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模块及变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72521发布日期:2020-12-29 13:20阅读:67来源:国知局
线圈模块及变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传输损耗低的线圈模块及变压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电子装置(如个人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等)通过局部区域网络来相互连接,以彼此传递及接收数据。这些电子装置所使用的网络连接器,具有一变压器,用以阻隔噪音干扰、增加数据的传输距离等。

目前的变压器大多由磁芯与多条绕线所构成,应用于高速传输网络(例如2.5g、5g、10gbps)时,容易造成较大的信号损失、衰减等缺失,而无法满足高速网络的性能要求。

故,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来提升变压器的传输效率,来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为本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线圈模块及变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失。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线圈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至少一个绞线单元、至少一个缠线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包线单元。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对应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至少一个绞线单元包括第一绞单线件、第二绞单线件以及第三绞单线件,所述第一绞单线件、所述第二绞单线件与所述第三绞单线件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至少一个缠线单元包括第一缠单线件、第二缠单线件以及第三缠单线件,所述第一缠单线件、所述第二缠单线件与所述第三缠单线件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至少一个所述包线单元与所述第三绞单线件的另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三缠单线件的另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性单元。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变压装置,包括壳体模块以及至少一个线圈模块。壳体模块具有容置空间以及多个接点部。至少一个线圈模块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至少一个所述线圈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至少一个绞线单元、至少一个缠线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包线单元。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对应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至少一个绞线单元包括第一绞单线件、第二绞单线件以及第三绞单线件,所述第一绞单线件、所述第二绞单线件与所述第三绞单线件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至少一个缠线单元包括第一缠单线件、第二缠单线件以及第三缠单线件,所述第一缠单线件、所述第二缠单线件与所述第三缠单线件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至少一个所述包线单元与所述第三绞单线件的另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三缠单线件的另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性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绞单线件、所述第二绞单线件、所述第三绞单线件、所述第一缠单线件、所述第二缠单线件、所述第三缠单线件与至少一个所述包线单元分别电性连接于所对应的所述接点部。

本发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线圈模块,能通过“线圈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至少一个绞线单元、至少一个缠线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包线单元”、“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对应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至少一个绞线单元包括第一绞单线件、第二绞单线件以及第三绞单线件,所述第一绞单线件、所述第二绞单线件与所述第三绞单线件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至少一个缠线单元包括第一缠单线件、第二缠单线件以及第三缠单线件,所述第一缠单线件、所述第二缠单线件与所述第三缠单线件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单元”以及“至少一个所述包线单元与所述第三绞单线件的另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三缠单线件的另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性单元”的技术方案,以降低传输损耗以及优化信号传输时对串音干扰(crosstalk)的抵抗能力。

本发明的另外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变压装置,能通过“变压装置包括壳体模块以及至少一个线圈模块”、“壳体模块具有容置空间以及多个接点部”、“至少一个线圈模块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至少一个所述线圈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至少一个绞线单元、至少一个缠线单元以及至少一包线单元”、“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对应于至少一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至少一个绞线单元包括第一绞单线件、第二绞单线件以及第三绞单线件,所述第一绞单线件、所述第二绞单线件与所述第三绞单线件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至少一个缠线单元包括第一缠单线件、第二缠单线件以及第三缠单线件,所述第一缠单线件、所述第二缠单线件与所述第三缠单线件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至少一个包线单元与所述第三绞单线件的另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三缠单线件的另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磁性单元”以及“所述第一绞单线件、所述第二绞单线件、所述第三绞单线件、所述第一缠单线件、所述第二缠单线件、所述第三缠单线件与至少一个所述包线单元分别电性连接于所对应的所述接点部”的技术方案,以降低信号的传输损耗以及优化信号传输时对串音干扰(crosstalk)的抵抗能力。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绞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缠线单元的结构示意。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绞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缠线单元的结构示意。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变压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变压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变压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壳体模块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壳体模块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壳体模块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壳体模块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变压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变压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变压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变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公开有关“线圈模块及变压装置”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本发明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发明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能会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分别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绞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缠线单元的结构示意以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线圈模块m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至少一个绞线单元3、至少一个缠线单元4以及至少一个包线单元5。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对应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至少一个绞线单元3包括第一绞单线件31、第二绞单线件32以及第三绞单线件33,第一绞单线件31、第二绞单线件32与第三绞单线件33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至少一个缠线单元4包括第一缠单线件41、第二缠单线件42以及第三缠单线件43,第一缠单线件41、第二缠单线件42与第三缠单线件43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至少一个包线单元5与第三绞单线件33的另一部分以及第三缠单线件43的另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

