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组件隔离条及其叠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74906发布日期:2019-07-13 10:02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组件隔离条及其叠放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组件隔离条及其叠放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的消耗量呈指数级增加,而人类可用的化石能源有限,发开利用新能源是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太阳能是一种储量无限、使用过程不会产生任何废水废渣的绿色环保能源,光伏组件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

在光伏组件的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多个电池片进行串联焊接形成电池串,然后再将多串串联好的电池串通过上下两层l型汇流条进行连接形成电池阵列。为了防止汇流条之间短路,从而导致光伏组件失效,需要使用隔离条对汇流条进行隔离,来降低产生不合格光伏组件的概率。

目前的所用的隔离条的开口方式是垂直等号方式,如图1所示。在隔离条叠放过程中,隔离条需要贯穿电池串与汇流条连接处,操作人员需要拉动隔离条的移动距离为18毫米,使隔离条完全覆盖汇流条,如图2所示,再进行上层汇流条的焊接。在隔离条的移动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因为隔离条非常容易与l型汇流条的拐点出发生摩擦碰撞,而汇流条又通过焊带与电池片连接,从而导致电池片出现碎片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组件隔离条及其叠放方法,以解决现有隔离条容易导致电池片出现碎片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组件隔离条,所述光伏组件隔离条设置有一字型开口,且所述一字型开口沿所述光伏组件隔离条的长度方向分布。

可选的,所述一字型开口的长度取值范围为30毫米至35毫米,包括端点值。

可选的,所述光伏组件隔离条为eva隔离条或者epe隔离条。

可选的,所述光伏组件隔离条的长度取值范围为620毫米至650毫米,包括端点值,所述光伏组件隔离条的宽度取值范围为75毫米至80毫米,包括端点值。

可选的,所述一字型开口距离所述光伏组件隔离条的第一条边的距离取值范围为28毫米至32毫米,包括端点值,其中,所述第一条边为靠近汇流条的边。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玻璃基板、上胶膜层、电池片层、下胶膜层和背板,且所述电池片层包括上述公开的任一种光伏组件隔离条。

可选的,所述上胶膜层和所述下胶膜层均为eva胶膜。

可选的,当所述光伏组件为双面电池光伏组件时,所述背板为透明背板。

可选的,还包括:

位于所述透明背板朝向所述电池片层的表面的抗隐裂胶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隔离条的叠放方法,包括:

将电池串叠放在玻璃基板上;

将汇流条焊接到所述电池串的焊带上;

将所述汇流条的引出线穿过上述公开的任一种光伏组件隔离条的一字型开口;

将套入所述引出线的所述光伏组件隔离条拉至与所述玻璃基板边缘平齐。

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组件隔离条,设置有一字型开口,且所述一字型开口沿所述光伏组件隔离条的长度方向分布。本申请中的光伏组件隔离条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一字型开口,在拉动隔离条的过程中隔离条一字型开口与汇流条之间为线接触,而在拉动现有技术中垂直等号开口方式的隔离条时,隔离条开口与汇流条之间为点接触,隔离条与汇流条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力对电池片的影响较本申请的隔离条产生的影响大,所以本申请中的隔离条可以降低电池片所受的外力,从而减小电池片出现碎片的概率,同时,降低了对操作人员操作要求,提高操作效率,从而提高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优点的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组件隔离条叠放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隔离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隔离条叠放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隔离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隔离条的叠放方法的流程图;

图6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隔离条的叠放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有技术中的隔离条的开口方式是垂直等号方式,在用隔离条对汇流条进行隔离时,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因为隔离条非常容易与l型汇流条拐点处发生摩擦碰撞,而汇流条又通过焊带与电池片连接,从而导致电池片出现碎片的情况。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隔离条,请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隔离条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光伏组件隔离条1设置有一字型开口11,且所述一字型开口11沿所述光伏组件隔离条1的长度方向分布。

