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模块电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0848发布日期:2019-09-17 22:51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嵌入式模块电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盒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嵌入式模块电盒。



背景技术:

目前室内的市电配设规划大多埋设于墙壁内,通过墙壁上所设置的插座与市电线路或信号线路进行导接。用户可将用电设备经由传输线以及接电插头插接插座,以使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或信号线路连接,以获取电能或连接网络信号。传统的电盒一般仅固定设置有插座,功能比较单一,并且插座是固定设置,不方便维修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功能单一、拆卸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嵌入式模块电盒。

本发明的嵌入式模块电盒,包括:中框,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有线连接模块,用于将第一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或信号线路有线连接;无线拓展模块,用于电性连接市电线路,并且通过无线方式发射或者接收信息;所述有线连接模块、无线拓展模块均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中框内,并且由所述中框的开口露出于外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线连接模块包括自动收线充电器模块,所述自动收线充电器模块包括可分离设置的线盒部和电力部,所述线盒部包括充电线和收线转盘,充电线能够缠绕在收线转盘上,所述电力部用于驱动所述收线转盘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充电器模块实现自动收线。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盒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出线口和收线开关按钮,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收线转盘和第一控制主板,所述第一控制主板用于与所述电力部电性连接,所述收线开关按钮和所述充电线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所述充电线的中间段绕接在所述收线转盘上,所述充电线的另一端具有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通过所述出线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力部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电源输入组件,用于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第二控制主板和电机,所述电源输入端和电机均与所述第二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机与驱动轴相连,所述驱动轴用于在所述电机的作用下驱动所述收线转盘转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主板上设置有弹性顶针,所述第二控制主板上设置有针状槽位,所述针状槽位处设置有坡面,当所述线盒部和所述电力部相配合时,所述弹性顶针能够沿着所述坡面划入所述针状槽位以使所述线盒部和所述电力部实现电性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沿第一方向分别设置有相互滑动配合的导轨结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还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使得所述线盒部与所述电力部紧密稳固地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开关模块,用于控制第二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的电性连接或断开,所述开关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中框内,并且由所述中框的开口露出于外部;所述中框上还设置有电源输出盒,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端用于电性连接市电线路,所述电源输出端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盒的一端,所述电源输出盒的另一端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用电设备,所述开关模块通过控制所述电源输出端的工作状态进而控制所述第二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的电性连接或断开。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拓展模块包括路由器模块、信号放大器模块、感应夜灯模块、消防安全模块、健康传感器模块中的至少一种或者任意组合;所述路由器模块和所述信号放大器模块用于通过无线方式发射信号信息;所述感应夜灯模块用于通过无线方式发射光信息;所述消防安全模块用于通过无线方式接收并监测环境中的气体信息;所述健康传感器模块用于通过无线方式接收人体或动物的身体信号信息并将所述身体信号信息进行显示。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线连接模块包括插座模块、usb接口模块、自动收线充电器模块、网络接口模块、电视信号接口模块、网络集成接口模块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开关模块,用于控制第二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的电性连接或断开,所述开关模块均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中框内,并且由所述中框的开口露出于外部;所述有线连接模块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天线,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控制另一所述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的电性连接或断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嵌入式模块电盒,包括有线连接模块和无线拓展模块,无线拓展模块根据种类的不同,能够发射或者接收不同的信息,拓展了电盒的功能,并且通过将有线连接模块和无线拓展模块相对中框的可拆卸设置,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将各种功能的有线连接模块和无线拓展模块进行组合安装,大大减小了用户的安装工作量,因此,本发明的嵌入式模块电盒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嵌入式模块电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中框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感应夜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有线连接模块或者无线拓展模块插脚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wifi信号放大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消防安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开关模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开关模块的插脚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中框内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中框外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网络集成接口模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网络集成接口模块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自动收线充电器模块的拆解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线盒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线盒部拆解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自动收线充电器模块的组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中框110,开口端111,盖板120,辅助口121,第一卡合部112,第一接线板113,第一插孔114,第二插孔115,连接口116,支撑片117,螺纹孔118,限位插孔119;

