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安装结构及胶囊型生化参数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58887发布日期:2019-08-30 22:5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电池安装结构及胶囊型生化参数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安装结构及胶囊型生化参数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进行生化参数采集的胶囊型装置越来越多。

现有技术的胶囊型生化参数采集装置的电池安装结构复杂、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安装结构及包含这种安装结构的胶囊型生化参数采集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一种电池安装结构,包括pcb板,pcb板设置有电池安装槽,pcb板为软硬结合板,pcb板的主体为硬板,电池安装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软板和第二软板,第一软板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正极导电垫,第二软板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负极导电垫;

待装配的电池卡入电池安装槽时,电池推压第一软板和第二软板,第一软板的正极导电垫弹性压触在电池的正极,第二软板的负极导电垫弹性压触在电池的负极。

优选的,硬板包括载体介质和电路图形,第一软板和第二软板包括载体介质和电路图形;

电路图形包括连接正极导电垫的正极导电线路和连接负极导电垫的负极导电线路,正极导电线路附着在硬板和第一软板上,负极导电线路附着在硬板和第二软板上。

优选的,第一软板和第二软板分别设置在电池的相对的两个面的两侧。

优选的,第一软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排线,第一排线为正极导电垫。

优选的,硬板(硬质印刷电路板)为4层及以上pcb(印制电路板),如果为四层印制电路板,设分别为l1层,l2层,l3层,

l4层,四层之间需要连通的线路通过导电过孔连接;一般工艺,充当第一软板和第二软板的fpc同时也是硬板的中间两层(即l2层和l3层),l2层、l3层被压合的区域和普通层一样正常布线,外部漏出正极导电垫和负极导电垫即可。

优选的,电池卡入电池安装槽后,第一排线折弯;

电池的正极表面设置有正极凹坑,第一排线的折弯的部分卡入正极凹坑。

优选的,正极凹坑的数量在3个以上,第一软板的数量在3个以上,正极凹坑呈阵列分布,第一软板呈阵列分布;

每个第一排线的折弯部的卡入一个正极凹坑,或;

2个以上的第一排线的折弯部卡入一个正极凹坑。

优选的,电池安装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接纳槽;

电池卡入电池安装槽后,第一软板折弯,第一软板的伸出端卡入第一接纳槽。

优选的,第一软板的第二端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磁吸头,第一接纳槽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导引块,第一接纳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磁吸块,第一磁吸头在第一导引块的作用下,可以顺利的进入第一接纳槽,第一磁吸头顺利的压触在第一磁吸块上,实现第一软板的第二端的导引和有效定位。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设置有电路板安装台和电池卡槽,pcb板设置在电路板安装台时,待装配的电池卡入的一个端部卡入电池卡槽。

一种胶囊型生化参数采集装置,包括电池和电池安装结构。

优选的,电池安装结构包括pcb板,pcb板设置有电池安装槽,pcb板为软硬结合板,pcb板的主体为硬板,电池安装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软板和第二软板,第一软板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正极导电垫,第二软板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负极导电垫;

待装配的电池卡入电池安装槽时,电池推压第一软板和第二软板,第一软板的正极导电垫弹性压触在电池的正极,第二软板的负极导电垫弹性压触在电池的负极。

优选的,硬板包括载体介质和电路图形,第一软板和第二软板包括载体介质和电路图形;

电路图形包括连接正极导电垫的正极导电线路和连接负极导电垫的负极导电线路,正极导电线路附着在硬板和第一软板上,负极导电线路附着在硬板和第二软板上。

优选的,第一软板和第二软板分别设置在电池的相对的两个面的两侧。

优选的,第一软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排线,第一排线为正极导电垫。

优选的,电池卡入电池安装槽后,第一排线折弯;

电池的正极表面设置有正极凹坑,第一排线的折弯的部分卡入正极凹坑。

优选的,正极凹坑的数量在3个以上,第一软板的数量在3个以上,正极凹坑呈阵列分布,第一软板呈阵列分布;

每个第一排线的折弯部的卡入一个正极凹坑,或;

2个以上的第一排线的折弯部卡入一个正极凹坑。

优选的,电池安装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接纳槽;

电池卡入电池安装槽后,第一软板折弯,第一软板的伸出端卡入第一接纳槽。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设置有电路板安装台和电池卡槽,pcb板设置在电路板安装台时,待装配的电池卡入的一个端部卡入电池卡槽。

