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元件的集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16422发布日期:2019-08-24 09:29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磁性元件的集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磁元件,特别涉及一种磁性元件的集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功率密度电力转换电源的要求,对磁性元件体积要求更加小型化,尤其是在如电动汽车充电机等类似的新能源领域。在一个完整的开关电源中,往往至少需要一颗电感和至少一颗变压器,从而实现多路输出的目的。传统的开关电源中的电感和变压器均为独立的元件,需要分别焊接在开关电源中,由于这些磁性元件的体积小,因此,其焊接的难度较大,且在焊接时既费时又费力;同时,分开焊接占用的面积较大,限制了高功率密度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性元件的集成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开关电源的磁性元件焊接难度大且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磁性元件的集成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底座穿设有焊接脚;第一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

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包括:两个第一磁芯,所述第一磁芯为c型,所述两个第一磁芯的凹槽相对设置;第一线圈,所述两个第一磁芯的凹槽上均绕制有所述第一线圈;外环抱层,所述外环抱层上设有所述焊接脚,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一线圈设于所述外环抱层内,且所述外环抱层通过将所述焊接脚插入所述底座从而将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一线圈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焊接脚穿设在所述安装孔上。

所述外环抱层包括两个插排,所述插排包括顶板和分别设于所述顶板两侧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远离所述顶板的端部均设有所述焊接脚,每个所述第一磁芯和绕制在该第一磁芯上的第一线圈均设置在一个插排内,且所述第一侧板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侧板设于所述凹槽外。

所述外环抱层的材料为铜。

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包括:第二磁芯,所述第二磁芯为空心圆柱体,第二线圈从所述第二磁芯的中心穿过并绕制在所述第二磁芯上,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防止所述第二磁性元件脱离的限位结构。

所述限位结构为限位柱,所述第二磁芯套在所述限位柱上。

所述底座采用塑料制成。

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粘接在所述底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性元件的集成结构,其包括:底座,底座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磁性元件安装在第一安装部上,第二磁性元件安装在第二安装部上,然后通过焊接脚将装有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的底座直接焊接到pcb线路板上,不需要分别将每个磁性元件都焊接,大大减小了磁性元件焊接难度,既省时又省力;同时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的结构紧凑,节约了焊接的面积,满足了高功率密度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磁性元件的集成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磁性元件的集成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外环抱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磁性元件的集成结构,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中的磁性元件的集成结构包括底座1、第一磁性元件2和第二磁性元件3。

如图3所示,底座1包括第一安装部11和第二安装部12,其中第一安装部11用于安装第一磁性元件2,第二安装部12用于安装第二磁性元件3。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2为变压器,第一磁性元件2具体包括第一磁芯21,第一磁芯21设有两个,且第一磁芯21为c型,c型的第一磁芯21包括凹槽,这两个第一磁芯21的凹槽相向合拢共同围成一个中间空缺且四周有规则外壁的构造,在每个第一磁芯21上均绕制有第一线圈22,其中每个第一磁芯21均包括三个外壁,分别为一个设置在中间的外壁和设置在中间外壁的两端并与该外壁垂直的另外两个外壁;第一线圈22穿过第一磁芯21的凹槽并绕在第一磁芯21的中间的外壁上;

第一磁芯21外绕制有第一线圈22,且在第一线圈22的外部还设置有外环抱层23,外环抱层23亦设有两个,如图4所示,每个外环抱层23均设置为呈规则弯折的板体,外环抱层23包括顶板231,顶板23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板232和第二侧板233,第一侧板232和第二侧板233上远离顶板231的端部上均设有焊接脚234,且第一侧板232设在第一磁芯21的凹槽内,第二侧板233设于第一磁芯21的凹槽外;其中,第一侧板232的宽度较小,第二侧板233的宽度较大;两个外环抱层23的第一侧板232在相向合拢的两个第一磁芯21的中间并排设置,外环抱层23将第一磁性元件2环抱在内,外环抱层23的焊接脚234插入到底座1上,从而将第一磁性元件2限制在底座1,防止第一磁性元件2移动。

如图3所示,第一安装部11包括设置在上下两侧的侧壁112以及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支撑座113,支撑座113将第一磁芯21支撑在第一安装部11,第一安装部11还包括侧壁112内侧的凹口114,凹口114设置在侧壁112和支撑座113之间,设置在侧壁112内侧的两个凹口114相对的壁将相向合拢的两个第一磁芯21夹在其中,第二侧板233安装在凹口114内。在第一安装部11上设有安装孔111,第一侧板232和第二侧板233上的焊接脚234穿设在安装孔111内并从底座1的底部伸出,在焊接时,直接将穿出底座1的焊接脚焊接在pcb线路板上便可以将集成结构固定在pcb线路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磁性元件3为电感,第二磁性元件3包括第二磁芯31,第二磁芯31为空心的圆柱体,第二磁芯31设有两个,第二线圈32从第二磁芯31的中心穿过并绕制在第二磁芯31的外壁上,第二安装部12为在一个底板上围成一定空间的限位构造,在第二安装部12的中部还设有防止第二磁性元件3脱离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为限位柱121,第二磁芯31套在限位柱121上。

优选地,底座1采用塑料制成。

优选地,外环抱层23的材料为铜。

优选地,第一磁性元件2和第二磁性元件3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1上。

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安装在底座上,然后通过焊接脚将装有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的底座直接焊接到pcb线路板上,不需要分别将每个磁性元件都焊接,大大减小了磁性元件焊接难度,使磁性元件,尤其是用于开关电源中的电感和变压器的焊接工作既省时又省力;同时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的结构紧凑,节约了焊接的面积,满足了高功率密度的需求。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构思,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元件的集成结构,其包括:底座,底座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磁性元件安装在第一安装部上,第二磁性元件安装在第二安装部上,然后通过焊接脚将装有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的底座直接焊接到PCB线路板上,不需要分别将每个磁性元件都焊接,大大减小了磁性元件焊接难度,既省时又省力;同时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的结构紧凑,节约了焊接的面积,满足了高功率密度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刘钧;冯颖盈;姚顺;罗耀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8
技术公布日:2019.08.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