有线连接模块130,第二卡合部131;

网络集成接口模块400,网线接线口401,光纤接线口402,电视信号接线口403,网络接口404、光纤接口405,电视信号接406;

感应夜灯模块150,第一插脚151,限位插脚152,红外透镜153,wifi信号放大器模块160,消防安全模块170;

开关模块140,触控按钮141,第二插脚142,电源输出盒143,接线孔144;

控制模块180,控制按钮181;

线盒部200,充电线201,收线转盘202,第一壳体203,出线口204,收线开关按钮205,第一控制主板206,弹性顶针207,充电接头208,滑动凹槽209,凸起结构210,转盘盖211,扁平盲槽212,限位凹槽213;

电力部300,第二壳体301,电源输入组件302,针状槽位303,驱动轴304,滑动凸块305、卡槽结构306,坡面30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嵌入式模块电盒,包括中框110、有线连接模块130(图1中以自动收线充电器模块为例进行说明)、无线拓展模块(图1中以感应夜灯模块150和wifi信号放大器模块160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中框110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有线连接模块130、无线拓展模块均可拆卸地设置于中框110内,并且由中框110的开口露出于外部;有线连接模块130用于将第一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或信号线路有线连接;无线拓展模块用于电性连接市电线路,并且通过无线方式发射或者接收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中框110的开口端111处还盖设有盖板120,盖板120上开设有辅助口121,有线连接模块130、无线拓展模块均可拆卸地设置于中框110内,并且由辅助口121露出于外部。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中框110可转动。通过将盖板120相对中框110可转动的设置,以便于盖板120相对中框110的开启,从而方便实现中框110内的有线连接模块130和/或无线拓展模块的维修或更换。另外,盖板120能够抵接有线连接模块130和/或无线拓展模块。即盖板120能够压制有线连接模块130和/或无线拓展模块的两侧而将有线连接模块130和/或无线拓展模块固定于中框110内,提高有线连接模块130和/或无线拓展模块相对中框110的安装稳定性。

有线连接模块130和无线拓展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中框110内。有线连接模块130和无线拓展模块与辅助口121相对应,以使有线连接模块130和无线拓展模块由辅助口121露出于外部。通过有线连接模块130和无线拓展模块相对中框110的可拆卸设置,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将各种用电功能的有线连接模块130和无线拓展模块进行组合安装,大大减小了用户的安装工作量,因此,上述嵌入式模块电盒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有线连接模块130和无线拓展模块与中框110之间的可拆卸安装,具体的可采用卡合的连接方式,卡合连接的优势在于避免了螺纹连接、夹紧、粘贴等其他的连接方法,卡合连接的结构是采用模具成型的,不需要额外把他们连接起来,同时还可以达到重复安装和拆卸而不损伤元件。

如图1至图3示,具体在实施例中,中框110的内侧壁与有线连接模块130/无线拓展模块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合部112和第二卡合部131。第二卡合部131与第一卡合部112相卡合,将有线连接模块130和无线拓展模块分别与中框110固定连接。当有线连接模块130或者无线拓展模块出现损坏,或者,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有线连接模块130和无线拓展模块时,有线连接模块130和无线拓展模块与中框110之间采用卡合的方式可轻松进行更换,以便于插座的使用及维修。

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卡合部112为开设于中框110的内侧壁上的卡孔。第二卡合部131为设置于有线连接模块130/无线拓展模块的外侧壁上的卡扣。卡扣与卡孔相卡合,以使有线连接模块130/无线拓展模块与中框110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有线连接模块130和无线拓展模块的至少两个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卡扣。卡孔和卡扣均包括两个,两个卡孔分布于中框110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卡扣分布于有线连接模块130或无线拓展模块相对的两个外侧壁上,两个卡孔与两个卡扣一一对应,进一步增强有线连接模块130和无线拓展模块与中框11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有线连接模块130可以为插座模块、usb接口模块、自动收线充电器模块、网络接口模块、电视信号接口模块、网络集成接口模块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插座模块为设置有电源插座的有线连接模块130,可为三孔或者两孔插座,为不同的用电设备提供电源接入插口。网络接口模块为设置有以太网接入插口的有线连接模块130,简化上网设备,轻松实现上网。