优选的,还包括生化参数采集板,生化参数采集板上设置有信号输送焊盘,pcb板的表面设置有弹性触针,生化参数采集板固定后,弹性触针弹性压触在信号输送焊盘。

第一壳体设置有采集板安装台,生化参数采集板设置在采集板安装台上。

还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构成一个封闭的整体。

优选的,第二软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排线,第二排线为负极导电垫。

优选的,电池卡入电池安装槽后,第二排线折弯;

电池的负极表面设置有负极凹坑,第二排线的折弯的部分卡入负极凹坑。

优选的,负极凹坑的数量在3个以上,第二软板的数量在3个以上,负极凹坑呈阵列分布,第二软板呈阵列分布;

每个第二排线的折弯部的卡入一个负极凹坑,或;

2个以上的第二排线的折弯部卡入一个负极凹坑。

优选的,电池安装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接纳槽;

电池卡入电池安装槽后,第二软板折弯,第二软板的伸出端卡入第二接纳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电池安装结构,包括pcb板,pcb板设置有电池安装槽,pcb板为软硬结合板,pcb板的主体为硬板,电池安装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软板和第二软板,第一软板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正极导电垫,第二软板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负极导电垫;待装配的电池卡入电池安装槽时,电池推压第一软板和第二软板,第一软板的正极导电垫弹性压触在电池的正极,第二软板的负极导电垫弹性压触在电池的负极。通过软硬结合板,利用柔性电路板的弹性变形,实现电池的连接和卡接,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上述电池安装结构的胶囊型生化参数采集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电池安装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胶囊型生化参数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胶囊型生化参数采集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胶囊型生化参数采集装置的第一壳体的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电池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胶囊型生化参数采集装置的剖面图。

图中:

1-pcb板;11-电池安装槽;111-第一接纳槽;112-第二接纳槽;12-硬板;131-第一软板;1311-第一磁吸头;132-第二软板;1321-第二磁吸头;141-第一导引块;142-第二导引块;2-电池;21-正极凹坑;22-负极凹坑;3-第一壳体;31-电路板安装台;32-电池卡槽;33-采集板安装台;4-生化参数采集板;5-弹性触针;6-第二壳体;7-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发明一种电池安装结构及胶囊型生化参数采集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电池安装结构,包括pcb板1,pcb板1设置有电池安装槽11,pcb板1为软硬结合板,pcb板1的主体为硬板12,电池安装槽1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软板131和第二软板132,第一软板131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正极导电垫,第二软板132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负极导电垫;

待装配的电池2卡入电池安装槽11时,电池2推压第一软板131和第二软板132,第一软板131的正极导电垫弹性压触在电池2的正极,第二软板132的负极导电垫弹性压触在电池2的负极。

通过软硬结合板,利用第一软板131和第二软板132的弹性变形,实现电池的连接和卡接,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本实施例中,硬板12包括载体介质和电路图形,第一软板131和第二软板132包括载体介质和电路图形;

电路图形包括连接正极导电垫的正极导电线路和连接负极导电垫的负极导电线路,正极导电线路附着在硬板12和第一软板131上,负极导电线路附着在硬板12和第二软板132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软板131和第二软板132分别设置在电池2的相对的两个面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软板13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排线(正极金手指),第一排线为正极导电垫。

本实施例中,电池2卡入电池安装槽11后,第一排线折弯,折弯部分的中上部拱起,折弯部分的弹力保证了正极导电垫与电池2形成可靠的物理接触,形成电气连接;

电池2的正极表面设置有正极凹坑21,第一排线的折弯的部分卡入正极凹坑21。

本实施例中,正极凹坑21的数量在3个以上,第一软板131的数量在3个以上,正极凹坑21呈阵列分布,第一软板131呈阵列分布;

每个第一排线的折弯部的卡入一个正极凹坑21,或;

2个以上的第一排线的折弯部卡入一个正极凹坑21。

本实施例中,电池安装槽1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接纳槽111;

电池2卡入电池安装槽11后,第一软板131折弯,第一软板131的伸出端卡入第一接纳槽111。

通过第一接纳槽111实现第一软板131的第二端的可靠支撑,第一软板131的第一端层压在硬板12的内部,第一软板131的两端获得可靠支撑后,第一软板131可以呈弹性拱起状态,保证了第一软板131的正极导电垫与电池2的正极的可靠连接和压触。