具体来说,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线圈模块m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至少一个绞线单元3、至少一个缠线单元4以及至少一个包线单元5。第一磁性单元1与第二磁性单元2可为具磁性的环形或中空圆柱的结构,且第一磁性单元1的体积可大于第二磁性单元2的体积,但不以此为限;第一磁性单元1与第二磁性单元2相对应。至少一个绞线单元3可包括第一绞单线件31、第二绞单线件32以及第三绞单线件33,第一绞单线件31、第二绞单线件32以及第三绞单线件33可为漆包线或其他相同性质的线材。至少一个缠线单元4可包括第一缠单线件41、第二缠单线件42以及第三缠单线件43,第一缠单线件41、第二缠单线件42与第三缠单线件43可为漆包线或其他相同性质的线材。至少一个包线单元5可为漆包线或其他相同性质的线材。

进一步来说,本发明通过将第一绞单线件31、第二绞单线件32与第三绞单线件33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第一磁性单元1,以及将第一缠单线件41、第二缠单线件42与第三缠单线件43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第一磁性单元1,并且,将至少一个包线单元5与第三绞单线件33的另一部分以及第三缠单线件43的另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第二磁性单元2,以得到线圈模块m1。

借此,本发明的线圈模块m1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应用于网络变压器时,可降低信号的插入损失以及传输损耗,并可使噪音值(db)较低,进而提升信号传输的功效,以及传输高频率的信号;同时,也能优化信号传输时对串音干扰(crosstalk)的抵抗能力。

此外,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与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相互平行、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与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相互垂直、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倾斜地对应于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或者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倾斜地对应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

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4至图6,分别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绞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缠线单元的结构示意以及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并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线圈模块m1与上述实施例的线圈模块m1相同的元件的设置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绞单线件31可包括一第一绞线前段部311、一第一绞线中段部312以及一第一绞线后段部313,第二绞单线件32可包括一第二绞线前段部321、一第二绞线中段部322以及一第二绞线后段部323,第三绞单线件33可包括一第三绞线前段部331、一第三绞线中段部332以及一第三绞线后段部333;其中,第一缠单线件41可包括一第一缠线前段部411、一第一缠线中段部412以及一第一缠线后段部413,第二缠单线件42可包括一第二缠线前段部421、一第二缠线中段部422以及一第二缠线后段部423,第三缠单线件43可包括一第三缠线前段部431、一第三缠线中段部432以及一第三缠线后段部433;其中,第一绞线中段部312、第二绞线中段部322与第三绞线中段部332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且第一缠线中段部412、第二缠线中段部422与第三缠线中段部432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

举例来说,本发明的第一绞单线件31、第二绞单线件32以及第三绞单线件33各自可分为多个部分,且第一缠单线件41、第二缠单线件42以及第三缠单线件43各自也可分为多个部分。并且,第一绞线中段部312、第二绞线中段部322与第三绞线中段部332可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而第一缠线中段部412、第二缠线中段部422与第三缠线中段部432也可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

进一步地,第一绞线前段部311、第一缠线前段部411、第二绞线后段部323以及第二缠线后段部423彼此相绞,第一绞线后段部313与第一缠线后段部413彼此相绞,第二绞线前段部321与第二缠线前段部421彼此相绞。

举例来说,本发明的第一绞线前段部311、第一缠线前段部411、第二绞线后段部323以及第二缠线后段部423可彼此相绞,并形成一第一连接端ta1。第一绞线后段部313与第一缠线后段部413彼此相绞,并形成一第二连接端ta2。而第二绞线前段部321与第二缠线前段部421彼此相绞,并形成一第三连接端ta3。

更进一步地,第三绞线中段部332可包括一绞线前中区段332a以及一绞线后中区段332b,第一绞线中段部312、第二绞线中段部322与绞线前中区段332a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其中,第三缠线中段部432包括一缠线前中区段432a以及一缠线后中区段432b,第一缠线中段部412、第二缠线中段部422与缠线后中区段432b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其中,至少一个包线单元5包括一包线前段部51、一包线中段部52以及一包线后段部53,包线中段部52、绞线后中区段332b与缠线前中区段432a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且包线后段部53、第三绞线前段部331与第三缠线后段433部彼此相绞且形成一第四连接端ta4。