在一个实施例中,usb接口模块为设置有usb接口的有线连接模块130,一方面可实现对依赖usb接口的电器元件充电,另一方面实现usb数据接口存储设备的数据的读取。电视信号接口模块为设置有数字节目信息接入口的有线连接模块130,可观看数字电视节目。本实施例中的有线连接模块130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种模块,可根据具体的使用需要进行组合设计,以实现更好的控制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拓展模块可以为路由器模块、信号放大器模块、感应夜灯模块150、消防安全模块170、健康传感器模块中的至少一种或者任意组合。其中,路由器模块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为实现物联网提供硬件基础。信号放大器模块用来放大信号,种类很多,如图5所示,可以为wifi信号放大器模块160,在其他实施例中,信号放大器模块还可以为电视信号放大器模块,收音机信号放大器模块或手机信号放大器模块,主要用于解决信号盲区或者信号较弱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感应夜灯模块150,内部设有定时组件、环境光感应组件和红外感应器组件,红外感应器组件包括红外透镜153,具有夜灯模式和感应灯模式。打开夜灯模式后,相应的指示灯亮,打开之后,没有手动关闭,定时组件开始工作,一段时间(例如0.5h-3h)后自动关闭。夜灯模式关闭以后,自动切换到感应灯模式。在感应模式下,环境光感应组件感应到光线比较暗时,红外感应器组件实时感应是否有人靠近,如果感应到有人靠近,则控制打开照明灯,一段时间(例如0.2min-10min)后,自动灭灯。在本实施例中,当夜灯模式打开后,感应灯模式暂时不起作用,只有当夜灯模式的照明灯关了以后,感应灯才起作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程序设定长按、短按感应夜灯模块150的控制面板,来分别切换夜灯模式和感应模式。例如,短按该控制面板时,打开或关闭夜灯模式,长按该控制按钮181时,打开或关闭感应灯模式。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在感应夜灯模块150的面板上设置两个控制按钮181,用于切换夜灯模式和感应模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感应夜灯还可以为声控感应夜灯、智能语音识别感应夜灯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消防安全模块170通过监测环境中的煤气,烟雾,co等涉及安全类气体信息是否超标,如果超标则触发其内部的报警器发出对应的报警声,并且检测报警声后,能通过网络通知客服,客服拨打注册时的电话号码,提醒业主查看和处理此次警情。在一个实施例中,健康传感器模块可以在一定距离(0m-3m)内,感测出人体的心跳、心率、血压、血脂等参数,可以实时监控人体的健康情况,当指标超过特定范围时,发出警报提醒用户及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或者及时就医。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7和图8所示,嵌入式模块电盒还包括开关模块140,开关模块140可拆卸地设置于中框110内,并由辅助口121露出于外部。开关模块140用于控制第二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的电性连接或断开。开关模块140与中框110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与上述有线连接模块130或者无线拓展模块类似,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地,盖板120能够抵接开关模块140。即盖板120能够压制开关模块140的两侧而将开关模块140固定于中框110内,提高开关模块140相对中框110的安装稳定性。通过将有线连接模块130与开关模块140相结合于一体,用户不仅能够实现将第一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或信号线路的连接,同时还可以控制第二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的电性连接或断开,以实现第二用电设备的开闭功能,避免了特定的控制开关的安装,大大减小了用户的安装工作量。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中框110内具有多个安装位。各个安装位的尺寸相等。安装位用于安装有线连接模块130、无线拓展模块、开关模块140。由于各个安装位的大小相等,使得安装在其上的有线连接模块130、无线拓展模块或开关模块140的尺寸相同,避免了有线连接模块130、无线拓展模块或开关模块140与安装位的尺寸不匹配的问题,方便进行不同型号的有线连接模块130、无线拓展模块或开关模块140之间的更换。可以理解,在一实施例中,有线连接模块130、无线拓展模块或开关模块140的尺寸可以为安装位尺寸的多倍,以满足不同尺寸的有线连接模块130、无线拓展模块或开关模块140的更换需求。

