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封装胶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4909发布日期:2019-07-13 10:0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封装胶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胶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封装胶膜。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污染、无大气污染、可再生、覆盖面广等优点,是目前重要的新能源之一,主要应用形式为太阳能电池发电。目前随着太阳能电池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通过改善封装材料及封装工艺,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成为关键问题之一。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晶硅电池片、封装胶膜、背板及玻璃等结构成分,其中封装材料在组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粘结电池片与背板及玻璃的关键材料,不但要求其具有良好的粘结性,以保证太阳能电池组件结构的稳定性,防止有害物质渗入,还要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以提高组件的使用寿命。

双玻组件在层压过程中,容易出现电池片移位、气泡等外观不良问题。这些外观不良与胶膜特性有关系。电池片移位可能胶膜初始流动性高以及交联速度慢有关系。气泡中的边缘气泡与胶膜层压时溢出较多有关系(脱黏的真空泡);气泡中的汇流条处气泡与胶膜流动性不好有关系。

如上所述,双玻组件所用胶膜既需要胶膜流动性好、交联速度慢(解决汇流条处气泡),又需要胶膜流动性差、交联速度快(解决电池片移位以及溢出导致的气泡)。所以单层胶膜很难通过配方调整实现上述目的。目前市场上胶膜的层压工艺窗口很窄。

现有技术中的封装胶膜一般为单层膜,其流动性较高,容易出现电池片移位、气泡等不良现象。

因此,开发一种在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层压时可有效避免电池片产生移位、出现气泡等不良现象的封装胶膜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封装胶膜,在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层压时可有效避免电池片产生移位、出现气泡等不良现象。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封装胶膜,包括至少两层胶膜,其中一层为靠近电池侧胶膜层,另外一层为远离电池侧胶膜层,所述靠近电池侧胶膜层的熔融指数小于所述远离电池侧胶膜层的熔融指数。

本发明的多层封装胶膜,靠近电池侧胶膜层的熔融指数小于远离电池侧胶膜层的熔融指数,防止电池片因为电池侧胶膜层的流动性好而导致并片,同时也可以防止胶膜溢出较多而导致的边缘气泡;远离电池侧胶膜层的基体流动性好于靠近电池侧胶膜层的流动性,目的是防止汇流条处填充气泡。

本发明的封装胶膜用于电池片的封装时,靠近电池侧胶膜层与电池片相连接,远离电池侧胶膜层与玻璃相连接。

其中,所述靠近电池侧胶膜层的熔融指数不大于7g/10min,所述不大于是指所述靠近电池侧胶膜层的熔融指数小于或等于7g/10min,例如所述靠近电池侧胶膜层的熔融指数为1g/10min、2g/10min、3g/10min、4g/10min、5g/10min、6g/10min、7g/10min等。

其中,所述远离电池侧胶膜层的熔融指数不小于12g/10min,所述不小于是指所述远离电池侧胶膜层的熔融指数大于或等于12g/10min,例如所述远离电池侧胶膜层的熔融指数为12g/10min、13g/10min、14g/10min、15g/10min、16g/10min、17g/10min、18g/10min、19g/10min、20g/10min、30g/10min等。

优选地,所述靠近电池侧胶膜层与所述远离电池侧胶膜层之间还设置有中间胶膜层。

其中,所述中间胶膜层的熔融指数为7~12g/10min,例如中间胶膜层的熔融指数为8g/10min、9g/10min、10g/10min、11g/10min等。

所述多层封装胶膜还包括玻璃侧胶膜层,所述玻璃侧胶膜层的熔融指数不小于所述靠近电池侧胶膜层的熔融指数。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多层封装胶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靠近电池侧胶膜层、远离电池侧胶膜层和玻璃侧胶膜层,所述玻璃侧胶膜层的熔融指数等于所述靠近电池侧胶膜层的熔融指数;即所述多层封装胶膜为对称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多层封装胶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靠近电池侧胶膜层、中间胶膜层、远离电池侧胶膜层、中间胶膜层和玻璃侧胶膜层,所述玻璃侧胶膜层的熔融指数等于所述靠近电池侧胶膜层的熔融指数;即所述多层封装胶膜为对称结构。

上述两种优选方案,多层封装胶膜为对称结构,可使多层封装胶膜在使用时更方便快捷,不用区分玻璃侧的流动性。

所述靠近电池侧胶膜层的厚度为50~350μm;例如靠近电池侧胶膜层的厚度为50μm、60μm、70μm、80μm、90μm、100μm、110μm、120μm、130μm、140μm、150μm、160μm、170μm、180μm、190μm、200μm、210μm、220μm、230μm、240μm、250μm、260μm、270μm、280μm、290μm、300μm、310μm、320μm、330μm、340μm、350μm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所述远离电池侧胶膜层的厚度为50~350μm;例如远离电池侧胶膜层的厚度为50μm、60μm、70μm、80μm、90μm、100μm、110μm、120μm、130μm、140μm、150μm、160μm、170μm、180μm、190μm、200μm、210μm、220μm、230μm、240μm、250μm、260μm、270μm、280μm、290μm、300μm、310μm、320μm、330μm、340μm、350μm等,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靠近电池侧胶膜层为poe树脂层或eva树脂层。