举例来说,本发明的第三绞线中段部332可进一步包括绞线前中区段332a以及绞线后中区段332b,第三缠线中段部432也可进一步包括缠线前中区段432a以及缠线后中区段432b,至少一个包线单元5可包括包线前段部51、包线中段部52以及包线后段部53。因此,第一绞线中段部312、第二绞线中段部322与绞线前中区段332a彼此相绞且缠绕于第一磁性单元1,第一缠线中段部412、第二缠线中段部422与缠线后中区段432b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且包线中段部52、绞线后中区段332b与缠线前中区段432a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并且,包线后段部53、第三绞线前段部331与第三缠线后段433部彼此相绞且形成一第四连接端ta4;其中,第四连接端ta4中心抽头,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包线前段部51、第三绞线后段部333与第三缠线前段部431可彼此相绞或者彼此不相绞。

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7至图13,分别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变压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第二结构示意图、第三结构示意图,以及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壳体模块的第一结构示意图、第二结构示意图、第三结构示意图、第四结构示意图,并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如图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装置z,包括一壳体模块m2以及至少一个线圈模块m1。壳体模块m2具有一容置空间6以及多个接点部7、7a-7z。至少一个线圈模块m1位于容置空间6中,至少一个线圈模块m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至少一个绞线单元3、至少一个缠线单元4以及至少一个包线单元5。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对应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至少一个绞线单元3包括一第一绞单线件31、一第二绞单线件32以及一第三绞单线件33,第一绞单线件31、第二绞单线件32与第三绞单线件33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至少一个缠线单元4包括一第一缠单线件41、一第二缠单线件42以及一第三缠单线件43,第一缠单线件41、第二缠单线件42与第三缠单线件43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至少一个包线单元5与第三绞单线件33的另一部分以及第三缠单线件43的另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其中,第一绞单线件31、第二绞单线件32、第三绞单线件33、第一缠单线件41、第二缠单线件42、第三缠单线件43与至少一个包线单元5分别电性连接于所对应的接点部7。

具体来说,配合图7至图9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变压装置z,可为网络变压器,但不以此为限。变压装置z包括壳体模块m2以及至少一个线圈模块m1。壳体模块m2可为截面呈凹形的壳体结构,并具有容置空间6以及多个接点部7a-7z,多个接点部7a-7z分布设置于壳体模块m2的侧边上。至少一个线圈模块m1可位于容置空间6中,线圈模块m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至少一个绞线单元3、至少一个缠线单元4以及至少一个包线单元5。第一磁性单元1与第二磁性单元2可为具磁性的环形或中空圆柱的结构,第一磁性单元1的体积可大于第二磁性单元2的体积,但不以此为限;第一磁性单元1与第二磁性单元2相对应。绞线单元3可包括第一绞单线件31、第二绞单线件32以及第三绞单线件33,第一绞单线件31、第二绞单线件32以及第三绞单线件33可为漆包线或其他相同性质的线材。缠线单元4可包括第一缠单线件41、第二缠单线件42以及第三缠单线件43,第一缠单线件41、第二缠单线件42与第三缠单线件43可为漆包线或其他相同性质的线材。包线单元5可为漆包线或其他相同性质的线材。

因此,第一绞单线件31、第二绞单线件32与第三绞单线件33的一部分可彼此相绞且缠绕于第一磁性单元1,第一缠单线件41、第二缠单线件42与第三缠单线件43的一部分可彼此相绞且缠绕于第一磁性单元1,且包线单元5与第三绞单线件33的另一部分以及第三缠单线件43的另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第二磁性单元2。并且,第一绞单线件31、第二绞单线件32、第三绞单线件33、第一缠单线件41、第二缠单线件42、第三缠单线件43与包线单元5分别电性连接于所对应的接点部7a-7z。

借此,本发明的变压装置z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可降低插入损失以及传输损耗,并可使噪音值(db)较低,进而提升信号传输的功效,以及传输高频率的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线圈模块m1的数量可为至少一个,在线圈模块m1数量为一个时,可包括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a与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a,或者多个第一磁性单元1a-1d与多个第二磁性单元2a-2d;而在线圈模块m1数量为多个时,其中一个线圈模块m1可包括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a与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a或者多个第一磁性单元1a-1b与多个第二磁性单元2a-2b,另一个线圈模块m1可包括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b与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b,或者多个第一磁性单元1c-1d与多个第二磁性单元2c-2d。