如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中框110的底部还可包括第一接线板113。第一接线板113用于将有线连接模块130、无线拓展模块和/或开关模块140与市电线路或信号线路相连接。第一接线板113设置于中框110内,第一接线板113具有第一插孔114。如图4和图8所示,图4为有线连接模块130或者无线拓展模块插脚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开关模块插脚面的结构示意图,从图4和图8中可以看到,有线连接模块130、无线拓展模块和开关模块140均具有第一插脚151。第一插脚151与第一插孔114相配合,以使有线连接模块130、无线拓展模块和/或开关模块140与第一接线板113电性连接,进而与市电线路电性连接。当有线连接模块130、无线拓展模块和/或开关模块140出现损坏、或者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有线连接模块130、无线拓展模块和/或开关模块140时,有线连接模块130、无线拓展模块和/或开关模块140与中框110之间采用插接的方式可轻松进行更换,以便于插座的使用及维修。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有线连接模块为网络接口模块、电视信号接口模块或者网络集成接口模块400时,图11和图12分别为网络集成接口模块400正面和反面的结构示意图,网络集成接口模块400的插脚面不具有第一插脚151,网络集成接口模块的反面(即电盒安装面)的一端设置有网线接线口401、光纤接线口402、电视信号接线口403,分别用于与中框内的网线、光纤、电视信号线相连接,另一端开设有网络接口404、光纤接口405和电视信号接口406,分别用于与第一用电设备提供网络信号、光纤信号和电视信号。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第一接线板113上还具有第二插孔115,第二插孔115的两边设置有螺纹孔118,如图8所示,开关模块140上还具有第二插脚142,开关模块140的第二插脚142用于与第一接线板113上的第二插孔115相配合。另外,如图10所示,中框110上远离盖板120的一端设置有台阶槽,台阶槽上与第二插孔115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电源输出盒143,电源输出盒143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螺纹孔118相配合来达到与中框110固定连接的效果。电源输出盒143上开设有第三插孔(图中未示出),开关模块140的第二插脚142穿过第一接线板113上的第二插孔115与电源输出盒143上的第三插孔相配合,电源输出盒143上还设置有接线孔144,用于与第二用电设备电性连接,开关模块140的第一插脚151作为电源输入端,用于与第一接线板113上的第一插孔114相配合,开关模块140的第二插脚142作为电源输出端,用于与第一接线板113上的第二插孔115以及电源输出盒143相配合,开关模块140通过控制第二插脚142的工作状态进而控制第二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的电性连接或断开。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关模块140上的第一插脚151的形状如图8所示,具有3根插脚,开关模块140上的第二插脚142具有2根插脚,开关模块140通过选择性地向第二插脚142的任意一根或者全部插脚送电或者断电,进而控制第二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的电性连接或断开。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开关模块140上设置有触控按钮141或者机械按钮,通过触摸触控按钮141或者按压机械按钮,控制第二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的电性连接或断开。例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第二用电设备为灯时,通过触摸触控按钮141或者按压机械按钮,就可控制灯的点亮与熄灭。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接线板113上的第一插孔114和/或第二插孔115可包括多个。通过多个第一插孔114的设置,使得第一接线板113能够同时与多个有线连接模块130、无线拓展模块和/或开关模块140的第一插脚151电性连接,通过多个第二插孔115的设置,使得第一接线板113能够同时与多个开关模块140的第二插脚142电性连接,提高第一接线板113的使用性能。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插孔114和/或第二插孔115与多个安装位一一对应。优选地,为提高安装位的通用性,如图9所示,每一个安装位上均设置有第一插孔114和第二插孔115,方便用户根据需要在不同的安装位随意安装不同的有线连接模块130、无线拓展模块和/或开关模块140。