进一步地,所述远离电池侧胶膜层为poe树脂层或eva树脂层。

所述靠近电池侧胶膜层和所述远离电池侧胶膜层的树脂材料可以相同,即均为poe树脂层或均为eva树脂层;也可以不同,即所述靠近电池侧胶膜层为poe树脂层,所述远离电池侧胶膜层为eva树脂层;或所述靠近电池侧胶膜层为eva树脂层,所述远离电池侧胶膜层为poe树脂,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多层封装胶膜,靠近电池侧胶膜层的熔融指数小于远离电池侧胶膜层的熔融指数,防止电池片因为电池侧胶膜层的流动性好而导致并片,同时也可以防止胶膜溢出较多而导致的边缘气泡;远离电池侧胶膜层的基体流动性好于靠近电池侧胶膜层的流动性,目的是防止汇流条处填充气泡;因此,本发明的多层封装胶膜,在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层压时可有效避免电池片产生移位、出现气泡等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靠近电池侧胶膜层;2-远离电池侧胶膜层;3-中间胶膜层;4-玻璃侧胶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多层封装胶膜,包括两层胶膜,靠近电池侧胶膜层1和远离电池侧胶膜层2,其中,靠近电池侧胶膜层1为熔融指数为5g/10min的eva胶膜层,厚度为250μm;远离电池侧胶膜层2为熔融指数为15g/10min的poe胶膜层,厚度为250μm;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胶膜为非对称结构,结构简单,胶膜分正反面,既可以减少电池片移位,又可以维持与玻璃较高的剥离力。

将本实施例制得的封装胶膜用于太阳能组件,经层压后,未出现电池片移位、气泡等不良现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多层封装胶膜,包括三层胶膜,靠近电池侧胶膜层1、中间胶膜层3和远离电池侧胶膜层2,其中,靠近电池侧胶膜层为熔融指数为7g/10min的eva胶膜层,厚度为100μm;中间胶膜层3为熔融指数为10g/10min的eva胶膜层,厚度为200μm;远离电池侧胶膜层为熔融指数为13g/10min的poe胶膜层,厚度为100μm;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胶膜为非对称结构,胶膜分正反面,便于加工。

将本实施例制得的封装胶膜用于太阳能组件,经层压后,未出现电池片移位、气泡等不良现象。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多层封装胶膜,包括三层胶膜,靠近电池侧胶膜层1、远离电池侧胶膜层2和玻璃侧胶膜层4,其中,靠近电池侧胶膜层1为熔融指数为4g/10min的eva胶膜层,厚度为100μm;远离电池侧胶膜层2为熔融指数为13g/10min的poe胶膜层,厚度为200μm;玻璃侧胶膜层4为熔融指数为4g/10min的eva胶膜层,厚度为100μm;其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胶膜为对称结构,胶膜不分正反面,使用简便。

将本实施例制得的封装胶膜用于太阳能组件,经层压后,未出现电池片移位、气泡等不良现象。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多层封装胶膜,包括五层胶膜,靠近电池侧胶膜层1、中间胶膜层3、远离电池侧胶膜层2、中间胶膜层3、和玻璃侧胶膜层4,其中,靠近电池侧胶膜层1为熔融指数为6g/10min的eva胶膜层,厚度为100μm;中间胶膜层3均为熔融指数为8g/10min的poe胶膜层,厚度为100μm;远离电池侧胶膜层2为熔融指数为12g/10min的poe胶膜层,厚度为100μm;玻璃侧胶膜层4为熔融指数为6g/10min的eva胶膜层,厚度为100μm;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胶膜为对称结构,胶膜不分正反面,层与层之间熔指差异较少,便于生产加工,层压效果好。

将本实施例制得的封装胶膜用于太阳能组件,经层压后,未出现电池片移位、气泡等不良现象。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靠近电池侧胶膜层为熔融指数为7g/10min的eva胶膜层;远离电池侧胶膜层为熔融指数为25g/10min的eva胶膜层,其他的均与实施例1的相同。

将本实施例制得的封装胶膜用于太阳能组件,经层压后,未出现电池片移位、气泡等不良现象。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封装胶膜为单层结构,其熔融指数为25g/10min的eva胶膜层,厚度为500μm;将本对比例的封装胶膜用于太阳能组件,经层压后,电池片移位。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靠近电池侧胶膜层1的熔融指数大于远离电池侧胶膜层2的熔融指数,即靠近电池侧胶膜层1为熔融指数为1515g/10min的poe胶膜层,远离电池侧胶膜层2为熔融指数为5g/10min的eva胶膜层。

将本对比例制得的封装胶膜用于太阳能组件,经层压后,电池片移位。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靠近电池侧胶膜层1为熔融指数为15g/10min的eva胶膜层,远离电池侧胶膜层2为熔融指数为25g/10min的poe胶膜层,其他与实施例1的均相同。

将本对比例制得的封装胶膜用于太阳能组件,经层压后,电池片移位。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中间胶膜层3为熔融指数为5g/10min的eva胶膜层,其他的与实施例2的相同。

将本对比例制得的封装胶膜用于太阳能组件,经层压后,有边缘起泡。

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