本实施例中,第一软板131的第二端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磁吸头1311,第一接纳槽111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导引块141,第一接纳槽1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磁吸块,第一磁吸头1311在第一导引块141的作用下,可以顺利的进入第一接纳槽111,第一磁吸头1311顺利的压触在第一磁吸块上,实现第一软板131的第二端的导引和有效定位。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壳体3,第一壳体3设置有电路板安装台31和电池卡槽32,pcb板1设置在电路板安装台31时,待装配的电池2卡入的一个端部卡入电池卡槽32。

本实施例中,pcb板1上设置有芯片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胶囊型生化参数采集装置。

一种胶囊型生化参数采集装置,包括电池2和电池安装结构。

本实施例中,电池安装结构包括pcb板1,pcb板1设置有电池安装槽11,pcb板1为软硬结合板,pcb板1的主体为硬板12,电池安装槽1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软板131和第二软板132,第一软板131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正极导电垫,第二软板132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负极导电垫;

待装配的电池2卡入电池安装槽11时,电池2推压第一软板131和第二软板132,第一软板131的正极导电垫弹性压触在电池2的正极,第二软板132的负极导电垫弹性压触在电池2的负极。

本实施例中,硬板12包括载体介质和电路图形,第一软板131和第二软板132包括载体介质和电路图形;

电路图形包括连接正极导电垫的正极导电线路和连接负极导电垫的负极导电线路,正极导电线路附着在硬板12和第一软板131上,负极导电线路附着在硬板12和第二软板132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软板131和第二软板132分别设置在电池2的相对的两个面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软板13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排线,第一排线为正极导电垫。

本实施例中,电池2卡入电池安装槽11后,第一排线折弯,折弯部分的中上部拱起,折弯部分的弹力保证了正极导电垫与电池2形成可靠的物理接触,形成电气连接;

电池2的正极表面设置有正极凹坑21,第一排线的折弯的部分卡入正极凹坑21。

本实施例中,正极凹坑21的数量在3个以上,第一软板131的数量在3个以上,正极凹坑21呈阵列分布,第一软板131呈阵列分布;

每个第一排线的折弯部的卡入一个正极凹坑21,或;

2个以上的第一排线的折弯部卡入一个正极凹坑21。

本实施例中,电池安装槽1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接纳槽111;

电池2卡入电池安装槽11后,第一软板131折弯,第一软板131的伸出端卡入第一接纳槽111。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壳体3,第一壳体3设置有电路板安装台31和电池卡槽32,pcb板1设置在电路板安装台31时,待装配的电池2卡入的一个端部卡入电池卡槽32。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生化参数采集板4,生化参数采集板4上设置有信号输送焊盘,pcb板1的表面设置有弹性触针5,生化参数采集板4固定后,弹性触针5弹性压触在信号输送焊盘。

第一壳体3设置有采集板安装台33,生化参数采集板4设置在采集板安装台33上。

还包括第二壳体6,第二壳体6和第一壳体3构成一个封闭的整体。

本实施例中,第二软板132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排线(负极金手指),第二排线为负极导电垫。

本实施例中,电池2卡入电池安装槽11后,第二排线折弯;

电池2的负极表面设置有负极凹坑22,第二排线的折弯的部分卡入负极凹坑22。

本实施例中,负极凹坑22的数量在3个以上,第二软板132的数量在3个以上,负极凹坑22呈阵列分布,第二软板132呈阵列分布;

每个第二排线的折弯部的卡入一个负极凹坑22,或;

2个以上的第二排线的折弯部卡入一个负极凹坑22。

本实施例中,电池安装槽11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接纳槽112;

电池2卡入电池安装槽11后,第二软板132折弯,第二软板132的伸出端卡入第二接纳槽112。

本实施例中,第二软板132的第二端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磁吸头1321,第一接纳槽111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导引块142,第二接纳槽1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磁吸块,第二磁吸头1321在第二导引块142的作用下,可以顺利的进入第二接纳槽112,第二磁吸头1321顺利的压触在第二磁吸块上,实现第二软板132的第二端的导引和有效定位。

本发明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彼此可以交叉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另外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