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在第一接线板113上的安装位上还开设有连接口116,连接口116处可拆卸地设置有支撑片117,第二插孔115开设在支撑片117上。支撑片117与连接口116的具体可拆卸方式没有限定,可以为卡扣连接或者螺纹、螺钉等紧固件连接等等。连接口116用于穿设网线、光纤、电视信号线等,网络接口模块、电视信号接口模块或者网络集成接口模块400(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一端用于与网线、光纤、电视信号线相连接,另一端开设有网络接口404、光纤接口405或者电视信号接口406,分别用于与第一用电设备提供网络信号、光纤信号或者电视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开关模块140的第一插脚151除了包括普通的三插脚外,还包括限位插脚152,如图9所示,第一接线板113上的第一插孔114上除了包括普通的三插孔外,还包括限位插孔119,用于与限位插脚152相配合,从而限制开关模块140只能插入中框110内的安装位上,不能随意插入普通的插座上。另外,如图8所示,开关模块140的第二插脚142除了包括普通的二插脚外,还包括限位插脚152,如图9所示,第一接线板113上的第二插孔115上除了包括普通的二插孔外,还包括限位插孔119,用于与限位插脚152相配合,从而限制开关模块140只能插入中框110内的安装位上,不能随意插入普通的插座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有线连接模块130还包括控制模块180,控制模块180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开关模块140还包括天线,开关模块140通过天线接收控制模块180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而控制第二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的电性连接或断开,当开关模块140执行完相应的控制指令后,还可以向控制模块180反馈信号。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控制模块180为遥控器模块,遥控器模块设置有控制按钮181,第二用电设备为灯,通过触摸或者按压控制按钮181来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按钮181被触控或者按压后处于点亮或者按压状态,当开关模块140执行完相应的控制指令后,反馈信号到遥控器模块,使得遥控器模块上的控制按钮181熄灭或者复位。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80还可以为智能语音控制模块180,能够智能识别语音中的控制指令,进而控制开关模块140控制第二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的电性连接或断开。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180可以通过直接与用电设备建立无线信号传输,直接控制用电设备与市电线路的电性连接或断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至图17所示,有线连接模块130还包括自动收线充电器模块,用于为移动终端充电。自动收线充电器模块包括可分离设置的线盒部200和电力部300,线盒部200包括充电线201和收线转盘202,充电线201能够缠绕在收线转盘202上,电力部300用于驱动收线转盘202转动,进而使得充电器模块实现自动收线。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线盒部200包括第一壳体203,第一壳体203上设置有出线口204和收线开关按钮205,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一壳体203内设置有转盘盖211,转盘盖211的内侧设置有收线转盘202和第一控制主板206,第一控制主板206用于与电力部300电性连接,收线开关按钮205和充电线201的一端均与第一控制主板206电性连接,充电线201的中间段绕接在收线转盘202上,充电线201的另一端具有充电接头208,充电接头208通过出线口204位于第一壳体203的外部。如图14所示,电力部300包括第二壳体301,第二壳体301上设置有电源输入组件302,用于与电源电性连接并且给电力部300供电;第二壳体301内设置有第二控制主板和电机(图中未示出),电源输入组件302和电机均与第二控制主板电性连接,电机与驱动轴304相连,驱动轴304用于在电机的作用下驱动收线转盘202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电源输入组件为第一插脚151,用于插入中框110内第一接线板113上的第一插孔114,从而给电力部300供电。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驱动轴304远离电机的一端呈扁平状,如图15和图16所示,收线转盘202的中心轴部位开设有扁平盲槽212,扁平盲槽212用于与驱动轴304相配合,并且在驱动轴304的驱动下带动收线转盘202转动,进而使得充电器模块实现自动收线。