进一步地,第一绞单线件31可包括第一绞线前段部311、第一绞线中段部312以及第一绞线后段部313,第二绞单线件32可包括第二绞线前段部321、第二绞线中段部322以及第二绞线后段部323,第三绞单线件33可包括第三绞线前段部331、第三绞线中段部332以及第三绞线后段部333;其中,第一缠单线件41可包括第一缠线前段部411、第一缠线中段部412以及第一缠线后段部413,第二缠单线件42可包括第二缠线前段部421、第二缠线中段部422以及第二缠线后段部423,第三缠单线件43可包括第三缠线前段部431、第三缠线中段部432以及第三缠线后段部433;其中,第一绞线中段部312、第二绞线中段部322与第三绞线中段部332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且第一缠线中段部412、第二缠线中段部422与第三缠线中段部432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具体实施方式类似前述第二实施例,在此不再特别说明。

进一步地,第一绞线前段部311、第一缠线前段部411、第二绞线后段部323以及第二缠线后段部423彼此相绞,第一绞线后段部313与第一缠线后段部413彼此相绞,第二绞线前段部321与第二缠线前段部421彼此相绞。具体实施方式类似前述第二实施例,在此不再特别说明。

进一步地,第三绞线中段部332可包括绞线前中区段332a以及绞线后中区段332b,第一绞线中段部312、第二绞线中段部322与绞线前中区段332a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其中,第三缠线中段部432可包括缠线前中区段432a以及缠线后中区段432b,第一缠线中段部412、第二缠线中段部422与缠线后中区段432b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其中,至少一个包线单元5可包括包线前段部51、包线中段部52以及包线后段部53,包线中段部52、绞线后中区段332b与缠线前中区段432a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且包线后段部53、第三绞线前段部331与第三缠线后段433部彼此相绞且形成第四连接端ta4。具体实施方式类似前述第二实施例,在此不再特别说明。

进一步来说,配合图10至图13所示,本发明的壳体模块m2可有多种形态。如图10所示,壳体模块m2对应容置空间6的底部可呈弧状,且接点部7可为金属圆柱结构。或者,如图11所示,壳体模块m2于容置空间6可设置多个隔离件8,以隔离多个第一磁性单元1a-1d,隔离件8也可用于隔离第二磁性单元2a-2d,且接点部7也可为略呈尖刺形结构。或者,如图12所示,壳体模块m2的侧边对应各个接点部7设有凹陷部70。又或者,如图13所示,壳体模块m2的侧边对应部份接点部7可设有深浅不一的凹槽部71。

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6、图7至图13所示,本发明的线圈模块m1可应用于不同形态的壳体模块m2。并且,壳体模块m2中可设置四组线圈模块m1,第一组线圈模块m1包括了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a与相对应的第二磁性单元2a,第二组线圈模块m1包括了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b与相对应的第二磁性单元2b,第三组线圈模块m1包括了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c与相对应的第二磁性单元2c,第四组线圈模块m1包括了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d与相对应的第二磁性单元2d,且每一组线圈模块m1的第三绞线后段部333、第三缠线前段部431、包线前段部51、第一连接端ta1、第二连接端ta2以及第三连接端ta3可分别连接于壳体模块m2上所对应的接点部7a-7z。

举例来说,以图7为例,接点部7a与第二组线圈模块m1的包线前段部51连接,接点部7b与第一组线圈模块m1的包线前段部51连接,接点部7c与第一组线圈模块m1的第三绞线后段部333连接,接点部7d与第一组线圈模块m1的第三缠线前段部431连接,接点部7e与第二组线圈模块m1的第三绞线后段部333连接,接点部7f与第二组线圈模块m1的第三缠线前段部431连接,接点部7g与第三组线圈模块m1的第三绞线后段部333连接,接点部7h与第三组线圈模块m1的第三缠线前段部431连接,接点部7i与第四组线圈模块m1的第三绞线后段部333连接,接点部7j与第四组线圈模块m1的第三缠线前段部431连接,接点部7m与第三组线圈模块m1的包线前段部51以及第四组线圈模块m1的包线前段部51连接,接点部7n与第四组线圈模块m1的第一连接端ta1连接,接点部7p与第四组线圈模块m1的第三连接端ta3连接,接点部7q与第四组线圈模块m1的第二连接端ta2连接,接点部7r与第三组线圈模块m1的第一连接端ta1连接,接点部7s与第三组线圈模块m1的第三连接端ta3连接,接点部7t与第三组线圈模块m1的第二连接端ta2连接,接点部7u与第二组线圈模块m1的第三连接端ta3连接,接点部7v与第二组线圈模块m1的第二连接端ta2连接,接点部7w与第二组线圈模块m1的第一连接端ta1连接,接点部7x与第一组线圈模块m1的第三连接端ta3连接,接点部7y与第一组线圈模块m1的第二连接端ta2连接,接点部7z与第一组线圈模块m1的第一连接端ta1连接。并且,第一磁性单元1a-1d与第二磁性单元2a-2d相互平行,但不以此为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各接点部7a-7z与每一组线圈模块m1的第三绞线后段部333、第三缠线前段部431、包线前段部51、第一连接端ta1、第二连接端ta2以及第三连接端ta3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上述所举的例子,本发明在实际实施时,可视用户或制造商而自行调整。