优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字型开口11的长度取值范围为30毫米至35毫米,包括端点值,以避免一字型开口11的长度太小,使得汇流条的引出线不容易穿过一字型开口11,增加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导致操作效率降低,同时避免一字型开口11的长度太大,一方面使得上下两层汇流条通过一字型开口11导通,即不能实现汇流条的隔离,进而导致光伏组件失效,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光伏组件隔离条1的浪费,提高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隔离条1为eva(ethylenevinylacetat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隔离条,但是,本申请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定,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隔离条1为epe(expandablepolyethylene,可发性聚乙烯)隔离条。当然,光伏组件隔离条1还可以为其他任何能够起到绝缘作用的材料制成的隔离条。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隔离条1的长度取值范围为620毫米至650毫米,包括端点值,以避免光伏组件隔离条1的长度太小,不能将所有的电池串进行有效的连接,同时避免光伏组件隔离条1的长度太大,超过连接所有电池串所需的长度,造成光伏组件隔离条1的浪费,提高光伏组件的制作成本;所述光伏组件隔离条1的宽度取值范围为75毫米至80毫米,包括端点值,以避免光伏组件隔离条1的宽度太小,不能将上下两层汇流条有效的隔离,进而导致光伏组件失效,降低光伏组件产品的合格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字型开口11距离所述光伏组件隔离条1的第一条边的距离取值范围为28毫米至32毫米,包括端点值,其中,所述第一条边为靠近汇流条的边,以避免一字型开口11距离光伏组件隔离条1的第一条边的距离太小,在拉动光伏组件隔离条1的过程中,若一字型开口11距第一条边的距离太近,溶液导致光伏组件隔离条1由一字型开口11发生撕裂或断裂,造成光伏组件隔离条1的浪费,同时避免一字型开口11距离光伏组件隔离条1的第一条边的距离太大,当将光伏组件隔离条1拉至与玻璃基板的边缘平齐时,汇流条的引出线穿过一字型开口11后漏出的长度较短,不利于光伏组件的后续制作流程。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条边为靠近汇流条的边,也即当光伏组件隔离条1拉至与玻璃基板边缘平齐时,与玻璃基板平齐的边。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隔离条1,设置有一字型开口11,且所述一字型开口11沿所述光伏组件隔离条1的长度方向分布。本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隔离条1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一字型开口11,在拉动隔离条1的过程中隔离条一字型开口11与汇流条之间为线接触,降低电池片所受的外力,从而减小电池片出现碎片的概率,同时,降低了对操作人员操作要求,提高操作效率,从而提高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

请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玻璃基板2、上胶膜层3、电池片层4、下胶膜层5和背板6,且所述电池片层4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光伏组件隔离条1。

具体的,电池片层4由多个电池串连接而成,并且利用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光伏组件隔离条1对连接电池串的汇流条进行隔离。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胶膜层3和所述下胶膜层5均为eva胶膜,eva胶膜具有良好的柔软性、透明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起到降低对光伏组件透光率的影响以及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不对背板6的材料做具体的限定,当光伏组件为单玻组件时,背板6可以为常规背板,例如tpt背板或者tpe背板等,其中t层指聚氟乙烯(polyvinylfluoride)薄膜,p层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薄膜,e层指醋酸乙烯酯(ethylenevinylacetate)共聚物薄膜。当光伏组件为双玻组件时,背板6为有机玻璃或者钢化玻璃。

优选地,当光伏组件为双面电池光伏组件时,所述背板6为透明背板。

透明背板的设置目的是,透明背板可以使更多的太阳光线照射到双面电池片层的下表面,增加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同时,透明背板的质量轻,透明背板代替双玻组件中的有机玻璃或者钢化玻璃,可以减小光伏组件的整体重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降低运输成本。

本实施所提供的光伏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的玻璃基板2、上胶膜层3、电池片层4、下胶膜层5和背板6,电池片层4中利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光伏组件隔离条1隔离汇流条,无需将光伏组件隔离条1贯穿电池串与汇流条的连接处,减少与汇流条摩擦碰撞的机会,即降低电池片所受的外力,从而减小电池片出现碎片的概率,同时,降低了对操作人员操作要求,提高操作效率,从而提高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光伏组件为双面电池光伏组件时,还包括:

位于所述透明背板朝向所述电池片层4的表面的抗隐裂胶膜,抗隐裂胶膜可以增强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荷载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抗隐裂胶膜的材料并不做具体限定,例如,抗隐裂胶膜可以为聚四氟乙烯树脂,还可以为聚酰亚胺树脂等。

请参考图5和图6,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隔离条的叠放方法的流程图,图6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隔离条的叠放方法示意图,图6中放大倍数最大的局部图为光伏组件隔离条拉至与玻璃基板边缘平齐时示意图。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隔离条的叠放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将电池串叠放在玻璃基板上;

步骤s102:将汇流条焊接到所述电池串的焊带上;

步骤s103:将汇流条引出线穿过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光伏组件隔离条的一字型开口;

步骤s104:将套入所述汇流条引出线的所述光伏组件隔离条拉至与所述玻璃基板边缘平齐。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隔离条的叠放方法,在对汇流条进行隔离时,无需将光伏组件隔离条贯穿电池串与汇流条的连接处,减少与汇流条摩擦碰撞的机会,即降低电池片所受的外力,从而减小电池片出现碎片的概率,同时,降低了对操作人员操作要求,提高操作效率,从而提高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伏组件、光伏组件隔离条及其叠放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