述凸块模具37自所述套筒237延伸方向抽出,获得内侧表面形成凸块的圆柱形套筒237。

至此,形成所述活动套件23。

在上述活动套件23的加工模具中,增加设置滑槽模具35和凸块模具37,藉由所述滑槽模具35、所述凸块模具37配合所述上模31和下模33共同围成空腔,注塑成型后获得套筒237的内侧表面具有滑槽2371和凸块2373的注塑件,其中所述凸块2373位于所述滑槽2371的端部,同时所述滑槽2371与所述通孔2330相互贯通。

在该实施方式中,注塑完成后,在脱模步骤中,所述通孔2330对应收容所述滑槽模具35,所述滑槽模具35自所述通孔2330抽出。也就是说,在活动套件23的本体233上增加设置所述通孔2330,方便所述滑槽模具35脱模。增加设置凸块模具37配合所述下模33和所述滑槽模具35直接形成凸块2373,所述凸块2373以与所述抵接体25的卡勾257对应配合卡合,实现所述活动套件23与所述抵接体25的活动套接。

当采用所述注塑模具30加工所述活动套件23时,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提供上模31、下模33、滑槽模具35及凸块模具37;

其中所述上模31配合下模33围成第一腔体32,所述滑槽模具35及所述凸块模具37收容于所述第一腔体32,且所述滑槽模具35与所述上模31配合围成本体233及所述支撑架231的收容空间,所述滑槽模具35与所述凸块模具37及所述下模33配合围成所述套筒237及所述凸块2373的收容空间。

步骤s02,注塑成型;

通过注塑工艺填充所述腔体32。

步骤s03,脱模。

其中所述滑槽模具35自所述上模31侧抽出,所述凸块模具37自所述下模33侧抽出,对应的,所述滑槽模具35所在位置对应形成所述滑槽2371及所述通孔2330。

至此,获得具有通孔2330和滑槽2371、凸块2373的活动套件23。

相较于现有技术,提供滑槽模具35和凸块模具27配合上模31和下模33获得具通孔2330和滑槽2371、凸块2373的滑动套件,一次加工成型,便捷高效,同时加工获得的活动套件23便于安装所述抵接体25,所述抵接体25套设于所述活动套件23后,于竖直方向上下平滑滑动,免于旋转晃动,提高产品可靠性。

作为本发明按键开关的一种应用,本发明揭示一种键盘70,所述键盘70的立体结构如图15所示。所述键盘70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按键开关10,所述按键开关10是如图4所示按键开关,所述多个按键开关10城阵列设置形成开关阵列,用户根据实际输入需要,对应施加物理压力至对应的按键开关10,驱动对应的按键开关10导通,实现选择性输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