进一步地,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一控制主板206上设置有弹性顶针207,第二控制主板上设置有针状槽位303,针状槽位303处设置有坡面307,当线盒部200和电力部300相配合时,弹性顶针207能够沿着坡面307划入针状槽位303,以使线盒部200和电力部300实现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第一壳体203与第二壳体301配合连接,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一壳体203和第二壳体301上沿第一方向分别设置有相互滑动配合的导轨结构。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导轨结构包括设置在线盒部200上的滑动凹槽209和设置在电力部300上的滑动凸块305,第一控制主板206设置在滑动凹槽209内,第二控制主板设置在滑动凸块305内,第一控制主板206上设置有弹性顶针207,第二控制主板上设置有针状槽位303,针状槽位303处设置有坡面307,当线盒部200和电力部300相配合时,在第一方向上施加促进线盒部200与电力部300相靠近的力,滑动凸块305在滑动凹槽209内滑动,驱动轴304的扁平端插入收线转盘202的扁平盲槽212内,弹性顶针207沿着坡面307划入针状槽位303,以使线盒部200和电力部300实现电性连接。

如果当线盒部200和电力部300配合时,驱动轴304的扁平端与收线转盘202的扁平盲槽212位置不相对应时,可以手动拉动充电线201带动收线转盘202转动,同时继续在第一方向上施加促进线盒部200与电力部300相靠近的力,当收线转盘202转动到其内的扁平盲槽212与驱动轴304的扁平端位置相对应时,驱动轴304的扁平端就会插入收线转盘202的扁平盲槽212内,使得线盒部200与电力部300实现完整配合。

进一步地,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收线转盘202的扁平盲槽212两边还设置有限位凹槽213,当将充电线201全部拉出来后,线盒部200和电力部300依然合拢失败,可以采用剪刀、镊子等卡住限位凹槽213,手动旋转收线转盘202实现手动收线,然后再次尝试将线盒部200和电力部300配合合拢。优选地,为了便于采用剪刀、镊子等卡住限位凹槽213施力旋转,限位凹槽21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扁平盲槽212的相对两侧。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正常使用时,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将线盒部200与电力部300相分离,本发明将自动收线充电器模块设置成可分离的结构,目的是便于维修及更换损坏零件,例如,如果线盒部200损坏就可以把线盒部200单独拆卸来维修或者更换,而不需要更换整个充电器模块,从而缩减成本。

当使用该自动收线充电器模块进行充电时,将充电器的电源输入组件302连接电源,然后手动拉动充电线201将其拉出一段距离,然后连接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当充电完成时,触摸或者按压收线开关按钮205,使得电力部300的电机工作,驱动收线转盘202转动,进而使得充电器模块实现自动收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第一壳体203和第二壳体301沿着导轨结构在第一方向上滑动配合,拉动充电线201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设置,为了避免在拉充电线201时线盒部200与电力部300的连接配合松动,第一壳体203和第二壳体301上还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使得线盒部200与电力部300紧密稳固地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一壳体203上的滑动凹槽209设计成燕尾凹槽,即沿着滑动凹槽209的深度方向滑动凹槽209的开口变大,相应地,第二壳体301上的滑动凸块305设计成燕尾凸块,即沿着滑动凸块305的凸出方向,滑动凸块305的尺寸变大,燕尾凹槽和燕尾凸块构成第一限位端;另外,在第一壳体203上远离燕尾凹槽的一端还设置有凸起结构210,在第二壳体301上远离燕尾凸块的一端还设置有卡槽结构306,当线盒部200与电力部300在第一方向上沿导轨结构相互配合连接时,凸起结构210能够在第一方向上卡入卡槽结构306,凸起结构210和凹槽结构构成第二限位端。优选地,凸起结构210和凹槽结构数量分别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203和第二壳体301的相对两端,如此设计,在第二方向上拉动充电线201时,能够更好地对抗拉力,使得线盒部200与电力部300紧密稳固地连接。

进一步地,在第一壳体203的出线口204位置还设置有霍尔开关,与第一控制主板206电性连接,充电接头208处设置有磁铁,当充电器模块完成自动收线时,霍尔开关感应到充电接头208处磁铁的磁场作用,进而使得第一控制主板206断开与充电线201的电性连接;相反,当拉动充电线201进行充电时,充电接头208远离出线口204,霍尔开关不会感应到充电接头208处磁铁的磁场作用,进而使得第一控制主板206恢复与充电线201的电性连接。如此设计,使得本发明的自动收线充电器模块在使用时有电,不用时断电,从而用电更安全。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充电器模块完成自动收线时,电机停止转动,第一控制主板206能够读取到电机停止转动后的电流变化,进而断开与充电线201的电性连接。如此设计,也能够使得本发明的自动收线充电器模块在使用时有电,不用时断电,用电更安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