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14至图16,分别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变压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第二结构示意图以及第三结构示意图,并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3。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变压装置z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的变压装置z相同的元件的设置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与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相互垂直。

举例来说,本发明的变压装置z的第一磁性单元1a-1d与相对应的第二磁性单元2a-2d可应用于不同形态的壳体模块m2,并且,第一磁性单元1a-1d与相对应的第二磁性单元2a-2d的排列方式可呈相互垂直。

值得一提的是,各接点部7a-7z与每一组线圈模块m1的第三绞线后段部333、第三缠线前段部431、包线前段部51、第一连接端ta1、第二连接端ta2以及第三连接端ta3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上述所举的例子,可视用户或制造商而自行调整。

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第五实施例]

请参阅图1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变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并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6。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变压装置z与上述各实施例的变压装置z相同的元件的设置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倾斜地对应于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或者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倾斜地对应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

举例来说,本发明的变压装置z的第一磁性单元1a-1d与相对应的第二磁性单元2a-2d可应用于不同形态的壳体模块m2,并且,第一磁性单元1a-1d与相对应的第二磁性单元2a-2d的排列方式可呈相互垂直。

值得一提的是,各接点部7a-7z与每一组线圈模块m1的第三绞线后段部333、第三缠线前段部431、包线前段部51、第一连接端ta1、第二连接端ta2以及第三连接端ta3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上述所举的例子,可视用户或制造商而自行调整。

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线圈模块m1,能通过“线圈模块m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至少一个绞线单元3、至少一个缠线单元4以及至少一个包线单元5”、“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对应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至少一个绞线单元3包括第一绞单线件31、第二绞单线件32以及第三绞单线件33,第一绞单线件31、第二绞单线件32与第三绞单线件33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至少一个缠线单元4包括第一缠单线件41、第二缠单线件42以及第三缠单线件43,第一缠单线件41、第二缠单线件42与第三缠单线件43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以及“至少一个包线单元5与第三绞单线件33的另一部分以及第三缠单线件43的另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的技术方案,以降低传输损耗。

本发明的另外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变压装置z,能通过“变压装置z包括壳体模块m2以及至少一个线圈模块m1”、“壳体模块m2具有容置空间6以及多个接点部7”、“至少一个线圈模块m1位于容置空间6中,至少一个线圈模块m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至少一个绞线单元3、至少一个缠线单元4以及至少一个包线单元5”、“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对应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至少一个绞线单元3包括第一绞单线件31、第二绞单线件32以及第三绞单线件33,第一绞单线件31、第二绞单线件32与第三绞单线件33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至少一个缠线单元4包括第一缠单线件41、第二缠单线件42以及第三缠单线件43,第一缠单线件41、第二缠单线件42与第三缠单线件43的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单元1”、“至少一个包线单元5与第三绞单线件33的另一部分以及第三缠单线件43的另一部分彼此相绞且缠绕于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单元2”以及“第一绞单线件31、第二绞单线件32、第三绞单线件33、第一缠单线件41、第二缠单线件42、第三缠单线件43与至少一个包线单元5分别电性连接于所对应的接点部7”的技术方案,以降低传输损耗。

更进一步来说,本发明所提供的线圈模块m1及变压装置z,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以及线材的缠绕方式,可降低信号的插入损失以及传输损耗,并可使噪音值(db)较低,进而提升信号传输的功效,以及传输高频率的信号。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